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金蓮別錄

作者:竹本虛心
金蓮別錄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立志清虛 第三十一章 青陽九華覓芳蹤

第一卷 立志清虛

第三十一章 青陽九華覓芳蹤

「我家小姐在峨眉山帶髮修行,說是要來九華山禮佛,小的便尋來了。」吳尚道信口開河的本事絕非正道人所能辨識,也不怕被人揭穿。青城弟子聽說是「帶髮修行」,便知道這小廝口中的小姐是峨眉佛宗弟子。
此寺非但是開山祖寺,也是九華山的總叢林。四進大殿,能容千人禮佛。又有眾多別院,據說可容數百人同時掛單。吳尚道來到化城寺山門殿,只見山門殿面寬五間,三間大門,雕樑畫棟,門前石階兩側蹲石獅一對,形態特殊,威嚴畢現。山門石檐柱上還刻有對聯「九華峰前香雲縹緲,化城寺里花雨繽紛」,「大聖道場同日月,千秋古剎護東西」。
苦塵一改白色袈裟僧袍,穿了一身杏黃僧袍,大紅繪金袈裟,戴了一定繪佛寶冠,手持九環禪杖。更不見他除魔時的猙獰,反倒一臉祥和,頗有高僧姿態。他緊跟在那老僧左後,顯然頗有地位。與他並列的卻是一個年過半百的僧人,其他一眾僧人也鮮有他這樣年輕的。
原來明年便是交運之年,只是法器何時出世卻不是凡人所能窺測的,所以滿天下的修行人都只能從大年初一開始等,一直等到法器出世。若是放在經濟社會,這等持續一年的旅遊熱,會給當地帶來巨大的收益,可是現在卻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別說那些殺人不眨眼的邪魔,便是正m.hetubook.com.com道弟子中也有自以為是之徒,動輒挑起爭端伏魔衛道,最後卻是毀了百姓的活計。
吳尚道見此美景,不由心曠神怡。隨著日落,只覺得一股寧靜之情油然而生。人言修真得道之人,法天像地,動靜得時,正是此謂。朝陽初起則生機勃勃,夕陽西下則心定神寧。
吳尚道找到一家客棧,住的都是峨眉佛宗的和尚,誰會知道水月庵里有沒有一個叫白素真的俗家弟子?於是報了身份,在柴房覓得一張床鋪,不一時便與左右僕役打成一片,得知了青陽縣乃至九華山的不少消息。
吳尚道看了兩眼,卻在隊中見到一個故人。
吳尚道御風而行,不一時便到了青陽縣。青陽縣簡直成了個陰陽魚,正邪分明。偏偏有一正道高人住在邪的一邊,又有一邪道老魔住在正的一邊,正好點了陰陽魚的魚眼。吳尚道初來乍到便看出正邪兩道涇渭分明,自然尋了正道一邊投宿。
在開封的人馬大多是正邪後備弟子,其中又以正道弟子居多,所以兩邊相遇最多只是罵一場。青陽縣裡卻是各家好手,人人心高氣傲,勢均力敵,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尤其到了晚上,半個縣城梵音高唱,清鍾長鳴;半個縣城鬼哭妖號,陰風慘慘。多少也算得上是人間奇景了。
這一天他又是暗訪終日毫無所得m.hetubook.com.com,眼看天色漸暗,化城寺敲了晚鍾,整個九華山的寺廟都隨著敲鐘,十分壯觀。吳尚道心血來潮,見已經抬頭便是觀音峰,索性御風而上,去觀音峰觀賞日落。
吳尚道穿殿而過,出了後殿門,眼前豁然開朗,乃是個方圓近千米的大院落,兩旁各有三間配殿,大雄寶殿居中。吳尚道雙手合什,拾階而上進了大殿。大殿頂上居然有三個藻井,前一個「天女散花」,中間為「九龍盤珠」,佛頂上的是「佛光普照」。
吳尚道休息了一晚,翌日便上九華山去了。他御風在空,只見雲海之中生出九朵蓮花,佛氣充沛,知道是九華山到了。九華山共有九十九峰,又以九座出雲高峰為主,便是吳尚道天上看到的那九朵蓮花。
吳尚道和一干居士混在一起,時常從葫蘆里取幾粒丹丸出來隨緣。如此既不張揚,又讓人覺得他不是菜鳥新嫩,自然也就沒有被驅逐之虞。他又早出晚歸,從九大主峰寺開始排查,旁人還道他格外虔誠。
峨眉道宗與佛宗雖同為正道,卻大有「朝夕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味道,蓋因道不同不相為謀。青城弟子與峨眉道宗友善,不願惹來麻煩,見這小廝眉清目秀,一身正氣,倒也不會是姦細,便揮手放行。
吳尚道走了一路,見客棧民居都已經住滿了,便想去找燕和_圖_書赤俠。卻又怕燕赤俠拿俠義正道來擠兌自己,妨礙自己去找如意。正一路想著,迎面走來幾個穿著道袍,背著飛劍的青城弟子。為首那弟子見吳尚道不似修行人,出手攔下吳尚道,道:「你是何人,為何沒見過你?」
正當此時,正殿里湧來一幫僧人,各個合什急行,眼鼻觀心。這些僧人守住了殿門,只讓出不讓進,不一時便將大殿空了出來。吳尚道自然也在被驅出之列,走到門口時,正好看到外面進來一隊僧人,各個法相莊嚴,修為精深。領頭的是一個白須老和尚,舉手投足盡顯威儀。
九華山開山古剎化城寺。此寺為東晉僧人杯渡禪師始建。「化城」之名源出《法華經》,原是釋迦牟尼佛恐弟子在學道的進程中,畏懼路途艱險,為勸誘他們繼續前進而在前方變化出一座城池。化城寺南對芙蓉峰,東為東崖,西臨神光嶺,北倚白雲山,四山環繞如城。此寺周圍星羅棋布數十個寺庵,參差坐落,香煙繚繞,木魚梆梆,經聲琅琅。
吳尚道知道若不拜山門,對主家不敬。於是在山腳下按下風頭,抬眼便見一座巍峨山門,上有「行願無盡」四字,兩旁刻有楹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只有受了菩薩戒的在家人才能搭衣,吳尚道少了這麼一件行頭自然混不進去。如此之多的法僧聚集一堂和圖書,恐怕多半是應對即將到來的交運一事。吳尚道見了苦塵自然沒有欣喜之情,跟那和尚去打聽妖怪的事,簡直是自討沒趣。
正享受間,吳尚道猛然心中一緊,只聽到兩個腳步聲一輕一重往山峰上來。此時要避已經來不及了,吳尚道翻身出了懸崖,掛在觀音岩外側。等他掛定,心中才暗道不好:本來他在此處嘆賞自然風光,又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躲什麼躲!但是現在人家已經上來了,自己再從暗處現身,豈不是徒然惹人懷疑?尤其自己這個冒牌的居士經不起推敲,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那兩人走了再說。
整個九華山佛氣繚繞,見不到一絲妖邪之氣。吳尚道不知從何找起,便直上化城寺。他也知道再以小廝相見人總有不便之處,便買了居士袍服,香袋手珠,搖身成了佛門居士。此時九華山上人來人往,全是僧尼道士,居士信眾,吳居士這身行頭極為普通,混入人群誰也不會多看他一眼。
當晚化城寺便貼出了告示,明年適逢交運初年,本寺將閉寺一年以應天命。隨著化城寺做出了表態,九華山上所有的寺庵都紛紛貼出了告示,勸誡香客信眾在家誠心苦修。隨之往後便是清山,非但是普通香客,就是修為不足的正道人士也被勒令及早離去,免得白白丟了性命。
殿里兩個知客僧早就麻木了人流如織,只是閉目誦經,https://m.hetubook.com.com時不時欠腰行禮,卻也不知道是對哪個行的。吳尚道找他們沒事,自然信步過了山門殿,裏面又見一處與山門殿同寬的大殿,仰頭一看,殿內頂上有「滿天星斗」藻井。
只是排查下來卻如大海尋針,一無所得。吳尚道心定如水,不急不躁,只是相信一切自有天意。
觀音峰上一奇石聳出峰端,酷似白衣觀音形象。長袍、寬袖大領,風帽披至肩頭,左肘微曲,襟袍使兩足不露于外,輪廓十分清晰。在無邊無際的雲海上,又似水月觀音。晚霞放彩時,夕陽殘照里,顯得愈加絢麗多彩。這便是九華奇景之一的觀音岩。
等他這一隊人過去,後面還跟了一些年輕和尚,各個臉帶凶煞,手提伏魔錫杖,一眼可知都是降魔衛道的護法僧。等護法僧過去,又有一隊佛門居士,穿著海青,搭的是縵衣。
「你主家又是哪個?」
又都說九華山有九十九寺,其實算的只是大寺。九十九峰每峰都有主寺,主寺之下還有別院下院之類,整個九華山香火鼎盛,恐怕寺庵過三百,僧尼逾萬人。
「這位道爺,小的與主家走散,特尋到這裏來的。」吳尚道笑道。
熙熙攘攘的信眾在蒲團上頂禮佛像,毫無停歇之時。吳尚道環顧四周,見到幾個和尚,修為卻比白素真高不了多少。在佛門清靜地找個女狐狸精,這種事情又不能隨便抓個人問,倒真的很讓吳尚道為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