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作者:木蘭竹
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里江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60章 野菜汁涼麵

第060章 野菜汁涼麵

一點關係都沒有!
呂不韋大笑:「朱襄公如此高德,我敬仰朱襄公都來不及,怎麼會和朱襄公不睦?你放心,朱襄公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你一心求學,朱襄公一定會指導你。對了,你知道咸陽學宮嗎?」
秦王道:「庶民不會追尋美味,他們沒有這樣的想法。」
朱襄向他們介紹各種醬料和配菜,讓他們想吃什麼就加什麼,如果懶得做就用已經調好的佐料。
「你啊。」秦王嘆了一口氣,「做你的飯去。」
先秦時代的調味品主要以各種醬料為主,醬油的前身就是豆醬,又叫清醬。
他坐在案旁,一邊翻看文書一邊嘆氣。君父每日要處理這麼多事,也太累了。他將來真的能像君父一樣,將這麼多事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嗎?
或許越是疑心病深重的人,就越喜歡朱襄吧。
蒙武道:「朱襄的家是政兒的家,政兒的家不是朱襄的家。這是朱襄告訴政兒的,應該是有區別。」
秦王點頭:「嗯。涼麵還沒好?」
朱襄摸摸鼻子,辯解道:「君上,不是我讓政兒學這麼難的事。我只給政兒規定了學習的時間和功課的門數,其餘的就是他自己選擇。只要他在一門課上得到了不錯的成績,就可以換其他想學的內容。這是他自己要求的。」
「硝石製冰,一種物質轉化的小技巧,和柴火燃燒一樣的道理。」朱襄就等著秦王問這個,哪知道秦王直到現在才好奇,「君上感興趣,我等會兒給君上表演戲法。」
「哦。」嬴小政看向秦王。
這當然展現出孟子的良好品行,讓他成為後世的道德標杆。他的言行,其實也更符合現代人的三觀。
韓非搖頭。
「如果能讓太醫和我們一起研究就好了。」朱襄眼巴巴,眼巴巴。
朱襄道:「你當舅父我傻嗎?這裏沒有外人。」
秦王頷首:「好,我等著看你變戲法。你這涼麵還沒好?」
「好了好了,只需要調味了。」朱襄給秦王介紹自己的調料。
秦王看完戲法之後就累了。他年紀大了,現在精力不濟。
每個朝代更替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位才華舉世無雙的君王。
秦王好奇:「何為戲法?」
秦王根本不理睬朱襄,他慢悠悠走過來:「你什麼時候從冰窖里取的冰?」
荀子劃分了嚴格的階級,認為各階級必須各司其職,國家才不會亂。他本人拋棄了「教導君王」的理想,將自己、也教導弟子成為君王的「臣子」,更注重求仕。
「荀子放心。」朱襄已經把熱茶準備好了,涼麵配熱茶,肯定不會傷腸胃。
韓非很有才華,但從韓非誣陷姚賈可以看出,韓非不會忠於秦國。如此大才,不忠於自己,自然要殺。
朱襄道:「太多了。政兒什麼都想學。」
已經不常和秦王開玩笑的范雎捶了一下腿,難得又與秦王開起了玩笑:「君上,若你再不去,我就要自己去了。還是和政兒同桌吃飯,飯更香啊。」
蒙武道:「朱襄做的涼麵真好吃。」
做實驗的時候,墨家弟子幫了許多忙。
他牽著嬴小政,領著秦王去看棉花田。
但後悔了,相和還是要與朱襄一起為秦王表演戲法。
呂不韋尊敬道:「當然,那可是秦王。」
即使秦國在他的手中已經變成了最強盛的國家,但當年的晉國不也如此?他心裏仍舊沒底。
秦王皺眉:「學習不可一味貪多。」
嗯,不會殺。
朱襄拍著胸脯道:「君上你就等著吃吧,味道絕對好!」
秦王想起嬴小政鼓鼓的腮幫子,乾咳一聲:「朱襄說想讓政兒減肥?他究竟在想什麼?」
眾位老人湊到了樹蔭下的桌子旁。
這些小把戲,夢境中的自己都見過。
「種你的田。」荀子沒好氣道。
他得意地指著自己:「政兒像我,我也是什麼都能學!」記憶力好就是了不起!
墨家鉅子給了朱襄一個難以描述的眼神。
朱襄笑道:「當不當將軍,也得記下秦國的地勢。不對秦國了如指掌,他就不知道怎樣的政令才最有效。」
蒙武疑惑道:「太子,朱襄是你的子侄,這有什麼需要羡慕政兒的?」
他甚至晾了荀子好幾天,一點都不符合他給自己打造的求賢若渴的形象。
君父都說朱襄是他的輔政大臣了,他是不是去蹭飯也沒關係?
嬴小政琢磨著舅父的話,突然想起了韓非。
「這叫醋和醬油?真香。」秦王吃完后,捋著鬍鬚道,「太醫說寡人應該少吃些肉了,這醬油正和圖書好適合寡人。朱襄,你要什麼賞賜?」
即便是政兒現在就坐上王位,秦國也一定會沒問題。
「真是……還好寡人不信方士。」秦王感嘆完后,慶幸道。
「哦。」朱襄繼續忙碌起來。
太子柱微愣,然後扶額苦笑著搖頭:「朱襄真是……唉,我怎麼沒有這樣的舅父?」
秦王笑道:「讓他們多出點力也不錯,免得他們沒事幹。」
「政兒就是太懂事。」秦王背著手道,「作為未來的秦王,不需要如此懂事。」
范雎道:「不管他想什麼,他肯定是對政兒好。只是減少一些零食,一日三餐沒有餓著政兒,政兒自己也同意了。」
「舅父,你可別對外人說今天的話。」嬴小政拉著朱襄的衣擺道。
他愁眉苦臉地批改起文書,而秦王則牽著曾孫兒去水邊釣魚。
而荀子不同,他是首個提出士要在君王之下,士不能背叛國家和君王的人。
老秦王氣勢驚人,入秦之行又關係到儒家的未來和荀子的理想,荀子說出的每一句話、做出的每一個表情都經過深思熟慮,讓秦王能夠按照他的期望行動。
太子柱傻眼:「啊?」
涼麵最重要的兩種調料,自然是醋和醬油。
嬴小政鼻子噴氣,叉腰。我有荀翁和舅父,韓非確實不算什麼。
秦王:「……」
太子柱:「……」你究竟在說什麼?
朱襄覺得,無論是哪個秦王估計都對儒家有些「偏見」。
秦王隨口念叨了幾句,興緻勃勃登上馬車去朱襄家接受荀子的效忠。
但一個暴君是不會希望自己被人帶著走的,如果讓秦王發現他欲擒故縱,恐怕就會招來禍事。
沒有什麼比天下統一,結束戰亂更重要的事。
他決定給自己放幾日假。
自己加?哪怕自己曾經是質子,秦王也沒有自己做過飯。朱襄如此「僭越」,他覺得挺有意思,就同意了。
朱襄樂得對秦王連連作揖:「君上放心,我想找衛兵幹活,都是直接找蒙武和白公!」
荀子見秦王居然直接丟給朱襄令牌,眼皮子忍不住顫了顫。
「除了醋,我還釀造了醬油。醬油的釀造方法和豆醬差不多。」朱襄道,「君上若喜歡,我一併將方子寫給君上。」
每當看到這一幕,朱襄就要感慨,自家外甥的膽子比自己大多了。他雖然竭力給秦王展現出無知平民對待長輩的一面,而政兒是真的敢在秦王面前當熊孩子啊。
「用大豆做成美味的醬料,平民也能食用。」朱襄樂呵呵道。
太子柱按著額頭,道:「你的意思是,君父真的在朱襄家中休息,讓我暫代國君之職?」
即便他不是第一次見到朱襄變戲法,心裏也有些綳不住。
朱襄道:「君上,我要不要也去咸陽學宮幫忙?」躍躍欲試躍躍欲試。
就像是三家分晉,也沒有多少人鄙視魏、韓、趙的國君,為他們原來的君主晉國國君叫屈。
韓非驚訝:「為了、為了照顧?」
朱襄道:「就是憑空變出火焰、冰塊之類,看上去很神奇,但知道了原理,就很平常的表演。」
他本來不會這麼快到達,但路上遇到了呂不韋的車隊,被捎帶了一程。
當方士看到夢境中的自己被騙時,心裏一定在嘲笑自己很蠢吧?還好,夢境中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
他給了朱襄用他冰窖的權力,但朱襄從未來他冰窖中取過冰。聽蒙武說,朱襄家不缺冰,他一直很好奇,想要觀察朱襄從哪裡拿的冰,現在都沒找到原因。
秦國出現了這樣一位公子,那麼確實是該秦國統一天下。
朱襄回頭,嬴小政就像是一隻被帶著遛的小胖狗狗一樣,拉著秦王的手往前跑,秦王好像被他拖著跑似的。
荀子起身,恭敬作揖道:「謝君上。」
太子柱得知此事後,臉上的皺紋更深了。
朱襄一邊製作調味料,一邊道:「按照常理,應該是先不餓死,然後吃飽,再計較營養和口味。但為什麼一定非要按照這個常理來?就算一天只能吃一頓勉強不餓死的飯,如果這頓飯能稍稍美味一些,生活也會稍稍有些盼頭。」
孟子就是這樣的士。
呂不韋道:「荀子也曾指點過朱襄。他為了照顧朱襄入秦,現在成為了咸陽學宮的祭酒,你還可以去拜訪荀子。」
現在靠譜的醫生非常難得,朱襄也只能眼巴巴地瞅著秦王,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要求。
他曾經說要誓死跟隨朱襄,甚至想把墨家鉅子令都送給朱襄。現在他很慶和*圖*書幸朱襄沒有接受鉅子令。
朱襄笑道:「我把醬料也端上去,君上想吃什麼味道就加。」
他確實已經老了,曾孫都這麼厲害了。
曾大父生氣了嗎?好像不但沒有生氣,還很滿意。
秦王好奇:「海外也沒有仙山?」
韓非問道:「是誰、誰提議,建、建咸陽學宮?」
政兒出生后不久就能言語,連未滿周歲的事都能記得一清二楚。他過目不忘,舉止沉穩,思想成熟,自制力極強,小小年紀就已經展現出了君王應該有的本事。
朱襄笑道:「我是子楚的好友,政兒的舅父,勉強也能算是君上的晚輩吧?出了這扇門,我對君上畢恭畢敬。回到家后我還將長輩當君上對待,那才是失禮。」
秦王冷哼了一聲,沒有給荀子難堪。
每次看到舅父變戲法,嬴小政就感到了一種想要讓夢境中的自己再多埋一點方士的衝動。
「去朱襄家。」最終,秦王還是決定原諒儒家,給荀子一個向他盡忠的機會。
夢境中的自己,你被騙了啊!你堂堂一個始皇帝,居然被方士騙了!
朱襄停下了手中的活,長嘆了一口氣:「君上,這對秦國的統治也有好處。現在秦國就算統一了天下,也得任用對秦國不忠心的貴族。因為要當官吏,好歹得識字吧?現在能讀書識字的人就那麼多,君上不放心也選無可選。」
從山上采來野菜后,朱襄將野菜榨汁,做成了綠色的健康麵條。他用涼白開和硝石做成冰水,將煮熟的麵條放進冰水裡。待麵條變得筋道之後,朱襄取來芝麻油,將麵條細心地揉搓。
秦王倨傲道:「荀卿在咸陽待了幾日,對我大秦可有什麼看法?」
嬴小政都想捂臉了。
他秦始皇嬴政被方士騙,和我這個舅父的好外甥政兒有什麼關係?
朱襄鬆了口氣,白公終於和范公變成朋友了啊,真是難得。
「知道,也是同樣的原理。」朱襄給秦王介紹了氧化還原反應,那九轉金丹的九種變色,就和這個道理差不多。他又說起重金屬的毒性,相和輔助說明。
過了幾日,秦王吃著宮中膳夫做的菜,又看著蒙武送來的朱襄家的最新情況,他饞了。
朱襄見到了秦王如此的吃法后,不由感慨,秦王從老陝人的祖宗變成山西人的祖宗了。
直到朱襄和嬴小政出現,秦王才真切地感覺到,天命在秦國這一邊,秦國確實能統一天下。
呂不韋道:「荀子,你知道嗎?」
呂不韋說著說著,有點酸了。他也想成為朱襄公的友人。
貴族吃的醬料都是各種魚肉、瘦肉、禽肉做成。當一些貴族淪為平民后,一直在尋找各種肉醬的替代品。他們發現,豆醬的味道和肉醬極其相似,就發明了「清醬」。之後豆醬不斷發展,變成了醬油、豆瓣醬、豆豉等各種後世常見的醬料。
朱襄的到來,縮短了這個過程。
范雎無語。本來飯前吃太多小點心就不好,君上在說什麼奇怪的話?這和未來的秦王有什麼關係?
秦王從袖口掏出一塊令牌,丟給朱襄道:「這塊令牌還可以調動衛兵,不要亂用。不過你足不出戶,也沒機會亂用。」
「才不會弄髒。」嬴小政伸長脖子看著盆里,「曾大父讓我提前下課,怎麼能叫逃課?」
還好,秦王顯然心情不錯,沒有將荀子當做敵人,將荀子每一句話都仔細琢磨。
「嗯。」秦王道,「政兒呢?」
醋此刻已經有了,但醋的釀造工藝是和酒的釀造工藝同步提升,而現在連釀烈酒的技術都還在摸索中,醋的釀造技術自然也不太好。
朱襄搖頭:「不完成上一門功課,政兒不會選新的功課。只要都能完成,就不算貪多。」
而朱襄的出現,讓秦國在統一天下之後也能找到繼續前行的路。舅甥二人相輔相成,秦王覺得哪怕自己現在閉上眼睛,也放心了。
荀子開始和藺贄商量怎麼「招生」的時候,韓非緊趕慢趕來到了咸陽城外。
朱襄道:「秦國應該是這片土地上如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了。」
「什麼涼麵?」秦王問道,「麵條放涼了吃?」
荀子恭敬道:「秦王,天氣炎熱,先休息會兒,我再將文書呈給你。」
「你對秦王是不是太過失禮?」荀子低聲道。
今日又見到了,他就懶得再等暗衛查,直接問了。
秦國關東平原上也種植了部分小麥。在朱襄遞上文書請求秦王吃飯給錢后,秦王讓人送來許多進貢的食材,蜀地和和圖書楚地的稻米和關東的小麥都在其列。
比如有個叫徐福的,就特別擅長變把戲。已經成為秦始皇的自己對徐福所說的神仙戲法深信不疑,給了徐福大量錢財,讓徐福去尋仙島。
看看這一手醋泡飯的絕活,說不是山西人的祖宗,別人都不信。
秦王道:「貴族和平民豈能一樣?」
後世文人不喜歡荀子,更喜歡孟子,因為他們說荀子「諂媚」,沒有「文人風骨」。
咸陽附近日照多,棉花長勢不錯。但現在沒有結果,什麼都看不出來。秦王巡視了一遍,覺得沒多大意思,就回到院子里,讓朱襄表演戲法。
朱襄炸了一個香料油,作為涼麵的底料油:「有。庶民吃藿飯的時候也會計較火候口感,看見路邊漂亮的野花會摘下來擦在頭上,農閑時會將臉洗乾淨再出門和人聊天……即便沒有貴族那麼多閑暇去讓自己開心,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在身邊尋找快樂。這就是人。」
只是推舉一個想要拜見朱襄的學子而已,呂不韋以自己對朱襄的了解,朱襄不會拒絕。
馬車裡沉默了一會兒,太子柱問道:「那個涼麵,真的很好吃?」
「那個……我采了些野菜,做了野菜涼麵,君上先吃一碗再聊?」朱襄小心翼翼道。
秦王面色古怪:「你不僅想讓庶民不餓死,還想讓庶民吃到美味的食物?」
荀子皺緊眉頭思索了許久,長嘆了一聲。
「真不知道君父怎麼會在處理完文書後,還能有精力每日去朱襄家閑逛。」太子柱嘟囔。
韓非當知道幫助他的「商人」就是著名的呂不韋時,結巴得更厲害了。
秦王原本不服老,但和嬴小政相處久了之後,他的精神不知不覺放鬆了不少。
朱襄抬頭,嘴角還掛著醬汁:「賞賜?君上,不用了,一點調味料而已。」
他雖然不信方士,也不信自己能找到仙山,但他確實信上蒼有靈。
太子柱有些意動。
「君權強,則貴族弱;相反亦是。所以秦國想要徹底讓六國貴族無法翻身,就要選拔更多不屬於六國貴族的人才。」朱襄看著秦王道,「貴族和平民都是君王的國民,除了君權至高無上,其他人沒有資格說自己比別人高人一等。」
太子柱已經長大了,該讓太子柱學習政務,為他分憂了。
雖然膳夫已經把朱襄給的食譜研究得七七八八,但無奈朱襄自己做菜不用食譜,偶爾心念一動,就隨手把應季的食材丟進鍋里,做出從未見過的美味。秦王還是很饞朱襄做的菜。
但已經養成這樣子了,朱襄也沒辦法。
嬴小政趕緊上前抓住朱襄的衣擺:「舅父!」
「讓你慢點,別噎著。」朱襄幫嬴小政擦臉,語氣無奈極了。
蒙武老老實實道:「因為君上吃飽喝足玩累了,正在睡覺。君上明日還要繼續在莊子里休息,讓太子批改文書。」
「好。」秦王又捋了捋鬍鬚,「荀卿帶來了那麼多儒生,你可以帶幾人一同去抄書,早日將咸陽學宮辦好。荀卿,你就去咸陽學宮當祭酒,如何?」
雖然他曾大父肯定不知道他被方士騙得有多慘,但他總覺得這句話是在嘲諷他。
呂不韋道:「是上卿藺贄,藺相如的兒子,朱襄公的友人。朱襄公的友人個個都是賢才啊。」
嬴小政立刻把臉從碗里抬起來:「我也想看!」
旁邊伺候的宮人眼皮子直跳,把臉垂下,怕露出震驚的表情。
……
當他到了王宮,看到滿桌子的文書時,他臉上的意動散去。
雖然他之後後悔了,覺得還可以再勸勸。但殺了就殺了,也不是很後悔。
文書太多,壓得他動不了了。
秦國各代君王努力了這麼久,但統一天下仍舊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
朱襄作為農學教授和農科院的一員,自然知道如何釀醋。畢竟,農學院和農科院都是會對外售賣手工農產品補貼家用的。
秦王讓人去叫太子柱進宮幫他處理剩下文書,就歇息在了朱襄家中。
經過了一段時間摸索,朱襄已經把比現在味道濃烈許多的香醋釀造了出來,準備送給秦王當禮物。現在正好讓秦王嘗嘗味道,看喜不喜歡。
「說來,你那棉花種的如何了?」秦王吃了七分飽,想著太醫說的話,停下了筷子,「帶寡人去看看。」
「君上啊,」朱襄無奈,「不要打擾政兒上課好不好?」
太子柱再次微愣。半晌,他嘆了口氣,笑道:「是啊,他是政兒舅父,也是我的子侄,是我想岔和*圖*書了。」
這條路不高尚,在現代人看來是落後的、愚昧的、充滿奴性的腐朽思想,但在戰國時代……
荀子道:「朱襄的手藝又進步了。」
韓非糾結地扯了一下頭髮:「咸陽、學宮,秦王要學稷下學宮?」
嬴小政拽著朱襄的衣角,抬頭看看自家舅父,又看看曾大父。
魏晉南北朝時醋都是稀罕品,在此刻的秦國自然也是稀罕品。秦王就喜歡把醋倒進小米粥里吃。
秦王見朱襄說著說著政兒,就開始自吹自擂起來,他給了朱襄一個鄙視的眼神,抬腳去旁聽政兒上課了。
朱襄在其中加入了土豆澱粉,做成了後世人吃一口會將外賣商家拉黑,但此時人讚不絕口的混合麵條。
蒙武使勁點頭:「夏天吃真舒服,我真想每日都吃。但雖然朱襄給了我食譜,我家裡做的飯菜總沒有朱襄做得好吃,真奇怪。」
士大夫原本是站著的,荀子卻讓他們跪下。
「舅父!好香!」
其實朱襄隨便挑選的食材做的菜不一定有宮中膳夫做的美味,但足夠新鮮有趣,哪怕不符合秦王胃口,秦王都能多下一碗飯。
不是在他手中,也不會在大柱手中,而是在子楚或者政兒手中。
荀子的選擇,只是因為「實際」,為了「大一統」。他所有的政治言論,都是思考如何促成並鞏固大一統。
上次荀子入秦,秦王就密切關注。否則荀子也不會被范雎接待。
秦王在莊子里睡了個好覺,正在妻妾床上睡覺的太子柱被驅趕起來,一臉懵懵地往王宮趕。
秦國從還在與戎狄搶地盤的時候,到如今成為了戰國最強大的國家,一直走在儒家理論的對立面上。「儒不入秦」的潛規則,更是讓秦王咬牙切齒。
秦王離開后,荀子鬆開拳頭,將手心的汗在衣擺上擦了擦。
朱襄尷尬。他被嫌棄了?
又過了兩月,咸陽學宮建立起來。
他真怕荀子得罪秦王。
太子柱有些饞了。他也想去啊。但朱襄去了城郊之後,他不好意思每日去打擾,擔心君父會猜忌他。
他對齊王不像是臣子對君王,而是老師對弟子。他更強調士的品格和尊嚴。
呂不韋道:「不,秦王怎麼會學別人?咸陽學宮就是咸陽學宮,不是稷下學宮。咸陽學宮是甄選為秦王效力的人才的地方,不是讓別人不受約束地講學的地方。你去了就知道了。」
白起雖然是人屠,但後世人卻對他被逼死多有同情。還好他救下了長平的戰俘,不用和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站在對立面上。
「好了好了。」朱襄端著一個小碗道,「君上先嘗嘗,味道不合適我再調。」
韓非點頭。
他怎麼就將政兒養成吃貨了?這樣養育始皇崽崽真的沒問題嗎?
我可以不用你,但你嫌棄我,那就該被砍頭了。
宮裡的膳夫可不敢拿秦王試菜。
他以為朱襄只是單純地不懂如何與君王相處,現在看來,朱襄很聰明,成長了許多。
「涼麵來了!先喝口熱騰騰的紅棗薑茶暖暖胃再吃。」朱襄招呼道。
呂不韋的眼光極好,即便韓非還是個年輕的結巴,他也認準這是個賢才。當他聽說韓非要去拜見長平君的時候,那一顆「奇貨可居」的心又蠢蠢欲動,立刻拍著胸脯表示自己能幫韓非引薦。
但朱襄接觸了荀子之後,很清楚荀子絕對不是一個對君王諂媚的人。荀子一生的經歷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在春秋時,士的地位非常高。一些自認為很有才華的士甚至輕視國君。而當一個國君給不了士想要的待遇,士背叛國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會遭人非議。
老秦王年紀大,若吃壞肚子就不好了。
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剝奪削弱貴族權力,強調忠君愛國……荀子的理論,就是後世西方文藝復興時的《君主論》,也是華夏漫長的封建時代所踐行的道路。
朱襄道:「現在的貴族大多有一個很厲害的白手起家的先祖,而那些創下了貴族基業的先祖,難道不是當時的平民嗎?」
所以,他終於可以放鬆了一些了。
他會教出李斯和韓非,就可想而知了。後世文人厭惡荀子,也可想而知了。
秦王疑惑:「難道政兒還想當將軍?」
除了涼麵,朱襄還切了許多燙好的蘑菇絲、蔬菜絲、肉絲,與涼麵混合在一起吃。
呂不韋向朱襄解釋完誤會後,雖說沒能成為被秦王護得很嚴實的朱襄的友人,但也算是能在秦王不在的時候,去朱襄家裡轉悠轉悠,和朱襄說上幾句話和*圖*書了。
秦王頷首:「的確如此,只是他如此年幼,就要背輿圖了,唉,你是不是對他太嚴苛?」
硝石製冰,焰色反應,小孔成像……秦王眼睛越睜越大,嬴小政坐在凳子上的肉乎乎小屁股磨來磨去的速度越來越快。
「如果方士真的有仙術,他們又怎會在凡間求富貴?」朱襄嘆氣,「不過長生不老,羽化成仙,是所有人的夢想。即使知道不可信,但很多人仍舊會想要抓住一點可能性吧。」
秦王贊同:「種你的田。」
「蒙武,為何君父突然讓我批改文書?」太子柱越想越害怕,該不會是君父在考驗他吧?
呂不韋嘆氣道:「是啊。朱襄說荀子是他老師,但我看啊,荀子更像是朱襄的大父。」
這在後世,又叫做「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試圖將自己放在和國君同樣的高度。
後世釀醋和釀酒的技術已經分開,釀醋更容易,醋也更美味。
蒙武糾正道:「那是君上賜給政兒的莊子,所以應該叫政兒的家。」
朱襄看見荀子畢恭畢敬的態度,心裏想起了曾經聽過的講座。
秦王驚訝:「他自己選?他還選了什麼?」
聽荀子叫自己君上,秦王嘴角咧開的幅度十分誇張。
秦王故意不回答,待朱襄垂著頭嘆氣時,才失笑道:「你想讓誰幫忙,就拿寡人的詔令去找人。」
白起已經吃了好幾次涼麵,對各種調味料不感興趣;荀子喜歡自己動手;秦王和范雎都對自己調整佐料很好奇,嘗試了幾個口味,最後艱難地把自己調好的涼麵咽下。
秦王對膳食很挑剔,露出吃到難吃東西的表情還堅持將食物吃完,他真是聞所未聞。
「可這不是什麼功勞,不過是我給長輩做了一點好吃的。」朱襄拒絕道,「若君上堅持要賞賜,那我可以去王宮裡抄書看嗎?聽聞君上有很多藏書。」
如果是現在的他。什麼韓非,無所謂,你隨便嚷嚷,師兄我高看你一眼算我輸。
嬴小政剛停止磨板凳的小屁股又默默挪動了。
秦王皺眉:「有功勞就要賞。秦國律令,不可拒絕賞賜。」
太子柱道:「政兒的家和朱襄的家有區別?」
好處暫且不提,成了朱襄公的友人,就會被天下所有人認可為賢才了。
荀子進入咸陽后,秦王沒有親自相迎。
「去做你的涼麵,我也去看看政兒。」荀子道,「不要做太涼的食物。」
「去去去,就算君上來了,你也不該逃課。」朱襄揮著手把嬴小政趕走,「別湊上來,弄髒了麵條。」
韓非道:「秦王、霸道。」
嬴小政臉皮抽搐了一下。
秦王嘗了一口,道:「不錯。醬料味道再濃一點。」
嬴小政使勁往嘴裏塞麵條,鼓鼓腮幫子,腮幫子癟了:「我吃好了!」
「呂、呂公不是和長平、長平君不睦嗎?」韓非緊張道。
朱襄才入秦多久?不到一年時間,秦王就已經對朱襄如此親近信任了嗎?
朱襄帶來的小麥還沒收穫,此刻秦國的稻米和小麥即便磨成了麵粉,篩了許多次,口感仍舊不太好。
朱襄帶著人將麵條端上來時,白起正在和范雎聊天。雖然不知道他們倆聊什麼,但看他們聊天的神情,好像雙方都十分放鬆。
或許自己應該多休息休息,這樣還能多活幾年,多教導幾年曾孫。
秦王沒問朱襄為何知道海外的事,他只感嘆道:「也對。如果真的有神仙,他們怎麼會不出現?要麼他們對凡人毫無興趣,要麼他們根本不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哪種,我們都無處尋他們。還有其他戲法嗎?我聽聞方士能煉丹,你可知道煉丹術?」
荀子當然是不可能跪在秦王面前對秦王效忠的。他瞥了一眼老秦王,禮儀倒是做足了,但表情顯然不是很客氣。
「好。」朱襄擦了擦嘴,對嬴小政道,「你繼續……哎,你慢點!」
朱襄道:「在上課,白公正在教政兒秦國的河流山川,讓政兒背地圖。」
若不是荀子對范雎誇了秦國,即便荀子是朱襄的老師,秦王也懶得理睬。
只是這樣的成長,藺相如恐怕不會太願意看到。父輩總是期待子孫的成長,又心疼子孫的成長。
他在夢境中看到韓非的時候,就覺得殺韓非很可惜。不過如果換作是他,他應該也會……
秦王現在越看嬴小政越喜歡。
朱襄將相和也叫出來,和他一起表演戲法。
特別是看見對各種口味菜肴來者不拒的嬴小政,抱著專屬小碗毫無禮儀地噸噸噸乾飯時,秦王總忍不住胃口大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