退出閱讀

這個明星畫風不對

作者:劍走偏鋒
這個明星畫風不對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422章 《梁祝》再奏,如泣如訴

第422章 《梁祝》再奏,如泣如訴

讓台下的聽眾,彷彿能從曲調中,聽懂其中男女心意。
一成不變的演奏,那和一台機器有什麼區別。
何兆林站到指揮台上,拿起指揮棒,伸手將樂譜夾正。
一百多位交響樂團的樂手,已經就位。
但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愛一個人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
她和方醒也曾經在同一所學校,卻沒有一起上課的經歷。
在她的腦海里,彷彿浮現出了兩個人同窗讀書的歡樂時光。
因為她值得。
小提琴的獨奏結束之後,方醒的鋼琴聲響起,彷彿是在回應小提琴的傾訴。
能坐在這裏的學生,每一個都是通過藝考脫穎而出,而且文化課成績也要很好才行。
這才是藝術的真諦。
大一的新生只是覺得讚歎,知道這場演奏好,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好。
如果說小提琴是在傾訴少女的心事,那麼鋼琴的琴聲就是心上人的真摯回應。
她不需要樂譜,不需要指揮,只需要將心中的情感通過琴聲宣洩出來。
而長笛組的首席,是東音長笛專業的博導倪月生。
這也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基本功,在任何情況下,只要需要就要把串場詞接下去。
彷彿曲子的每一個音符,都融入了她的血液里,融入她的腦海里,融入她的靈魂里。
交響樂團全部就位。
這幾位首席,基本都是東音的教授。
不過,台上的幾位博導,別特是倪月生、何兆林,都聽出了這段小提琴獨奏的特殊之處。
陸湘兒閉上了眼睛,縱情的拉著琴弓。
曲子演奏到這裏,交響樂團的演奏慢慢停下,轉換成了小提琴的獨奏。
曲子繼續演奏,突然,一陣清脆活潑的笛聲傳出,就像是天空突然傳來了鳥兒的啼鳴。
方醒、陸湘兒和指揮何兆林一起上場。
梁山伯和祝英台曾經同窗一起讀書。
現場很多學生都不由自主的微微張嘴,讚歎這美妙的琴聲,同時也是本能的想要聽得更真切一些。
雖然人的聽覺靠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是耳朵,但張開嘴的時候,可以讓耳蝸聽的聲音更清晰,更響亮。
說完這句,他轉身走向舞台一側。
方醒的鋼琴聲,在回應小提琴的傾訴,但沒有去訴說這份遺憾,而是用琴聲去告訴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藝術的真諦,就是用演奏去感染人。
晚會演出通常會有點無聊,所以大禮堂多少都會有點吵鬧。
水準之高,已然是國內天花板。
今晚校慶晚會的每個表演節目都是根據需求安排好的。
幕布拉開,露出了後面的東音第一交響樂團。
大禮堂舞台的幕布已經拉上。
悠揚的琴聲從舞台上傳出,通過舞台的特殊擴音設計,在大禮堂上方回蕩。
緊接著。
這就意味著,其他樂器都是為了輔助小提琴,而且是輔助陸湘兒這一把小提琴。
交響樂相關的節目,所需要的準備時間是最久的。
這一段曲子里,沒有長笛的樂段。
這是怎樣一種感受?
只不過,幾位博導聽不出這一絲遺憾,到底是因為什麼。
兩組小提琴,兩組中提琴,還有大提琴,大號、小號、長笛,都是東音第一交響樂團的頂配。
舞台上。
即便有個別學生比較懶散,開口說話,也會被旁邊的同學制止。
緊接著,豎琴輕輕撥弄,彈撥出由中到高的五個音階,琴聲由沉穩厚重,走向清脆高遠,彷彿要將聽眾的思緒從大地帶向天空。
首先是定音鼓和低音提琴的聲音響起,第一段是弱奏,微弱的琴聲緩緩傳出,如同大地般沉穩厚重。
只可惜沒有在早的時候認識你……
對音樂有嚮往的學生,清楚其中的意義,都帶著虔誠的心態安靜的聆聽。
他聽到了小提琴和鋼琴的對答,彷彿是兩個有情人在月下立的誓言。
這是長笛的高音區演奏。
這曲《梁祝》是小提琴協奏曲。
那一刻,她心中在想,要是能夠早點認識該多好。hetubook.com.com
台下的學生,聽著這悠揚的旋律,心中有很多話想說,但又不敢說,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音符。
配合著其他樂器,幾節的樂器對答,講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倪月生不由得緩緩搖頭讚歎。
整個交響樂團以恢宏的旋律,共同演奏出愛情。
曲子演奏到這裏,在場的校領導、教授,還有學生,都深深陷入了這讓人如痴如醉的曲調里,心嚮往之。
還有陸湘兒這位小提琴首席,以及負責彈鋼琴的方醒。
主持人保持著微笑,臨場發揮,繼續接話。
即便一開始設計好了串場詞,但有時候時間對得不準,這個時候就需要主持人的發揮了。
可是,《梁祝》這個節目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仔細說起來,方醒又何嘗不是這麼想的?
何兆林點了點頭,陸湘兒便將小提琴架到肩膀上,準備就緒。
那就是人的演奏,有情緒的表達,在細微處,有不一樣的變化。
因此,人在專註聽一個聲音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張開嘴。
在高超的演奏技巧,和融入骨髓的演奏節奏下,這段小提琴獨奏,彷彿已經和她融為一體。
鋼琴的搬運要求很高,任何的撞擊都有可能導致鋼琴音階失准,所以搬運的時候要非常小心。
不同樂器的音色交疊在一起,讓曲調層層遞進,創造出靈動的音符,在空間中回蕩,勾勒出了一幅鳥語花香、風和日麗的優美畫卷。
「這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取材自民間傳說,如泣如訴、婉約纏綿的曲調,總能讓人沉醉在那優美的旋律里……」
因此,這段長笛一出,頓時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他才將最後一句串場詞說出來:「現在就讓我們來聆聽這一首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
在她的心底,這首曲子就是為她而作的,她就是曲調里的祝英台。
這一段小提琴獨奏,是這首曲子最關鍵的一段。
自從第一次在奧運會開幕和*圖*書式的舞台上公開演奏這首曲子之後,她不知道獨自演奏過多少次。
負責現場指揮的老師,打著手勢,示意交響樂團加快速度。
明明是講述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書院同窗讀書的歡樂樂章。
小提琴在訴說情竇初開的心事,甜蜜又緊張,百轉千回,欲說還休。
只不過,在這一段華彩樂段里,卻有一絲絲遺憾。
鋼琴和小提琴一唱一和,婉轉纏綿、又難捨難分。
這種情況很少見。
如果只論《梁山伯與祝英台》的背景故事,這一段樂章,表達的應該是歡樂的讀書時光,不應該有這一絲遺憾。
大師級的演奏,笛聲一出,就非同凡響。
倪月生心中大為讚歎,這不就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嗎?
今晚的《梁祝》,是花錢都看不到的現場演奏。
一千個人對《梁祝》,有一千種不同的理解。
彷彿是一個青蔥少女,情竇初開,遇到了一位心上人,讓人日夜思念的心上人。
那樣,或許就能像曲子里講述的故事一樣,一起上課,一起佔位子,一起談笑,一起抱著課本,走過學校的草坪。
或許,這兩個人的技巧,不是最好的,但表達的情感已經到了極致。
卻有這麼多的教授,為她協奏。
陸湘兒聽懂了這份回應,遺憾的情緒收了起來,換上了靈動跳脫的曲調,和方醒的鋼琴聲相呼應。
而且,每一組樂器的首席,都是東音的教授,有些甚至是博導。
越是專業的人,就越明白《梁祝》代表著什麼。
主持人的串場詞要講多少句,也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
方醒聽懂了陸湘兒琴聲中的那一絲遺憾。
因為有一百多件樂器需要安排,其中最難搞的就是鋼琴。
曲調里,卻藏著一縷遺憾。
甚至是很多演奏家一輩子都達不到的境界。
方醒坐到鋼琴前,略微調整了一下凳子的距離。
一直閉目聽著音樂的陸湘兒,將琴弓緩緩搭在琴弦上,開始加入演奏。
幕布拉開之後,各組樂m•hetubook.com.com器的首席才從舞台一側上場,來到他們的位置上,拿起樂器做好準備。
主持人站在幕布前講串場詞,而幕布後面,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布置舞台。
陸湘兒之所以表達出了這一縷帶著遺憾的情愫,其實是心裏對梁山伯和祝英台,產生了一絲羡慕。
這溫柔甜蜜的愛情,讓人心馳神往,讓人如痴如醉,讓人羡慕,讓人感慨。
每當夜晚,思念心上人的時候,她就會一個人站在陽台上,拉奏這首曲子,向世間的音符傾訴心中的情愫。
或許是愛得不夠深,又或許是有緣無分。
分明是參演了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卻彷彿親眼看到了一對相互傾慕的有情人,在相互訴說情意。
陸湘兒則是站到指揮台旁邊,和何兆林交換一個眼神,表示已經準備好。
能夠牽著手一直走下去,或許真的要前世修行千年才能攢下這份情緣。
對小提琴演奏家來說,情緒的表達才是技巧之上所追求的東西。
所以長笛博導倪月生,放下的長笛,認真的聆聽著音樂。
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最頂級的享受,一場器樂演奏領域的盛宴。
隨後,鋼琴的琴聲傳出,彷彿是在與小提琴在對話。
幕布也隨著他的腳步,從中間想兩邊分開。
這一絲隱藏在琴聲里的遺憾,十分難察覺。
不過,能夠遇見就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然而,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老師打了個手勢,示意交響樂團還沒有準備好。
因為串場詞就是用來創造時間,來布置舞台。
前世的時候,方醒也曾有一份從校園走向社會的戀情,但最終還是敗在了現實里。
……
能考進東音的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水平都不會太差。
又或者她就是為這首曲子而生。
何兆林高高舉起指揮棒,向下一劃。
不過,還有幾個位置的首席樂手還沒有上場。
然而,人的演奏,和CD音頻,和電腦合成音頻的區別是什麼?
這場演出是否精彩,就要看獨奏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小提琴,是否能演繹好這一段。
主持人自由發揮,講了一段關於《梁祝》的背景,等到老師打手勢示意交響樂團準備好了。
音樂的藝術,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永遠在變。
通常這種校慶晚會的觀眾,都是從大一、大二里抓學生過來看。
因此,現場聽到長笛博導倪月生的笛聲,怎麼能讓人不心生讚歎。
台下的大一新生,只覺得震撼,覺得這場演奏水準超過了他們的認知。
東音畢竟是國內頂級音樂學府,在搬運、調校樂器方面,自然是專業的。
隨後,雙簧管、單簧管等樂器陸續進入。
等說完原本設計好的最後一句串場詞之後,主持人側頭看了舞台一角的老師。
恢宏的旋律,彷彿一下子天地都豁然開朗,萬物都在為這份真摯的愛情祝福。
她那一份少女心,忽然覺得缺少了一點什麼。
陸湘兒奏出旋律,小提琴的琴聲高低婉轉,靈動跳脫。
在場還有很多讀研的學生,樂理知識更完善,音樂素養更高,聽到倪月生的長笛啼鳴,紛紛搖晃著腦袋讚嘆不已。
大禮堂里有上千名學生,但整個大禮堂卻安靜得落針可聞。
雖然在場的大部分學生,都聽過《梁祝》的音頻,但聽音頻和現場交響樂團的演奏,完全是兩個概念。
誰不想要得到這樣一份真摯、唯美的愛情。
剛開始的時候,女子情緒有幾分低落,男子的溫聲軟語很快就讓她開心起來。
……
更何況,說他們的演奏技巧不是最好的,那是和屈指可數的那幾位演奏家相比,事實上他們的技巧也早已登堂入室。
而陸湘兒的演奏里,透出了不一樣的情愫,讓台上的幾位波動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
主持人的串場詞已經講到最後兩句。
如果只看年紀,陸湘兒幾乎是整個交響樂團里最年輕的。
現場上千學生,沒有誰能夠聽出來。
那本應該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同窗故事,但她卻看到了一個人的臉。
彷彿這首曲子,就是為她而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