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豆葉小米粥
「罷了罷了。」他覺得如果再和這三人計較下去,自己會短壽,「朱襄,你的頭髮怎麼回事?」
燕國本就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燕王噲被相國子之哄騙得禪位時,燕國差點被齊國滅國。趙武靈王為了不讓齊國強大,派兵前往韓國,護送在韓國當質子的公子職入燕登基為王,是為燕昭王。
「荀子,你多慮了。你看朱襄像個會和別人起爭執的人嗎?」藺贄道,「就算別人算計他,只要不出事,他估計也就想著讓對方道個歉就算了。」
荀子將握著的拳頭放在嘴邊,輕咳一聲道:「別胡說。」
朱襄點頭:「好。」
藺贄伏地叩首:「謝荀子。」
藺贄:得救了。
之後,燕國飢荒,人相食。
「攻破燕國的城!殺掉燕國的人!搶光燕國的糧食!你們的家人就能活下去!」
朱襄和子楚的臉色同時變得很精彩。
荀子使勁將寬劍拍在地上,朱襄和藺贄立刻閉嘴。
藺贄使勁拍了一下朱襄的肩膀,打斷朱襄道:「朱襄,你現在是秦臣,不要做多餘的事。」
就算你不想讓荀子擔心,你換個正常一點的理由啊。你看荀子的臉都氣扭曲了。
回憶過往,朱襄和藺贄單獨胡鬧的時候,他都能堅持住自我對他們冷嘲熱諷。當朱襄和藺贄步調一致的時候,他就像是失了魂一樣,會莫名覺得那二人很有道理,然後加入進去。
荀子看著這三人眉來眼去,心中火氣轉化成一腔無奈。
朱襄得意道:「現在我是夏同老師,夏同,叫聲老師聽聽。」
燕王一聽,臉色大變,心中滿是屈辱。
他們升起火堆,烤著麵餅,煮著放了許多豆葉的小米粥,繼續聊天。
朱襄和子楚同時面色漲紅。
朱襄:「我什麼都不想當,不想去王宮開會。」
哪怕成為君王,只要朱襄和藺贄不與子楚有權力上的爭鬥,這樣的友誼應該也能持續下去。
子楚用麵餅遮著半張臉,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樂間抬頭,淡漠道:「燕國能作戰的兵卒沒有趙國的五倍。臨時徵召,沒有訓練過的兵卒上了戰場也是累贅,甚至會拖累老兵。君上,燕國沒有五倍于趙國的善戰兵卒!」
燕昭王是一個非常英明的君王。他在位期間,內政用郭槐,軍事用樂毅,外交用蘇秦。燕國從瀕臨滅亡的小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樂毅領兵攻打齊國報仇雪恨,差點使齊國滅亡。
荀子捋著鬍鬚,很想訓斥,但這是秦王的要求,他不想給朱襄惹麻煩,不能直言辱罵秦王,只能忍著。
見子楚出來,藺贄回頭道:「你沒告訴朱襄趙國的事?」
子楚:「好。」
朱襄忍不住道:「荀子,沒那麼嚴重吧?」
趙武靈王為了攪亂他國局勢,插手他國王位爭奪,送公子稷回秦國當秦昭王,送公子職回燕國當燕昭王。他挑人的眼光真的是非常厲害。
「荀子,你聽我解釋!」
荀子第一次見到子楚。這位從趙國逃回秦國,還能得到太子和秦王重視的秦國公子讓m•hetubook•com.com他很好奇。這樣的人,一個心機深沉肯定逃不過。他擔心子楚與朱襄結交,只是想利用朱襄。
兩人陡然放鬆,但在荀子眼神掃過來的時候立刻重新挺直了背。
「有飢荒的會是燕國。」
「君上!君上!不要聽信讒言,趙國不可攻啊!」大夫將渠勸阻道。
朱襄問道:「真的?但村民說……」
朱襄放在腿上的雙拳握緊:「趙國的田地怎麼了?」
而且如今的燕王是在國相成安君弒君后被擁立上位,趙惠文王曾經不承認他的身份。
子楚補充,藺贄提問,待天色暗下時,荀子和藺贄終於將朱襄經歷的事都打聽清楚了。
他想起自己站在人群中,滿臉驕傲地與樂毅將軍抱拳送行。
為什麼自己會跟著藺贄、朱襄做蠢事?為什麼自己居然會認為藺贄說得很有道理!
「真的不會鬧飢荒。」藺贄道,「相信我。雖然我阿父去世了,但廉公還在趙國任相國。」
他將馬鞭指向前方:「你們的家人是否被餓死,就看你們手中的劍夠不夠鋒利。」
荀子扶額,看來這秦國,他是不得不入了。
樂間從地上爬起來,衝到將渠身邊,大叫:「太醫!快叫太醫來!」
廉頗身披盔甲,漠然地注視著前方。
旅途勞累,朱襄很快睡去。
將渠口中發出了彷彿野獸垂死時的哀嚎聲,彷彿燕國已經在他眼前滅亡了似的。
藺贄繼續大笑:「荀子,就朱襄那劍術,他只能等夏同當秦王之後才能刺殺,哈哈哈。」
藺贄道:「反正今年趙國不會鬧飢荒就是,其他的你別管。」
雖然三個豎子在藺相如墓前胡鬧讓他很憤怒,但他也鬆了一口氣。子楚能跟著朱襄和藺贄胡鬧,想來他們的感情是真摯的。
藺贄摸著下巴:「看來秦王很喜歡看你笑話?沒想到秦王是這種人!」
他如此期望朱襄能進入秦國,除了朱襄是能讓秦國更加強大的大才之外,這一幕也是理由之一。
將渠睜著眼,無聲無息地流著眼淚。
不過齊國沒抓住這個機會復讎,因為齊國國君也將有復國大功的田單用三個大城池賣給了趙國。
朱襄猶豫。藺贄立刻道:「對,明日我和你們一同離開。荀子,你要與我們一起入秦嗎?」
荀子用戒尺把不孝藺贄的腦袋當鼓敲打。
樂間在朝堂上一直很沉默,從來不反駁國君的意見。燕王本以為樂間會和以前一樣,沒想到樂間居然破天荒的忤逆他!
朱襄:「滾!」
將渠爬到燕王的腳邊,痛哭道:「君上,不可啊!如果你親征趙國,可能就會被廉頗擒獲!那對燕國是滅國之災!」
燕王無能,致燕國衰落的「讒言」死死壓在繼任燕王身上。他們試圖復刻燕昭王的政績,卻有心無力,便遷怒收留了樂毅的趙國。
燕王雙拳握起了青筋,臉如樹皮一樣扭曲:「寡人出五倍的兵力!親征趙國!」
子楚垂首:「是。」
按照禮儀,藺贄為藺相如結廬守孝,至少和*圖*書應該守一年。但荀子沒訓斥藺贄,還要幫藺贄掩飾。
瘦小的老人一邊流淚痛呼,一邊在地面上艱難地往燕王方向繼續爬行:「君上,為了燕國,請不要出兵!請不要出兵!」
見荀子表情緩和,朱襄跪著移動到荀子身邊,說起自己入秦后的趣事,轉移荀子的注意力。
藺贄使勁點頭:「對,重用我。既然我出仕了,好歹當個相國。」
不僅如此,廉頗還讓燕人當苦力運送糧食。一路上,無數燕人餓死累死。
他聲聲凄厲,燕王頭也不回,離開了朝堂。
子楚道:「朱襄經歷了那麼多事,到秦國的時候頭髮都斑白了,君上擔心告訴他趙國的事,他把自己鬱悶死。」
現在見朱襄和藺贄打趣子楚,荀子更放心了。至少現在,子楚確實與朱襄、藺贄平等結交。
藺贄也道:「對啊對啊,在墓前奏樂是我阿父的遺願。」
藺贄道:「結果他頭髮還是全白了。你說阿父沒事去托什麼夢?」
「呂不韋圓滑,只要你們一直佔據上風,他不僅不會與你們敵對,還可能成為你們最好用的工具。」荀子現在所言一點都不像一個儒家大賢,「小人以利驅之,但不可重用,以免壞了朝堂風氣。」
「荀子,我進入村莊時聽村民說今年收成不好。」朱襄本來想明日去打探,現在荀子讓他明日就走,他只好當面問出來,「冬季有瑞雪,雪化後會緩解春旱。今年春季也算風調雨順,怎麼會收成不好?發生了什麼,有我能幫忙的……」
藺贄點頭:「也對,你都變先王……」
「不要和朱襄、藺贄學。」荀子罵道,「和他們學,會亡國!」
子楚冷笑:「我是想瞞著他,但君上出賣了我,我能怎麼辦?」
燕武戾王的王后是趙威后和趙惠文王的女兒。在燕武戾王離世當日,燕武戾后自縊身亡。
燕王皺眉:「不是你說趙國失去了朱襄公,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
子楚滿臉尷尬:「是……」
子楚:朱襄還是如此擅長和長輩相處。
子楚用眼角餘光瞥了朱襄和藺贄一眼。秦國肯定不會亡,但他怕兩位友人會亡。
四月,廉頗圍燕都。燕王求和,廉頗同意,但沒要燕國的城池,而是讓燕國給了一筆數量誇張的糧食,連燕王宮內糧食儲存都少了大半。
「或許……燕國早就亡了。」將渠又道。
三月,廉頗連破燕軍,親征的燕王倉皇逃回燕都。
「唯!!!」趙兵士氣如虹,彷彿一群餓狼,朝著燕國邊境壓去。
他知道問不出來了,便不再糾纏。
燕王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惱怒,抽出腰間長劍,用劍托砸向將渠的腦袋。
樂毅和田單這一對曾經的死敵都被各自的君王拋棄。他們被逼走的時候,家鄉的人都跪地號哭。他們一同終老趙國,身死不能歸鄉。
子楚瞥了朱襄一眼:「是啊,我和政兒都無所謂,你最重要,你高興了?」
昌國君樂間拱手,冷漠道:「不能。」
年老的燕王臉色漲紅道:「趙和*圖*書國有廉頗,燕國有昌國君!昌國君,你對寡人說,能不能打!」
當他聽到院落里的慘叫聲之後,立刻衝進了門,看到一位蒼老但壯碩的儒生,正用沒出鞘的寬劍,把朱襄、子楚、藺贄揍得抱頭鼠竄。
子楚立刻用最誠摯的表情和言辭來表達自己的後悔,認錯速度之快讓朱襄和藺贄的眼神中都盛滿了鄙視。
「趙國雖然人心惶惶,但因長平之戰中秦國歸還了戰俘,趙國軍隊還未傷筋動骨;現在趙王重用廉頗,有良將領兵;趙國人失去朱襄公正是心情煩悶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出兵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無論趙國貴族還是平民都會努力作戰。」
「秦王還算不錯。」荀子鬆了口氣。
朱襄嘲笑道:「現在知道痛了吧?你當初怎麼說的?政兒無所謂是不是?」
荀子看了一眼朱襄,在朱襄滿頭白髮上移開視線。
「現在許多人都盯著這裏,你們瞞不了多久。既然已經祭拜,明日立刻回秦。」荀子現在心中很累,不想再教導他們。等入秦之後,再慢慢教導吧。
將渠的視線再次被淚水模糊,從模糊的視線中,他彷彿看到了出征的樂毅將軍。
公元前259年,長平之戰結束的第二年二月,燕王派兵攻打趙國。
「秦王對你不錯,你要好好回報秦王。」荀子很中肯地道。
如果不是看到朱襄這一頭白髮的份上,荀子肯定至少教訓兩個時辰。
這次輪到子楚委屈了。他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被揍?
樂間苦笑道:「將卿,你何苦呢?」
這次荀子沒有收勁,朱襄、子楚和藺贄三人都挨了狠狠好幾下。
每次胡鬧結束后子楚就懊悔不已,不斷反省。
子楚心頭一顫:「是!」荀子居然教導他秦國王位之爭?!
荀子道:「秦國權力集中在君王手中,只要秦王看重你二人,無論是楚國外戚還是其他秦國公子,都可以無視。秦王連太子都很少放權,秦國公子可以在他面前互相爭鬥展露才華,但在他定下繼承人之後,誰敢動,就是挑釁他的權威。你們都不需要再做多餘的事,也不能做多餘的事。」
燕昭王和燕臣們都唱著《詩經》,燕昭王還親自擂鼓作樂。他伸長著脖子高歌,唱得聲音都沙啞了也不覺得痛苦。
那時的王和臣是多麼快樂,那時的燕國是多麼的強大。
他又看向藺贄,然後迅速像看到髒東西一樣移開視線。
子楚覺少,披著衣服出門,見說要收拾行李的藺贄還在和荀子聊天。
燕國朝堂群臣聽見一聲凄厲的慘叫,垂首的人抬起頭,看到發須灰白的將渠佝僂著身子,頭上的鮮血和臉上的眼淚將地面都打濕了。
「真的沒事。」朱襄討好地笑道,「荀子,我當長平君了,有實地的封君!」
子楚和藺贄都要以袖遮面了。
朱襄忍住笑,繼續說趣事。
將渠臉貼在地上:「其他五國都沒有因為趙國勢弱而攻打趙國,反而向趙國伸出援手,他們就是要讓趙國保持現在人心惶惶的狀態,不讓趙
和圖書國重新有機會重新振作。燕國若攻打趙國,就是讓趙國重新振作!趙人英勇善戰,燕人不可敵!」
燕王驚恐悲鬱成疾,第二年(公元前258年)離世,謚號燕武戾王。
子楚和藺贄對視一眼。
荀子扶額:「朱襄,你也不能……罷了,教你你也學不會。有夏同和蔡澤幫你,藺贄也會為你出仕。除了刺殺秦王,其他事他們三人都護得住你。」
子楚:「……」震驚!
藺贄立刻道:「趕緊叫聲師伯。」
然後他們三人再次被荀子敲了腦袋。
朱襄:「……」委屈!
藺贄哈哈大笑:「你二人居然在秦王宮表演拙劣的劍技?夏同還輸了?夏同,你回到咸陽后沒有請劍術老師嗎?」
子楚將朱襄離開秦國時做的事細數了一遍。
鐵頭娃朱襄的摯友也是鐵頭娃的藺贄道:「你看看他滿頭白髮,再說一次?」
他曾試圖攻打趙國,但兵還未出燕國,就被趙惠文王壓下,乖乖奉上投降書,最後迎娶了趙惠文王的女兒為後,換取趙國支持。
藺贄不顧荀子還在這裏,扶額狂笑:「朱襄,你也太……哈哈哈哈,什麼叫你還沒為秦王做事,不好意思離開?秦王一定都被你逗樂了。」
藺贄笑道:「對了,揍政兒屁股算刺殺秦王嗎?」
朱襄垂下頭:「也對。」
藺贄好奇:「怎麼?被我說中了。」
蒙武沉思了幾個呼吸的時間,迅速後退,藏到了院牆後面。
他的聲音太輕太輕,連樂間也沒有聽清。
正好,朱襄和藺贄都是對權力沒有一點慾望的人。子楚應該能和他們倆相處愉快。
子楚心道,他也沒想到。
燕國太醫很快過來,穩住了將渠的傷勢。
藺贄:「哈哈哈哈哈哈!」
朱襄咬牙切齒:「閉嘴。」
……
子楚道:「君上有沒有被逗樂,我看不出來,但君上把護衛換成了蒙武將軍,還對蒙武將軍說,我回不回得了秦國無所謂,長平君必須安然無恙。」
「不過我沒騙他,今年趙國確實不會有飢荒。」
藺贄道:「去休息吧。明日我們一同入秦。等入秦后,我再慢慢說給你聽。」
藺贄拍著大腿笑道:「夏同,你明知道朱襄把親朋好友看得比自己重要,非得哪裡痛戳哪裡嗎?我說你也是真的蠢,這樣的話也能傳到朱襄耳朵中。你不知道他有多寵政兒,你對政兒不好,他會往你飯里放巴豆。」
藺贄長嘆了一口氣,使勁揉搓頭髮。
被揍之後,三人垂著腦袋跪坐在荀子面前,聽荀子教訓了整整半個時辰。
大部分燕臣跟隨燕王離開,只有小部分地位不高的燕臣跟隨樂間站在將渠身邊,垂淚看著將渠捂著頭上傷口不斷哀嚎。
將渠跪著爬到燕王面前:「君上,趙國的確衰弱,所以正好可以與趙國商議結盟,以壯大燕國影響,但斷不可攻打趙國。」
荀子袖口戒尺出手,在藺贄、子楚、朱襄頭上依次重敲。
現在將渠告訴他燕國弱小,就算趙國已經衰落,燕國也必敗無疑,簡直是拿著利劍往燕王的心和_圖_書口上戳。
趙國就是弒君上位的燕王的心病。他看到了趙國衰落,立刻以為自己抓住了機會。
蒙武是一個很靠譜的護衛。即使子楚和朱襄讓他離開,他也偽裝了一番后,靠在牆邊聽著屋內的動靜,繼續護衛秦國公子和長平君。
還好荀子是照著背抽,沒有讓他們破相。
子楚:「呵呵。」
「朱襄雖然頭髮全白了,但還能在秦國掀起巨浪。」子楚坐在燒著草編祭品的火盆旁,注視著火焰道,「其實我想就算不告訴他,他也會自己發現,不如我們一開始就告訴他,讓他有個心理準備。朱襄並不是脆弱的人。」
但燕昭王去世后,繼位的燕惠王立刻中了齊國田單的離間計,猜忌樂毅,樂毅逃往趙國,燕國立刻衰退。
將渠低聲道:「燕國快滅亡了,你問我何苦?」
子楚被朱襄和藺贄帶動,對荀子說話隨意了一些:「朱襄已經回報了很多。他在一個月的時間做了許多人一生都做不完的事。」
子楚看到這一幕,心中泛起暖流。
頭髮斑白的樂間深呼吸,毅然叩首道:「如大夫將渠所言,趙人驍勇善戰,又正需要一場勝利振奮民心,我們不能給趙人這個機會。」
這三人像是一個合格的國君和大臣嗎!特別是夏同,他寧願秦王都是虎狼之王,也不希望秦王變成藺贄或者朱襄那樣!秦國真的會亡!
最後,他將視線落在了子楚身上:「你就是朱襄那位秦國公子朋友?」
荀子:「……」他的手又癢了。
荀子和孔子、孟子不一樣,他做事更加現實。雖然禮儀重要,但荀子知道藺相如更希望藺贄趕緊去秦國,希望藺贄和朱襄都幸福快樂,所以禮儀應該為人的願望讓步。如果恪守禮儀,讓藺贄失去了入秦的機會,讓朱襄遭遇了危險,那才是「不孝」。
荀子見子楚連自己在秦王心中地位不如朱襄這種話,都能拿出來開玩笑,總算完全放下了心。
樂間是被燕國逼走的樂毅的兒子。當樂毅出走,燕國衰落時,燕惠王封樂間為昌國君以安撫國人。
樂間苦笑不語。
子楚無語:「當揍政兒屁股算刺殺秦王時,那我也護不住朱襄了。」
此戰後,廉頗聲名狼藉,比人屠白起更甚。
子楚很懷念在朱襄家的生活,哪怕老和朱襄、藺贄爭吵。
朱襄道:「入秦后想換個形象,白髮好看,出門也好偽裝。這次入趙,連藺禮都沒有第一時間認出我。」
「隨我出征!!」
聽著院落里的慘叫聲,蒙武抱著劍倚著牆抬頭看天空。就算是君上在這裏,也不會插手師長教訓弟子吧。
子楚苦笑:「就算再怎麼隱藏,他也會發現。」
他道:「秦王讓范雎和白起住在朱襄家中,不僅是對朱襄最大的保障,夏同,這也是秦王對你的認可。」
史料記載,趙軍殘暴,攻一城,屠一城,殺燒搶掠,燕國哀鴻遍野。
荀子道:「我會遲走幾日,替你掩飾。」
但當荀子的視線掃過來的時候,兩人認錯的詞比子楚還誇張,得到了子楚的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