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中年男人的油膩
我也將這幅畫重新安裝回去,然後遞給了花蕊。
「但是他們也並不壞,雖然有些壞心思,但是多數並沒有那個膽。剛剛這位徐總,跟我油嘴滑舌,其實他也只是過過嘴癮和眼癮而已。」
而後來又有人在旁邊加了字,落了款。
「那就再看下面兩幅吧。」
「不對啊!這畫都是見過專家鑒定的啊!」
「徐總,這兩幅畫我就不收了。那幅小鏡片,如果出手,38萬我收了。」
我搖搖頭,也懶得再追問下去。
我去!幾個意思啊?
花蕊將徐總送了出去,又輕輕搖頭走了回來。
電視上的鑒寶節目,鑒定完,還順帶給個估價。
作品水平在韓大師的畫作里算一般,從落款來看,應該是應酬之作。
這是古董商自己決定的事,屬於生意了。
畫,是典型的黃賓虹的厚重積墨風格,也就是所謂黑賓虹。
我的動作,我的話,已經讓他知道了我的鑒定結果。
「這38萬還不夠我們家那位買幾個包的!」
我不說結論,因為和_圖_書下一幅也是黃賓虹的,我想等一起看完了再說,省點口水。
但是,就有人收回來當真的賣了。
花蕊的話說的雖然毫不掩飾,但是卻充滿了道理。
那個估價基本上都是根據劇情需要,導演定的。
我邊展開畫,邊隨口問了一句。
但是展開到一半,我就停了下來。
我不禁面露難色,花蕊看著我微微笑了笑,然後不經意的眨了一下眼睛。
「梅九,價格呢?」
徐總說著將袋子里的兩個錦盒拿出來放在了茶几上。
我可是,
所以,這幅畫是贗品,而且,只屬於中仿。
而眼前這位徐總,企業家,有錢,還很想投資古董藝術品。
錦盒打開,裏面是捲軸,應該是國畫。
徐總聽得眉頭一皺,「你什麼意思?」
「你怎麼又捲起來了?」
「徐總,你是被人坑了!」
但,問還是要問的。
「也不是拍賣公司了,我是參加一個企業傢俱樂部組織的現代藝術品拍賣會拍的。五六年前,在中海。」和圖書
說明做舊的人沒有用心。
「還想著這幾幅畫隨便都能賣個一千多萬呢!竟然就38萬?」
喲!黃賓虹,看這尺幅,那可就值些錢了!
我去,你這畫廊開的!
當然了,那些拿上電視的古董也都是根據劇本來的。
了解黃賓虹的都知道,他的畫前後有兩個風格轉變期。
畫上的題字落款,出現了兩個人的筆跡。
「徐總,如果我沒猜錯,你這兩幅畫是一個地方買的?」
「這不是廢話么,都是黃賓虹的畫,還能兩人之手。」
「先看下一幅吧。」
花蕊聽完就直接看向了徐總。
花蕊點點頭,直接打開手機給徐總轉了款。
徐總嘆了口氣,「算了,38萬賣了吧,現在藏這些也沒用。」
時間線出了問題。
我沒說的話,被花蕊說了。
鑒定師,是不出價的。
畫本身臨的還算可以,但是時間線出了問題。
臨摹之作!
「中年男人油膩的很,很多來我這裏的人,其實不就是看我漂亮,性感么!」
而落和圖書款的時間卻提早了數年,落在了白賓虹的時期。
「不可能,這兩幅畫我是在拍賣會上買回來的,一共花了我778萬呢!」
眼前這幅韓美林的鏡片,尺幅不大,大概五十公分見方的樣子。
但現在,花蕊竟然讓我出價。
出價其實又是另一個技術活,出不好反而容易讓生意做砸了!
也吃這一套的!
徐總聽得眉頭一皺,「這麼低?」
有人做舊買苗,專門養豬,等肥了就宰。
「不知道是哪家拍賣公司啊?」
花蕊接過畫,直接就轉身掛在了畫廊的顯要位置。
我笑了笑沒有說話,你那所謂的專家怕不是「磚家」!
徐總一臉鬱悶。
你這是要使美人計么?
「不低了,徐總,我們給的價其實就是現在的市場價。你收藏現當代藝術品,也應該知道,這幾年行情不好,很多畫的價格都大跌呢!你這幅,如果我沒猜錯,也肯定是小賺的。」
「這兩幅畫出自一人之手。」
徐總看的莫名其妙。
這種人,就是最好的和_圖_書豬。
徐總點點頭,也沒表示同意,也沒表示反對。
我看著花蕊點點頭,示意她這幅韓美林的鏡片沒有問題。
直接拎起那兩幅畫,和花蕊打了個招呼轉身就走了。
其實,真實的古董行里,鑒定師幫人鑒定,和電視上那是完全不同的。
贗品!
「其實,像徐總這樣的男人也不容易!他們在人前看上去風光,其實人後也是累的跟狗一樣!你別看他跟我說家裡那位是黃臉婆,但回了家也一樣小心伺候著。一樣要裝的很有實力,該消費消費,該娛樂娛樂。」
捲軸展開,一副山水呈現出來。
當然,也許臨摹的人根本沒有想著用來當真的去賣。
「應酬之作,談不上精品,38萬。」
花蕊對藝術品估價的能力我不知道,但是這討價還價說服顧客的能力,可是沒的說啊!
我點點頭,「這兩幅做的不太好,行內人研究過黃賓虹的基本都能看出來。」
「我是說都是一個人臨摹的。」
徐總聽得眉頭緊皺,「這兩幅是假的?你確定?和圖書」
但是,當著人家客戶的面我也不好說什麼,讓出價那我就出個價吧。
第二幅展開,不到三分之一,一樣被我重新給卷了回去。
說到這裏花蕊不禁自嘲式的笑了笑。
我聽得一愣,價格你也讓我給你出?
這種事,說實話,在業內實在太常見了。
那徐總收完錢,心情明顯比較失落,也沒打算在畫廊里坐下來和花蕊聊天了。
我沒有再說話,而是看了看花蕊。
花蕊坐了下來,我沒有說話,聽著她的高論。
人家好歹也是老總,精明的很。
「兩副是黃賓虹的。」
但是,加字落款的人並沒有用心,留下了破綻。
六十歲前屬於白賓虹,六十歲后屬於黑賓虹。
現實的古董行里,職業的鑒定師鑒定完原則上是不出價的。
原畫作者,也就是臨摹者,僅僅題了幾個字。
但其實他什麼都不懂。
被我猜到了,兩幅作品一樣的問題。
我的結論已經出來了,而且也很直接。
什麼破綻?
「哪位大師的?」
我展開一半就又重新給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