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熱的年代

作者:富春山居
火熱的年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因此,我們想要讓美國無法從分得的德國軍艦中獲得好處,那麼就應當增加分配的國家,減少每一國的分配數額,比如把日本、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南非、加拿大都算到分配名單當中去,確保美國人不會得到四艘以上的戰列艦……」
我看,法國人之前向我們發出的善意,多半是他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所以才會通過我們去刺|激英國人。英國人佔有了公海艦隊,其實最受威脅的就是我國,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英國的大艦隊已經足夠碾壓他們了。法國人在這一對本國無所謂的問題上站在我們這一邊,就是抱有對英國試圖單獨同德國媾和問題上表現出的不滿。
雖然雙方的追逐目標並不一致,但是在形式上卻又是完美的統一的。一個由美國領導的國際聯盟,在構建新世界之餘,正好可以把美國資本推向全球,從而建立起美國資本的全球體系。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資本家會支持威爾遜這個進步主義者的最大原因。
法國內閣通過私人關係向勞合喬治內閣委婉的表示,公海艦隊不應當成為英國一家的戰利品,如果英國不能平衡好同美國之間的關係,那麼法國也許會站在美國的一邊。
雖然美國參戰的時間還不到兩年,傷亡的人數也不多,甚至還沒有現在肆虐美國的流感殺死的人多,但是美國為這場戰爭花費的代價並不小,光是向協約國各方的貸款就差不多有100億美元了,其中英國超過了30億美元,法國超過了16億美元,這兩個國家加起來就差不多達到了美國對歐洲戰爭貸款的一半。
威爾遜在辦公室內來回走動著,思考著豪斯上校給自己的建議,就在這個時候上校又對他說道:「總統先生,我認為我們現在優先考慮的,不應當是戰後能夠從歐洲獲得什麼。而是應當考慮,戰爭結束后我們究竟能夠保住多少利益。假如不能保證的話,那麼至少現在就應當考慮如何減少損失了。接受德國的投降,讓小夥子們撤回來,至少國民是會感到幸福的。」
於此同時,美國人終於忍受不了了,威爾遜總統通過駐倫敦、巴黎大使向英法正式攤牌,「德www.hetubook•com•com國政府的和平宣言是相當誠懇的,但是我們的某些盟友卻因為本國的私利拒絕了德國的和平要求,那麼美國人民想要知道,英法到底追求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和平?或者說英法究竟想要在戰後如何去建設一個永久和平的世界?」
這個時候,威爾遜在白宮內也不好過,相比起宣布十四點和平原則時的意氣風發,認為戰後美國的資本將會主宰世界的想法,在這個時候都讓位給了一個問題,就是戰後英法到底是打算往前走,還是想要後退保住戰前的世界舊貌。
因為被德國人逮捕的緣故,畢蘇斯基在波蘭中下階層中變得名聲大噪了起來。華沙的民族主義者、他的老同事和老部下們,紛紛上門來拜訪了他,在被德國人清理了一遍之後,留在華沙的波蘭民族主義者大多傾向了社會主義,因此這些人希望畢蘇斯基能夠和他們一起建立一個社會主義波蘭。
除此之外,這個國家前德國、奧地利和俄羅斯的領地上都有著迥異的法律系統、經濟和政府,這個國家現在有九種法律體系,五種貨幣,66種鐵路系統(以及165種火車頭型號),假如不把它們統一起來,那麼就不能稱之為這是一個國家。
威爾遜望著窗外的草坪,楞了許久才嘆了口氣說道:「再等等吧,在德國什麼都不付出的情況下停戰,那麼我們等於是花了一百多億美元,讓軍隊去歐洲進行了一場武裝遊行。現在人民會歡迎家人回國,但是過後他們就要為龐大的賬單惱火了……」
俄屬波蘭大部分被德國人摧毀了,為了填補德國人的肚子,波蘭又不得不把自己大部分農牧產品運往德國。按照那些外國人的說法:「不論我在那裡,我看到的都是極度的,一生中只能看到一次的貧窮和凄慘。」
勞合喬治認同了海軍大臣給出的建議,他並不想和美國開戰,現在的英國人民也不會接受這樣瘋狂的想法,那麼公海艦隊就失去了即時戰力的效果。雖然一些海軍軍官們一直強調,可以把公海艦隊封存起來讓美國人安心。但是勞合喬治可不認為,美國人就會放下www•hetubook.com.com對於英國的疑惑了,那隻會讓協約國內部的關係變得更加的破碎。
威爾遜現在才發覺,在沒有武力的保護下,美國資本想要控制世界,首先得讓英法這樣的工業國家先放下武器,然後對著美國的資本俯首貼面。但是現在么,大家都已經看到了,英法壓根就沒想放下武器,把世界和平的交給美國的資本來管理。
但並不是說,法國人就真的可以擺脫英國人的控制了,雖然法國人的海外殖民地大多在北非,但是地中海依舊還是被英國所控制的。法國人要是真的和英國人翻臉,那麼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恐怕都會獨立出去,這是法國所不能忍受的結果。
12月9日,協約國最高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畢蘇斯基所領導的波蘭軍政府並不是一個合法的政府,協約國承認戰後波蘭將會贏得獨立地位,但是波蘭的合法政府是協助協約國和同盟國對抗的巴黎流亡政府,而不是在德國刺刀下統治波蘭的傀儡政府。
我們真誠的呼籲,各國,包括蘇維埃俄國在內,大家都派出代表真誠而迅速的討論結束戰爭的辦法,討論的地點不論在何處都是合適的。」
不過畢蘇斯基無情的拒絕了他們,他對這些人這樣說道:「同志們,我與你們一同搭乘社會主義的紅色電車,但我會在一個稱作獨立的站點下車。而你們也許會繼續坐在車上,直到電車抵達你們希望的那個終點站。但是從現在開始,各位相互稱呼為先生吧……」
對於勞合喬治來說,法國人的建議簡直是對他打了重重的一拳。公海艦隊雖好,但是惹得美國和法國都變成了英國的敵人,這顯然是不划算的。勞合喬治只能對法國駐倫敦大使表示,英國絕沒有把公海艦隊佔為己有的意思,他們不過是希望把公海艦隊和戰後其他的戰利品放在一起討論分配的方式而已。
我認為法國人對於我國的承諾,大約還不如中國人對我國承諾來的可靠,至少我們有報復中國人的手段,但是我們報復法國人的手段其實並不多。沒有約束性的承諾,那就是廢紙一張。
當然,並不是所有波蘭民族主義者都在為現https://www.hetubook•com•com在這個波蘭民主共和國的建立歡呼雀躍的,還有不少人認為畢蘇斯基出賣了波蘭民族。因為這個國家是以華沙公國的版圖作為基礎成立的,不僅立陶宛沒有加入這個共和國,德國、俄國、斯洛伐克等鄰國都還佔據了古波蘭的一些疆域。
勞合喬治決定,將在12月20日前往巴黎,一方面去見一見克里蒙梭,協調一下英法之間的關係;一方面則是就對德投降的要求,在協約國內部進行討論。
在接到了勞合·喬治準備前往巴黎開會的消息,威爾遜也找來了自己的顧問豪斯上校,一邊向他展示了電報,一邊向他詢問道:「你覺得勞合·喬治這個時候前往巴黎是為了什麼?法國人對於我們的承諾會有效嗎?」
所以,勞合·喬治這次去巴黎,百分百會去拉攏法國。而超過80%的可能,法國人會重新向英國人低頭,繼續成為英國人的小弟。」
而威爾遜建立國際聯盟的目的並不是最終目標,他試圖通過外部獲得的這種聲望,能夠推動他在國內的政治改革。作為一名進步主義者,雖然在進步主義者中他屬於偏向保守派,但他同樣也是一個政治理想主義者。因為歐洲戰爭的緣故,雖然他連任了兩屆總統,但是對於美國的政治改革幾乎都沒有完成。最大的問題就在國會,一直在阻擾他對於國內政治改革的方案。
對於英國人來說,在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前,不論在什麼地方討論和平都是不合適的。他們雖然無意過分的削弱德國的力量,但也沒想過讓德國變得更強大,而德奧的合流趨勢,德國對於波蘭、立陶宛的控制,都是讓英國人難以接受的。
12月7日,在德軍和其過去領導的軍隊的支持下,畢蘇斯基在華沙貝爾韋德爾宮正式宣布,波蘭民主共和國成立,在波蘭國會瑟姆成立之前,他將以國家元首的身份領導這個新國家。德國、俄國在第一時間承認了波蘭民主共和國的建立,之後的三天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國家也承認了波蘭民主共和國的成立。
如果戰後美國不能在歐洲獲得應有的地位和利益,這一點威爾https://m.hetubook.com.com遜和美國資本家們其實是不大一致的。威爾遜希望獲得的戰後利益是,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歐洲各國在美國的領導下重新構建這個世界。至於美國的資本家們想要的是,歐洲各債務國應當按時的歸還債務,並把國內的產業向美國開放。
丘吉爾雖然對勞合喬治首相的軟弱不以為然,他認為法國人現在倒是成了大英帝國的支配者了,然而這場戰爭卻是英國為法國而戰的,「他們一點都沒有感到廉恥。」
在霍夫曼的勸說下,畢蘇斯基同意和德軍合作,11月29日他和同僚卡齊米日·索斯恩科夫斯基從馬格德堡被釋放,隨後便被送往了前往華沙的火車。
豪斯上校站在總統面前思考了很久,方才回道:「卑斯麥評價過法國人:作為一個民族,法國人性急好怒、嫉妒專橫、驕傲自大。
12日這一天,盧森堡內閣對協約國就德奧合併的禁止命令也做出了正式的回應,「……我們注意到了協約國民眾對於德奧合併的不安,我國並無意刺|激協約國民眾的情緒。對於德奧的合併,我們始終都只立足於一個立場去看待,那就是讓德意志民族生存下去。
持強硬立場的民族主義者認為,波蘭的獨立是以恢復歷史上全部的領土為目標的,現在這個波蘭民主共和國根本不能代表波蘭。畢蘇斯基並不是不贊成這些民族主義者的主張,但是他也清楚現在的波蘭根本沒有力量去要求德國和俄國交還所有的土地。甚至於,現在這個國家的安全還需要靠著將近15萬德軍保衛著,波蘭軍隊的數量還不到1萬人。
畢蘇斯基此時還顧不上同協約國打嘴仗,畢竟現在協約國正和德國在西線僵持,因此協約國的威脅在隔著德國的領土后就沒剩下多少了。他現在最為迫切的問題,第一是如何讓德軍從波蘭的領土上撤退;第二是如何讓一個被戰爭摧殘了的地區重新恢復生機。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領土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公里,而現在這個波蘭民主共和國的領土則只剩下了15-17萬平方公里,這還是德國不想同蘇維埃俄國接壤,才讓給了波蘭不少土地。但即便是如此,至少有600-80https://www.hetubook.com.com0萬波蘭人被隔離在了國境線之外。
不過海軍大臣顯然並不是丘吉爾這樣的瘋子,在了解了首相的意圖后,很快英國海軍就拿出了一個軍艦的分配方案。海軍部向首相這樣建議道:「對於像我國和美國這樣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造艦體系的國家而言,一兩艘外國軍艦其實並不能提高很多的戰鬥力,反而會因為後勤的多樣化而變得更加的容易出差錯。
威爾遜非常的擔憂,一旦歐洲戰後的和平協議並不利於美國,或者說依舊讓美國當一個歐洲牌桌邊上的透明人,那麼美國人民立馬就會拋棄他了,他所想要的國內政治改革也就不可能推動下去了。
若是依照著戰前舊世界的規則,全球殖民體系下,重要的不是你的工業品有多廉價,而是你手中有沒有迫使對方接受高價貨物的武力。英國的海軍加上法國的陸軍,確實已經足夠鎮壓那些海外的殖民土著,並阻擋美國去解放他們了。
12月12日,畢蘇斯基以波蘭民主共和國政府執政的名義和霍夫曼簽訂了波蘭-德國友好合作協議。這份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如果蘇維埃俄國入侵波蘭,那麼德國將會向波蘭施以援助;德國將會在3年內逐步撤回駐紮在波蘭的軍隊,並將其中一部分裝備留給波蘭。作為回報,波蘭將負擔三年內駐波德軍的費用;德國將會投資改建波蘭境內的鐵路網,波蘭將允許德國-俄國貿易列車在境內通行,並免除一部分費用。
這樣的局勢對於威爾遜來說就是一個政治上的災難,因為美國民眾並不完全接受美國參戰的理由,事實上美國國內親德勢力是相當強大的,威爾遜強行把美國帶入到了協約國的陣營,一度引發了德裔美國人的不滿。為英國籌款的摩根公司,甚至遭到了爆炸襲擊。
假如協約國方面想要阻止德國民眾和奧地利民眾的接近,那麼就應當儘快放開對於德國和奧地利的禁運政策,而這原本就是我們解除德國海上武裝的條件。這場戰爭已經帶給了各國人民夠多的不幸了,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考著如何去結束它,和平-是歐洲人民眼下最迫切的需要,這也是德奧兩國人民的想法。建立一個強大的德國,這並不是我們的目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