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外有協約國軍隊對於德軍的痛恨,內部再讓德國人民把戰爭的責任算到軍隊頭上,那麼德軍在戰爭結束后被清算可以說是一定的了。為了避免這種最糟糕的局面出現,軍方只能遠離國內的政局和國民的視線,從而讓政府擔負起戰敗的責任。
我國現在最為擔心的,是當前德國國內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泛濫和德俄之間的合作,擊敗我們面前的德軍並不困難,但是如何不讓德國落入俄國布爾什維克手中,才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問題。倫敦的意見是,我們不能讓德國國內那些依舊尊崇自由和民主的民眾看不到一點希望,從而不得不去支持德國共產黨,那麼我們就看不到結束戰爭的希望。
美國代表潘興將軍看了英國代表道格拉斯·黑格爵士,依然重申著之前向法國人的表態,「我國依然認為,歐洲和平應當建立在14點和平原則之上,如此方能消除歐洲各民族之間的仇恨,最終達成長久和平。德國人既然已經宣布投降,又交出了公海艦隊,那麼我國以為我們應當接受德國人的請求,並就戰後歐洲的和平及公海艦隊的分割先做出初步的討論,而不是繼續讓士兵們去流血。」
但現實中卻出現了奇迹,直到大部分德軍退回到了萊茵蘭地區,協約國也沒有發起過一次像樣的追擊,前線雖然有過幾次彙報,但都是小股法軍的單獨行動,雖然一些殿後的德軍被擊潰了,但更多的德軍卻是在法軍的護送下安然的返回了國境內。
大使楞了許久才謹慎的回答道:「這恐怕不是我能做出回答的問題。」
克列孟梭理解的點了點頭,向著對方說道:「那麼就請你把我剛剛的問題傳遞給勞合喬治閣下,我相信,法國和英國之間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方的需求,這樣才能更好的維護戰後的秩序,這不僅僅是法國的需要,我相信也是英國的需要。」
等到兩人看完了電報,威廉二世便急不可耐的問道:「你們覺得英國人的要求怎麼樣?」
讓人覺得諷刺的是,之前威廉一直試圖和英國人進行溝通,期望英國在德國投降后保住自己的皇位,但是英國只顧著對他冷嘲熱諷,就差沒直接指和*圖*書著他的鼻子罵他根本不配當一個皇帝了。但是現在,英國人卻公開在報紙上為捍衛他的皇位進行辯解,認為開明的君主制度要比紅色獨裁製度好的多。
威廉二世思考了許久后,終於還是點了點頭說道:「那麼就讓威廉陪你們去吧,他在這裏反正也沒什麼事……」
在過去幾天內,興登堡和格勒納都在研究著德國境內的防禦作戰問題,因此他們對於軍隊撤退的路線很快就傳達了下去,現在就看協約國軍的動靜了。興登堡心裏其實已經打算接受一場潰敗了,他只是希望在萊茵蘭地區布置的後方軍隊能夠發揮出作用,收攏退回的殘軍,然後重新布置一道防線起來。
但是最高司令部現在卻不得不聽從羅森堡內閣的命令,因為德軍在西線待下去也是在等死,而他們拒絕了羅森堡的命令的話,就意味著軍隊將承擔起戰敗的責任,可這正是兩人所要避免的。
威廉聽后覺得確實有些道理,這個放開禁運其實很虛,英國人今天放開了,明天就能再下令禁止,畢竟德國的主力艦都已經送掉一大半了,但是讓軍隊複員就不一樣了,今天軍隊複員了,誰也沒本事立刻再徵召出一支軍隊。
克列孟梭送走了福煦之後,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內思索了一整個下午,然後他便讓秘書邀請了英國駐法大使來總理辦公室會晤。
就在同一天,波蘭也爆發了起義,波蘭獨立人士希望將德國人趕出波蘭,然後同奧匈帝國獨立出來的波蘭部分進行合併,從而恢復大|波蘭的版圖。波蘭獨立人士之所以敢在德軍眼皮下起義,也是因為看到了羅森堡的和平通告,他們覺得德國即將投降,自然就想著要完成民族獨立復國的偉業了。
福煦也很清楚,他的憤怒解決不了當前協約國軍出現的分裂問題,因此他很快就向英美代表質問道:「德國所提出的和平要求就是一場騙局,他們很明顯就是想要在萊茵蘭重組防線,如果我們不在德軍建立起防線之前進攻他們,那麼這場戰爭就永無結束的可能。我要求各國繼續授權給統一司令部,直到德國徹底解除武裝,向我們無條件投降為止。和圖書
德國人看到和平希望的時候,法國的政治精英們卻陷入了一片混亂,英美對德軍的縱容讓法國人感到了陰謀的味道。福煦元帥憤怒的在協約國最高軍事委員會上對英美做出了指責,英國代表對福煦元帥做了好一陣安撫,美國代表則對於法國人的指責不以為然,義大利代表一臉的不知所措,而日本和中國代表則完全處在看戲模式中。
不過,很快威廉二世就發覺,各地督促他退位的電報少了,報紙上成篇累牘的批評他和戰爭的文章少了,德國的報紙現在正忙著和英國報紙就君主制度的存在必要性進行辯論,倒是不大關心他這個皇帝的處境了。
福煦元帥在會後很快就把這個結果彙報給了克列孟梭總理,這位法國的獅子聽后也是惱怒非常,但是他還是冷靜的對著福煦元帥說道:「德國交出了公海艦隊之後,也就失去了對於英國和美國的威脅,現在真正關心擊敗德國和受到德國戰後威脅的,其實只有法國。我們需要得到英國人的支持,否則法國將會成為這場戰爭最大的失敗者。」
不管是興登堡還是格勒納都很清楚,在過去四年的戰爭中及戰爭爆發之前,軍方對於這場戰爭的狂熱煽動,實質上是抹不去的。雖然他們現在裝作軍隊始終是效忠於皇帝和政府的,但這種舉動只能騙一騙那些信息受到限制的普通德國人而已。
得到西線的德軍幾乎沒有什麼損失的退回了國內,格勒納將軍終於有些興奮的向興登堡元帥說道:「這可真是一個奇迹,這下我們就安全了。不管接下來和協約國是戰是和,至少我們現在都成為了自衛的一方,我相信德國人民會重新信任軍隊的。」
一時之間,威廉二世覺得自己突然就被世界遺忘了。他還在琢磨著這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的時候,英國人的電報發來了。看完了電報之後的威廉二世沒有如以往那樣先召見興登堡和格勒納,而是把宋雲桐和朱和中請了過來。
朱和中同宋雲桐討論了一下后,便對著威廉二世回道:「在當前的情況下,陛下您覺得英國人的私下承諾還有效嗎?您下令軍隊返回柏林,強行解散現政府,或和-圖-書許能夠成功。但要是英國人反悔了,或者是美國和法國不同意英國人的承諾了,難道你還能再指揮軍隊和協約國打下去嗎?」
就在威廉還在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宋雲桐突然又向他說道:「陛下,之前我們請求能夠去克虜伯工廠參觀,不知什麼時候可以成行?」
大使還在納悶的時候,克列孟梭已經飛快的說道:「阿爾薩斯和洛林必須還給法國,波蘭必須獨立,那麼英國想要的是什麼?」
羅森堡收到德軍鎮壓了波蘭獨立的運動時,是感到憤怒的,她一度想要公開指責東線德軍,但是被艾伯特和拉狄克給攔住了。艾伯特反對的理由是:「我們已經宣布要讓波蘭獨立了,但是波蘭人不來和我們商議波蘭獨立的問題,卻採取了暴力獨立的手段,這顯然是在呼應協約國的進攻,我們這個時候譴責軍隊,無疑就是讓軍隊敵視我們,對於政府顯然是不利的。」
而拉狄克則也贊成的說道:「這次波蘭民族的獨立起義顯然是聽命于巴黎的波蘭國家委員會的,這些人只是聽命于協約國資本家和我們搗亂,並不是真正的想要解放波蘭人民。
英國駐法大使進入克列孟梭的辦公室,剛剛向對方行禮問候了一聲,還沒來得及說上一句客套話,那邊站在辦公桌邊,一手插在褲兜,一手按著桌面的克列孟梭,冷不丁的向他問道:「英國想要什麼?」
我聽說,他們在華沙不僅僅襲擊了德軍,還搶劫了猶太居民區和焚燒了一所猶太教堂;在沒有德軍駐紮的赫扎努夫,這些波蘭起義軍同樣洗劫了城裡的猶太家庭,還殺死了一些猶太人。甚至於他們還在屬於俄國境內的利沃夫發動了起義,要求把西烏克蘭也併入到波蘭共和國,幸好當地的烏克蘭人更多,才保住了城市不被破壞。
所以,我國的意見就是,只要德皇和德軍願意消滅德國境內的布爾什維克者,那麼我們就應該同意和他們進行商談,否則我們就要拒絕他們的一切要求。至於其他問題,現在都可以先放一放。」
相互理念不一致的獨立組織,也沒有配合的起義計劃,對於正不斷收縮力量的東線德軍來說,簡直不能造hetubook.com.com成什麼撼動,在數個小時到一兩天的時間里,波蘭人的起義就被德軍給撲滅了。
11月15日,匈牙利宣布成立共和國,正式脫離奧匈帝國,卡羅伊·米哈伊代表的獨立黨和拜林凱伊·德奈什領導的公民激進黨組成了聯合政府,卡羅伊·米哈伊成為匈牙利民主共和國總理。卡羅伊·米哈伊向協約國發出了電報,希望獲得協約國的支持,從而讓匈牙利擺脫戰敗的懲罰。
11月17日,朱和中、宋雲桐及威廉皇太子上了前往埃森的火車,在車站迎接他們的除了古斯塔夫。馮。波倫-哈爾巴赫,還有沙赫特和拉特瑙。宋雲桐和沙赫特握了握手說道:「真高興能在這裏見到你。」
但是,各地起義的波蘭獨立組織並無統屬,也沒有一個相同的起義綱領。有的人是想要恢復一個單民族的波蘭王國,有的人則是想要恢復多民族的波蘭王國,當然也有社會主義者想要建立一個蘇維埃波蘭。
宋雲桐思考了一下后說道:「既然英國人這麼有誠意,那麼您應當讓他們先展現出自己的誠意來。比如,放開對於德國的海運封鎖,這難道不是他們之前承諾了的么?其次就是雙方都複員軍隊,我覺得這才是最有誠意的表現。」
朱和中馬上說道:「我們的意思是我們自己過去,陛下您的目標太大了,還是停留在這裏掌握全局比較好,我們這次過來就是來考察德國的重化工工業的,長久停留在這裏泡溫泉顯然是不大合適的。」
道格拉斯·黑格爵士,這位被英國人稱之為索姆河屠夫的英國將軍,在法國人和美國人的注視下終於開口說道:「我國對於戰後歐洲的長久和平並無多大意見,這也是我國所追求的戰後目標。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削弱德國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勢在必行,但這不是14點和平原則能夠解決的。
大使沉默了片刻后,點頭應道:「我對閣下的主張並無不同意見,您的問題,我會儘快的傳回倫敦……」
被打斷了思路的威廉二世楞一會,才遲疑的說道:「現在去埃森是不是不大合適,我覺得還是再等幾天,看看局勢發展再說,協約國軍未必真的就停在那裡不進攻和*圖*書了,他們也許正在調集物資呢。」
波蘭人在起義的時候,他們發表的宣言不僅僅指責了德國,還把俄國布爾什維克也批判了一通,他們似乎就期待協約國來拯救他們了。這些人顯然不是我們要支持的波蘭人民,他們是波蘭人民和德國人民和俄國人民的敵人。雖然我不支持軍隊,但我同樣也不支持這些波蘭的資產階級分子。」
11月12日晚到11月13日白天,最高司令部內的興登堡元帥和格勒納將軍都憂心忡忡的待在了地圖室內,等待著西線德軍撤退的結果。
政府內的左右兩派都反對譴責軍隊鎮壓波蘭起義的行動,羅森堡只好做出了退讓。11月16日,威廉二世獲得了英國人傳遞給自己的一封電報。自從發出了那份宣告后,他也是連續幾天睡不著覺,生怕自己弄巧成拙成為第二個路易十六。
雖然理智上告訴兩人,這個時候撤退,哪怕羅森堡沒有公開宣布撤退計劃,協約國軍隊也不可能不發現德軍的行動,而只要協約國軍向德軍發起追擊,那麼西線就真的完蛋了,德國也就對協約國軍打開了大門。
中國目前是威廉二世的最後保險,他自然是不願和對方決裂的,因此威廉二世立刻就軟了下來,他訕訕的說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夠給我出個主意,該怎麼回復英國人。」
興登堡元帥一直緊繃的臉,聽到消息后也鬆弛了不少,他在會議桌前來回走路思考著,上好的小牛皮靴子在水泥地上發出了清脆的聲音,接著他就停下了腳步,站立後轉頭看著格勒納將軍說道:「接下來就看羅森堡政府還能為我們做什麼了。如果她能夠保住德國不被分裂,那麼德意志民族和我們就都安全了。」
中國代表選擇支持潘興將軍的意見,日本代表選擇支持黑格爵士的意見,義大利人左右為難,福煦元帥發覺,法國和英國之間似乎出現了隔閡。這場會議最終還是草草結束了,英法美三國誰也說服不了誰。
宋雲桐也隨口說道:「既然您都不能遵守自己的承諾,又怎麼能夠指望別人遵守對您的承諾。當然,一切的選擇權在您,不過您要真這麼做,請允許我們先行離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