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做舊師

作者:三尺妖帶
做舊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39章 習慣痕迹

第239章 習慣痕迹

這裏說明一下,玉不是用通常意義上的那種刻刀刻出來的。而是用各種大小不一的砣輪磨出來的。
那我為啥忽然就注意了呢?
喲!這古大金已經看出了真贗了!
古大金一看方才想起來,手機也是可以當電筒用的。
比如雲紋的每一處圓形轉角不是一刀旋成,而是中間停一次,轉45度后發力出刀。
而另一邊,曾小凡已經看的差不多了,他點點頭看向了古大金。
沁色透的也很到位,看不出有做舊的痕迹。
因為太像了。
我一聽這話,趕緊將手機的手電筒打開,遞了過去。
價格基本都在市場價周邊,要麼買,要麼放下東西走人。
他的表情我不難看出,他這是對自己的判斷產生的疑惑。
玉璜呈扇形,通體雲紋。
至少有三四件都能算得上精品級做舊了。
古大金眉頭不禁皺了起來,然後不自覺就低頭看他手上拿著的那塊玉牌。
我不是從東西本身看,我是從做東西的過程看。
玉牌總體呈扁平拱形,正面刻長方形人面紋,四周通體陰刻著獸面紋。
m.hetubook.com.com雖組織者沒有規定,但價格差不多就是一口價了。
我剛又想問一口價格,但是這玉璜身上的雲紋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
而玉器二三十件,看上去倒挺不錯的。
尤其是大師級別的雕刻師,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慣。
而且,全部都是手工雕刻,沒有運用現代的機器。
整個玉牌造型精美,紋飾繁複,古樸渾厚。
甚至,我們去博物館看一圈,就會發現太多不同的文物上都有類似的雲紋。
「哦!研究了一下剛剛那個書畫攤位上的其他東西。」
東西本身沒問題,而是我看問題的角度跟人家不一樣。
這雲紋剛剛見過,就是剛剛放下的那件玉帶鉤上也有雲紋。
其餘的也都算高仿。
我所謂的雕刻痕迹,玩過雕刻的應該知道。
金石玉器,瓷器,文房都有。
因為不可能,兩件相差幾百上千年的玉器是同一個人雕刻的。
但是,東西多了,就露餡了。
這就有點像賽車入彎道,到彎心時減速,出彎心時加速。
他這是硬生生找出m.hetubook.com.com了玉器本身的破綻了。
但是我看了幾眼,就發現一個規律。
所以,我放下手中的玉璜,又隨手拿起了其他玉器。
當然,話說回來,他也是多少受了我的影響,才沒破綻找破綻的。
其實,剛剛在看畫的時候我就用過了。
我這邊剛放下玉器,古大金就看著攤主問道,「老闆,有手電筒么?」
我隨口問了一句攤主價格。
因此,古大金現在看出了這件玉牌是贗品。
尤其是,某些局部的雕刻痕迹竟然一樣。
我將這攤位上的其餘玉器都大致看了一遍,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說明,人家的眼力還是高的。
可這種露餡不是東西本身的問題。
手工雕刻每個人的習慣是不一樣的。
沁色,做的很到位。基本上都沉到位了。
攤主搖搖頭,也不說話。
所以,我才發現了這些玉器之間竟然存在某種規律。
因為我感覺這兩件玉器上的雲紋竟然幾乎一模一樣。
在這兩件玉器上面體現了同一位雕刻師的技法習慣。
他再次仔細拿著那玉牌看起來。和_圖_書
而這件玉璜,差不多是西周時期的東西。
如果,今天這個不是展銷會,僅僅拿一塊玉器放這裏。
要知道,那件玉帶鉤從形制判斷,大概是戰國到漢這個時期的。
一樣,就算不是雲紋,也一樣具有相同的雕刻痕迹。
青白玉紅沁龍紋獸面拱形玉牌
真的碰到了兩個習慣差不多的雕刻師?
我沒說話,直接放下玉帶鉤,又拿起了另一件玉器。
再者,雕工技法了得。
古大金擺擺手,「曾爺你稍等,我再看看。」
當然,有沒有可能是巧合呢?
所謂琢玉,就是這個意思。
而我,竟然在這兩件差了幾百上千年的玉器上看到了近乎一樣的雕刻痕迹。
這就是雕刻師的習慣。
所以,兩件玉器上都有雲紋並不奇怪。
還有,最後,也是最被人關心的。
比如用刀的力度,角度,從入到出,刀的順序,停滯點,收刀的手法等等。
而且,這玉牌不是一隻,而是一對。
另一隻,正在曾小凡手中看著呢!
整個玉璜古樸凝重,保存的極其完好,品相極佳。
看上去就是上和-圖-書古之玉,身上透著暗紅的鐵鏽。
33萬,不便宜。
但這兩件有點不正常。
攤主話不多,就給個數字。
那玉牌,是塊青白玉。
雖然可能性很小,但我也不敢說百分百不可能。
這攤位上的東西數量不少,雜七雜八什麼都有。
古大金繼續看他的玉牌,我就隨即打量起這攤子上的東西來。
古大金和曾小凡兩人,正蹲在一個攤位前,各自手中拿了一件玉在小聲嘀咕著。
古大金接過我的手機,拿著手中的玉牌對著手機就照起來。
所以,同一個雕刻師雕刻的東西,可能器件不同,但卻都會留下相同的痕迹。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我估計自己短時間我也不會看出破綻來的。
「33萬。」
古大金見我過來,便隨口問道,「九爺,你剛剛看什麼呢?」
他看了兩眼,就將手機還給了我。
但也不算貴,屬於市場價。
古大金一愣,「怎麼樣?不會也都是」
首先用料這塊,人家用的都是真傢伙,沒有小氣,以次充好。
兩者差了幾百上千年呢!
統統都是贗品,而且,還是m.hetubook.com.com出自同一個雕刻師。
我剛要說話,他不禁舉手示意我不要說。
這是一件玉璜,黃玉質地,褐色沁。
我趕緊走了過去,在古大金旁邊蹲了下來。
「老闆,這件玉帶鉤什麼價?」
或者饕餮紋、獸面紋、蔓草紋等等。
「古爺,你覺得如何?我覺得沒問題。」
這件帶鉤質地細膩晶瑩,透著點沁色,十分漂亮。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
不言而喻,這兩件玉器是贗品。
然後對著曾小凡,「曾爺,我這件沒看到代。」
但也籠統的稱為刀具。
我發現今天這裏的報價有個規律,就是報出來基本就沒有砍的必要了。
雲紋這是很常見的紋飾,在古代的玉器、青銅器等上面到處都有。
古大金不讓我說話,他這是要再次好好鑒定一番,省得又被我打臉。
說實話,這個攤位上的玉器做的還是很到位的。
所以,總體上看上去就給人一種到代的感覺。
那就是,除了玉器之外的古董,其餘的東西大多都是一眼假的貨色。
雲紋大同小異,看上去差不多很正常。
我隨手拿了一件白玉帶鉤看起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