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辛亥之年 第三百零六章

第二卷 辛亥之年

第三百零六章

會議一開始,第四鎮的代理統制王遇甲就立刻跳出來說道:「對面的亂黨不知死活去炸了南滿鐵路,現在友邦已經完全放棄了中立立場,向我國表示了支持,放開了南滿鐵路的所有運輸限制。南中佐也已經表示,日本護路軍正在集結北上,將會配合我軍進攻亂黨。本官以為,現在正是大舉進攻四平周邊的亂黨,打通南滿鐵路通往長春的大好時機……」
只是今日上午,我們應了南參謀的請求,派兵進入四平街道救援被亂黨圍攻的日本護路軍。結果我們的弟兄抵達了護路軍的防線,日本朋友卻不肯讓我們進入防禦圈內,反而要我們的弟兄在他們的外圍列陣抵達亂黨的進攻。
馮國璋撇了王遇甲一眼,他心裏很清楚,王遇甲敢這麼上躥下跳的,不過就是搭上了日本人,想要依靠日本人的支持拿回四鎮的軍權而已。只是眼下的第四鎮內,支持革命黨的官兵都說不得比支持這位代理統制要多的多,他也就懶得理會這個閑人了。
馮國璋立刻安撫道:「秀峰不必如此惱火,我可以向你保證,我從來都沒聽說過朝廷和日本國簽訂了什麼新約,日本國此次幫助我國平亂,完全是為了保護南滿鐵路的利益,並沒有提出其他要求。」
和這樣的亂黨交戰,除了以命換命外,基本找不到其他捷徑。日本朋友能夠幫助我們對付亂黨,讓我們少死一些弟兄,我覺得這是好事啊。至於平息了亂黨之後,究竟要不要履行對日本國的約定,那也是朝廷該考慮的問題。
馮國璋把目和-圖-書光轉向了今日顯得特別安靜的第三混成協王占元,向他問道:「子春,你也說說吧,接下來該怎麼打?」
也正因為如此,那些留日士官生進入北洋之後,還能夠在這隻關係錯綜複雜的軍事集團中找到不少贊成革命的官兵,從而連續爆發了第二十鎮和第六鎮官兵的起義。而馮國璋能夠控制住北洋軍平亂,除了北洋這個軍事集團的體系之外,便是打著革命黨人並不是在救國而是在亂國的口號。
馮國璋想要藉助這場軍事會議摸一摸第一軍前線各部的作戰決心,也好確定自己如何去應對袁世凱發來的電文。
在亂黨的大炮和重機槍攻擊下,我們足足有一個營的兄弟白白死在了毫無遮掩的戰場上。現在日本朋友的四平街道是保住了,可是下面的弟兄們都是怨氣滿腹,認為日本人這是拿他們當肉盾用。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在場的北洋將領反而更看不起這位。畢竟那些投身於革命運動的留日士官生,好歹也是想要捍衛這個國家,不想讓自己做了亡國奴。北洋一系在小站練兵的時候,袁世凱雖然要求部下們效忠自己,但也是打著保衛國家的名義這麼乾的。
老實說,我是慚愧的很,每次只能搪塞了事。馮軍統,你今日不如給大家一句實話,朝廷到底給了日本人什麼條件,才讓日本出的兵?我可不想日後回到家鄉被人戳著脊梁骨罵,要是朝廷又簽了什麼喪權辱國的約定才請來的日本人,我寧可回家抱媳婦去,也不伺候這個朝廷了。」
和-圖-書這要是和友邦人士一同進攻亂黨,不是坐實了亂黨的污衊之詞嗎?第二混成協、第二十鎮、第二十三鎮、第六鎮兄弟的連續叛亂,軍中思想早就亂做一團了。如果再證實了亂黨的污衊之詞,我實在不知道,接下來這仗該怎麼打了。
陳光遠和馮國璋的私交甚好,看著對方一臉誠懇的樣子,總算是將信將疑的閉上了嘴。另一邊,沒人理會的王遇甲也只能訕訕的坐了回去。
到底,我們這是朝廷正制之軍剿滅亂黨呢?還是幫助友邦人士維護他們在大清國的利益?如果是後者,好歹也得讓友邦人士出錢犒賞一下兄弟吧。兄弟們的命再怎麼賤,也不能餓著肚子替外國人賣命吧。」
對於袁世凱的回電,馮國璋其實心裏是不大願意的。他雖然支持袁世凱重新返回朝堂,這是為了北洋一系重新掌握朝政的集團利益,但是他並沒有想過要讓滿清倒台。
而就是這一點的差別,造就了袁世凱同之後各北洋軍閥的最大區別。正因為有著國家主義的這一層轉換,袁世凱才能成為北洋一系無可辯駁的領袖。在他之後的俆、段、馮等北洋高層,就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誰也接不了袁世凱留下的北洋軍政集團,最終成為了失去了政治理念的北洋軍閥。
馮國璋就任第一軍軍統在灤州停留不動,實際上也是在調整第一軍內部的權力分配,恢復被朝廷之前拆散的北洋體系而已。像王遇甲這樣的第四鎮代理統制,幾乎就被拴在了自己身邊,從而讓十五標的何和圖書豐林完全掌控了王遇甲自己統領的第八協。
不過袁世凱畢竟是北洋領袖,他不可能把這封電報隱瞞起來,然後若無其事的指揮部隊繼續進攻革命黨人。在袁世凱身邊待了這麼久,馮國璋還是很了解這位北洋領袖的手段的,電報不可能只發給他一個人,第三混成協、第七協、第八協的幾位高級軍官也應該收的袁世凱的電文,明白這位北洋領袖的想法了。
於是在24日下午17時,馮國璋趕到了距離四平南面約50華里的雙廟子,召集了王遇甲、王占元、陳光遠、王賓、何豐林等北洋將領討論第一軍的下一步軍事作戰計劃。
雖然不滿意于王占元對聯合日本剿滅亂黨的態度,但是王占元提出的和日本人分開進攻的建議,倒是讓陳光遠等將領連連點頭。
為了確保北洋新軍效忠於自己,小站練兵時袁世凱不得不向這些新軍灌輸了國家主義,雖然是封建性質的國家主義,但也足以把新軍對於皇室的效忠轉向了對清帝國的效忠。而能夠保衛清帝國的只有袁世凱本人,所以北洋新軍自然就把對於國家的效忠轉向了對於袁世凱個人的效忠。
只是這對面的亂黨武器精良不亞於我北洋軍,雖然作戰素養上差了我軍不少,可是士氣卻遠遠超過我軍。這幾日來的交戰,想來大家也很清楚了,對面的亂黨可不比那些南面一觸即潰的民黨,我軍即便是突入了對方的陣地,很快對面就能組織起反攻奪回陣地。
所以我覺得,即便是要同日本朋友聯合作戰,咱們也不能和他們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起戰鬥,否則我們的弟兄就成了日本人的炮火了。要我說,鐵路反正是日本人控制的,現在亂黨和日本人打了起來,這鐵路線一帶的區域就乾脆交給日本人去進攻,我們還是依託著遼河進攻鄭家屯比較合適。畢竟遼河上的航運,我們能夠控制一部分,不必如現在這樣受制於人。」
王占元遲疑了好一會才說道:「要我說,朝廷和日本國之間簽署了什麼約定,和咱們這些丘八有什麼關係?既然吃了朝廷的糧餉,不就得給朝廷賣命么。
這位四鎮代理統制倒也是個明白人,之後便跟在馮國璋跑前跑后的辦些雜務,完全不去沾染四鎮的軍務了。只不過隨著關東都督府派遣南次郎參謀和第一軍協商共同進攻北滿的革命委員會之後,這位伏低做小的四鎮代理統制突然又神氣了起來,現在都敢在軍事會議上首先發言了。
不過接下來第七協協統陳光遠的發言就有些讓他不安了,「今日救助一下四平鐵路附屬地的日本護路軍,好歹也有個保護友邦人士的名義。現在這個同友邦人士聯手進攻亂黨,算是怎麼一回事?之前我們對下邊的兄弟說,這朝廷是洋人的朝廷之類的話語,完全是亂黨污衊朝廷的言論。
剛坐下去的王遇甲瞬間就跳了起來,對著陳光遠斥責道:「陳協統,你這說的什麼話呢。人家日本朋友是應著朝廷的邀請,幫助我們來平息叛亂來的。我們感謝日本朋友還來不及呢,怎麼能夠說成是給外國人賣命。你這可是同情亂黨……」
雖然是王遇甲的下屬,但是在hetubook.com•com北洋軍中資格甚老的陳光遠完全不懼在北洋中毫無根基的王遇甲,他冷笑了一聲打斷了對方的斥責道:「朝廷既然邀請了日本朋友平叛,還要我們北洋軍在這裏做什麼,不如大家這就打道回府,回去關內看家好了。就是不知道,這些日本朋友平息了亂黨之後,還肯不肯回國去。
王遇甲說的慷慨激昂,但是屋內的一干北洋將領卻沒人起來附和他的。因為這位和吳祿貞、藍天蔚、張紹曾一樣,是清政府往北洋系統摻沙子的留日士官生。只不過這位和那些背著朝廷在軍中宣傳革命的留日士官生不同,他是真心效忠於滿人朝廷仇恨革命的留日學生。
在馮國璋心裏北洋終究還是長在滿清王朝這棵老樹上的枝幹,把樹根都掘了,枝葉還能活下去嗎?趁著日本人出手的機會,迅速平息了關外的亂黨才是正理。
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吧,我軍自從出關以來,關外百姓起初還對我軍頗為友善。但是自從日本人打著保護奉天的名義佔據了奉天城之後,關外的百姓就對我北洋軍狐疑不定了。有不少鄉老都在私下問過我,朝廷這是又打算把關外什麼地方給割讓日本人了,要不然這些日本朋友怎麼會這麼好心幫助朝廷圍剿叛軍?
所以在北洋將領看來,他們同那些投了革命黨的同僚只是政治理念不同,不過大家還是希望這個國家往好的方向走的。但是像王遇甲這種為了權力,緊緊跟著滿人走的官僚,那就完全說不到一塊去了。北洋自有體系,你一個外人跑來北洋爭權奪利,那豈不是比革命黨還要可惡么。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