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八百四十四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八百四十四章

徐世昌這次過來和周樹模見面,目的就是為了保住中央政府最後的遮羞布,不能讓各地的軍政勢力真的以為中央對於革命委員會已經毫無辦法了,或者說中央政府其實已經虛弱的沒有力量了。
因為他從革命委員會的一系列行事手段上看的出,吳川確實並不著急入關奪取袁世凱屁股下面的這張椅子,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安定東北三省上,顯然是打著鞏固根本的打算。
河南土地改革運動中暴露出的群眾激進路線,和試圖控制鬥爭激烈程度的革命委員會一度發生了衝突。這些圍繞著土地發生的激烈的階級鬥爭是東北南下的共和黨員們的第一次經歷,也是令他們感到相當震撼的事情。
在白朗起義被鎮壓下去之後,各地地主鄉紳大辦民團,再加上趙倜督軍河南的不斷擴軍和搜刮,河南民眾受到的壓迫比白朗起義之前還要深。因此在革命軍進入河南之後,響應革命軍的河南民眾對於過去這些壓迫自己的地主鄉紳也展開了激烈的報復。
在革命軍進入河南之後,有了革命軍撐腰的河南各縣群眾頓時都掀起了對於本地土豪劣紳的清算運動。群眾加入這樣的運動,一是為了報復地主鄉紳;二便是為了分得他們的土地。
因此,吳川讓周樹模來北京傳話,表示袁世凱可以擔任終身大總統,只要北京政府能夠維持國內和平穩定的社會秩序時,其他人或許還半信半疑,但是徐世昌是真的相信對方的承諾的。
他們雖然想要保住北洋團https://www•hetubook.com.com體的地位,但還沒有什麼人願意為了這個團體去犧牲自己的,向革命委員會溫和的交接權力,哪怕保不住自己的官位,可至少也能保住自己的家產啊。但如果和革命委員會對抗到底,失敗之後搞不好官位和家產都沒了,連全家都要被發配到什麼邊疆去勞動改造去了。
河南到底是一個農業省,耕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因此為了土地,河南農民對於清算土豪劣紳的運動極為支持。而為了防止這些土豪劣紳捲土重來,不少地方的農民不僅極力要求處死地主劣紳本人,甚至連他們的家小都不願意放過。
而和蒸蒸日上的革命委員會相比,北洋團體不僅內爭不斷,且文武官員都把求財放在了第一位,為了更好的控制北洋這個團體,袁世凱不僅沒有加以整肅這種腐化的作風,反而還推波助瀾公然讓人去貪污受賄,於是北洋團體雖然都宣誓效忠於一人,但是這個團體已經不是當初小站練兵時期那個奮發向上的團體了。
而在河南這邊,因為一直處於頑固派和保守派的控制下,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遠不能同山東相比,因此失去了土地的貧民幾乎就失去了生路。這也就造成了,農民和鄉紳之間的劇烈對立,白朗起義能夠在河南拉起這麼多人加入自己,也是因為於此。
這話徐世昌也沒法接,他想要革命委員會給出一個投降條件,但人家卻要求他們無條件投降,m.hetubook.com.com這樣雙方還怎麼往下談。他這次過來固然是代表著袁世凱的意願,但同時也代表著北洋團體內的一些溫和派,在革命委員會贏得了對俄國的衝突勝利之後,向革命委員會妥協的聲音已經漸漸成為了北洋內部的主流。
了解了徐世昌的來意后,周樹模沉默了許久方才有些詫異的對其說道:「我不知道菊人兄這些話是什麼意思?革命委員會雖然早就聲明過,袁先生可以繼續坐在那個位置上,但我們是尊重中華民國的第一位民選總統,而不是真的認為袁先生可以在那個位置上為所欲為。
作為袁世凱身邊最為親密的友人兼心腹,徐世昌之所以接受了這些聰明人的拜託,倒不是想要和他們一樣另攀高枝,而是擔心這些人亂搞把北洋團體內的這點人心都給折騰完了。
但是,袁世凱對家鄉不關心,不代表北洋其他人對於革命委員會所推動的土地改革不擔憂。過去他們以為革命委員會在東北、山東推動的土地改革已經夠出格了,但是沒想到這次河南所實施的土地改革更是窮凶極惡。
因此,作為袁世凱的好友兼心腹,徐世昌希望能夠把北京的局面維持到袁世凱去后,總要給這位老朋友一個結局,也算是盡到了自己的朋友之誼。藉著這些聰明人的需求,來探一探革命委員會日後如何接手京城,正是一舉兩得。
這下倒是輪到周樹模沉默不語了,在徐世昌不解的目光下,他只能裝作咳嗽清了清嗓子,掩蓋了自己一時的和-圖-書遲疑,這才接著說道:「革命委員會何時入京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北洋上下究竟把自己放在了什麼位置,是站在我們的對立面上,還是預備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革命委員會正式進入河南之後,對於河南各縣地主士紳的清算可比對山東、河北要嚴厲的多。因為這一地區從辛亥革命以來,一直都被頑固派和保守派掌握,革命期間就被屠殺了不少革命黨人;之後隨著白朗起義,各縣的地主鄉紳迅速劣紳化,並在毅軍的支持下興辦民團鎮壓進步力量和反抗的本縣農民群眾,因此各縣的群眾和地主鄉紳、地方官僚之間的矛盾異常深刻。
但是我倒是沒有想到,袁先生在自己身體都欠佳的狀況下,還有心思考慮聯合列強,這是不是也太不把我們革命委員會的善意當做一回事了?」
只是河南農民在土地改革中表現出來的階級仇恨,對於周邊地區的地主鄉紳來說顯然是個噩夢。而作為河南人的袁世凱,本身就是河南大族出身,自然很快就有消息傳到了京城。只不過和族人相處的不痛快的袁世凱對於河南的土地改革不置一詞,倒是對自己隱居的安陽洹上村關心過幾句。
面對革命委員會這樣一個先後擊敗日本、俄國,收回東北、外蒙各項權益的新興軍政集團,徐世昌覺得對方確實沒必要急著入關進京,等到袁世凱去后,北洋分崩離析之時,對方再施施然入京,又有誰敢去攔阻呢?
在爆發了數次河南地主鄉紳的暴亂后,華北局書記恆寶昆和河和圖書南革命委員會不得不嚴令各地駐軍協助土地改革,不得再出現滅門事件。並開始把各縣被鎮壓的土豪劣紳的家屬遷移到了關外,以緩和地方上的對立情緒。
因此沉默的看了周樹模許久,直到對方下意識的拿起了茶盞喝水以為掩飾時,徐世昌方才嘆息了一聲問道:「少朴,你這是老朋友面前都不肯說實話了嗎?」
且不說袁先生當上總統之後做的那些事,有多少是符合人民意願的?光是向列強借款打內戰這一條,我就覺得袁先生已經失去了代表中華民國人民的資格。
只是他倒是真沒有想到,對方居然不出價,這就讓他有些狐疑不定,不知革命委員會的那位到底想要做什麼了。
這幾年來他一直關注著革命委員會,或者說那位共和黨領袖吳川的行事,雖然北洋內部都說此人行事操切,每每都把自己置身於懸崖之邊,稍不留神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但是,包括徐世昌在內的北洋文武官員倒也是承認,吳川這個人除了膽大之外說話還是算數的,就連那些日本顧問也是如此看法。
只不過念在前有孫文這位臨時大總統和第一任總理唐少川的不正常下台,我們總不能再用武力把第一任民選總統也趕下台來吧?那樣的話,共和豈不是成了一個笑話?正是想要給共和留些體面,吳主席才勸說革命委員會的各位中央委員,讓袁先生繼續留在了大總統府。
在革命委員會擊敗了俄國之後,不管是武力對抗還是利用列強施壓,都對革命委員會失去了作用。再加上和圖書袁世凱身體不好的消息也漸漸顯露了出來,於是北洋集團中的一些聰明人就想著換一艘船了,反正他們也不是第一次換船,下決心可比辛亥革命時候快多了。
徐世昌沉吟了許久,打量了左右沒有其他人後,乾脆的向周樹模坦誠說道:「那麼革命委員會到底打算何時入京,又打算如何對待項城、北洋團體和其他各省勢力呢?你們總要先劃出個道道來,我們才能往下談吧?」
之後哪怕革命委員會出兵山東、天津,讓其他人驚慌失措,認為吳川終究還是按捺不住野心,預備用武力打開京城的大門了,徐世昌也沒有慌亂過,他越發覺得對方這是走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明太祖奪天下的故計。
哪怕是人多地少的山東,也不會如河南農民這樣存有這麼大的怨氣,畢竟德國人建的膠濟鐵路和青島港給了山東無地農民一條出路,再加上距離遼東較近的優勢,山東一直都是東北開禁以來的移民主力,因此山東農民對於地主的怨氣,還沒有達到要滅人全家的地步。
我原本以為,以袁先生之能力是能夠看得到吳主席的這份苦心的,因此至少不會再胡亂折騰下去,總能給國家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讓這個國家恢復幾分元氣的。
因為這一次的衝突已經打破了北洋內部某些人試圖利用列強來阻擋革命委員會入京的謀划,既然連俄國這樣的老牌列強都向革命委員會低頭了,英法兩國居然對此結果一言不發,這就已經證明了革命委員會有了對抗列強的干涉的能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