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分級別技術擴散
他覺得眼前的世界,都有些不真實了。
在早期版本中,一個ADSL數據機中所固化的解碼晶元,其製作工藝標準就是百萬元器件級別。
建築內傳出嗡嗡的設備運轉聲,聽起來有些像是空調的聲音。
目前新城市都還沒有四十萬人!
至於兩兆的通道晶元,還真的就跟高振猜測的一樣,是被他將電路拆分為多個晶元才達到的。這也只有信息交換頻繁,經常涉及到各種數據運算需要的科研院所,才能享受這種不計成本的超規格待遇,普通大學實驗室每台計算機只能分配到一兆帶寬,工廠企業只能分到512帶寬,普通家庭用戶更是只能分配到128帶寬。
兩兆就是百萬級別的晶元組,如果拆分為多塊晶元,涉及到信息交換,速度會大打折扣。所以,解碼板所使用的晶元,妥妥是百萬級別!
在關飛的計劃中,超越時代十年的先進技術,只保留在他的個人實驗室。等過兩年,再將之轉移到普通科研院所;五年後繼續向外擴展到精密製造業;十年後向所有電子企業全面普及。
最多的還是專業期刊,不管是《科學》、《自然》、《倫敦皇家學會報》等綜合類科技刊物,還是選稿更為深入的《美國統計學會志》、《倫敦數學通報》、《流體力學雜誌》、《物理學評論快報》等專業類刊物,這裏都應有盡有,數量不下一兩百種之多!
至於普通個人用戶,也是一枚晶元對應一個解碼通道,但是他們所使用的數據機,就用不上五十萬級別的高性能晶元了,其內部固化的將會是精算一型改級別的解碼晶元。
高振心事重重,www•hetubook.com•com跟著鄧銳走到門口主幹道盡頭,就快到達研究所主辦公樓的時候,鄧銳指著一個類似於小區變壓器組,乳白的鋼殼建築說道:「看!這就是我們研究所的交換設備,就是它,支撐著所有的數據交換工作。」
高振感到有些眼暈。
這個交換設備組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正方體,每邊長三米,兩層樓高,外部用焊接的方式全部密封。只有正對研究所大門方向,開有一扇小門,大概是用來進行內部檢修、設備更換所用,不過此時小門緊縮,無法推開看到內部情況。
「聽施工隊的技術人員說,我們這裡是科研單位,比較特殊,所以每個用戶可以保證兩兆帶寬。目前暫時分配給我們兩百台計算機,所以程式控制中心只安裝了五百個通道的樣子。不過初期設備裝好了,以後只需要添加基板就可以不斷增加通道數,擴容很方便。」鄧銳很好說話,詳細地將聽來的信息都說給了他聽。
不過原出版社、作者,卻沒收到一分錢的稿酬。
高振聽得呆住了。
「好大!」高振真心實意地驚嘆道,然後點點頭。
畢竟微觀加工技術越深入,對設備的要求就越高,在製造水平尚無大幅度提升前,製造難度成倍增加,成本高到連關飛都無法承受的地步。
從每個通道需要的晶元來說,科研院所每個通道要使用三枚五十萬級別解碼晶元,大學每個通道需兩枚,而工廠企業則正好一枚晶元對應一個解碼通道。
以正常歷史上出現的ADSL網路技術為例,雖然早在八十年代就開始研究,但直到和*圖*書九十年代初,才逐漸開始應用。並且最初推出的家庭ADSL網路,傳輸速率也僅有512KB,然後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網路歷經多次提速,才逐步增長為1M、1.5M、2M,隨後被速度更快的光纖網路淘汰。
他猜測其他國家也是這麼做的。
網路傳輸的難點不在於編碼標準等軟體,而是硬體上的不足。
他這也算是遵循傳統……
小門正對主幹道,處在警衛的觀察視野之內,要想破壞偷溜進去,恐怕也很難辦到。
這樣,既保證了技術的領先,又不止引來外界騷動,從而危害到根據地的自身安全。
誰沒有幾手殺手鐧。
而第一條生產線才剛投產不到一年,就換新的……敗家也不是這麼敗的!
到近期,國內新華書店也派了個工作組常駐根據地,加入到了這場官方支持的知識產權大規模盜版行動之中。
雖然處於職業習慣,讓他對根據地所用的解碼晶元,到底是什麼製程工藝還心存疑慮,不過看到這麼大的設備運行室,倒是把疑慮解開了一半。
像高振他們在學校中,學生們自己設計電路圖、自己編寫軟體、自己製作掩膜、流片,採用三微米製程技術自製的調製解調晶元,其傳輸率僅能達到二十八千位元組,就這已經是全球領先的技術了,如果作為商業晶元賣出去,妥妥能在精英雲集的矽谷也謀得一席之地。
這棟小樓一樣的建築,他在外面就看見了,但當時以為是警衛人員所住,現在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光纖通道交換設備機組。
再將其量化為解碼晶元的元器件集成度,一個512K的帶寬通和_圖_書道就需要三十萬級別的晶元,一兆帶寬需達到五十萬級,兩兆帶寬就上升到了一百三四十萬。
高振抬頭一看,被它的規模給嚇了一跳。
大多數刊物都比正常出版要晚一兩個月,這也是為了將之翻譯為中文,不得不延期推出譯文版。也有些大部頭來不及翻譯,則只好直接購入原文版本,陳列出來供那些外語流利的科研人員翻閱。
從香港購買的科技期刊看,這已經是全球最高的集成技術了。
即便是降低了這麼多,根據地的普通用戶比起國外用戶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他們所使用的,將是全球最快、普及率最高的高速信息網路!
在關飛私人研究所,研究人員早就在他的指導下,完成了更高集成度的晶元製造,並總結出了詳細的工藝流程,只是暫時還沒有推廣而已。當然,還沒達到百萬級,僅僅是在公開技術水平上翻了兩倍,達到了五十萬集成度。
百萬級不是做不到,而是性價比太低。
但是普通用戶就無法監管,加上他們也不需要太高的信息傳輸速度,128KB的解碼速率,用一枚精算一型改級別的解碼晶元就足以完成。
大概。
兩兆!
作為成績優秀的電子類本科畢業生,網路他自然不陌生。並且在大學學習期間,他們還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製網卡、網線,編寫軟體,親手搭建了區域網,對其更有深刻地認識。
這還是只包含了一個通道,將接收器、解碼器分拆為兩個部分,分處於兩個集成電路上,才得以實現的!
算到這裏,他心中一動,立即問道:「每台計算機分配的帶寬有多大?」
當然,這些刊物全部m.hetubook•com•com都是盜版,而且還是官方盜版!
根據地什麼時候,已經掌握百萬集成度晶元的製造工藝了?既然已經有這麼好的製造技術,為什麼學校教的還是三微米的製程技術,連精算一型集成度都只有六萬,聽說最新用於遊戲機的精算一型改,也才將集成度提升到了十五萬。
就像國內有生產一代、研究一代、預研一代的傳統,美國科技界肯定也有類似的換代流程。他不相信美國目前最頂尖的集成電路製造水平,就真的只有十三萬的286級別,也許在哪個不為人知的秘密研發基地實驗室內,就正在進行五十萬級別的集成電路製造研究,就算是百萬級,也不是不可能。
想想,連代表微電子工業最高水準的286處理器,目前都只能達到集成十三萬元器件的水平,又怎麼可能製作得出集成度高達百萬級的高速數據機?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時代的數據機最高解碼速率只能達到幾十KB,大多數家用、商用,乃至普通科研院所用的數據機只有十幾KB的原因。
這無關設計,而是硬實力!
這也是避免泄密。
兩百個G的幹線,這是什麼概念……
如果按照每位用戶兩兆的即時傳輸率率計算,這個光纖幹線能夠同時承載十萬用戶同時以最大數據量進行連接;若是單獨每個用戶擁有一兆帶寬,則可同時容納二十萬用戶在線;如果降低到512KB,同時使用的用戶數更可高達四十萬!
高振心中的疑惑,恰恰就是事實。
高振初來乍到,不敢亂逛,跟著鄧銳進入辦公大樓,在三樓的人事處內老老實實待著,從書報架上找來報紙、雜誌翻閱,以打發和_圖_書時間。
難道根據地明明有遠超現在製程水平的集成電路製造技術,卻故意只拿出更低水準的晶元來,用於外銷不成?
別說百萬級,就連五十萬級,如果不把根據地所有集成電路生產線全部更換,都只能由實驗室少量製作,尚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價值。
這些科技雜誌大都是定期從速騰商貿駐各國分公司寄回來,包含了歐美、東亞,乃至東歐的科技類報刊,經由編輯部挑選最具權威性、代表性的科技研發進展新聞,翻譯為中文後出版的大眾類科技刊物。
可是眼前這位人事處的胖大叔,居然跟他說根據地正在搭建傳輸速率高達兩百個G的信息幹線,這把他徹底給嚇住了。
研究所的報紙,除了根據地自辦的緬甸機關報、解放報、緬甸工人報等政治性較強的報刊以外,還有更貼近老百姓生活、娛樂性較強的新城日報。另外這裏終歸是科研單位,雖然是人事處,也訂有科技時報、科技周刊等科技類報刊雜誌。
科研院所、大學、工廠的計算機都處於保護狀態,交換設備更是看管的重點,外人不拆開設備外殼,無法看到裏面到底使用了多少晶元,想要偷走進行逆向研究更是難上加難。
雖然根據地為了幫助科研人員及時了解全球科技動態、追蹤最新科技研究,從國內聘請了數以百計、精通外文的翻譯人員,逐月翻譯各種外文期刊,然後大規模印刷出版。出版刊物除了要求各個科研院所、大學、工礦企業強制訂閱,同時也廉價對外銷售,使得根據地雖然局促大山之中,卻對全球科技動態了如指掌。
哪怕是使用十五萬集成度晶元,這麼大的建築也容納得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