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章

在美國和義大利的共同反對下,這場會議最終沒能通過設立協約國最高統帥和協約國軍隊統一最高指揮機構。而中國及日本赴歐部隊,因為卡波雷托戰役的關係,這兩隻部隊都補充到了義大利戰線,在最高軍事委員會拒絕了他們要求擴大最高軍事委員會範圍的要求后,選擇了拒絕接受義大利戰線指揮部的調度,並威脅英法要撤離義大利。
蔡鍔擺著手說道:「什麼剛做完手術,都手術完半年了,醫生也說恢復的很好,已經沒什麼問題了。我在歐洲待了3年,總不能就是來這裏看了場病吧。
而遠征軍司令部和每一個赴歐部隊的官兵都簽署了一份合同,規定他們的赴歐作戰期限為12個月,每月除正餉外還有一份海外津貼,士兵和尉官津貼等於一份月餉,校官以上則是0.5份月餉。另外每位士兵還擁有一份人身保險,安全回家可得600銀元補助,傷殘者可按照程度獲得1200-2400元的補償,死亡者獲得3000元的撫恤。
在被打亂了原先的組織結構,又獲得了高額的薪酬之後,赴歐參戰部隊的士氣實際上要比革命委員會預計的要高。當然,在吳川看來,這隻部隊去歐洲就是消耗一些協約國的軍費,顯示一下存在感的。真讓他們去打仗,他是不大放心的,一是擔心被協約國小瞧,一是真死不起人。
雖然中國軍隊已經兩次擊敗了日本軍隊,但是對於歐洲人來說這種消息並不值得關注,倒是日本人擊敗俄國人還是著實讓他們震驚過hetubook•com.com一段時間的,直到今日都沒有忘記。因此義大利人一度建議讓日本人來領導東方軍團,中日赴歐軍隊被組織在了一個集團軍下,因此被稱之為東方軍團。
看到西線戰事有可能被德國翻盤,英國人終於開始顧全大局了。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建議:請福煦擔任最高軍事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協調聯軍作戰;並吸收日本和中國加入最高軍事委員會,不過不加入執行委員會。
1917年10月,義大利戰線在德奧聯軍的猛攻下,于卡波雷托遭到慘敗,義大利軍隊一直退到了塔里亞蒙河,英法對此大為震驚,急忙派軍支援,法軍總司令福熙親赴義大利前線,同義大利人協調英法各師的行動計劃。
朱建德只能保持了沉默,因為他覺得自己的上司說的很對,法國人雖然在危機下不得不接受了讓中國進入最高軍事委員會,但是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對於中國軍隊的表現並不報以期待,他們倒是對日本軍隊還表現出了一些尊重。
就在協約國內部就軍事指揮權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1918年3月21日德軍在西線發起了皇帝攻勢,英法所認為能夠擋住德軍進攻的防線,在幾天內就被德軍撕開了,巴黎岌岌可危。
這種無理的要求,不要說革命委員會不會接受,就連赴歐遠征軍司令部都沒能通過。雖然國內派出的並不是革命委員會麾下的嫡系部隊,但是對於這隻部隊的給養和裝備,革命委員會卻並不吝嗇。除了協約國和*圖*書補貼的軍費外,革命委員會也提供了相當一部分經費。
不過美國和義大利代表很快發現,雖然他們被吸收進了最高軍事委員會,但是英法同樣沒打算尊重兩國在西線戰事上有什麼發言權。1918年1月30日,最高軍事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就西線的未來戰局進行了討論,這次會議討論了四個計劃。
但是,吳主席什麼都好,就是太過愛惜名譽了。我們現在進入了最高軍事委員會,並不代表戰後協約國就會繼續尊重我們,因為我們並沒有在這場戰爭中流過血。
英法政府一開始只同意給每名陣亡者1350法郎的撫恤,約合400共和元。在共和黨的交涉下,才把撫恤金提高到了1500共和元,而中國政府自己再掏錢撫恤1500元一人。以歐洲戰場對於人命的消耗速度,吳川自然寧可讓這隻部隊在後方獃著的。
吳主席可以用策略逼迫協約國不得不讓我們進入最高軍事委員會,可是這並不能讓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甚至義大利人承認我們確實有這個實力和他們平起平坐。我們終究還是要在戰場上付出犧牲,才能讓協約國各方接受,我們確實有進入最高軍事委員會的資格。
從住所前往福熙所在的辦公室,大約也就半個小時的車程。在路上,蔡鍔注意到數百法國市民正在街頭進行小規模的抗議遊行。他不由對著身邊的副官朱建德說道:「看起來,法國人也快撐不住了。德國人的進攻倒是幫了我們一個大忙。」
朱建德和圖書則有些擔心的看著他說道:「您的咽喉剛做完手術,現在應該在巴黎靜養才對,義大利戰線的問題其實交給顧、唐兩位長官去處理就可以了。」
革命委員會在布洛涅森林大街購下了相鄰的兩套住宅,一套交給了中國駐法公使館使用,另一套就交給了遠征軍司令部及革命委員會駐法商務辦公室使用。和之前中國駐巴黎公使館租借的房子相比,現在的這兩套住宅顯然要舒適寬敞的多了,而且距離法國政府機構所在的第七區也只差了一條塞納河而已。
但是在赴歐部隊中,後勤是由革命委員會負責的,每個人都有一個銀行賬戶,每人的軍餉都會直接存入個人賬戶,長官不得過手,從而確保了士兵能夠按時拿到自己的足額軍餉。
美國和義大利的代表除了舉手表決以上四個計劃外,他們提出的想法都被英法給否決了,連討論的機會都沒給。美國代表在最高軍事委員會內根本找不到支持者,因此在這場會議之後美國方面開始支持中國方面提出的擴大軍事委員會範圍的建議。
可以說,義大利戰場是向世界證明我國軍隊實力的最好舞台,我怎麼可以缺席這場表演呢?」
至於部隊的官兵的薪酬,正兵7.28元每月,輔兵約5-6元一月。這是指北洋正規軍的軍餉,地方部隊約只能拿一半左右。當然,民元之後,除了一開始和南方民軍作戰的時候北洋軍拿的是足餉,之後就是七折八扣還要被大帥拖欠拿去放債。
第一個計劃,法軍總參謀長福熙建議:建立協和_圖_書約國總預備隊,實行積極防禦,之後堅決轉入反攻;第二個計劃,法軍總司令貝當和英軍總司令黑格一起建議:反對福熙的意見,應當實行防禦到底的方針,直到德國人在防線上流干最後一滴血;第三個計劃,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提出的:他支持西線防禦到底的計劃,但是認為應當在巴勒斯坦突擊土耳其人,從而迫使土耳其人退出戰爭;第四個計劃是英軍總參謀長羅伯遜提出的,反對勞合·喬治的主張,認為應當把協約國的力量集中在西線。
一開始最高軍事委員會只有四個國家的代表,法國、英國、美國和義大利,每個國家出一個委員。日本、中國及其他參戰國被排除了在外,這自然遭到了其他參戰國的抗議,只不過英法沒有預料到的是,首先提出的抗議是中國赴歐遠征軍司令部,很快日本也跟上了中國方面的抗議,而其他參戰國家也開始觀望。
在這樣的緊張局勢下,英法之間也開始分裂了。英軍總司令黑格認為應當加強北翼戰線,保住通往英國的出海口;法軍總司令貝當則主張先保衛巴黎。英軍和法軍的自行其是,導致雙方之間出現了一個50英里寬的缺口,西線的形勢一下就嚴峻起來了。
這些北洋軍及雜系部隊抽調組建的赴歐參戰部隊,不僅淘汰掉了老弱病殘和關係戶,並補入了大量的各地講武堂出身的年青將校及東北派出的政工及後勤組織人員,軍事裝備也是按照法軍和英軍的作戰部隊進行配備的。
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贊同了勞合·喬和*圖*書治的建議。4月14日,福熙在西線形勢極其不利的情況下就任協約國盟軍總司令。4月17日,中國及日本被吸納為最高軍事委員會成員。4月21日,中國赴歐遠征軍副司令蔡鍔前往巴黎波旁宮區同福熙會面。
為了挽救義大利戰局,英、法、意首腦和美國總統特使於11月7日在拉巴洛召開高級緊急會議,組成以福煦為首的最高軍事委員會,處理緊迫的軍事和政治問題,不過並沒有賦予最高軍事委員會以指揮和調動協約國軍隊的權力。
一開始四國代表並不以為然,畢竟和四國投入這場戰爭的軍隊和物資而言,其他協約國只能算是有益的補充,根本起不到什麼決定性作用,特別是中國和日本還是非歐非白人國家,四國就更加不願給兩國什麼軍事上的發言權了。
1918年3月14日,最高軍事委員會在倫敦召開了第二次會議,這場會議的結果堅定了美國支持擴大軍事委員會範圍的主張。因為該次會議的討論結果是,不建立協約國總預備隊,等美軍把前線的英法軍隊替換下來再說。雖然美國政府已經做好了讓美國軍隊犧牲的準備,但也沒有打算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讓美國軍隊替英法軍隊去送死,畢竟死人還是要支付撫恤金的。
這場大戰已經全然打亂了歐洲,甚至是世界的勢力分佈,戰後各國必然是要對世界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我們能夠站在這裏,並進入到協約國最高軍事委員會,和我們這些人其實並無關係,這完全是依賴於共和黨吳川主席的決斷和策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