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砥礪前行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英國和俄國之間的問題,中國不會抱有任何幻想,因此中國不會加入對於第三國懷有特殊看法的國際組織。簡而言之,中國不會加入到一個針對英國的國際組織,同樣也不會加入另一個針對俄國的國際組織。至於中國同各國之間所存在的問題,中國將會一個個的去解決,而不是同其他國家的問題聯繫起來。」
這個時候,弗蘭格爾都還沒趕回國內。於是,長達2年的蘇俄國內戰爭至此大體結束,蘇俄國內已經沒有了成建制的,反布爾什維克的白衛軍力量了。
「和平的基礎在於均勢。」這是英國政治家們耳熟能詳的治理名言。當吳川和威爾遜總統再度回到會場時,勞合喬治終於冷靜了下來。
而凱末爾只想建立一個土耳其人的共和國,並把土耳其人代入到現代社會。因此他對於蘇俄比較警惕,並不願意過多的接受俄國人的支援,而對於英法他也不想徹底鬧翻,除了保住海峽和小亞細亞地區外,他對其他非土耳其人的居住區並不感興趣。
而在9月底,恩維爾和凱末爾等一干土耳其青年黨在安卡拉召開了大國民會議,一邊重整了三個師的武裝,一邊要求英、法、希臘從土耳其的國土內退出。
為了避免兩手空空的回到國內,威爾遜總統在豪斯上校及藍辛國務卿的勸說下,終於還是同吳川進行了一場交易。中國將向美國訂購價值12.5億美元的商品,其中農產品超過1000萬噸,其次是電氣、機械和鍊鋼設備。戰爭的結束,使得美國許多工廠都處於歇業狀態。
由於吳川所秉持的立場和英國能夠接受的條件相去甚遠,因此這一次會議最終以無果而告終。勞合喬治和克里蒙梭都想等一等,看看世界的形勢是否會變的有利於協約國,然後再同德國、中國進行進一步洽談。
雖然看起來雙方的貿易是互補型的,但是中國出口的東西,美國基本上自己都能生產,而美國出口的卻是中國不能生產的東西。因此在美國的不少經濟學家看來,中美貿易中,中國是佔了較大便宜的一方,中國人正以廉價的勞動力搶走美國人的工作,向中國徵收高額關稅,正成為東部企業家的一種主流觀點。
由於南俄志願軍和頓河哥薩克的接連失敗,兩支反布hetubook•com.com爾什維克力量在7月時已經徹底分道揚鑣。頓河哥薩克選擇了和莫斯科人民委員會談判,而南俄志願軍在鄧尼金的帶領下退入了克里米亞半島。
這筆訂單將會挽救美國的農業,並幫助美國的資本家減少損失。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商品並不全部是中國所需,而是中國代替德國和俄國的採購,此外兩國也沒有那麼多黃金或美元可以用來支付賬單。
特別是阿富汗當地部族採取的阻擊作戰模式,利用阿富汗複雜的山地地形,然後對英軍小股巡邏部隊或後勤車隊採取伏擊和阻擊作戰,不再如過去盲目的進攻英軍的堡壘,這就使得英軍的士氣更加的低落,而英國軍官的傷亡率也大大上升了。
在波斯高原和阿富汗地區,英軍和英軍所扶持的傀儡政權,正不斷的遭到當地民眾的襲擊。和過去英國在這些地區所受到的反抗不同的是,現在這些地區民眾得到了和英軍性能相近的現代武器,且襲擊的方式越來越正規化。
農業的蕭條又帶來了國內工業品消費不足的問題,再加上戰爭結束導致的海外訂單的減少,鋼鐵業和肉類加工業工人開始聯合罷工。工作崗位的減少,又直接推動了美國國內本就嚴重的種族矛盾。
但是,威爾遜總統及其幕僚同樣警惕著俄國布爾什維主義在全球的傳播,他們認為這就是世界秩序最不穩定的因素,也不符合美國社會的價值觀。
而英法對於美國戰時採購的中止,導致美國食品價格暴跌近三分之一,特別是棉花價格跌的更快,只剩下了戰時價格的三分之一,農產品的價格下跌,就使得農民以土地作為抵押的農業貸款出現了泡沫,不少在戰時擴大生產的小農場主面臨破產。
雖然在吳川的牽制下,威爾遜總統及其幕僚加強了對於英法殖民全球體系的反對,進一步建立了海洋自由的國際觀念。對於美國來說,英法殖民體系的破壞,正好讓強壯起來的美國填補這個被破壞體系的缺口,因此他們對於中國對英國的挑戰,並不進行否定。
美國的白人不僅把有色人種視為了搶走自己工作的敵人,也開始對來自歐洲的新移民感到了不滿。從某種方面來看,美國的國土開放已經接近和_圖_書完成,在新的科技革命沒有出現之前,美國暫時已經不需要來自國外的勞動力了,不管是有色人種還是白人,他們都讓美國國內的工人們感受到了失業的威脅。
恩維爾在戰後沒有逃亡出國,主要還是在於俄國快速的恢復實力,並對土耳其青年党進行了資助,這才使得他留在國內和凱末爾一起重組了青年黨。
但是南俄志願軍中的英法代表卻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鄧尼金把大好的局面毀於一旦,讓他繼續擔任南俄志願軍的統帥,只會徹底的埋葬這支軍隊。因此英法代表向鄧尼金錶金示,如果他採取暴力手段對付那些反抗布爾什維克的高尚人士的話,那麼英法就要重新考慮,是否給一個不得人心的軍事獨裁者以支持了。
這也是威爾遜和吳川在交談過程中,有時認同應當讓蘇維埃俄國加入國聯以牽制英法,有時又反對蘇俄加入,認為他們必然會給國聯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在這種自相矛盾的思想中,威爾遜總統陷入了苦惱,對於國際聯盟應當如何組建,有些左右為難了起來。
勞合喬治向吳川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在涉及到中國的相關問題上,英國和法國可以聽從於中國的主張,但是中國應當發表聲明,對於阿富汗及波斯問題不持任何立場,並加入到對於蘇維埃俄國的封鎖圈子。
但是兩人之間的志向其實並不一致,恩維爾依然夢想著建立一個大突厥斯坦,把英法從中東和埃及驅逐出去,並拿回中亞和阿富汗,甚至還試圖進攻英屬印度,因此恩維爾對於托洛茨基的繼續革命論頗感興趣。
但是恩維爾在青年黨內聲望較高,又是穆罕默德六世的女婿,由他來建立大國民會議,並向伊斯坦布爾進行政治進攻,顯然要比凱末爾自己更合適一些。這就是兩人合作的基礎,也是青年黨能夠這麼快重整旗鼓的關鍵。
當然,在吳川看來,威爾遜總統對於布爾什維主義的痛恨,還夾雜著一種私人情感。那就是他所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因為美國的體制問題,最後都成為了空中樓閣,而布爾什維主義的出現,卻正好接過了威爾遜總統在全球煽動起來的民族自決原則和國際民主主義原則的果實。
但是在美國西部地區,特別是加州等地,https://m•hetubook.com.com這裏的美國人反對東部企業家的說法。因為美國西部現在基本還沒有得到什麼發展,因此他們不從中國這邊購買廉價的商品,關稅提高之後一樣要購買東部工廠的產出,因此提高關稅實際就是在提高他們的生活成本。
中美龐大貿易訂單的簽訂,在傳回美國國內后,總算是讓威爾遜總統穩住了陣腳。再加上,他在任期內對於總統權力的加強,使得美國正日益形成為一個總統制度的集權國家。面對這樣一個擁有著強力國家機器的政府,美國的工人運動開始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許多工人領袖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被逮捕或驅逐出美國。美國的工人運動開始轉入更加隱秘的活動。
英印政府這個時候倒是想起,自己還有個上司。他們向倫敦發電報,建議和阿富汗王國進行和平談判,其實目的就是讓倫敦下達撤軍的命令,因為阿富汗政府拒絕在英軍撤退前進行談判。
鄧尼金為了安撫軍中的反對派軍官,這些軍官認為是鄧尼金錯誤的土地政策和軍事指揮,才令志願軍陷入了失敗的邊緣。因此他們要求推選一個更有能力的統帥來領導自己,至少要比鄧尼金寬容一些。但事實上南俄志願軍中並沒有這樣一個人選,因此鄧尼金的支持者建議他不必理會這些軍官的要求,而應當給那些不斷鬧事的軍官一個嚴厲的警告。
10月4日下午,英法美三國首腦經過商討后,認為不管是和德國簽署和平條約,還是平息中東地區的戰火,都不可能無視蘇俄的存在。但是他們依然拒絕蘇俄加入國際聯盟和參与巴黎和會。因此他們達成了一個初步意見,通過中國和俄國進行溝通,儘快的達成雙方的妥協,但依舊不承認蘇維埃俄國繼承了俄羅斯帝國的所有權利。
在電報中,邵武勉較為客觀的把托洛茨基和斯大林都批評了一通,於是在列寧的過問下,伏龍芝獲得了南下紅軍的指揮權,托洛茨基則被賦予了支持波斯革命及支持土耳其青年黨革命等國外革命輸出的職責。
其次中國資本在加州的港口、農業和石油產業有著大量的投資,一旦發生貿易戰,他們的工作崗位就要先消失了。因此加州人暫時的從過去的排華主義轉向了自由競爭主義。
https://m•hetubook•com.com陳友仁覺得英國提出的條件已經相當的優厚了,在過去一百年裡,英國人還沒有表現的如此軟弱過。只是對於他的暗示,吳川並沒有理會,他還是按照著自己的想法,向勞合喬治回復道:「我們是來參加和平會議的,不是來和誰結盟的。
而英法對於世界形勢改變的期待,最終證明是不現實的。當吳川從莫斯科離開時,巴庫的邵武勉終於忍耐不住,向著莫斯科人民委員會及列寧發了一封長電報,要求紅軍儘快打通通往巴庫的通道,而不是繼續猶豫遲疑下去。
鄧尼金只好同意,在軍中進行民主選舉,由軍官們選舉出一個能夠領導志願軍的統帥。英法代表很快就推出了前高加索白衛軍司令,被鄧尼金趕出國的弗蘭格爾。只是,志願軍中的選舉才剛剛開始,伏龍芝帶著紅軍部隊就殺到了克里米亞半島。
由於奧斯曼政府把恩維爾當成了發動戰爭的罪首,還在英法的支持下解散了國民議會,並宣布民族抵抗運動為非法,逮捕和流放主張抗戰的議員。因此恩維爾還要求自己的岳父穆罕默德六世退位,表示要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考慮到這筆龐大的訂單,也許能夠挽救數萬個小農場主和維持數萬個工人崗位,這至少能夠堵住共和黨在國內攻擊自己在巴黎和會上無所作為的嘴。威爾遜總統最終還是接受了這份合同,不過他還是把貸款壓縮到了8億美元,要求中國至少支付4.5億美元的真金白銀。
和戰爭結束后,美國同歐洲貿易額度的快速下降不同,中美之間的貿易還是處於一種相當平穩的狀態。18年和19年,始終停留在每月2-3億美元的進出口額上。中國向美國進口高端鋼材,鍊鋼設備和機械,然後向美國出口銅、鋁加工品、橡膠塑料製品、汽車配件、服裝等對美國有比較優勢的產品。
勞合喬治感到自己正陷入一個深不見底的泥潭,他都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發力。而克里蒙梭看到英國人的困境,越發不願意再樹立一個遠東的敵人。
雖然克里米亞半島有著極好的防禦地勢,在海上還有英法的艦隊給予支援,但是軍心渙散的南俄志願軍,難以抵抗紅軍的進攻。9月15日到10月1日,南俄志願軍的殘部就被逼到了黑海岸邊的費奧多西亞灣。在協和*圖*書約國艦隊的護送下,鄧尼金率領14.5萬白衛軍及其家屬乘船集體出逃土耳其。
由於高爾察克政府垮台的太過突然,加上阿富汗、波斯等地爆發的反英戰爭,使得英法此時根本來不及給鄧尼金補充物資,把南俄志願軍重新武裝起來。而同德國達成和解后,俄國紅軍減少了對於西部地區的警戒力量,因此能夠動員更多的軍隊追擊南俄志願軍,這就使得退入克里米亞半島的南俄志願軍陷入了分裂。
吳川決定接受,革命委員會正好通過拋售已經虛高的白銀,換成更有價值的物資。9月份時,白銀升到了一個新的高位,差不多一個銀元等於一美元的價位了,戰前一個銀元也就價值0.43美元。白銀對英鎊就升的更高了,至少要比戰前高3倍以上。
不過威爾遜總統這邊卻有些等不下去了,他表示如果不能提出一攬子解決歐洲和亞洲問題的方案,那麼他就要宣布退出和會,返回國內去處理國內事務了。
這樣一來,各國對於威爾遜總統外交理念的失望,和對於莫斯科和會的嚮往,正好給了威爾遜一句耳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假如威爾遜不能消滅布爾什維主義的話,那麼美國就不能領導他所主張建立的國際合作組織。
這筆訂單,實際上在年初時就已經開始準備了,當吳川和威爾遜就此訂單進行交流時,其實就剩下了兩個問題,對於德國和俄國的海上封鎖解除,威爾遜應當延長對於中國貨物進口的優惠關稅,並不採取對中國出產的服裝、電氣產品、汽車配件等商品設置特別關稅,時間至少是5年。
美國國內爆發的問題,主要還是軍隊複員和戰爭結束帶來的經濟蕭條問題。四百萬士兵在身無分文、沒有任何安頓計劃和救濟的情況下就被送回了美國,一回國他們就失業了。
美國人在戰前以美元計價貸給中國的白銀和戰時和中國貿易輸入的白銀,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白銀儲備大國。現在要是不趕緊花出去,等到歐洲恢復了元氣,白銀價格必然是要被打壓下去的。
當然,華爾街的銀行家及加州的銀行家們都已經表示,他們完全可以為這筆訂單籌集一筆貸款,只要美國政府和革命委員會為這筆貸款加以擔保。他們不在乎這些物資會流向何處,他們只關心這些美元將會流向誰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