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對東甌好意
有了秦軍和東甌王派去的兵卒的護送,朱襄甚至自帶兵權,比東甌國真正的主管農業的大臣權力更大。
他再次仔細打量朱襄。
嬴小政氣得翻白眼。
他總不能學西甌那群蠻夷,下令靠吼吧?
他都懷疑李牧是不是胡人,怎麼每次都是搶了東西就跑?聽說只有北邊的胡人會這樣,連西甌那群部落人吃相都沒有這麼難看。
東甌王不僅同意他帶著秦軍幫忙指導沿海平原農人種植,還給了朱襄能直接對當地人下令的權力。
秦始皇拿下百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如果早早將百越的產糧區作為據點,拿下百越就容易多了。拿下百越之後,以沿海平原為中心往外輻射,馴服百越更是輕而易舉。
朱襄又道:「如果你同意,我可以讓秦軍來幫忙修建水利。」
春秋時,越國核心領土在江浙一帶。
當他看到朱襄用筆勾了一條線,秦軍從海面暢通無阻來到溫州與他做生意,他的心更是拔涼拔涼的。
總不能說,先人看到越人如今連地都不會種了,一定不會傷心,還會叫好吧?
他嘆氣道:「聽聞此地越人並不完全服從你的管束,東甌國西邊有自稱西甌的部落聯盟首領,與東甌王並駕齊驅。越國怎麼會淪落如此?先賢大禹若見後代子孫淪落到連田都不會種的地步,不知道會不會在會稽山上哀嘆。」
許多越國的人才不想回歸原始生活,便去了中原,讓剩下的越人更難保存原本的文明。
王翦:「什麼?黃鼠狼還會給雞拜年?」
雪姬也臉色蒼白。
李牧和王翦在讓朱襄被揍一事上達成了共識。
朱襄離開之後,東甌王想著王宮裡有李牧和王翦兩尊大神,雖然精神困頓,也怎麼都睡不著。
朱襄都已經在前往東甌王宮的路上,他們再煩惱也無可奈何,只能想著朱襄之後挨揍的模樣自我安慰。
朱襄如果和秦軍一同來幫他們種地,並且讓秦軍與他們生意交流合作加深,他們將會獲得巨大的利益。
朱襄笑了笑,道:「我好歹是秦國的長平君,吳郡的郡守。這點事,還是能決定。」
舅母你太信任舅父了!所以舅父才如此喜歡冒險!
朱襄看著東甌王興奮的表情,心中同情了東甌王一秒。
這一幕朱襄是否提前算到?這是無心的發展,還是朱襄的計謀?
浙江的地形條件對於農業種植而言並不算優越,後世有稱,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便是說浙江可供大規模農業種植的「平原」,僅占浙江省面積的五分之一,其他大部分地方是丘陵和山地。
東甌國通文墨的大臣本就不多,這幾個重臣如果出了好歹,誰來替他撰寫文書?
「東甌的平民就會心向秦軍。」朱襄道,「東甌沒有把農人當庶民,而是當奴隸。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所以如果秦軍南下,他們會聽從東甌貴族的命令充當兵卒。」
嬴小政冷哼:「蠻夷之地,不需要多作打算。」
如果能與秦國交好,他們就能通過秦國戰船的護送前往中原換取珍寶,貴族們想一想就開心不已。
三人便把寢具上的乾草和木板、錦緞鋪到了地上,讓朱襄睡在中間瞎叨叨。
哪知道,秦軍從海上來了。
他瞟了一眼李牧的表情。李牧仍舊八風不動,看上去似乎很習慣朱襄的這一面。
朱襄是否在做此事之前,就已經料到他必定會成功?不僅成功,還能挑起東甌國君臣的矛盾?
朱襄又嘆了口氣,道:「我這次帶了秦棉來,想與東甌國交換東西。東珠雖好,但秦國更想換軍糧,你明白嗎?秦國不想打東甌國。如果我們攻打東甌國,楚人立刻就會南下。我們只想和你們做生意。」
之後東甌王雖不再勉強,但朱襄所坐的位置也與他很近,以表示他對朱襄平等以待。
當時秦王柱還不理解,東甌強大之後,秦國若想滅百越,恐怕就更難了。
嬴小政嚇得差點把自己的小揪揪扯下幾根。
越國被楚所滅后,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都歸屬楚國所有,現在屬於秦國吳郡。
朱襄得到的東西比他想要得更多。
朱襄看著李牧的眼神滿是幽怨。說好的夜談,你居然一個人偷偷睡覺。早知道我就該踹你幾腳,把你踹起來。
王翦在心裏暗道,看來自己對朱襄還不夠了解。
在朱襄給予的巨大利益面前,東甌國大部分貴族都經不起誘惑。
一派認為秦國向來聲名狼藉,此次前來肯定沒懷好意,該https://www.hetubook.com.com找借口早早把這些人打發走才行;
不過東甌都城與吳郡隔著兩片山,可能真的消息不靈通?唉,所以要開發海運啊。
他們既自豪,又唏噓。
朱襄:「現在他們一定吵得很厲害!」
王翦:「他們吵什麼?你好心幫他們,他們還不樂意?」
朱襄道:「既然將來確定一定會攻打百越,現在我是吳郡郡守,我就該為未來做打算。」
朱襄手握的權力,就是東甌國主管農業的大臣的權力,分文不差。
越國至此分崩離析,地盤從與齊國接壤,龜縮到浙江南部,甚至被趕到更遠的閩地,與當地土著融合。
朱襄道:「越王勾踐時,改革土地耕種,將鳥田改為井田,興修水利,發展農具。現在我一路看來,東甌平原居然又恢復了鳥田,實在是令人心痛。」
見氣氛不對,朱襄趕緊起了話頭,引導李牧和王翦說起越國的過往。
他們嚮往著中原的珍寶。因為楚國截斷百越和中原之路,他們想要求得中原的東西十分困難。
朱襄:「其實我真沒抱什麼壞心思,沒想過他這裏糧食豐收后,缺糧的閩越和西甌會來搶他。」
嬴小政道:「東甌之事,我會全力支持舅父。舅父放心。」
寧紹平原與台州中間隔著重重山巒,成為楚軍和百越的天然界限。越王後裔才能在台州、麗水、溫州建立東甌國。
「沿海平原雖不如吳郡平原,也能產出大量糧食。」朱襄眼底泛起了心疼。
美人頻頻回頭,心都碎了。
朱襄又摸了摸嬴小政的腦袋:「什麼是好大喜功?打沒有收穫的戰爭就是好大喜功,會讓國家衰敗;你看北方胡人年年南下,他們為何不會因為窮兵黷武而讓下屬離心?因為他們每次南下都有利可圖。」
朱襄好歹也是荀子手把手用戒尺教出來的高徒。荀子教出來的高徒雖說不一定是大儒,但在禮儀上絕對挑不出錯。
李牧和王翦:「……」
他說完就去沖了一個冷水澡,果然重新變得精神奕奕。
王翦看向李牧的眼神中有著哀怨。他想,以後都無法再尊敬地稱呼李牧一聲「李將軍」了。
朱襄、李牧、王翦三人在馬車上說越王蠢,等到了王宮,朱襄就會改口只提越國曾經的輝煌,不提越國的痛處。
浙江產糧大區是三大平原,即杭州、太湖一帶的杭嘉湖平原,寧波、紹興一帶的寧紹平原,台州、溫州一帶的沿海平原。
這就是朱襄公啊!
「東甌又不是什麼重要的地方。」嬴小政道,「等吞併中原之後徐徐圖之也不遲,舅父何必現在去與他們對上?」
東甌王興奮道:「那李牧將軍會調往何處?」
雖也有迷路之後順手滅國這種事,但那是力量的絕對碾壓。越國難道認為自己碾壓楚國?楚威王時,楚國正值強盛吧?
現實中,鳥田就是類似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種植方式。百越多鳥,農人引來鳥去田地間啄食野草,翻找蟲子,將土地翻鬆后播種,鳥糞還能作為肥料。
原本一個越國,現在變成了百越,怪不得朱襄公會嘆息不已。
他讓東甌王拿來紙筆,東甌王拿來了毛筆和絹帛。
李牧坦然地與王翦對視。
就像是閩越王也沒想當閩越王,而是去掉個「閩」字,當越王一樣。
越王無疆真的信了,調轉兵鋒去打楚國,然後被楚威王擊潰,越王無疆被殺。齊國趁機出兵,擊潰徐州的越軍。
三人吐槽了一下越王的騷操作,感嘆了一下越王無疆的腦迴路。
王翦默默移開視線。明明做錯事的是李牧,怎麼尷尬的是自己?
在離開咸陽之前,朱襄就將自己貿易戰的相關細節與秦王柱商議,去幫東甌種田也是計謀之一。
當年吳越都是被認可為九州(狹義中國)的一部分。《禹貢》中古九州的記載就有揚州。
東甌王想了想,最終憋出一句話:「寡人還是吃稻米的。」
朱襄道:「就以今明兩年為限,一年半的時間,足以讓你們的人學會我教授的種植方式。在明年秋冬豐收之前,我保證秦國和東甌國不會起兵戈之爭。」
晉楚爭霸,晉國扶持吳國,楚國扶持越國,讓吳國和越國逐漸強大。越王勾踐起,越國進入最繁盛的時期。當時史書上記載的春秋五霸其中一個版本,就將越王勾踐列入其中。
東甌王就算再擔心這利益背後有問題,也不由心動了。
即便是秦人,
和*圖*書
見到文身的越人,也有些鄙夷。朱襄道:「因為現在秦國打下來的地,是打下來就有用啊。你想想,如果給你一片地,面積和秦國一樣,但是全是沙子,沒有水,寸草不生,別說人,連只動物都看不到。這種地你打下來有意義嗎?」
朱襄道:「既然你想要這塊地,就要想好如何利用這塊地。難道你花許多人命和財力把一片地打下來,結果收穫遠遠不比耗費嗎?這樣虧本的打仗,只會把國家越打越弱,把民眾越打越離心。」
「現在你放心了嗎?」朱襄道,「如果你實在是不同意,我也不勉強。唉,只是可惜那些地了。」
嬴小政道:「但是以前……現在秦國就是越打越強盛。」
王翦差點笑出來。朱襄這是在威嚇東甌王嗎?
朱襄與秦王柱訴說了自己的建議之後,秦王柱沉默了許久,然後點頭同意。
嬴小政抬起手捂住耳朵。
就是他勁頭鉚得太足,讓東甌王渾身不自在。東甌王身旁陪坐的重臣也感覺渾身就像是被虱子叮咬似的,難受極了。
「政兒你將來肯定是喜歡開疆擴土的雄主。打哪一塊地有利可圖,打下后如何治理才能儘快補足戰爭的消耗,這些都是國君需要做的事。」
但看著嬴小政偷偷悶在被子里批改文書,雪姬氣不打一處,狠狠地給了嬴小政手心幾巴掌。
本來雪姬想用戒尺,但朱襄對雪姬說,嬴小政這個年齡,能不揍就最好不揍,會讓孩子起逆反心理,多念念就好。
「但若告訴他們另一種生活方式?告訴他們當了秦人,他們就不用將所有糧食上交,只留下寥寥無幾的口糧,甚至口糧都無法留下呢?」
李牧:「呼……呼……」
自己已經報備過了!
東甌王再次愕然:「朱襄公居然是吳郡郡守?!吳郡郡守不是李牧將軍嗎?!」
東甌王一直悄悄觀察朱襄的神情,見朱襄看到他的文身時不僅沒有鄙夷,還有著幾分……欣賞?
「消氣,消氣,我怎麼會懷疑朱襄公?我懷疑的是李牧和王翦啊。」東甌王道,「雖然朱襄公一心為了我等好,但李牧和王翦可不一樣。」
李牧一牽扯到朱襄,行事就特別離譜。
王翦看著東甌王被裹挾著將指導農桑一事交給朱襄,還給予了朱襄許多權力和珍寶,心裏不由生出了寒意。
朱襄頓了頓,無奈道:「但現在東甌沒多少東西可以與我們交換。這便是秦王同意我如此做的原因。」
東甌國懼怕楚國,在國土最南端的溫州建都。溫州三面環山,楚國打過來,先要翻過山巒攻打台州,然後再翻過大片山巒才能攻打溫州,在這個時代幾乎不可能。東甌國君覺得自己高枕無憂。
嬴小政想起夢境中的大嬴政所發動的那些戰役,有些不確定道:「真的?會越打越弱嗎?」
王翦:「然後我再去搶閩越!」
身為中原大賢,難道不該鄙視我文身嗎?
朱襄看了一眼紋理細密的雪白絹帛,知道東甌王在炫富。
事實比小說更沒邏輯,小說家都不會寫這麼蠢的君王。
所以如果李牧和王翦告狀,朱襄相信秦王柱不會用戒尺敲他腦袋。
他仔細端詳了一下朱襄的神情,得出結論,朱襄沒有威嚇東甌王,只是單純告訴東甌王,溫州和台州有多少地可供種植,又能用什麼方式與秦國做生意,互通有無而已。
勾踐為了強國,改革農業生產,引進中原井田制,大步邁入了成熟的奴隸制度。
第二日起來,朱襄和王翦神色都有些萎靡,李牧精神飽滿。
終於可以披著頭髮散開衣襟的東甌王嚇得趕緊爬起來勸架。
如果東甌國君被小利蒙蔽了眼睛,同意自己讓秦軍幫忙修水利和指導耕種的意見……
東甌王和東甌群臣再次不知道露出什麼表情。
李牧:「嗯。」
王翦搖頭:「我去洗個臉就精神了。」
東甌王已經撐不住端坐了。聽朱襄這麼說,他也不管對方是不是客套,筆直的背立刻垮了下來。
群臣的意見分成兩派。
李牧道:「你們如果精神不好,就再睡一會兒?」
溫州的沿海平原細分后,有樂清平原、永嘉平原、溫瑞平原、陶山平原、北港平原、南港平原。雖現在一些沖積平原還沒有後世那麼大,零零散散可耕種面積也至少超過一千平方千米。
朱襄掃了不斷給東甌王使眼色的東甌群臣一眼,笑道:「你我年紀相仿,不必太過約束。我只東甌如今禮儀與中原
和-圖-書已經大不相同,東甌君可肆意些。」
「寡人相信你,你放手去做吧。」
李牧:「嗯。」
王翦只知道朱襄洒脫的一面。現在見到朱襄在禮數上分毫不錯,真有一種大儒的錯覺,不由內心驚訝。
再加上沿海平原的耕地基本都被他們瓜分完畢,增產後他們的勢力就更加強大。他們可不管什麼秦國的野心,到手的利益先拿了再說。
偌大一個越國,就因為一代君王騷操作瞬間無了,從諸夏有名的諸侯國之一退化到南蠻,真是可悲可嘆。
特別是西甌部落,他們自詡被群山保護,即便東甌和閩越被滅,與他們也沒關係。想讓他們出力,太難了。
此刻東甌王所有的猶豫都沒了用處,他如果不同意朱襄的提議,恐怕東甌王的位置就要換人坐了。
舅父好煩!
「我都說了不危險,真的不危險。」朱襄弓著背,讓嬴小政在他頭上薅他的頭髮,「你看,結果如我所料……」
為什麼人一定要睡午覺!在日頭當空的時候睡覺太懶惰,這是應該禁止的行為!
另一派大罵秦國的名聲和朱襄公有什麼關係,朱襄公一片赤忱,一心為了指導東甌國耕種而來,半點不提東甌國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你們居然敢懷疑朱襄公,老夫和你們拼了!
越王無疆打楚國的時候,分了一支兵力留在齊國,被齊國擊潰。楚軍如此強大,越國傾全國之力都難以戰勝,王翦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越王分兵的理由。
朱襄:「他們認為我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毫不意外,這位大賢不重女色,吃完東西就讓美人離開。
那重臣氣呼呼道:「李牧和王翦若想對我們做什麼,還需要用陰謀詭計?看見他們的大船了嗎?他們搶閩越的東西,閩越人連屁都不敢放!」
朱襄笑著摸了摸嬴小政的腦袋:「所以你也要為未來做打算。」
嬴小政沉思了一會兒,重重地點頭:「舅父教我!」
東甌王身後的重臣眼睛再次放光。
東甌群臣:大王!你不知道怎麼回答可以不回答!
現在朱襄提起這件事,東甌王有些惱羞成怒,但又不敢惱羞成怒。
我這個外人都心疼極了。
重臣繼續道:「若大王想要抵禦秦國,就該立刻聯繫西甌和閩越。只有越人合力,才可能拒秦人於國門之外。」
奴隸制基本都是多貴族共同執政,國君的權力被分散得很厲害。
看見朱襄畫的簡略地形圖,東甌王的心就提了起來。
有點可怕。
如何教導孩子,雪姬向來聽朱襄的建議。
如中原有封君,東甌王也有大奴隸主持有軍隊和封地,雖然聽從東甌王的派遣,但東甌王也不能完全控制他們。
「秦國和中原的庶民就算生活得再不好,也比當做農奴的東甌人生活得好。」
朱襄對東甌王感慨了現在越人的衰落,表達了對東甌國荒廢平原的痛惜后,沒有要求東甌王立刻做出回答,借口自己旅途勞頓,先行告退。
朱襄坐船回吳郡通知了嬴小政一聲。
「李牧將軍是統率整個南秦三郡邊疆兵力的大將軍,他本就不該兼任吳郡郡守一職。」朱襄解釋道,「李牧將軍仍舊駐守吳郡,防備楚軍南下。」
朱襄輕笑道:「我這不就在教你嗎?」
東甌王:「……」
我眼睛出問題了嗎?東甌王不敢置信。
東甌王謙恭地將朱襄迎到王宮,幾番請朱襄上座,朱襄幾番推辭。
東甌王:「……」你確定李牧將軍是防備楚軍南下,而不是天天南下來搶東西?
東甌國雖自稱勢力範圍是台州、麗水和溫州一帶,其實只能管轄沿海一帶平原地區和海中島嶼。西邊大片山地中棲息著無數部落,推舉出部落聯盟首領對外爭奪話語權。
嬴小政直接捂住朱襄的嘴,不聽不聽,舅父閉嘴!
不用戒尺,用手總可以吧?
李牧和王翦眼眸稍稍一顫,將眼底的鄙視壓下去。
「祖上闊過」,真是後代錐心刺骨的痛。
即便戰國初期,越國經歷了「越人三弒其君」事件,越國也仍舊強盛。那時連齊國都懼怕越國,在越王無疆伐齊時派遣使臣告訴越王無疆,楚國更弱,打楚國。
嬴小政咬牙切齒:「我才是吳郡郡守。」
一說到打仗,李牧和王翦話就多了。
東甌王理智尚存,但李牧派人將朱襄與東甌王的商議傳播出去之後,東甌王就壓不住貴族的請求了。
朱襄嘆氣道:「正因為看到東甌君與東甌國眾高士仍舊與中原無二,我才如此和*圖*書感慨。昔越國頹敗之後,越國許多賢才高士離開越國,前往中原謀生存。中原人感慨,齊國和楚國的強盛,就是重用了吳國和越國人才的緣故。」
嬴小政搖頭。
不是吧?東甌國這麼閉塞嗎?連吳郡郡守換人了都不知道?
雖然朱襄是他的友人,他也不由為了這一幕而稍稍嚇了一跳。
沿海平原這片地,足以讓秦軍自給自足,慢慢與百越磨。
他跳到朱襄背上捶朱襄的腦袋:「舅父!你有幾條命?你說你有幾條命!你怎麼能做如此危險的事?」
朱襄道:「打仗的事我不懂,我只是不能理解他已經有好幾個成年兒子,為何御駕親征這麼危險的事,還不立太子,導致後繼無人,後人分崩離析。他真的很自信。」
文明本來就很脆弱,竹簡和青銅器也不好攜帶。越國倒退到部落制也情有可原。
朱襄勉強笑道:「沒有。只是一想到快要錯過耕種時間了,就難以入眠。」
東甌王嘆氣:「若秦國已經大軍壓境,我們倒是可能聯合。現在秦軍並無太大動靜,恐怕他們不肯。」
朱襄提前退場,非抱著枕頭要與李牧、王翦同睡,分享自己過剩的談吐欲。
東甌王的精神也很不振。他看到同樣精神不振的朱襄,問道:「朱襄公可是沒睡好?伺候得人不盡興?」
朱襄說完這句話的時候,突然想到秦始皇一把年紀(古人四十九歲不算小了)巡遊天下,也沒想過自己會死在路上,後繼無人。大概國君們過分自信是通病。
中原人稱這部落聯盟為西甌部落。
王翦不能理解:「就算要攻打楚國,也該集中力量。為何越王會在徐州分兵?」
朱襄道:「秦國與東甌國比鄰。如今秦國與楚國交惡,無法與楚國互換有無,只能與東甌國互換有無。東甌國繁盛,吳郡才更繁盛。」
「否則,就不過是窮兵黷武,透支了國力,加速了王朝衰敗而已。」
就算到了後世,寧紹平原和杭嘉湖平原開發得更加成熟,溫州也至少有三個縣能名列浙江產糧大縣前二十之列。特別是樂清市,一直是前十守門員,從未掉過前十五。
這是東甌王心中的痛。因為他可不想自稱什麼東甌王,而是甌王。
朱襄見東甌王仍舊猶豫,道:「除了幫東甌國種地,我不會索要任何好處。秦國也不會索要任何東西。」
現在越國一散,大部分東甌人居然回歸漁獵,以魚蛤蛇為食,井田變成了「鳥兒快來幫我耕田」。
不過聽了朱襄的辯解之後,她雖然擔憂,也相信朱襄確實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反過來勸說嬴小政別擔心。
「謝先生,寡人真的……唉,太熱了。」東甌王把領口撒開了一些,露出胸口的文身,又把頭冠鬆了松。
不愧是我們秦國的長平君!
秦國的吳郡郡守居然能在東甌國的沿海平原自由行走,秦軍上下議論紛紛,皆對朱襄公佩服不已。
朱襄拿出了這麼大的利益,為東甌國提供糧種和技術支持不說,還讓秦軍幫忙。
打仗不僅僅是將領帶著士兵出征,除了後勤,情報收集也至關重要。戰場地形氣候,敵方將領兵力,是否可能有援兵……任何細微之處都可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雖然搶的不是自己,自己還與秦軍交易中獲得了許多好處,但東甌王還是有些擔心。
東甌王硬著頭皮道:「朱襄公的好意,寡人很敬佩。只是……只是……唉,寡人有些臣子不太相信秦國。」
東甌王驚得合不攏嘴:「這、這真的可以嗎?」
「蘇湖熟,天下足」,就包括了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東甌王見朱襄念念不忘的只有那些可供耕種的地,心中天平不斷向朱襄偏移。
朱襄真想問越王後裔東甌王,你見著你不心疼嗎?
兩派重臣再次爭吵,東甌王繼續勸架。
東甌王再次嘆氣:「但寡人不敢相信,秦人真的會幫寡人種田啊。」
東甌國現在的勢力範圍,大約是後世浙江麗水、台州、溫州三市,其王宮坐落於溫州。
越國興盛的時候,重用來自中原的人才;待楚國截斷百越與中原的聯繫,便再也沒有中原人才來到百越之地。但百越的人才卻可以去楚地,可以通過楚地繼續難上。
朱襄:「……」
東甌與百越其他部落並無從屬關係,東甌若有糧食,百越其他部落會來搶奪,更容易讓他們內亂;
一般人遇到這種事,扛也要把朱襄扛走啊,你怎麼還隨著朱襄的性子來?
那重hetubook.com.com臣捋了捋袖口,冷哼道:「聽聞與去過南邊的商人誰,秦國有吞併天下之勢,楚國的祖陵都被秦國燒了。秦國若真想要我們這塊地,肯定大軍直接壓來,還需要耍什麼陰謀詭計?他們對楚國都沒有耍陰謀詭計。」
等朕當了皇帝,一定要下一道詔令,秦國人不準睡午覺!
朱襄道:「我明白東甌君的擔憂。東甌君可派人保護我。」
聽到大賢誇自己的先人,這位剛繼位不久的年輕東甌王心中不免有些飄飄然,端著的禮儀也撐不住了,說話變得隨意起來。
只有朱襄仍舊精神不振。
東甌王驚訝無比:「這……這朱襄公能決定?」
東甌王本來為朱襄準備了酒宴,見朱襄說精神不濟,自己也被朱襄說得精神不濟,便取消了酒宴,只讓美人端著佳肴去伺候朱襄。
朱襄對此搖搖頭。
「你只有計算好這一切,讓國家越打越富足,才能算得上雄主。」
他心裏笑了笑,提筆在絹帛上畫起了東甌國目前的大致地形圖。
好了,話題又繞回來了。
增加了東甌與秦國的經濟聯繫,秦國佔領東甌之後要消化這一片地更加容易;
只有少數重臣眼睛放光,那隱藏不住的狂熱神情,讓朱襄這麼大心髒的人都忍不住移開了視線。
浙江耕地面積不大,但因為水熱條件好,古時沒有化肥農藥,南宋之後,江浙一帶糧食產出一直居於全國首位。
東甌王:「……」這話聽著怎麼不舒服?
東甌王言行變得「失禮」,李牧和王翦還沒反應,東甌的臣子們臉色大變,不斷用眼神提醒東甌王。
朱襄倒沒覺得鄙夷,還覺得蠻好看的。
朱襄道:「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重臣道:「既然現在百越無法聯合起來,那除了與秦國虛與委蛇,還能如何?藉著朱襄公的好意,讓東甌糧食豐收,國力增強。將來抵抗秦國,也會更容易一些。」
秦軍海軍逐漸壯大,只需要一個登陸的跳板,就能將大量兵力從海邊運到東甌。所以只要沿海平原這片地方被迅速拿下,百越就會被逐漸蠶食。
朱襄沒想到,他剛來到東甌王宮,就成了宮中許多女子的夢中人。
朱襄表情古怪:「我來吳郡,就是接任郡守一職,已經好幾個月了。」
東甌王把領口拉攏,不知道為何,居然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是來交好東甌的,不是來結仇的。
為了給東甌王留下一個好印象,朱襄鉚足了勁。
對,就該好好訓訓。
雪姬聽著朱襄念叨嬴小政,不住點頭。
他召來群臣商議,詢問他們對今日之事的看法。
不過東甌王也做了約束。朱襄只能在沿海平原行動,不能去丘陵和山區。沿海平原面積在東甌佔比不大,東甌王覺得可以放心了。
大概將領都有這種立刻清醒的本事,否則不好夜襲。
若能將其利用起來,無視溫州大片山地,也能滿足溫州糧食的自給自足。
即便朱襄指著他的鼻子罵他後代不成器,讓先祖哭泣。但朱襄把大禹和勾踐抬得如此高,肯定了越人並非蠻夷,他都不知道該怎麼發怒。
朱襄和王翦聊到天蒙蒙亮,李牧在嘈雜的聲音中一夜無夢睡到天明。
朱襄道:「好。但你也要注意休息。我聽說你又不想睡午覺,還偷偷把文書藏在被子里……」
朱襄提出,東甌發展農耕文明之後,庶民定居沿海平原者眾多,更利於秦軍登陸;
朱襄此舉,雖然沒有告知友人,但確實告知了秦王柱。
「我相信民眾的力量。」
朱襄沒發覺東甌王的小動作,說起了正事。
畢竟農人的耕種技術只能口口相傳,關於耕種的書籍只有官方持有。而越人貴族南下的時候,大概只會帶上金銀珠寶,不會帶走那些礙事的竹簡。
朱襄先用周全的中原禮數與東甌君臣拉開了距離感,然後對越國的曾經侃侃而談,誇獎越王曾經英明的行為,把拉開的距離重新拉近。
身在吳城的政兒打了個大大的噴嚏,雪姬趕緊要給嬴小政添衣服。嬴小政嫌熱不肯穿,拔腿就跑,一大一小在院子繞圈子。
鳥田又名鳥耘,其名稱在儒家經典中是一個「德政」的傳說,即大禹在世,百鳥為大禹耕田,所以稱鳥田。
台州和溫州的沿海平原雖鹽鹼化比寧紹平原、杭嘉湖平原稍深,但自古也是產量大地。
嬴小政長大了,雪姬不再好意思揍嬴小政的屁股。
李牧不能理解:「打仗豈是兒戲?既然出兵,只有進退兩種結果,怎會中途變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