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九百四十九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九百四十九章

因此,當前我們最大的敵人並不在東面,而是盤踞在南俄地區的頓河哥薩克和南俄志願軍,從俄國北部逃亡南下的反革命分子在這裏和頓河軍政府同流合污了。
伏爾加河從北到南有三個中心城市,下諾夫哥羅德、薩馬拉和察里津。下諾夫哥羅德是保衛莫斯科東南方向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莫斯科通往喀山和西西伯利亞的必經之路。
托洛茨基從布列斯特要塞返回,顯然就是為了回來同黨的中央委員們討論關於同德國簽訂和約一事的。斯大林在感情上並不想接受德國人提出的和平條件,這看起來更像是投降要求,但是在理智上他又承認列寧的看法是對的,前線的俄國軍隊的士氣已經崩潰,依靠他們去抵擋上百萬的德國軍隊的進攻,無疑是不現實的。
和德國進行和平談判的目的,就是在為鞏固俄國的無產階級政權爭取時間。時間每過一天,能夠用於保衛蘇維埃政權的紅軍力量就會大上一分。他之所以自動請纓前往薩馬拉組建新部隊,也正是看上了遠東師官兵所具有的出色軍事素養和對於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忠誠。
聽到列寧首肯了自己的建議,斯大林的心中也是大大的鬆了口氣。隨著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左派社會革命黨等社會主義黨團的鬥爭激烈化,布爾什維克黨內的左派和右派的矛盾也漸漸激烈了起來,而黨內除了左右之爭外,還有老布爾什維克和新布爾什維克之間的矛盾,比如托洛茨基就屬於後者。
假如現在蘇維埃下令停止軍隊複員,hetubook.com.com讓這些士兵重新回到戰壕中去抵抗德國人,那麼這些士兵也會像拋棄了臨時政府一樣,拋棄人民委員會的。
聽完了斯大林的建議后,列寧托著下巴思考了好一會,方才點了點頭說道:「頓河軍政府確實是我們當前最大的麻煩,但是我們還是要把頓河哥薩克和白衛軍區分開來。
下諾夫哥羅德南面的薩馬拉州,是從烏克蘭和黑海到西伯利亞、中亞和草原總督區最短的距離。薩馬拉鐵路局與南烏拉爾鐵路局、下諾夫哥羅德鐵路局和莫斯科鐵路局相鄰,是中部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
斯大林的臉色頓時有些不大好看了,德方雖然在一開始同意了和俄國簽訂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條約,但是隨著俄國臨時政府的垮台和俄軍開始複員,德國人就以協約國拒絕參加談判為由宣布自己的聲明失效,並於俄歷1918年1月5日(18日)向蘇俄方面提出了領土要求。
原屬俄國的約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波蘭、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的一部分以及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居住的大片地區——划給德國,並賠款德國30億盧布。
斯維爾德洛夫點了點頭,出售那些被沒收的貴族和資本家的財產,傳揚出去對於人民委員會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還有可能遭到國外資本家的抵制,因此確實是要低調一些。不過他腦子裡忽然閃過了一個念頭,想著,不知吳川對於俄國革命的發展又會採取什麼樣的立場和行動呢?
和*圖*書大林雖然支持列寧的主張,但是並不願意見到黨內的分裂,而在新老布爾什維克之間,他又傾向於老布爾什維克一方,和托洛茨基所代表的黨內新貴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在這個時刻,他更願意到前線去做點什麼,而不是在彼得格勒看著大家天天吵架。
薩馬拉州的水路運輸,經伏爾加-頓河水系和波羅的海-白海水系,幾乎可以通到地中海、裏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多瑙河流域的任何港口。烏法和奧倫堡正好為其擋住了來自東面和南面的白衛軍的進攻。
斯大林也承認,在沒有一支可靠的軍隊下發動革命戰爭,指望德國在戰爭中爆發革命,這一希望是相當渺茫的。這也是他對於遠東部隊寄以厚望,希望能夠以此為基礎建立一支可靠的紅軍部隊的想法。
列寧同志,我願意前往薩馬拉以遠東師的官兵為基礎擴建3-6個師出來,然後在春天到來之後帶領這支部隊前往察里津,消滅頓河軍政府這個反革命政權。如果我們能夠在夏天到來之前消滅頓河軍政府,那麼至少不會對當地的農業造成較大的破壞,明年城市裡的糧食問題也會緩和許多。」
……在我們軍隊中佔大多數的農民,現在一定會贊成簽訂兼并性和約,不贊成立刻進行革命戰爭,因為依照社會主義原則整編軍隊,把赤衛隊充實到軍隊中去等工作都還剛剛開始。
這些反動分子打下了羅斯托夫之後更是猖狂,正叫囂著要向莫斯科進軍,而各地的反革命分子也正不斷向著羅斯托夫匯m.hetubook•com•com聚過去。因為頓河軍政府的行動和宣言,烏克蘭拉達政府也對我們的態度有所改變,他們並沒有遵守和我們達成的約定,和頓河軍政府斷絕關係。
薩馬拉西面的察里津就更不用說了,這裡是連接歐亞兩洲的水陸交通樞紐,也是南部的糧倉。北高加索的糧食、巴庫的石油、中亞的棉花,都要通過這裏的鐵路樞紐和伏爾加河的港口,轉運到烏克蘭和莫斯科等工業地區。
斯維爾德洛夫聽后不由開口說道:「也許我們可以把從貴族和資產階級那裡沒收來的各類藝術品用作貸款的抵押,有許多藝術品並不符合社會主義的審美,也不屬於俄國的文物,用它們作為貸款抵押,至少比放在地下室發霉好。」
這樣苛刻的和平條件傳回彼得格勒之後,頓時引發了布爾什維克內部的分裂,左派社會主義者紛紛要求發動革命戰爭,取消同德國的談判。斯大林一開始也是反對簽署和約的一分子,不過在列寧的教育下,他不得不表示願意有條件支持簽署和約。
如果我們想要讓烏克蘭拉達政府澄清自己的立場,並壓制住西伯利亞地區富農和地主反抗蘇維埃的意願,那麼就應當儘快擊潰頓河哥薩克和南俄志願軍。但是我們現在派往南俄進攻頓河軍政府的部隊數量是遠遠不夠的,不要說進攻我們的敵人,就是防守住察里津都是困難的。
在軍隊完全實現民主化的情況下,違背大多數士兵意志去進行戰爭將是一種冒險行為。而要建立一支真正可靠和思想上鞏固的社會主義工和_圖_書農軍隊,至少需要好幾個月。」
雖然布爾什維克所發動的十月革命輕易的打倒了臨時政府,但並不是說這些響應了蘇維埃號召的俄軍士兵都是支持布爾什維克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出於對臨時政府和軍官們的痛恨,和期待布爾什維克所許諾的和平才服從了蘇維埃的命令。
我們需要一支可靠的武力去消滅白衛軍,但是不能把消滅哥薩克作為我們的目標,在做好軍事準備之前,我看令宣傳人員對當地的貧窮哥薩克宣傳我們的土地法令是有必要的……」
彼得·約諾維奇·巴拉諾夫在西線所率領的第3軍,眼下就是西線俄軍中士氣最高的部隊,現在正防備著從立陶宛到拉脫維亞的前線。和這些遠東軍隊相比,其他俄軍現在除了酗酒、劫掠駐地附近的平民和逃亡之外,幾乎已經失去了同德軍進行任何戰鬥的可能。
因此,保證薩馬拉和察里津的安全是當前的首要問題,遠東師打垮了奧倫堡哥薩克控制住了烏法和奧倫堡后,薩馬拉的威脅算是暫時解除了。但是察里津的安危在羅斯托夫淪陷后就變得急迫了起來,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頓河哥薩克和南俄白衛軍打下察里津。
列寧並沒有關注斯大林的臉色變化,而是繼續一邊思考一邊說道:「組建紅軍部隊,消滅頓河白衛軍的進攻,我們就需要更多的糧食和軍需。看來,有必要讓克拉辛同志代表人民委員會同革命委員會進行更加深入的溝通,以獲得他們對於我們的更多支援了……」
因此斯大林在接受了列寧的教育后,轉而m.hetubook.com.com支持了列寧的主張,同意和德國簽訂和平條約。正如列寧所說的那樣,「是立刻接受這個兼并性和約呢,還是馬上進行革命戰爭。在這個問題上,實際上不可能有任何折中的解決辦法。
列寧抬頭看著他說道:「這倒是個好辦法,臨時政府並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遺產,沙皇國庫里的黃金也不知被運到了什麼地方去,如果能夠讓這些藝術品變成黃金,那麼倒是能夠極大的解決我們現在的財政危機了。這件事你找人去辦吧,盡量低調一些。」
「……不過,托洛茨基很快就要回來了,他是回來討論德國人提出的和平條件的,我認為等討論完同德國人的和平條件,你再南下也不遲。」列寧突然就轉換了話題對著斯大林說道。
人民委員會對前線俄軍進行複員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散這支士氣低落且不可靠的舊軍隊,然後從俄國的工人和農民當中重新招募一支支持人民委員會的無產階級武裝力量。
西伯利亞地區的富農和地主固然是個威脅,但是在遠東師控制住了烏法和奧倫堡之後,西西伯利亞地區和草原總督區、薩馬拉省就被分割了開來。從目前來看,西伯利亞州議會並不是一個強硬的政權,沒有了烏拉爾哥薩克支援,短時間內他們還聚集不起一支能夠進攻莫斯科的大軍。
聽說列寧遇刺消息后匆匆趕來的斯大林剛好聽到了列寧對於西伯利亞富農和地主的擔憂,他不由上前開口說道:「從我國的歷史來看,面對東面和南面的敵人時,能夠保衛莫斯科地區的首先是控制住伏爾加河流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