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迎難而上
張安時頓時跳了起來:「寫啊!趕緊寫啊!有了想法,就得趕緊寫。萬一思路斷了,一時半會兒可續不上來。要什麼條件?學院給你單獨準備一間專用自習室?要不,再給你找幾個輔導老師?」
成德如院士把那幾本教材拿起來看了看:「你平時就在宿舍里看書自學?」
徐生洲道:「要是我再發一篇四大,能不能研究生提前畢業?」
成德如院士也激動起來:「是關於哪一方面的?」
在張安時眼裡,他的動作卻有了別樣的解讀:「住宿是吧?也對,你馬上要畢業了,這宿舍是不能再住,新的研究生宿舍要到九月份才分配,中間這幾個月確實不好銜接。這樣,我會跟後勤聯繫,讓他們給你找一間宿舍中轉……」
老爺子這麼一發飆,周圍的人都不敢說話了。徐生洲弱弱地解釋道:「我這屬於特殊情況……」
徐生洲瞟了一眼已經突破10萬點的積分,點了點頭:「確實是有點想法,但要理順寫出來,估計還得三五個月吧?」
章堅智臉色有些怪異:你還考慮就業?家裡能隨隨便便拿出一個億,買所民辦高校給你練手,還考慮什麼就業?難
https://m.hetubook.com.com不成你們家打算抄底納斯達克,還是打算直接收購全球糧食?
老爺子的關心與厚愛,讓徐生洲覺得沉甸甸的,看來自己要迎難而上,儘快把這篇中級論文吃透、寫出來了!
傳說中,搞數學研究最簡單,一支筆、一摞紙就夠了。就算複雜一點,無非再加上老師、學生、書籍、期刊、電腦、網路而已。儘管宿舍很小、很破舊,還有些亂糟糟的,看書、睡覺、寫東西卻是完全沒問題。再說,不是還有圖書館、自習室嗎?至於其他困難,貌似他們幾個也未必解決的了。比如分配個聲輕體軟,還能紅袖添香的妹子?
徐生洲朝周圍看了看:「困難?也沒什麼吧?」
成德如卻是一臉沉痛:「我一直認為,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適應市場需求的就業機器,把人變成了資本化的一個要素,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無數優秀的年輕學生,因為要就業,選擇不喜歡的專業,被鍛造成專業流水線上的一個規整產品,被冠以『人力資源』的工具化表述。在此過程中,埋沒了多少人才?扼殺了多少天才?」
徐生洲終於m.hetubook.com.com明白張安時為什麼能當數學學院的院長了。
院士大佬果然見多識廣:「重數一猜想啊,好像近代數論史上著名的Tate博士論文,以及Gross-Zagier公式,都與最低階典型群的重數一猜想有關。真要是完成證明,發四大確實不成問題。那你現在有什麼困難沒有?」
「這個……」章堅智頓時無言以對。
徐生洲舊調重彈:「因為計算機學院比較好就業呀。」
當然,作為院長,他的能量也就僅限於此,畢竟這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三環以內,按照學校規定,開學之前統一是不安排住宿的,他頂多就是讓後勤開個口子。還是成德如老爺子有能量:「中轉?那不是要搬兩次?多麻煩!算了,還是我給學校說吧,直接給小徐安排個安靜的地方,省得來回倒騰。我記得院裡頭不是給我安排了一間辦公室嗎?反正我現在也很少去院里,乾脆收拾收拾,給小徐先用著吧。」
「這……」張安時有些猶豫。
徐生洲點點頭:「是啊。以前我們計院課業壓力比較重,所以……」
進屋之後,張安時等人就看到桌子亂七八糟hetubook.com.com堆著幾本數學教材,都是近期徐生洲從圖書館借的。他近期一直在惡補基礎。畢竟發了「四大」,以後少不了有人上門請教,要是被很簡單、很基礎的問題絆倒,那臉可就丟到姥姥家去了。
張安時、章堅智、衡平等人都熱切地看向徐生洲。
成德如把眼睛一瞪:「以前是以前,畢竟以前咱們也不知道你這個好苗子,現在既然知道了,就不能怠慢,否則別人會說我們不重視人才的。再說,我那辦公室空也是空著,不如物盡其用,給你自習看書。事情就這麼說定了!至於你的文章,不著急,慢慢寫。你還年輕,有的是時間。」
老爺子都問到了這份上,徐生洲也不好含含糊糊的,乾脆延續之前典型群表示論方向,從系統里兌換了一篇中級學術論文,題目為《Multiplicity one theorems:the Archimedean case》,當下解說道:「是關於典型群重數一猜想的。我們知道經典分歧律中有一個令人驚奇的重數一現象,即每一個典型群的有限維不可約表示,在大一階的典型群有限維不可約表示中最多出現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次。20世紀80年代以來,基於系統研究L-函數的需要,美國科學院院士Bernstein等人猜想所有典型群的無窮維表示都有類似的重數一現象。這就是『典型群重數一猜想』。但這個重數一猜想長期懸而未決,已經成為典型群無窮維表示論和高階L-函數研究的一個瓶頸。我之前在學習典型群表示論的時候,有了初步想法,有望完成這個猜想的證明。」
所以那時候沒時間看書,現在有時間,才想起來翻翻。這是徐生洲想要表達的意思。成德如院士卻以為是以前計院課業壓力比較大,徐生洲只能盡量擠時間在宿舍里自學。他接著問道:「高考的時候,你怎麼沒考慮讀我們數學學院?我記得這幾年計算機學院錄取的分數都比數學學院高,來我們數學學院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要說徐生洲吹牛吧?對方已經發了一篇四大,再發一篇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說,可能性比在座的所有人都大。憑著2篇四大,別的學校別說畢業,連評教授、推傑青都沒問題,難道師大研究生學位含金量那麼高?但要說讓他提前畢業,貌似也不是他一個普通教授能夠拍和*圖*書板的。
倒是成院士有這個擔當,當即拍板道:「不就是提前畢業嗎?可以!完全沒問題!只要你再發一篇四大,馬上就能畢業!研究生院那邊要是有什麼意見,你們跟他講,小徐是我的學生,讓他們直接來找我說。怎麼,你又有什麼好的想法?」
徐生洲也不傻:「不用、不用,不用那麼麻煩,我在圖書館里自習就行了。以前我都是這樣,習慣了。」
成德如院士點點頭:「其實,每個人都是特殊情況,就像每個人都是天才一樣,只是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未能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契合點,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就像你,如果完全屈服於就業壓力,徹底放棄數學,可能你的天賦就這樣被埋沒了。不過你真是年輕啊,還是本科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咱們國家這麼多年來在『四大』上發文最年輕的吧?」
張安時道:「您說的沒錯!咱們國家在小徐之前,能在『四大』發文章的,至少也得讀到博士,年齡在二十五歲左右,不像歐美各國,年紀輕輕,二十齣頭,就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甚至是拿到名校的終身教職。像小徐這樣,在本科期間就發『四大』的,絕對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