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零二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零二章

卡波雷托慘敗后,1917年11月8日的晚上,55歲的第23軍軍長,曾在喀斯特高原上帶領部下浴血奮戰過的阿曼多·迪亞茲中將接替了卡多爾納的職務,成為了王家陸軍的新任總參謀長。
「士兵同志們,我說的可是實話。你們自己想一想,你們要是毫髮無損的返回國內,國家只要支付600元;但是你們要是身體殘疾地回去,國家至少要支付1200元以上;至於陣亡在歐洲的,國家付出的就更多了。所以,對於國家來說,大家能夠毫髮無損的回國內去,是最合算的。而這也是你們的主要義務。」
看到這些士兵們對唐令愷提出了質疑,蔡鍔也有些愕然,在他所呆過的軍中他可沒有見到過這麼大胆的士兵。不過他看到站在圈子裡的唐令愷卻絲毫沒有感到不悅的意思,反而笑呵呵的向著提問的士兵回話。
而如何在履行自己的職責下保存自己,首先同志們就要跟隨集體行動。我要提醒同志們一點,這裡是義大利,你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義大利語,假如你們脫離了集體單獨行動,幾乎不可能有返回營地的可能,這裏的義大利人對於有色人種的歧視態度,我相信大家這幾個月來應該是領受過了。
因此蔡鍔願意退讓,顧品珍自然很知趣的就帶著他往營中的指揮部走去了,都沒有理會兩位北洋將領。在路上顧品珍就向著蔡鍔介紹起了義大利現在的局勢,和蔡鍔從魏剛那裡聽說的資料可就詳細多了。
當然,首相還認為,東亞地區的作戰和歐洲國家之間的作戰並非是一回事。中國人獲得了指揮權又不能好好使用的話,我帝國之軍人無需服從,讓中國人自己去填壕溝吧。」
但是當協約國把作戰自主權力和作戰計劃交給我們之後,我們就不得不按照協議履行我國在協約國陣營中的義務了。所以,我們對於同志們的要求就是,在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前提下,儘可能的保存自己,我相信這也是同志們的願望。
到了1918年2月,25個義大利師重組完畢。義大利戰線上恢復到了47個師,包括42個義大利師、2個英國師、1個法國師、1個中國師、1個日本師,另外有9個和-圖-書義大利師和1個捷克斯洛伐克師(自由軍團)組成的第九集團軍作為總預備隊。
在操場的一角,數百官兵正圍坐成一圈聽著中間的軍官宣講,蔡鍔等人站在人群的外圍,聽了一會這位軍官的宣講內容,老實說這宣講讓蔡鍔聽的有些不大舒服,不過看到圈內正在宣講的軍官的面目后,他還是按捺住了想要出聲打斷對方的念頭。
聽到這裏,蔡鍔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不少,不過看著圍繞著唐令愷的士兵們,他覺得現在恐怕不是和對方攀談的時候,因此便對著身邊的人說道:「看來唐委員一時半會還結束不了,我們還是先去找個地方坐下談一談義大利這邊的形勢吧。來之前我雖然看了一些資料,但我覺得還是不夠詳細……」
因此國家對於各位所期望的,其實只有一點,那就是履行我們作為協約國一方盟友的義務。什麼是盟友的義務,就是不要承擔比協約國軍隊更多的責任。他們進攻,我們進攻;他們撤退,我們撤退……
迪亞茲上任后就廢除了大片建制已殘的部隊,解散了已經完全崩潰的第二集團軍,重組了第六集團軍,並新建立編號為7-9的三個集團軍。他還提前徵召了1899年生的18歲青年入伍,同時迪亞茲還廢除了卡多爾納的「十一抽殺律」令,並宣布對之前的逃兵不作處罰,使得有30萬逃兵和散兵游勇重新回到軍營。
特別是在共和黨確保了遠征軍高標準的後勤補給之後,哪怕是那些軍中的中層軍官也開始有意識的遠離過去的老上司了,這也是王承斌在蔡鍔面前表示不滿的緣由。哪怕是蔡鍔也不願意和唐令愷進行正面的衝突,哪怕對方的宣講頗有動搖軍心的意思。
顧品珍覺得,他們又不能給士兵發高新,也不能給士兵家裡分田地,光靠幾句愛國口號,怎麼把這些士兵從共和黨身邊拉過來。沒看那些北洋將領,這些士兵還是他們帶出來的,可現在不照樣使喚不動了么。共和黨要理想有理想,要好處給好處,士兵們怎麼可能不跟著他們走。
其次服從命令,戰場上每隻部隊的進攻和撤退都是有固定的安全路線的,如果你們不按照這些固定路m.hetubook.com.com線行動,那麼很有可能被自己這方的炮火給覆蓋。因為這裏和國內不同,歐洲的大炮不僅口徑較大,射程也較遠,這些大炮是按照區域覆蓋進行射擊,不是在目視距離內的直瞄射擊,所以你們一旦自己在戰場上亂跑,死的就太冤枉了。
聽完了顧品珍對於義大利軍統帥的介紹后,蔡鍔思考了片刻后說道:「看起來,這位迪亞茲將軍至少是可以交涉的。你幫我聯繫一下迪亞茲將軍,假如他有空的話,我很樂意在明天上午或中午前去拜訪他。另外,你們對卡范勛爵有什麼了解嗎?」
顧品珍自然不會拒絕蔡鍔的提議,畢竟他也不希望蔡鍔被這些北洋軍官當槍使,去同共和黨的代表對上,這對於遠征軍來說肯定不是什麼好事。且就算他們在這裏贏了一場又怎麼樣?這些士兵回到國內之後一樣會倒向共和黨,因為這些士兵都是晉冀魯豫出身,他們的家鄉現在已經在共和黨的控制之下了。不少士兵還收到了家裡的來信,說自家分到了田地,因此要求他們一定要聽共和黨的話。
迪亞茲是那不勒斯人,帶有一點西班牙血統,在擔任意軍總參謀長的一年前還只是一個師長。比起高高在上,對待士兵如同奴隸的卡多爾納,迪亞茲對待部下要親密的多。義大利政府還同時任命了佩特羅·巴多格里奧與加埃塔諾·賈爾迪諾為其副總參謀長,協助他進行參謀和與英法軍隊協商的工作。
志岐守治默然不語,確實,如果不是大谷中將背上了南滿戰敗的責任,這次出兵歐洲的任務還真落不到本鄉中將的頭上。
唐令愷隨即回道:「如果有正當的理由,我們自然不會把你們送上戰場,比如協約國不肯告訴我們作戰計劃和試圖讓我們單純的成為壕溝補充兵源。
因為脫離了共和黨,誰也承擔不起對遠征軍的後勤保障。遠征軍之所以能夠站在義大利的土地上拒絕接受義大利人的指揮,而義大利人還無可奈何,就是因為遠征軍的後勤是獨立的。而且,義大利進口物資的商船三分之一來自於中國,對於這些商船的護航任務也是由中日地中海艦隊負責的。
於此同時,剛剛還保持著安和*圖*書靜的官兵們,聽到唐令愷提到他們應當承擔的義務時,終於有了一些反應。一些人對於唐令愷說的,國家希望他們每個人都能安全回家表示不信,因為國家把他們送來歐洲不正是為了讓他們上戰場打仗的嗎。
可以說,正是在迪亞茲將軍和其副手巴多格里奧的努力下,到了1918年初時,義大利軍總算從卡波雷托戰敗中走了出來。和法國人對法軍採取寬鬆的態度以恢復法軍的士氣類似,迪亞茲對於義大利軍也採取了許多鼓舞士氣的手段。
此外他還讓陸軍宣傳部門開足馬力,拿出1848年那套配合義大利復興運動的民族主義者們的宣傳辦法,鼓勵軍隊保家衛國、驅逐哈布斯堡侵略者。
要麼協約國,要麼同盟國,我們只能選擇一方。否則我們就要被兩大陣營共同敵對,在戰後更將面臨獲勝一方的排擠。這就是我們現在站在這裏的原因。
我要事先申明一點,一旦在戰場上出現了這樣擅自脫離崗位的士兵或軍官,士兵委員會不僅將會以軍法處置逃兵,我們還會撤銷給予你們的所有福利和待遇……」
講完了你們的權利,我們接下來就要說一說你們的義務。國家每天在你們每個人身上至少要花費1塊大洋,這還不包括武器裝備和戰時的彈藥消耗,而國家只是希望你們能夠平安的回家……」
蔡鍔考慮到這些也只能長嘆一聲,他在歐洲呆了這麼久也不是白呆的,像歐洲人打的這種戰爭,和指揮官的指揮其實沒有多大關係,主要還是依賴於國力的對耗,沒有後勤物資就是拿破崙復生都沒用。
我們中國不是列強之一,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出現在這裏?因為這場戰爭已經擴展成為了世界兩大陣營的對抗,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稱之為世界大戰。在這樣規模的陣營勢力對抗下,中國並無置身事外的力量。
遠征軍中最後一股力量就是共和黨,雖然共和黨代表和蔡鍔他們一樣,在這隻軍隊中屬於外來者。但是,共和黨在這隻軍隊中的地位卻又比另外兩方的地位要高的多,因為從遠征軍開始組建到赴歐的過程中,後勤和組織工作都是共和黨所控制的。
比如,不願意服從段氏的吳佩孚、資格過老的王和_圖_書承斌和段氏看不上眼的蕭耀南,不是被發配到邊疆去,就是被送來了歐洲,這直接導致了原本還傾向於北洋團體的王承斌和蕭耀南都成了反段派。至於留在國內,段氏想要收編以為自己班底的武力,則在這些北洋軍的骨幹被拆分出去之後,對於北洋這個團體的認同就更為淡薄了。
最後,既然我們是一個集體,那麼不管進攻還是防禦、撤退都會有一個部隊行動的次序。假如有些人為了自己活命就擅自行動,那麼無疑就等於是出賣了你身邊的戰友同志,這不僅嚴重違反了軍紀,也違背了你們和國家簽署的合同。
本鄉房太郎頓時皺起了眉頭說道:「帝國軍隊被中國人指揮就是一種恥辱,這不是服從不服從的問題。既然帝國在歐洲沒有利益可言,那麼當初就應該堅持不出兵,而不是派出了軍隊又想躲在中國人身後……哎,這原本是大谷中將應該頭疼的問題啊。」
於此同時,距離中國遠征軍營地不遠的日本歐洲派遣軍營地內,派遣軍參謀長志岐守治也正在向司令官本鄉房太郎中將彙報道:「國內的電文已經發來,對於指揮權問題,寺內首相的意思是:我帝國作為工業國尚幼稚,即便在歐洲付出再多,也不可能獲得多少利益,因此沒必要同中國人競爭。
在戰前,義大利也是一個擁有4000萬人口的工業國,其北部的工業區並不亞於奧地利的捷克盆地。這也是英、法在戰爭暴發后積極拉攏義大利的原因,因為當時的英、法認為,義大利至少是不會弱於奧地利的。但是義大利人在戰場上的表現,顯然是對不起他們向英法開出的加入協約國的價格的。
顧品珍沉默一會後方才說道:「那個英國將軍啊,為人比較刻板……」
因為站在那裡對著士兵宣講的,正是遠征軍的政治委員唐令愷,這位在遠征軍中代表的正是共和黨。中國赴歐遠征軍從倡議到組建,就是在中國政府和協約國集團的鬥爭,中國國內各政治力量的鬥爭,最終成型的。
德國人的皇帝攻勢之所以會失敗,不是德國軍隊不夠勇敢,德國的指揮官不夠出色,而是德軍的後勤出現了問題,這才讓法國人有時間重整防線。否則,不管德國軍隊繼續https://m.hetubook.com.com攻擊英國軍隊,把英國人趕下海;又或者在突破防線后直接沖向巴黎,拿下這個沒有做好防禦準備的城市,至少都可以給協約國一個重擊了。
迪亞茲努力使基層士兵的待遇得到改善:更好的伙食(3500卡路里/日)、漲薪資、為士兵提供500里拉的免費保險、增加士兵休假次數而非像卡多爾納時期在前線充當苦力、為休假者提供「士兵之家」的娛樂活動,例如舉辦表演、觀看體育賽事與合作販賣等內容。
迪亞茲還令軍工企業生產大量的斯托克斯迫擊炮和菲亞特M14型機槍給前線部隊;量產維拉·佩羅薩雙管衝鋒槍和火焰噴射器給精銳部隊如阿迪蒂突擊隊使用;並從英法進口了大批先進火炮和戰機,增強了義大利軍的炮兵與陸軍航空兵。
有士兵就有些疑惑的問道:「我們也都想毫髮無損的回國啊,可除非不上戰場,要不然怎麼能夠保證不受傷呢?」
遠征軍中有北洋的力量,主要是段祺瑞派系的力量,被袁世凱打壓的段祺瑞在共和黨的支持下,通過赴歐參戰的遠征軍系統,整合北洋內部的力量。不過很顯然,在玩弄權術方面段祺瑞要比袁世凱差的遠了,所以玩來玩去最終就把北洋內部的那點凝聚力也給拆掉了。
遠征軍中另一個勢力,就是以梁啟超為代表的立憲民主派和舊同盟會出身的南方民黨的力量了,這些人比之北洋在遠征軍中的實力更差,好歹遠征軍也是以北洋軍為底子重建的軍隊,北洋團體在遠征軍中至少能夠掌握到基層官兵,而這些外來者雖然有著國內外軍事院校就讀的履歷,但是對於遠征軍官兵來說就是外來者。
「……上一次我已經和大家講過了這場大戰是如何爆發的,這場大戰說到底就是各帝國主義對世界瓜分的舊格局不滿而引發的,對於那些被迫捲入戰爭的非帝國主義國家而言,這場戰爭毫無意義。
如果說,一開始遠征軍組建的時候,王承斌、蕭耀南這些老北洋軍官還能依賴舊日的關係管住下面的官兵,但是隨著遠征軍的組織結構不斷優化重組,也就是不斷的淘汰掉不符合遠征軍標準的官兵,並補入新兵和提拔有能力的基層軍官后,遠征軍就開始脫離北洋軍的舊體系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