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149章 皇上大喜
「喳。」看皇帝沒有旁的吩咐,載垣第一個碰頭跪安,緩步退了出去。
肅順心中大喜,卻又有點莫名其妙,「是。奴才自當為主子分憂,只是,晉省之事……」
天氣酷熱,盛妝的后妃,被汗水蒸發得粉膩脂香,卻越顯得唇紅面白,分外嬌艷,好看倒是好看,皇帝卻於心不忍,吩咐一聲:「都去換了便衣吧!」
乾嘉的盛況,早已經多年不再復見,這雖是內務府的一片「孝心」,但皇帝于大飽眼福之餘,內心不能沒有感慨。大戲完了,接演皇帝親點的尋常軸子雜戲。
皇帝的語調是在問訊,但內在的涵義卻是所有人都聽得出來的,文祥雖然和肅順當年有過很大的一場不睦,也知道若論起革弊的勇氣,旗人中還真是很難有出於其右的,當下跪在一邊,沉默不語。
「內務府的這些狗才啊,哈!」皇帝負氣的哼了一聲,「都是一群糊塗蟲!居然什麼事都要朕來耳提面命?載垣,你份責是管著這些奴才的,讓他們以後做事多多上心,別聽見什麼好話,就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話是這樣說,但朕總覺得,就讓他這樣留在山西,有些屈枉。更兼以內務府也早到了該整治一番的時候,你們說說,是不是應該將他內調入京,專司其事啊?」
等皇后回到廓然大公殿後的戲園,皇帝和-圖-書緊接著也駕到了,進過果盒,隨即傳旨開戲。
「那就這樣定下來吧。」皇帝等了片刻,見無人說話,當即決定,「山西那邊的事情嘛,著內閣學士,賞戴二品頂戴張集馨去。還有,此事暫時不必落於筆端,朕親自和他說。」
「別等那麼晚了,明兒個你就回去。」皇帝說道:「到省之後,把明年的事情交代一下,然後即刻回來,暫時到內務府任職——替朕好好管教管教那些無能的混賬!」
「是。」載垣第一個碰頭答說:「奴才不敢欺瞞聖主,肅順與奴才交從甚密,出京任職外省這數年中,每年回京述職,奴才都要到他府上去,向他聊致祝賀之意。肅順對奴才說,他所能有些微功勞,都是上蒙皇上指點,下靠臣僚用命所得,他自己嘛,未敢居功。」
「罷了。」皇帝從善如流地點點頭,「不必為李光昭攪了朕的心思。等一會兒還要到廓然大公賜宴、賞戲,還是說正經事吧。」遲疑了片刻,他說道:「肅順這幾年來,在山西那邊的差事做得不錯,朕想,以一介旗下的奴才,又不曾讀過多少書,能夠在兩年之內,使晉省民情大治,屢立功勛,也算是不容易了,嗯?」
六福轉身到下面,徑直到外省督撫進京祝暇的班次中去找,果然,一尋就著,和他耳和圖書語了幾句,肅順起身,跟著他到了樓上,跪倒請安之後,貼近了一點,「主子,有什麼事吩咐奴才去做?」
他嘆了口氣,今兒個已經是六月初八,明天就是自己壽誕的正日子了,偏偏趕上這時候,鬧出了這樣一本戲碼?
宮中年節喜慶,照例要演「大戲」,那是乾隆年間傳下來的規矩。
「奴才惶恐。」載垣碰頭答說:「李光昭為人甚是狡猾,自知難以躲過皇上如炬法眼,早早隱匿其綜,奴才想,如今該犯早已經逸出羅網之外了。不過,奴才已經以公事知會沿途各省,一經緝拿,即刻解送到京,屆時將其明正典刑,以為天下人效尤。」
所有的后妃,都覺得這是最享受的一刻,皇帝眼睛向左右看看,心中也大覺滿意,轉首點頭,六福趕忙湊了過來,「主子,有什麼吩咐?」
內設了鹵簿請駕,丹陛大樂,以皇子和親王、郡王為首,貝勒貝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文武大臣、翰詹科道,一律蟒袍補褂,各按品級序列,在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鳴贊之下,雍容肅穆的「慶平」樂章之中,行了三跪九叩首的慶賀大禮。
李光昭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已經貽笑大方,只不過議論不一,有的說,皇帝到底年輕,似此破綻百出,形同兒戲的報銷,居然也會相信?有的則責https://www.hetubook.com.com備軍機大臣,像這樣的案子,竟任令其演變至今,幾乎引起涉外糾紛,不知袞袞諸公,所司何事?
「知道了!」皇帝命人伺候著換了輕紗便衣,起駕去受妻兒家人的祝賀。
「山西巡撫之任,朕已經和軍機處幾個人商議過了,另外會選派旁人接掌,你就不必管了。」皇帝說道:「到山西之後,把差事交代清楚了,就趕緊回來,這邊,朕還有差事等著你呢!」
「你幾時回任?」
文祥覺得這時候不宜為李光昭一個人攪了萬壽節慶的歡喜氛圍,在一邊插話道:「皇上,明天就是皇上大喜的日子,更是萬千臣民大慶的日子,請皇上稍息雷霆,聖心垂念萬民,又何必為李光昭一介刁民動了肝火?想來他身在天朝之內,還能夠長翅膀飛出國門不成?」
肅順一愣,「奴才本來想,萬壽節后,六月十二日出京……」
皇帝也很有些失悔,李光昭不過一介草芥之民,卻沒有想到,內務府諸人畏懼天威,生恐為辦砸了差事招至重譴,故而拼了命的想捉住李光昭,將往來所有罪責,都一股腦的推到他身上,以求自保。
肅順心中滿足的嘆了口氣,恭恭敬敬的碰下頭去,「喳,奴才都記住了。」
群臣如此,皇帝也覺得很無奈,但這都是朝堂儀注,更是他大喜的日子,即和圖書便再有不順,亦要咬牙堅持。就這時,皇後身邊的李蓮英來請駕,說皇后和妃嬪,還有大阿哥、大公主都等著要替萬歲爺上壽。
凡是「大戲」,不重情節,講究場面,神仙鬼怪,無所不有,萬壽節的大戲,總名「九九大慶」,其中再分麻姑獻壽、瑤池大宴、海屋添壽等等節目,幾乎把所有關於壽誕的神話,都容納了進去,只見滿台的王母娘娘、南斗、北斗、壽星、八仙、金童玉女、天兵天將,一個個服飾鮮明,形容奇特,齊聲合唱著天下樂、太平令、朝天子、感皇恩之類北曲的「牌子」,載歌載舞,熱鬧異常,這是在平日里看不到的。
「肅順在哪兒呢?」
考慮了片刻,皇帝低頭看看下面跪著的軍機處幾個人,「李光昭,還是沒有下落嗎?」
六福瞪起眼睛向下面看過去,滿座都是赤紅頂子,根本分辨不清,「容奴才下去傳他過來?」皇帝點點頭,沒有說話。
幾個阿哥和公主是早就被教導好了的,一見皇帝,便紛紛迎了上來跪安,用滿洲話恭賀吉祥。
時屆申初,開始晚宴,皇帝獨據正中金龍桌圍的大膳桌,皇后帶著五阿哥、大公主坐東邊第一桌,西邊第一桌是佳貴妃、瑾貴妃,各自帶著大阿哥、二阿哥、二公主等;其餘妃嬪,兩人一桌,按照位分高下,冊封先後,在東西兩邊,依序入座hetubook.com.com。太監傳膳,宮女打扇,殿內殿外伺候的人,有兩三百之多,但趨奉行走,聲息全無,戲台上的唱詞科白,每一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
雖然連著兩天的時間,連同九門提督府,帶大興、宛平兩縣的差役四處尋訪,偵騎順四面八方的官道追出去二百里之遠,終於還是沒有尋獲李光昭,他像蒸發了一般,蹤跡不顯。
六月初八是暖壽的日子,先在廓然大公的正殿雙鶴齋賜食,是晚宴。六月初九萬壽正日,皇帝一早起身,先到供奉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位皇帝御容的綏成殿行禮,然後臨御正大光明殿受賀。
好在各人的宮女都帶著衣包,又多的是空閑不用的房屋,不妨就在附近更衣,只有皇后回寢宮去換。
午時賜宴,仍舊在雙鶴齋。皇帝升座、賜茶、進膳、賜酒,不斷地奏樂、不斷地磕頭,等這些儀注完畢,個個汗流浹背,委頓不堪,最好回到私寓,解衣磅礴,好好涼快一下。無奈這是辦不到的事,賜宴以後,賜入座聽戲,回頭還有賜食、賜文綺珍玩,許多的榮寵,不能走也捨不得走。
「是,奴才今後一定詳加料理,認真管束,再不敢以卑微之事,上貽君憂。」
然後等皇帝升了座,皇后又領著妃嬪行禮。
起駕到了慎德堂的正屋中,皇后以次,所有的妃嬪都到齊了,珠冠鳳衣,一律大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