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牆上楚地圖
不過他也沒有兩千年後的考古學家,因高屋建瓴所推斷出的那麼全面,只發覺楚國手工業衰敗,就表明自己能販賣更多的貨物,給東遷後生活質量下降許多的楚國大貴族。這些楚國大貴族為了購買更多的貨物,掉入「改糧為棉麻」陷阱中的可能性就更大。
嬴小政深吸一口氣,不確定道:「老師,你該不會想派出幾支騎兵,分開騷擾不同封君城池,讓他們首尾不顧,引發混亂?」
朱襄道:「拿下江淮平原還有個好處。江淮平原也是產糧大區……」
內政很強但不會打仗,對貴族之間的事也很不了解的李斯,快把眉頭都皺得能夾死蚊蟲了。
李牧挑眉:「划淮水而治?」
若不是求速勝,他也不會接手秦楚貿易戰。現在偽善什麼?
嬴小政看著剛剛還很睿智的舅父,現在突然說起了蠢話,懶得理睬。
戰國時代交通閉塞,再加上戰亂頻繁,信息十分閉塞。
李牧已經露出了微笑,王翦還在皺眉思索。從兩人不同的表情可以看出,如今李牧比王翦稍稍成熟一些,王翦還需要一定的磨鍊。
從這些考古挖掘出的歷史碎片,可以拼湊出一個事實,手工業技術的急速倒退,昭示著楚國生產力的倒退。這時候的楚國看似仍舊龐大,實際上內里已經空虛,有太多可以讓人趁虛而入的地方。
「准。」秦王柱同意后,叮囑道,「小心身體。」
韓非道:「或許還會有,民亂!」
朱襄輕笑:「那就看李牧將軍和王翦將軍的本事了。」
王翦沒好氣道:「為何你要來秦國?若你不來秦國,秦國之後將領最出色者必定是我,我不需要募兵練兵,直接領著秦軍百萬大軍指哪打哪。」
嬴小政虛著眼睛道:「不想。」
韓非道:「無論他們、是否自立,只要傳聞他們、自立,就足夠!」
嬴小政無語。舅父,你覺得我傻嗎?我曾大父的曾大父都在為農人提供農具和耕牛,我還不如曾大父的曾大父嗎?
李牧安慰他,當年他在雁門郡就這樣。現在王翦終於要走出第一步。
子楚差點嚇得心跳過快暈厥過去:「朱襄領兵攻打楚國?!」
得到朱襄的信件,李牧和王翦回來時,不僅嬴小政帶著李斯、蒙恬旁聽,「失蹤」許久的韓非也終於來到了吳郡。
王翦有些緊張。
嬴小政不知道,朱襄現在的行為,在後世叫做「智商時不時掉線」。
蔡澤:「朱襄去楚國了?!」
李牧欣慰地點點頭。
朱襄道:「政兒,你別向他們學。」
沒想到剛來楚國不久,他就以商人和政客雙重角度,發現了楚國的虛弱。
李斯瞥了韓非一眼,壓低聲音沒好氣道:「你難道還會去向楚王告密?既然不會,你愁什麼?只是讓你當筆錄。」
他本來以為李斯至少與他持平,怎麼就自己跟不上?連中途來的韓非都跟上了!
哪怕他說先打楚國,直接決定了軍國大事,秦王也一定會同意。
三人記錄都有疏漏,合在一起勉強能看出整場會議的全貌。
「不過是將楚國再造成第一個東周小戰國而已。」朱襄握緊拳頭,然後徐徐鬆開,語氣淡漠道。
韓非道:「我也是,此意。」
他拉著子楚的手哽咽道:「朱襄這是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寫急報?」
朱襄道:「楚國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他們的王和封君就不會結成一條心。所以楚國需要最後滅。」
王翦從李牧手中看到過這種地圖,才知道原來出處是朱襄,李牧居然都沒和他說過,真不當朋友。
秦王柱這才發現三人的眼神和表情都不怎麼對,疑惑一會兒,終於意識到了自己剛才的話,給這三人造成了怎樣的混亂。
三人也微笑頷首贊同。
王翦卻反對:「楚國雖衰弱,但疆域遼闊,非百萬雄軍不可徹底攻下。」
韓非仍舊有些口吃,但南下后與農人們交流,學會了緩慢說話,將重複的字變成只是斷句有些奇怪,是一大進步。
朱襄趕緊讓自己這可怕的想法打住,但又立刻嘲笑自己偽善。
對比楚王所用青銅器連精美的花紋都變粗狂,還要招攬外國工匠為自己打造器皿,楚國封君的生活可能還稍好一些。
朱襄甚至可以在這張地圖上標註上每片區域主要的糧食產出。不過那是兩千多年後的事,與現在無關。
朱襄標註完地圖上的封君地盤后,提起郢都之戰,又讓呂不韋介紹他此次去楚國發現的情況。
李牧半開玩笑道:「哪怕只剩m.hetubook.com.com下一個楚國國都,也算楚國還在。」
秦王柱得到朱襄的加密特急,嚇得不敢打開信。
「對夏同雪中送炭,讓你有了在秦國建功立業的機會。你要用自己的本事立下真正的無可辯駁的功勞,才能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秦國朝堂真正擁有立足之地。」朱襄以自己做例子,「我現在可以自由出入咸陽宮,是因為我是太子妻弟嗎?不,因為我是秦國最會種田的長平君。」
嬴小政摸了摸精緻的下巴。哎呀,我這裏的王翦將軍還沒成長起來呢,以後你說只需要六十萬!
秦王柱看著繪聲繪色的記錄,臉上不由浮現慈祥的笑容:「政兒又有成長了。」
是的,打斷自己的腿,而不是政兒的腿。朱襄腦海里浮現出荀子暴怒的臉。
他回到椅子坐好,抬了抬下巴,示意舅父趕緊說。
蒙恬咬著筆杆子,寂寞。
朱襄讓呂不韋冷靜,現在吳郡休息片刻,等待李牧、王翦回來共同商議此事。
王翦繼續道:「即便有百萬雄軍,若其他五國援助楚國,也可能功虧一簣。」
但老師最擅長的是水戰嗎?當然不是!老師是在雁門郡打匈奴成名!最擅長的是平原騎兵奔襲戰!
楚國和南秦雖然以長江為隔,並不禁止商賈往來。
朱襄得知此事,趕緊帶著嬴小政來起鬨,大喊「打起來打起來」,然後被李牧、王翦壓著練了許久的劍和騎馬,痛苦極了。
在咸陽的時候,他雖然離秦王很近,卻除了結交其他貴族,廣召門客,能做的事很少。
將來他當秦王后,可別也從王座下蹦下來。荀子若能活到那個時候,看到這一幕,恐怕會打斷自己的腿。
還是不以呂不韋沒有雙腳進入咸陽宮就削他的官,留他好好為朕做事,不給他賞賜就行了。
子楚、蔡澤和藺贄三人同時給了秦王柱一個大不敬的眼神。
韓非握了一下拳頭,道:「總會有封君,自立!」
「巴郡少田多兵,蠻人兇狠。蜀郡只要給巴郡提供足夠的糧食,就能從巴郡組織一支蠻軍從楚國側腹攻打楚國,楚國國都陳都在楚國西部,若巴郡出兵攻打楚國,楚王一定會十分緊張,召集封君前往相助。」
嬴小政打斷道:「還是別讓大父和朝中諸公商議了,我怕他們會泄露給楚國。」
秦王柱深吸一口氣,解釋道:「朱襄說,他發現了攻打楚國的好時機。」
這韓非是不是又在做什麼為了韓國削弱楚國,故意出壞主意的打算?
呂不韋不僅是商人,政治眼光也十分合格。他此次前來楚國,又正是為了「貿易戰」,所以立刻就發現了楚國自己並沒有認真隱藏,只是眾人習慣性忽視的重要情報。
呂不韋繼續北上,在楚國經商。
他咬了咬牙,道:「以殲滅和擾亂敵人為主。」
根據記憶和現在搜集的楚國地圖,朱襄描繪出楚國的山川平原和城池大抵位置。
朱襄南下的途中,第一次與呂不韋真誠地聊了一次。
研究農學的人都擅長地理。朱襄可能對行政區域和主要礦產等記憶比較模糊,但畫起地形水文等,連思考都不需要。
呂不韋其實不太懂朱襄所說的話。但不懂沒關係,他只要知道,朱襄為他指出了一條路,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沒錯。
「也可以從海上出兵,或者兩管齊下,在兩邊都設立據點。楚國如今的腹地幾乎全是一馬平川,騎兵暢通無阻。」
呂不韋的商隊踏上楚國的土地,以「呂不韋家臣」的名義與那些楚國封君打交道時,他還發現了楚國的一個秘密。
他還看出了楚國另一個弱點,一個比楚國容易陷入貿易戰,更為致命的缺點。
從戰國初期出土文物可以看出,楚國青銅劍質量非常高,漆器也十分精美絕倫。官造的青銅武器和漆器,都會寫上工匠的名字和隸屬。春秋初期出土文物的工匠基本都隸屬楚國。
朱襄的話,讓他又激動,又忐忑,恨不得現在就隨朱襄衝鋒陷陣。
嬴小政背著手皺著眉頭,看向地圖上的藍田。
直屬的郡縣一般都處於楚國郢都周圍,呈現眾星拱月的趨勢。當郢都被白起攻佔后,楚王直屬的地盤也就陷落大半。
只要不是朱襄、雪姬和政兒出事,就不算大事。
「我們需要李牧和王翦的配合。」朱襄頓了頓,道,「不止,我們需要蜀郡、巴郡、黔中郡、南郡、吳郡一同配合。」
呂不韋和李斯、韓非、蒙恬則一無所知,https://m.hetubook.com•com朱襄現在的介紹,主要就是教導他們。
子楚磕頭後起身:「兒知曉。」
朱襄問道:「政兒,還要不要再想想?」
嬴小政不服輸道:「舅父先別說話,讓我想一想。」
嬴小政瞅瞅韓非和李斯,又瞅瞅做小兒態(雖然確實年少)的蒙恬,心裏老氣橫秋地嘆了口氣。
嬴小政看著老師的肯定,順著這個靈光梳理下去。
這次他不僅要向封君推銷棉布、東珠、越地稀有毛皮等「奢侈品」,偷偷教給他們如何種植棉布,還要借經商的機會,完善楚國的山川城池圖。
呂不韋驚駭無比:「啊?」不是只做個生意,或者安插一點姦細,陣仗這麼大?
此時秦王、封君、地方官員都有巡視領地的習慣。太子得秦王託付,也可代替秦王巡遊天下,督促百官。
君上,你才是給我們一個「大驚喜」。
啊,對不起,我現在才走出第一步。
嬴小政道:「舅父,難道你還指望楚國庶民的地里用上鐵和青銅做的農具,讓耕牛為他們耕種?農具和耕牛比庶民的命貴多了。」
楚國原本手工業十分發達。
老師和王將軍打起來他很高興,舅父難過他就更高興。
有白起珠玉在前,王翦不敢自比武安君,但也想做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
子楚也很擔憂,但還是勸慰道:「只是急報,或許又南下帶著秦軍種田而已。若真有什麼大事,恐怕李將軍和王將軍會親自來送信。」
朱襄先簡單描述了自己的計謀后,就將李斯、韓非、蒙恬三人所做筆錄寄了過來,讓秦王柱自己看。
朱襄道:「這是一個長線計劃,我先報給君上,讓君上與朝中諸公……」
他此次是貿易戰和侵襲戰並用,並要輔助看上去彷彿是在正面進攻的戰役。
呂不韋興奮之餘,又很擔心自己是不是想太多,貿然行動會不會打亂朱襄公的計劃。
「子楚,此事交由你做。你們三人做,切記不可告訴他人。」秦王柱語重心長道,「此事連寡人也不插手。」
好吧,他承認,呂不韋也算是個人才,說不定沒了當他「仲父」的機遇,也能憑藉自身能力立功封爵。
李牧聽后,笑道:「我也是如此想。」
呂不韋已經鬍子一大把,也忍不住握住拳頭使勁揮舞了兩下。
這不是君王對臣子的命令,而是父親對兒子的命令。
嬴小政道:「若是我,便會挑起楚王與封君進一步鬥爭,扶持一位不屬於三大貴族的封君與其他封君爭鬥。春申君如何?」
介紹完后,朱襄在城池下面標註了封君的名字。
君上,你老人家能不能說話大喘氣?朱襄發現了攻打楚國的好時機,和朱襄要攻打楚國是一回事嗎?!
你們的「此意」究竟是何意?為什麼韓非能想出的事,我想不到!
此刻他要募兵、練兵,安營紮寨攻打楚國,所有事都自己一力承擔。其中壓力之大,讓他想一想就覺得晚上睡不著覺。
朱襄沒有立刻說出自己的結論,給了眾人思索的時間。
呂不韋本以為自己需要等待很久,才能看到楚國的虛弱,才能大展手腳。
他一點都沒想過,秦王會不同意他的獻策。
嬴小政心情十分複雜。
三大貴族都是脫胎于楚國宗室。用後世更熟悉的情況來對比,楚國此時政治體制與清朝剛入關時類似。楚國就是「旗主宗王共治」,屈、景、昭的族長就是「最大的三個旗主」,其他封君就是「小旗主」。
蒙恬都要急哭了。
「楚國與周一樣,楚王決定出兵,封君帶著自己的軍隊一同出擊。魏韓趙攻打封君的城池,比起一口氣攻滅秦國,之後不知道是否能賞賜多少城池,他們更擔心自己的封地。所以楚王想進,他們想退,楚國攻勢放緩,士氣低落,導致藍田慘敗。」
嬴小政先揚起得意的笑容,然後想起自己要喜怒不形於色,忙把笑容壓下,板著臉道:「但這樣對我們有何好處?」
朱襄說到這,不滿道:「江淮平原水土條件如此優越,楚國好歹也經歷了吳起變法,怎麼良田還粗放管理,僅有少數貴族田地使用了牛耕和鐵農具?」
藺贄和蔡澤接到秦王的召見急匆匆趕來,聞言大驚失色。
李斯最先開口:「此次向楚國賣布買糧,最怕便是楚王下令禁止秦楚交易。楚國封君不聽楚王的直接命令,我們或許可以直接向封君賣布買糧。」
嬴小政不滿:「為什麼不能直接滅掉楚國?」
朱襄語hetubook•com.com氣冷硬道:「楚國已經出現的裂縫,便可以把楚國沿著裂縫掰碎。」
李牧道:「嗯,抱歉,我來秦國了。」
子楚、蔡澤和藺贄默默地看著秦王柱。
「朱襄,你就是這麼教的政兒禮儀?!」
「咳,來,一同看看朱襄的信。」秦王是不可能道歉的,永遠不可能道歉的,秦王柱立刻轉移話題。
如果自己主動出擊,是不是有可能讓楚國分裂,甚至……提前覆滅?
秦王柱樂呵呵道:「朱襄真是給了寡人一個大驚喜!」
他帶著一大箱子書,向朱襄彙報自己這些年的「學術成果」。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拉到了對楚國機密大會中充當筆錄。
他敢確定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正確的,因為後世無數和楚國相似情況的國家都證明了這一點。
王翦差點想和李牧打一架。
對呂不韋而言,就是將自己最擅長的囤積居奇,換成了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做生意積累本錢。雖不擅長,但也不懼。
朱襄沒發現自己哪裡沒說對。他又與眾人商量了一會兒,開始安排接下來的事。
他起身跪下,叩首道:「謹遵父命!」
韓非那一張白|嫩的貴族臉,現在晒成了一個小麥色的精神小夥子,連文人的美須都變成了更好打理的短胡茬。
楚國在吳起改革時,也採取了郡縣制。改革廢止后,楚國雖與其他六國一樣,郡縣制與封君制并行,但封君制逐漸佔據上風。
「正面攻打,以廉公和王翦帶兵最善。」
朱襄聽了呂不韋的判斷之後,立刻就將楚國手工業的衰落與楚國都城北遷聯繫起來。
戰國時代高超的手工業,比如漆器、青銅器、鐵器等,不僅是國家重要的財政收入,也是國家戰鬥力的體現。所以國君大多會將最優秀的匠人集中在國都附近,以便於管理。
蒙恬羡慕地看著李斯和韓非。
這些事後世人能從考古中得知,但在此時,其他六國人本應該是不知道的。
半晌,嬴小政道:「楚懷王攻打秦國時,秦國本來難以抵擋,后遊說魏韓趙三國趁著楚國國內空虛,攻打楚國,讓楚國首尾不顧……」
從這張地圖可以看出,楚王彷彿成了春秋時周王時那樣,直屬的郡縣很少,大城池幾乎都被封君把持。
李牧道:「楚國封君肯定會想退兵保住自己的封地,而楚王不會讓他們退軍,因為他們退軍,自己可能就是下一個楚懷王。」
子楚心頭一凜。
秦昭襄王的舅舅便是如此。
秦王柱認為,他可能等不到這一日,所以這個計劃,要讓子楚來完成。
他在給李牧當副將的時候,雖然積累了許多經驗,也增長了許多自信,但自己當主將還是頭一回。
老師擅長的是水戰嗎?當然。
文明跨度長的好處,不僅僅是後人能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找到「先例」,朱襄這種莫名來到過去的穿越者,也能從類似的「將來」倒推出楚國正面臨的困境,以及要讓楚國陷入更大的困境,可以添一把火的地方。
雖說金比青銅器軟,可能更好雕刻,但僅從花紋上來看,此地封君治下的工匠可能不少。
而各國派出的探子只會打探國君和高官行為,商隊只關心自己的買賣,所以無人從楚國手工業衰敗明顯,推斷出楚國國力比想象中的還空虛。
呂不韋接著道:「沒錯。先讓他們改糧為棉麻,又將庫房裡糧食全換做棉布和其他貴族享受的物品,這樣再出兵,他們就沒有足夠的兵糧,會亂得更快。」
李牧已經很熟悉朱襄所描繪的地圖,他自己已經學會了部分朱襄「發明」的地圖繪製圖案。
嬴小政頓了頓,然後眉頭舒展,朗聲笑道:「原來如此,魏韓趙攻打的江淮一帶,是楚國封君雲集之地。」
「兒請親往蜀郡、巴郡!」子楚道,「替父巡遊天下。」
朱襄還未說自己的意圖,在座的都是聰明人,立刻就看出楚王已經幾乎被封君架空。
秦王柱微笑頷首。
只要知道楚國幾座官造武器工坊出品武器的大致數量,就能從數量增減中看出楚國是否有出兵的打算。
秦王柱深吸一口氣,道:「也對。」
……
朕的下屬論成熟穩重,真是比不過伯父們,更別提舅父。
嬴小政的腿已經不短了,但還是習慣從椅子上跳下來,真是過分活潑。
雖然自己可能等不到楚國覆滅那一日,但見到如此後輩,他也算安心了。
李斯努力轉動腦子,跟上眾人的思路,道:「貿易戰也能讓楚王和封君產生隔閡。此戰https://m.hetubook.com•com最好是等貿易戰起到一定效果之後再做。」
他趕緊回到吳郡請教朱襄。
李斯、蒙恬和韓非也在皺眉思索。
李牧道:「只攻城,不守城。」
「呂不韋,你的富貴已經足夠,剩下的是對青史留名的渴望,那你就不該被眼前的富貴和名聲迷住雙眼。」
不僅如此,楚國官造工坊極其缺乏技藝高超的工匠,連楚王所用的器皿上據說花紋都不多。他完全可以培養技藝高超的工匠作為探子,進入楚國官造工坊打探楚國武器製造的消息。
朱襄點頭:「對,以……」
哪怕吳郡丟了都不算大事。
大概率不是。
王翦先皺眉,然後眉頭猛地舒展:「你的意思是……我明白了!確實可行!」
朱襄看向李斯、韓非、蒙恬三「小」:「你們如何想?」
李牧微笑道:「政兒能想到這一點,可出師了。」
李牧道:「那就划淮水而治吧。」
朱襄說他和廉頗都可以去巴郡,但廉頗在攻打韓國,將來恐怕也會在他最熟悉的三晉之地。去巴郡的將領,定會是王翦。
除了各國的探子,比如秦國那為了離間計而建造的可怕情報網,就只有商隊能打探他國消息。
王翦無語。李牧這是安慰他,還是在損他?
朱襄道:「那就讓君上自己想?」
「藍田敗象初顯的時候,封君就立刻以此為借口撤兵,才導致楚王慘敗。」李牧補充道,「此時有很多封君將領出兵只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封地。」
朱襄思維豁然開朗,然後心頭一跳。
自己還沒打算徹底投靠秦國呢,現在得知這種機密真的沒問題嗎?
嬴小政捏了捏下巴,道:「好吧,便宜他們了。」
朱襄想了想,看向海岸。
嬴小政笑得「嘎嘎」叫。
不如速勝。
朱襄看向嬴小政。
「政兒,舅父給你一個提示。」朱襄道,「楚懷王被騙后大怒,舉國攻打秦國,先大勝后大敗,最後在藍田徹底戰敗,不得已只能前往秦國求和。」
蔡澤道:「我坐鎮咸陽,輔佐君上。」
秋收后不久,紡織工坊高速運轉起來。呂不韋的商隊也踏上了南上的旅途。
李牧根據朱襄現在畫的地圖,將行軍路線已經描繪了出來。呂不韋現在就是要把李牧預定的路線都踩一遍,將這塊地屬於哪個封君,封君家族的品性和習慣如何,耕地和稅收情況也要打探清楚。
蒙恬想了許久,訕訕道:「我的想法和李斯一致。」他現在還只是一個聰慧的少年郎,做事很麻利,這沒想那麼多。
「待楚軍調集之後,李牧將騎兵用舟師運往江水南岸,佔領江水南岸港口,然後攜帶乾糧長途奔襲……」
這些青銅器還有大半是外國鑄客所鑄造。鑄客即楚國官造作坊中的外國工匠。楚王所用的青銅器具,居然讓外國鑄客來鑄造,表明楚國本土工藝高明的工匠已經極度缺失。
楚國後期貴族墓葬中,還出土了許多「成市」題跋的漆器。「成市」代表著從成都販賣而來的漆器。
不過現在就算他喊呂不韋一聲「仲父」,呂不韋他敢應嗎?
長江以南的越地雖然經濟不發達,但百越之地的東珠和絲綢等都是楚國貴族喜歡的奢侈品。楚國貴族不能缺少這些奢侈品。
李斯的一句話,便將韓非安撫住了。
「這裡是楚國現在的地圖。」朱襄開門見山,先將楚國地圖掛在牆上,「我介紹一下地圖標識的含義。」
秦國要統一天下,楚國是敵人,秦楚註定將有多次大戰。自己出不出手,兩國交戰都會死傷無數。
在郢都時,三大貴族各佔據一片城區,稱「昭閭」「屈閭」和「景閭」。楚國主持宗廟祭祀的官職叫「三閭大夫」,管理在郢都中的三大家族子弟,也是其最重要的職責。這一點也和清朝宗人府類似。
舅父一向這樣,一會兒聰明,一會兒蠢笨,都不知道是不是演出來的。
嬴小政道:「若我們只出兵攻打某幾個封君,或許楚王不會出兵相助?」
吳郡與長江南岸後世屬於南通市地區常有通商,交易中能得到許多楚國本地鑄造的精美貨幣。封君麾下的楚商豪富,常用金幣結算貨物。
朱襄失笑,說起自己的意圖。
不,秦國等得起。秦王柱突然有點黯然。至於自己等不等的起,唉。
「政兒,你有何想法?」朱襄最先問嬴小政。
「如此看來,確有可為。」秦王柱道,「只需稍等幾年。」
蒙恬已經兩眼放空。對不起,我跟不上你們的思路。
李牧淡笑道:「現在可以攻打m.hetubook.com.com楚國,不是現在可以徹底攻滅楚國。」
「楚王應該不會購買太多棉布,或許楚王有糧,封君沒有。」李斯繼續道,「楚王一定會以兵糧為威脅,讓封君不準退兵。」
我阿父都削死他!
秦王柱年老體弱,讓太子子楚替他巡遊,六國和秦國朝堂都不會警惕。
李牧道:「我只負責看到戰機。至於有什麼好處,就看朱襄如何想了。」
靠近長江的沿海一帶,還不是楚國傳統貴族的封地。那麼楚國屈、景、昭三大貴族的封地,是不是更加繁盛?
楚王名義上「八旗共主」,實際上只能直接掌管「上三旗」。
我難道要成為阿父第一,未來也靠著抱大腿當副將過富貴日子嗎?
子楚即便心中對秦王柱的父子親情沒有那麼純粹,此刻心裏也難免悵然。
楚國改革終止后,保持著最為完善和落後的貴族與國王共治制度。屈、景、昭就是貴族一派的領頭者。
朱襄定下此事後,讓人一路疾行送往秦國咸陽。
三人嘆了口氣,乖乖入座。
嬴小政心情突然舒暢,終於願意稍稍放過呂不韋一馬了。
李斯和蒙恬都猛地轉頭看向韓非。嬴小政也看向韓非,滿臉狐疑。
他與李斯相交許久。李斯對他畢恭畢敬,從未用這種語氣與他說過話。即使他知道李斯和他年紀不相仿,難以成為親密友人,但還是好寂寞啊。
郢都城破,楚國東遷后的墓葬中,比如李三孤堆考古挖掘出的楚王室所用的青銅器,鑄造較為簡陋,不復楚國初期官造青銅器的精美。
「這時就該蔡澤和藺禮出馬,讓他們鼓動楚國封君自立。」朱襄道,「他們的封地沒了,即便楚王保住了楚都,與他們何干?」
直到兩千多年後,考古學家們才從歷史碎片中窺得了真相。
朱襄道:「這是一個長線計劃,若成功,我們可以再次與楚國划水為治。」
我要跟朱襄公立功去!
韓非深吸一口氣,道:「我看,可以直接,打楚國了。」
對楚國,稍等幾年便可讓其生亂,秦王柱等得起。
白起攻楚一戰,楚國手工業技術倒退明顯。
郢都一戰,「上三旗」損失慘重,楚王在楚國的權力消退。消退的程度,從楚王新都手工業的倒退,與楚國其他封地手工業的比較,就能較為直觀地得出。
朱襄笑著搖搖頭。
蒙恬焦急地撓了撓腦袋,很想也跟著說點什麼。但其他人語速太快,他跟不上。
呂不韋表情十分激動,非常感激朱襄給他這個表現的機會。
嬴小政本想說「水戰」,但話快出口的時候,他將話咽下,多思考了一會兒。
「三晉之地就讓廉公隨意打一打,能打多少是多少,讓六國以為我們重點仍舊在三晉。」藺贄笑道,「接下來,我恐怕也要去一次南秦了。要吞掉楚國的地,新的田賦政策推行在即。」
封君攻打的臨近自己封地的城池,就屬於自己的封地,不屬於封君的國家。
不是因為我幫助了太子子楚回國而身居高位,而是一步一步踏著切實的功勞走向高位!
楚國原本是漆器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現在楚國貴族墓地中的陪葬漆器居然是商人從成都販賣而來。
那時他以為貴族就是如此,將商場上的勾心鬥角用在官場便足夠。但朱襄公卻說他的能力不應該用在這上面。
「掰、掰碎?」呂不韋重複著這個詞,腦海中空空如也,卻又感到莫名心驚膽戰。
韓非捏著毛筆,愁得快把毛筆毛揪下來。
他扶了一下胸口,打開信,然後信差點被扯成兩半:「朱襄要攻打楚國?!」
李牧道:「政兒,再想想,想想我最擅長什麼。」
楚國祖地被白起吞吃后,不僅是精神受到重創,還有更加嚴重的問題——白起打得太快,又是以殲滅為主,貴族逃跑的時候會帶上族人和護衛,卻不會帶走那些低賤的工匠。
何況還是攻打楚國。
朱襄對想要開口,又有些猶豫的韓非道:「慢慢說,不急。」
朱襄不是有這個自信,就是自然而然便如此想了,眾人也是如此。
嬴小政從椅子上跳下來,走到地圖旁仔細觀摩,回想朱襄等人之前說的話,推測李牧、王翦和韓非的意圖。
藺贄:「朱襄打到楚國哪了?他怎麼還能親自領兵?李牧和王翦呢?政兒和雪姬不攔著?」
聽完呂不韋的介紹后,李牧和王翦都有所意動。
王翦得到秦王任命之後,就會去巴郡練兵。
「春秋戰國」一詞,在如今典籍中已經多次提起。呂不韋能明白朱襄以「戰國」指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