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與軍工合資聯營
水泥生產線、還原鐵隧道技術、數字機床、電子元器件、真空重熔爐、真空連鑄生產線等等,終究是屬於基礎生產領域,提升的是國家的整體國力。國家越強大,根據地背後的保護傘也就越給力,日子也就越好過。
如今他提議跟軍工企業聯手,開辦軍轉民嘗試,一來是幫助軍工企業扭轉日漸陷入困境的不利局面,想為軍工多保留一些元氣,二來也正可以借殼上市,不被歧視地進入到國內市場,從而與國內經濟一同成長,從中受益。
可是民品等完全就是為了滿足群眾物質生活需求,並非必須。說實話,如果向國內白白拿走技術的話,他個人都有些心有不甘。
「那是當然!」
關飛有些失望,但早有心理準備,也不怎麼沮喪,依然保持著笑意問道:「那麼,賣渦扇六給我們,可以么?」
不過他也不想跟國內因此而把關係鬧僵,於是幾輪過後,對夏中原等人笑道:「國內軍費緊張,武器裝備的採購也相應壓縮,聽說很多軍工企業也因此而沒了活干,我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沒有飛機,解放緬甸只能是一句空話。
聽關飛提到這個令他們傷心的話題,酒桌上的眾人頓時都沉默了,喜慶熱鬧的氣氛一掃而空,瞬間變得有些壓抑起來。
他們的酒意,為之一醒,認真地端詳著關飛的神情,終於確定對方是認真的,也恍然想起對方的身份軍閥!
關飛自認是中國人,可他畢竟貼的是緬甸人民黨的標籤,誰知道地方幹部怎麼看他。
戰鬥機他是必須要有的,否則就沒有制空權,即便是緬甸軍那些老舊的飛機,也能給他們帶來嚴重威脅。隨著防空建設的展開,根據地內部倒是越來越穩固,但是一旦離開根據地,向外進取,就將面臨緬甸軍的空中打擊。
貿貿然進去,搞不好連皮帶骨都被人家吃干抹凈和_圖_書。
所以他不得不說點重話,以讓國內清楚地明白他的決心,從而認真考慮其中的得失利益,驅動高層作出有利於根據地的決斷。而且他也是真的做出了決定,如果國內堅決不賣,那麼就算是全部從頭開始,他也要搞出根據地自己的飛機,建設起一支空軍隊伍來!
「我們不能賣飛機,殼子、發動機分開也不行!」夏中原提醒道。
不但是夏中原,總裝、總後、五機部的幹部都像是接到了同一個信號一般,異口同聲道。
以三萬四計算,根據地今年的人均軍費投入為五千美元,以全年整編完成部隊總數計算,則為三千八百美元,是國內人均軍費投入的兩倍還要多一點!
「關司令有什麼但說無妨,雖然我們身子骨單薄,當不了家做不了主,但是幫著傳達一下還是沒問題的。」夏中原酒徹底醒了,說起話來,也變得圓滑了起來,並沒再把責任往自己肩上擔,只答應傳話。
「我知道,我買十幾台發動機!」關飛端起酒杯,笑吟吟地看著對方。
作為集團首領,即便個人感情再有傾向性,可是面對集團整體的利益訴求,他也必須要考慮同僚、部屬、軍民的共同要求。
任何跟他們這個目標相違背的、作對的,他們都會對之抱有惡感,繼而疏離,甚至背棄!
夏中原等人點點頭。
如果國內一再推諉,難保關飛不會對國內徹底失望,繼而拋棄國內,轉投其他政治勢力。
話語中,透露出了一絲不滿,和堅決要達成此事的決心!
這無可更改!
「那就謝謝了!多的話不說,我以這杯酒,一表心意!」關飛本就是略微施壓,既然對方已經明了自己的決心,就不為己甚,端起酒杯,一揚脖,將酒一飲而盡,然後翻過來向眾人亮了亮杯底,微紅的臉上笑意盎然。
「太好了!」夏中原https://m•hetubook.com.com等人喜不自勝,當即連連拍胸脯保證。
根據地今年的預計軍費投入,總計是人民幣三億元,到目前整編完成的部隊總數為三萬四千人,預計今年底整編完成的部隊人數能達到四萬五千人上下,到明年徹底完成整編之後,部隊總計人數為六萬八千人。
「這是好事啊!」夏中原一聽大喜,當即在酒桌上一拍,激動地握住關飛的手,連連搖動,「這件事我雖然沒有資格做決定,但是在座的陳處長、劉處長、譚處長他們絕對樂意,也有能力拍這個板!」
根據地在國內的投資規模越大越好,越大,他們的功勞就越高,這種費而不惠的承諾,他們自然是不會錯過。
「哈哈,還是夏部長厲害。」關飛哈哈一笑,笑吟吟道,「夏部長,想不想再多賺點錢?」
他們相互看看,一個總裝的幹部停筷沉吟了一下,嘆氣道:「關司令,蒙你盛情款待,我就跟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如果你們已經解放了全緬,那麼沒說的,你想要什麼我們都可以賣,暫時不能賣的也可以慢慢談。但你現在不上不下,甚至名義上還是人民黨的下級軍區,你買點大炮、雷達、防空武器,我們還可說是為了防禦。這次給你們坦克,其實已經有些過線了,我們也是冒著相當的風險。你現在一開口就是要比坦克還要敏感的戰鬥機,我們敢給么?給了,我們作為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國,在跟緬甸政府還維持著外交關係的情況下,賣進攻性武器給……我們還怎麼維持國家信譽?」
夏中原嘴角抽了抽,勉強笑道:「大河沒有水,小河怎麼漲得起來。現在為經濟建設讓路,就是為了讓大河水多起來,我們小河也才能夠跟著水漲船高么?」
「我明白了!關司令,我既然答應了,就會儘力幫你們爭取的!」夏中原終於擺正了和圖書自己的位置,雙手扶膝,正色回應道。
「你想買什麼?」夏中原放下酒杯,不置可否道。
但關飛一直沒這麼做。
這也是關飛在五九改進項目上,敢於大力投入的底氣。
早期抱著十億人,每人消費一塊錢就有十億收入的美好期待,進入國內投資的外商,都遭到了地方公安、稅務、電力、水力等職權部門以各種名目來要錢,最終虧本、破產、跑路,留下來終於熬到賺錢的,十不存一。
場上原本有些冷卻的氣氛,在他的帶動和眾人的配合下,又再漸漸熱絡起來,眾人說說笑笑,但卻沒有了起初的自在隨意,更多的是帶上了應酬的氛圍。
「我想買一個中隊的殲七。」關飛也推開了飯碗酒盅,看著夏中原等人,淡淡道。
夏中原等人都是一凜。
關飛連連跟客人們布菜勸酒,談笑盈盈。
「是這個道理!」關飛端起杯,跟他碰了一下,然後低沉道,「不過,我聽說因為軍費壓縮,許多研究機構的經費都被大打折扣,大量的項目被下馬、封存,好像連航空航天部門,大量的研究工作都無法開展起來,只能在紙面上做點理論研究……」
關飛畢竟是一個集團的首領,除了個人感情,也要考慮到集團利益。
改革開放初期,國內的地方保護主義勢力非常強大,各級部門,尤其是基層幹部,簡直把個體戶、外商當成了提款機,吃拿卡要的情況既普遍又嚴重。許多初期的萬元戶、小餐館老闆、養殖戶就這樣被生生吃垮,拿著一堆白條連一枚銅板都換不回來!
關飛也是無可奈何。
「夏部長會錯意了,我要說的,可是好事。」關飛笑容不減,把玩著空空的酒杯,眼帶笑容,輕聲道,「根據地攤子鋪得太大了,對生產資料的需求量有點大,國內也有些吃不消了,所以給我們限定了一個採購上限,前幾天正式通知了我們……https://m.hetubook.com.com」
如今的關飛,可以說早已是羽翼豐|滿,對國內友好沒問題,但不可能再繼續伏低做小,面對自己的利益,也敢於大聲說出話來。
「所以我們有個想法,打算跟部隊的軍工企業合作聯營,利用軍工閑置的產能,我們再提供一些的資金、設備、技術,開辦一些基礎性的礦冶、加工、製造企業,以提高國內的生產資料供應量,順帶也解決根據地對於生產資料的渴求。產品一部分賣給我們,一部分供應國內需求,所得我們按照比例分配,你們既可以讓閑置的工廠重新運轉起來,也能增加經營稅利收入,你們覺得怎麼樣?」
「這麼好的事,打著燈籠也找不到,我們怎麼可能拒絕!」
總裝的陳處長、總後的劉處長、五機部的譚處長他們哈哈大笑,毫不猶豫就應承了下來。
按照根據地與國內達成的默契,根據地其實本身就享有跟國營企業一樣的權力待遇,可以在國內開辦企事業單位。
這時,他已不再拿大,稱呼對方小關,而是以司令相稱。
這個集團的最大政治目標是什麼,毋庸置疑,是解放全緬甸!
眾人紛紛舉杯,不管還能不能喝,都是杯到酒干。
關飛說起,他們也馬上明白過來。
他們此時只想到了可以借力根據地投資,暫時緩解軍工企業所面臨的窘境,卻並沒有預料到,這個決定將給國內未來民用技術的發展,帶來何等驚人的巨大變化。
根據地無力維持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悉心經營一個小小的精密製造業,然後將民品生產放到國內,是他早就做好的規劃。
這個事,國內機關間的流言特別多,很多不應該公開的消息,都能從不知什麼小道消息傳出來。他們在國內就聽說了這件事,不過當時還沒有定論,也沒確定紅線定在什麼位置。
看著夏中原等人眉開眼笑的樣子,關飛悠然說道:「初期,我建議咱們www.hetubook.com•com先成立一百個企業,主要面向生資生產,以後在逐步擴大到電視機、音響等民用生產,開他個幾百上千家工廠。另外,像個人計算機,也就可以一道轉在國內設廠生產,供應國內科研部門、企事業單位,乃至個人需求。」
他之所以跟夏中原提,就是打算以跟部隊聯辦的形式,在國內投資。部隊的風氣好得多,而且獨立的一條線,也不怕地方幹部找麻煩,算是給自己找了個護身符。
他跟國內關係親密,但他畢竟是一個團體的首領。
「不可能!」
夏中原沉吟了一下,跟其他人對對眼神,緩緩地點了點頭,一字一頓慢慢說道:「這不是我的職權範圍,你既然開口了,我也只能幫你向上面反映。能不能得到通過,我也沒有萬全把握。」
雖然這事最後還是要請示上級,但他們敢打保票,上級聽到這個方案高興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把大財主往外面推。
「這樣就好!」關飛哈哈一笑,端起酒杯,然後笑道,「實在不成,那麼給我們資料也行。要是資料也不能給,那我們就只好到外面去買,最先進的買不到,次一點的也行!」
而且他也不只是想在內地從事採掘、初級冶鍊加工,更想把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民用生產項目,也全部放到國內。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
「干!」
夏中原雖然酒喝得不少,腦子卻沒迷糊,聞弦歌而知雅意,偏了偏頭,斜睨了關飛一眼,問道:「小關,你這話裡有話啊。」
酒桌上其他人恍然大悟,紛紛停下相互間的談話,抬起頭看向關飛,眼睛中充滿了殷切地希望。
從資料看,進入國內投資的最佳時機,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國內經濟一團亂麻,幾乎要到維持不下去了,才迫不得已提高了外商投資的地位,開始對地方行政官員施加強大壓力,將其與前途挂鉤,才使得外商的地位迅速提高,從而得以正常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