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最看不上膽小如鼠的男人
東廠的活兒我可不敢接!
「朕平生最看不上那些膽小如鼠的男人……」
「對啊!」景帝眼睛一亮:「看來朕的東廠真是養了一群酒囊飯袋!竟然這點都沒想到。」
「其中就包括你!你之後如果再碰到他說話謹慎一些。」
開玩笑,這種事我當然知道了!
不是想讓我上吧!這人我也惹不起啊!
「還有,給帕巴準備的那些回賜不能讓他們換成銀子,你打算怎麼做?」
就算你倆有過節也不能說這種話吧?
衛山?方正一快速回憶了一下,很快回想起來。
「幕後之人能讓劉洵自殺行事又如此隱秘,手段之強難以想象。」
「既然東廠未立寸功,那就要尋求非常之法,所以朕想派你去查此案。」
方正一有時候吃飽了一想起這事,想到自己作為一個穿越者到處苦哈哈的找鹽販子還覺著挺丟臉……
娶公主行不行啊?這伴君如伴虎的,說出口八成還得挨頓打。
想起沒錢吃鹽的時期,那時每日吃的東西都是清湯m.hetubook.com.com寡水,方正一想起來就噁心得不行。
良久,景帝平靜的聲音在方正一耳邊響起。
方正一反問道:「那豈不是一無所獲?」
「陛下,回賜中最值錢的無外乎大品天仙茶跟鑽石。」
這都好說,自己早有準備算不得什麼。
「那陛下可以先把張時押入大牢,換一個戶部尚書!」
景帝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朕再給你一次機會,好好說。」景帝面色不善道。
「……」
鹽是生活必需品,不吃人就垮了。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從賬冊開始查起。」
至於錦衣衛啥的就算了吧,都沒說給多少銀子。
見他沉默,景帝繼續說道:「如果你接了,那錦衣衛就算此刻成立,朕以後會昭告天下!如果事情辦妥,朕還可以滿足你一個要求。」
「似劉洵這等人為財而死,與鹽商之間的關係太乾淨反而讓朕覺得另有蹊蹺。」
可別沒事給我找事啊!
到現在縣裡用的還是私鹽,而且桃源縣的私和圖書鹽因為買得多,還能再便宜兩成。
「臣記得,但是臣當初並沒有從衛山口中得到太多有用的線索,難道廠衛問出什麼線索了嗎?」
冷汗不自覺的流了下來……
「但一旦與鹽政發|生|關|系,那就是天下第一大案!我大景國庫一半以上的收入皆是從地方鹽政中來,這一點你不會不知道吧。」
「鑽石問題不大,臣贈送的那些鑽石北戎貴族內部應該就能消化得了,或許還不太夠用。」
「呃……臣不敢看。」
可又不能拒絕得太乾脆,先假裝思考拖一會兒!
只見景帝直勾勾地盯著他,一言不發。
方正一低頭笑了笑:「這個……陛下可以讓人去查嘛。」
「北戎使臣最近還在商議通商一事,但是帕巴派出了不少人在京城中打探。」
正事?什麼正事能跟我聯繫在一塊。
敢在公然在朕面前構陷大臣!
景帝輕嘆一口氣:「廠衛由上自下一一排查,直到排查到衛山頭上才算獲得一點線索。」
方正一面色凝重地和*圖*書點頭。
「劉洵背後之人行事如此之隱秘,又可能與鹽政發|生|關|系。朕甚至懷疑此人有能力在宮中安插內應,所以才屏退左右。」
「朕單獨同你說此事那是信任你!」
「你果然沒讓朕失望,朕知道你素來了解商賈之事,鹽政雖然是天下大計但是依然逃不出商賈的範疇。」
「至於大品天仙茶……之後只要對外宣稱茶葉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價格自然應聲而跌,陛下盡可放心。」
「這樣的人如果與鹽政有關,勢必不滿足於區區建江一地。」
「不過……萬一戶部出了內賊呢?」
「大景有多少人,吃多少鹽,這都是固定的總不會出現太大偏差。」
景帝搖了搖頭:「自古以來鹽商與地方官員貪腐大案不斷,東廠一無所獲才是問題所在之處。」
「京城之內沒找到任何線索!」
嘁!
現在每天上班下班,生活很規律,開心的不得了。
「必須看!」景帝怒而拍桌,眯起眼看著他:「朕還沒對你提什麼要求呢!你退和圖書什麼退?你以為你朝會的時候睡覺朕不知道?如此膽大妄為!朕現在不過問你兩句你就怕了?」
方正一開始惴惴不安。
「朕不強求,無論成敗都不會怪你,不知道你敢不敢做?」
景帝揉著眉心道:「好,此事朕會安排人去做。」
「東廠在建江查了許久,審問了不少當地官員均一無所獲!不過他身邊有一人名叫衛山你應該知道吧。」
「可再聰明的人也不能把全國的賬冊圓的天衣無縫!」
私鹽價格就低廉許多,比官鹽便宜一半。
他是劉洵的狗腿子,當初去建江也是最早接待自己的人。
「鹽政出現重大漏洞一定會在賬面上體現出來,如此便可以繼續向下尋找線索。」
哪怕後來他薄有家資也不太捨得買鹽,還是費了不少功夫買的便宜私鹽。
沒什麼不敢的!但涉及的事情太過重大,大概率查不出來!
方正一被景帝看的不寒而慄。
方正一低頭沉默著。
「臣……想了想,還是難當此大任,請陛下恕罪!」說罷,方正
m•hetubook•com•com一抬起頭看向景帝。
方正一心下大定,原來是這事。
在這開空頭支票,難不成我還自己拉團隊啊?!
說著景帝眉頭開始漸漸皺起:「此案如果只是尋常的貪腐案,哪怕是貪墨了救災錢糧也算不得什麼。」
但市面上的鹽卻賣的非常貴,四錢一斗。之所以價格如此高昂,一是鹽的產量上不去,二是運輸成本高,三就是稅負太重。
「方卿,此事……你怎麼看?」
哪怕是這樣,普通百姓買鹽的成本還是高,所以桃源縣到現在還有一筆巨大的開支就是專門給縣民補貼買鹽。
見被點破,方正一尷尬的笑了笑:「臣覺得……既然陛下懷疑鹽政出了問題,不如讓戶部開始查起。」
景帝點點頭:「如此甚好!」
小心眼!他還沒見過方正一這麼堂堂正正小的心眼!
「此中必有問題!」
「根據衛山所言,劉洵平日與當地鹽商交往甚密。但是東廠排查過鹽商,並沒有發現問題。」
「還有一件事,劉洵一案有了些眉目,但此事還是非常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