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燕雲亂
第八十三章 誓師(1)
蕭干丟鞍下馬,數十名騎士也同時滾鞍而下,馬刺踩在石板地上,叮噹作響之聲一片。數名帶著皮帽,鑲著貂尾的軍官匆匆從大門口跑出來迎接,紛紛地見禮下去。蕭干只是沉著一張臉,看了一眼這宅邸,低聲道:「林牙如何?」
城牆仍然是那樣得高大,城頭守軍的軍容仍然是那樣嚴整,身形剽悍也不曾稍減半點。城頭守具如狼牙棒,那層層利刃同樣散發著森寒的光芒。可是這座雄城,卻總讓人覺得宛若死城,再沒有半點生氣,似乎隨時,就會崩潰坍塌!
而且不知道怎麼的,他居然也收攬了契丹軍心。當蕭干入城,底下人回報契丹軍主力只是在城外觀望的時候,耶律大石就嘆口氣,下定決心不再抵抗。只要能夠擊敗宋人,至少蕭干還不會就這樣讓大遼垮掉!他和蕭干拼個你死我活,便宜了宋人,這又何苦?
宋人已經奪取涿易二州,蕭干大王就是被一宋軍同樣姓蕭的統帥擊敗,在易州倉皇而遁。原來被視為天塹的白溝河,現在已經是在宋人涿易兩州這個橋頭堡的遮護之下。常勝軍郭藥師所部,也全軍歸降宋人。現在宋人探馬,據說都已經出現在了高粱河之南!
燕京城。
數路西軍,都在童貫嚴令之下,紛紛向北而動,劉延慶的環慶軍更是興沖沖地走得極快,已經在雄州和勝捷軍合流,準備立刻北渡白溝河,接防涿易二州。而率先領軍而進,抵達燕京城下的首功,劉延慶已經知趣地留給了蕭言。
耶律大石看著神情自若的蕭干,最後也只是苦笑搖頭。自己比起蕭干,還是不夠皮厚心黑啊,所以站在這裏的是他,而囚在這裏的,是自己……蕭干也是拿穩了,自己絕不會不答應這件事情……
一名奚人軍官恭謹回話:「林牙吃睡都還安好,也不要俺們什麼供應,只是讀書練字……」
遼時燕京十一門,此時四下,滿滿的都是奚人服色的守衛,一個個都是如臨大敵的模樣神色嚴肅地只是把守著燕京出入道路。十一門已經有九門堵塞,只有兩門猶自開啟。寬闊的城門通道上空蕩蕩的,只是偶爾有傳騎飛馳而過。
童貫為回報蕭言的投靠,已經將這潑天一般的功勞,留給了這個來歸不過短短月余的北地降人!
此燕京,此雄城,此天下險要之地,為宋人所魂縈夢牽幾二百年,開國以來,十萬健兒埋骨無定河邊,也只是在高粱河下遠遠地看了一眼燕京高大的城牆!
蕭干率軍直抵大石林牙府門口,耶律大石大開中門,披衣而出。蕭干滾鞍下馬,只是上前和耶律大石執手,溫言慰勉:「林牙,殺李郎未免做得差了!都知道林牙公忠體國,可是畢竟俺們皇上還在!此事實在有點遭忌,皇帝手書召某進京,某豈能不從?林牙征戰辛苦,且先休息,林牙安危,只在某身上!」
耶律大石皺皺眉毛,淡淡苦笑,低聲道:「高粱河拒戰宋人,這已經是燕京最後屏障。要是某來用兵,絕不輕戰,將他們堵在高粱河南就罷了。宋人不比俺們是哀兵,他們要爭功,他們有內訌……只要穩住軍勢,坐https://www.hetubook•com.com而觀釁,未必沒有將他們再度擊潰的機會……軍資要備足,哪怕將燕京收刮一空也在所不惜!」
燕京城為遼人經營百余年,城高池深,灰黑色的城牆綿延出去好遠。遼人崇佛,城外叢林寺廟林立,掩映在山水之間。城外四下,都是大片大片的拋荒田地,如此膏腴之土,此時卻少有人耕作。城牆之下,附廓的難民棚子亂糟糟的好大一片,幾乎將城牆周圍都已經鋪滿。
蕭干實力不缺,要的就是天賜皇帝的招牌名義。而耶律大石先期回燕京處死李處溫,已經擺明了要將大權攬在手中。只要蕭干能接應上,一紙天賜皇帝的詔書,還不是說有就有。在契丹軍主力觀望,奚軍入城,又有大義名分的情況下,耶律大石縱然是一代豪傑,焉能不束手就擒?
燕京自古為雄城,幽燕虎踞龍盤,依燕山而枕渤海,向北是農耕民族守衛著華夏大地的門戶,向南又是居高建瓴虎視河北中原的形勝之地。周圍華北平原出產豐富,足夠餉兵。自秦漢之後,這裏就是關東要隘。唐時安史,據此足可播亂天下。而契丹入寇,據此漢家土地之後,就在大宋頭上整整壓了二百年!
除了這些暗處心思,多少人也只是扼腕嘆息。早知道遼國已經是這麼不堪一擊,早知道他們自己內部還有這等內亂,不管是耶律大石還是蕭干都沒有在涿易二州久留的心思。為什麼就不去搶這個功勞?生生讓這個突然冒出來的蕭言搶了這等奇功,搏了一個潑天也似的富貴!
蕭干雄心,他耶律大石盡知。本來總以為,契丹和奚人畢竟算是一體,他蕭干還要依仗著他耶律大石來兩面征戰。沒想到,他蕭干已經再不願意屈居人下再多一刻了!
笑聲中他大步走了進去,就看見庭院當中,耶律大石雄壯的身影正負手而立,看著庭院中的葡萄架出神。聽見蕭乾爽朗的笑聲,才回過頭來淡淡一笑:「蕭大王有心!此間是否桃源,全仗著蕭大王在南北兩面廝殺,可避秦否,俺哪裡知道?只索等著罷了,卻不知道來的宋人還是女真!」
總而言之,燕雲之地,遼國一方的頹勢在短暫迴光返照之後已經顯露無遺。而大宋雖然背後還是暗流涌動,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著多少種別樣的心思。可是在局勢面前,不得不表現出一副戮力同心,躍躍欲試的模樣,也在紛紛調動,準備大舉北上。
蕭干揚手,制止他繼續回報下去,淡淡笑道:「林牙就是林牙,現在卻是他清閑,某卻還要去為大遼賣命!這榮枯之間,也當真說不清楚……」
大石林牙,已經被軟禁了起來,對他動手的,是大遼現在另一支擎天巨柱四軍大王蕭干。在前些天,蕭大王領如雲騎兵突然漏夜而入燕京城,當時蜿蜒的火把,從城門口一直延伸到了天的盡頭處!
此時此刻,他只盼望蕭干此次領軍出去,能夠戰勝,也許大遼還可以芶延殘喘一陣子……
數十騎士,簇擁著默不作聲的蕭干,在天街旁一處宅邸門口停下。門外層層的全hetubook.com.com是奚人家什。看著蕭干趕來,帶隊軍官一聲號令,人人肅然行禮下去。此時此刻,燕京城中已經再沒有人大得過蕭干,所有人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
契丹以此為南京道,設南面官,幾乎以這一道形勝之地,就足以壓迫宋人八代皇帝,近二百年的時間!
時局的飛速變遷,就如風行草偃。燕地局勢變化,讓人只是目不暇接。一場轉折接著一場轉折,只是讓局中人覺得喘不過氣來。
蕭干一到,立至大石林牙府上。
蕭言所收編的常勝軍,已經御賜新軍號神武常勝軍,官家心情好,賜軍號的時候,就方方面面都細緻地照應到了。神武之號,在禁軍當中都是上軍的軍號,而後常勝之名,又體貼地照顧了郭藥師的心情,以示不忘郭藥師苦守易州,全軍而歸大宋的功績。更是向蕭言表明,郭藥師和蕭言都是北地降人,他對郭藥師這窮途來歸之人都如此,對蕭言這給大宋立下如此功績之人,將在底定燕雲之後如何對待,豈不是不問可知?
「……蕭大王,前景如何?」
蕭干給耶律大石選的宅邸,也是燕京城中以富麗堂皇出名的,一切供應,也絕沒有為難耶律大石半點,只要他拿得出來,都能朝這宅邸裡頭送。誰能想到,在數日之前,要不是耶律大石讓步,兩人差點就能將燕京城已經變成了屍山血海!
白溝河戰敗之後,沉悶的空氣一下被蕭言綻放出的耀眼光芒所撕裂,所吹散!
耶律大石神色又轉為了冷淡,低聲道:「某自然會去……只是有個條件……」
至於童貫,自然是更不能虧待蕭言,這幾天,接濟補充,簡直是源源不絕地朝著涿州送去。勝捷軍的使臣,環慶軍的老卒,調來補充了甚多,一下就將常勝軍的骨架撐了起來。再加上讓舊常勝軍降卒做夢都難以想象的海量軍糧,號服,戰襖,盔甲,兵刃,器械……除了戰馬後方不能補充接濟,其他的都是豐富到了極點!讓這些降卒,切實地見識到了大宋的富庶,到底到了何種程度!
城中傳出的消息,大石林牙正在高卧,聽到傳來的消息,麾下家將親兵,紛紛拔刃,要和蕭干決一死戰,掩護大石林牙越出城外,調動忠心的契丹兵馬反制蕭干。
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契丹王氣,似乎就在斯時漸漸耗散殆盡,縱有英雄,也難追回這錯過的氣數。
從涿州到高粱河之間,地方豪強塢壁,紛紛派遣使者,迎降於路。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宋人大軍會出現在燕京城下!
更也許是,在蕭干匆匆趕回來奪權的那一刻起,耶律大石就已經對這個北遼小朝廷絕望了。
老種小種獲罪,特別是老種,一下失卻了節制西軍諸路人馬的權力,只是單領涇源一軍,其他的,朝廷也未曾深責,可是誰都知道,在這場較量當中,老種和小種,連同他們背後支持的力量,已經遭致失敗!西軍未來在童貫和劉延慶的操弄下,結局如何,誰都認為不樂觀。
蕭言得知新軍號之後,也忍不住鬆了一口氣,徽宗雖然荒唐輕浮,但是總地來說,對臣子還算是
m•hetubook.com•com
一個厚道的人啊……對待降人,微宗很少刻薄,倒是他那個禪位與其的兒子,倒是用完就丟……※※※
燕京傳聞,蕭乾和耶律大石權力交接,竟然就這樣和平收場。局中人卻是諱莫如深,誰也不知道其間到底有多少爭鬥,多少勾心鬥角,有多少人在這一場暗戰當中丟了性命!當日燕京宮城當中,也有隱隱約約的呼喊廝殺聲傳來。蕭干入城之後,火炬從宮城一直連到了耶律大石府第,都是燕京城中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的。第二天更有大車將遮蓋得嚴嚴實實的一堆堆東西運了出來,還有隱隱血跡透出。誰也不知道,是不是蕭干遣人,先期入宮,殺了耶律大石在宮中看守蕭后還有病得快死的天賜皇帝的那些侍衛屍首。
這大遼最後剩下的雙璧,只是惡狠根地對視,雙方眼神都不稍做退讓。良久良久,蕭幹才猛地一掀披風,大步離開:「後日某當誓師出征,有沒有林牙,某都將和宋人血戰于高粱河,林牙欲當如何,且請自便!」
他坐在馬上,只是沉著臉左右顧盼。看著這往日氣度沉雄的天街之上,只有奚人披甲守衛在四下警戒,到處都是安安靜靜,若無人聲。似乎這座雄城當中,每個人都在忐忑地等候著他們最後的命運。
燕京相傳,大石林牙只是哈哈大笑,握著蕭乾的手道:「某也沒有什麼放不下的,蕭大王總不如李郎這等南面官,會降於南朝!契丹奚人,本是一體,今後這千鈞重擔,就交在蕭大王手中了!」
數十騎快馬,飛也似地在燕京宮城外的天街上馳過。
「林牙請說,但有所請,某無有不從!」
再向北看,重重疊疊的宮室,氣象更為凄涼,似乎都在散發著一股腐臭的味道。
蕭干身子一震,只是看著耶律大石,同樣冷冷地回問:「林牙,難道此時此井,林牙打的是離開燕京,投奔湘陰王的主意么?某就放林牙出燕京城又如何?」
契丹騎軍,神色複雜地被蕭干留置城外,只是勒馬路旁,獃獃地看著大隊奚人騎士在蕭干率領下如龍一般入城而去,聽著城中傳出的隱隱驚呼響動。
※※※
在聞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再聯想到蕭言當初在蕭干軍前豎起的李處溫已死的大旗,人人都驚嘆于蕭言對時局的把握能力。他一個小小團練副使,怎麼能知道燕京城幾乎同時發生的事情?再聯繫到他的姓氏,不知道多少人暗中琢磨著別樣的心思。只是現在童貫全力挺著這個姓蕭的,官家又是一副對他大加寵信的模樣,誰會傻的這個時候跳出來和蕭言叫板?
這天街道路,都是青石鋪地。馬蹄鐵敲擊在地面上,只是濺起無數點火星。馬上騎士,簇擁著一個高大瘦削的身影,正是現在掌握著北遼朝廷剩下全部實力的四軍大王蕭干。
宋人兵鋒,已經及於涿易一線。蕭言受賞,童貫穩固了權勢,汴梁城中,暗中涌動,準備藉著這場戰事變革朝中格局的種種潛流一下噤聲。
底下人群情洶湧,耶律大石卻只是微笑,抬手制止手下人馬:「蕭大王此行,早在料中,就知道他會按捺不住!俺總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想,此時蕭大王難道看不出,俺要攬權,是為了給大遼延一口氣?能遲一些再動手……可沒想到,蕭大王卻恁地心急!此時拿下俺大石簡單,卻怕是散了軍心,再擋住宋人就難了,到時候只有同歸於盡!蕭大王卻還偏要動手……也罷,死了心也罷!俺對大遼,已經問心無愧!」
神武常勝軍軍號一定,蕭言以降,自然在表章當中深深感念聖恩,誓必粉身以報。大詔降時,神武常勝軍數千將士,荷戈而立,三呼萬歲。不過在大家口中,還是自稱為常勝軍,就連蕭言自己,也習慣了常勝軍三個字,改也難改過來。
究其本心,也許還是這位契丹末世豪傑努力過了,卻並不真地想將契丹的最後一點元氣耗盡。在燕京城和蕭干展開一場巷戰,最後卻便宜了宋人!
這些補充接濟大搖大擺地就穿行在白溝河到涿州的道路上頭,白溝河上,已經架起了十幾座浮橋,宋軍的哨探人馬,往來穿梭,一開始還有點忌憚和小心翼翼,到了後來,簡直就是無所顧忌。
大遼,氣數已盡絕矣!
試玉還有三年期呢,到時候,和這個姓蕭的有見面的時候……
他的眼睛突然瞪大,死死看著蕭干:「蕭大王,還有一點,兩軍拒戰,千萬要防備宋人趁間偷襲燕京,要控制萬騎精銳在手,隨時準備應付宋人行險!只要能挫動宋人銳氣,穩穩守住高粱河,俺們大遼,就還有機會!」
而童貫就要在雄州大集眾將,再度誓師,此次將要一舉而底定幽燕。
只是帶著一點不服氣,一點隱忍,繼續觀望著北地直至汴梁的風雲變幻。
宋軍厚重是絕不缺乏的,少的就是銳氣,突然多了這麼一個英銳的統帥,未來戰事,絕不樂觀。
蕭干搖搖頭,神情坦然:「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蕭干大步曲曲折折地饒過了不知道多少院落,只是走到一個小院前面,他整整衣衫,揮手讓跟著自己的從人退下,朗笑一聲:「林牙,俺來了!卻不知此間桃源,可以避秦否?」
到了最後,耶律大石也只是低低地問了這麼一句。
耶律大石的從容自製,這個時候完全不見,毫不退讓地看著蕭干,同樣語調如鐵:「大王就敢對天盟誓,一旦高粱河拒戰不利,沒有自立為奚帝的打算么?」
燕京城中,這場權力交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變故。這北遼帝都百姓,也只是沉默觀望。一點驚擾,轉眼之間就被更大的懷消息將蕭干奪權,耶律大石軟禁這場驚變完全掩蓋過去!
燕京那裡,也有風聲傳出,耶律大石在率先回返燕京之後,已經以意圖投降南朝的名義,擒斬李處溫父子。而蕭干北奔燕雲,立即和蕭后等發起了針對耶律大石的攻擊。契丹兵馬,按而不動,兩不相幫,有奚軍為後盾的蕭干勢力,將耶律大石已經軟禁了起來,剝奪了他直領大軍的權力,現在燕京城中人心動蕩,天賜皇帝病得要死,大權已經全部歸於蕭干。大遼已經只剩了最後一口氣,還在進行著新一輪的權力分配,並無半點心思力量來反擊涿州。
蕭干一笑,頭朝南面擺了一擺:「直娘賊的,hetubook.com.com宋人先到。涿易二州已經是他們的了,童貫那廝正在雄州大集兵將,準備再度誓師北伐。說不得,某得帶軍出去,再殺他娘的一陣!若能擊退宋軍,克複涿易二州,某還有回來見林牙的機會。若某不幸,只能拜託林牙為大遼延續氣運了!」
言罷他就一甩披風,大步地朝內走去,奚人軍官忙不迭地在前頭開路。宅邸當中,蕭干撥來伺候耶律大石的下人們于路都伏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耶律大石定定地看著蕭干,冷冷道:「蜀國公主,是湘陰王骨血,文妃不幸,湘陰王安置蜀國公主于燕京,當初囑託于某,雖不見面,可仍要保她安全……蜀國公主突然失蹤,某曾逼問過李處溫,他卻抵死不說公主下落……只要大王能告訴某蜀國公主去向,異日某能向湘陰王有個交代,大王有何吩咐,某如何不照辦?」
蕭干也沒有半點慚愧的神色,笑道:「領軍出去做最後決戰,大遼氣運關係於此,豈能不誓師振旅?俺們大遼王族契丹,后族奚人,兩族撐起了大遼兩百年江山,現在還不是只剩下俺們兩個?奚人俺自能將之,誰不賣力廝殺,俺砍他腦袋!只是契丹健兒,還需要誓師當中,林牙為之鼓舞一番……林牙,俺是有小小得罪之處,可是這個時候,卻不是林牙鬧意氣的時候,俺將和宋人決戰于高粱河,勝則大遼還有轉圈餘地,敗則就真地不可收拾了!」
比起已經被宋人控制的從白溝河直抵涿易二州的人馬往來穿梭的熱鬧景象,斯時斯地,這個北地雄城卻是說不出得冷清凄涼。
耶律大石看著蕭干,微微也有點好奇。他也聽說了,蕭干在易州城下吃了好大一個虧。一名蕭姓宋軍統帥,以幾百兵馬張開疑兵之勢,就將蕭干迫退。宋軍將帥,他是見過陣的,知名如老種小種,都是用兵持重,哪裡冒出這麼一個膽大包天的傢伙,從白溝河殺到涿州,再一頭撞進十倍於他的蕭干率領的大軍當中去?
涿州以南,已經沒有遼人一兵一卒。連哨探能放出上百里的遠攔子,都已經絕無蹤影,好象大遼從來未曾統治過這個地方一般。誰也未曾想到,當初直直壓在雄州之前,耀武揚威,展現著大遼最後榮光的那支軍隊,竟然退潮得如此之快,又退得如此乾淨!
蕭干是不會投降宋人的,這個他完全知道。可是蕭干又豈能甘心和燕京城同殉?若是宋人逼近,他是會帶軍出去拚命廝殺,畢竟現在大遼大部分實力在他手中,藉著大遼這虎皮,還有收攬分崩離析的遼國勢力的名分在——可是一旦戰事不利,絕不能指望他當遼國的孤臣孽子!
童貫此刻,一邊轉宣諸軍官家大詔,一邊宣布將從河間府移鎮雄州。為權節制前軍統制蕭言蕭宣贊后鎮,不日將揮師再度北上,直抵燕京,收復燕雲而已矣!
蕭干一笑,叉手行禮:「多謝林牙指點!誓師出征,定於後日,某屆時自將恭迎林牙蒞于校場,讓契丹奚人健兒,看看俺們同心協力,扶保俺大遼江山的模樣!」
耶律大石淡淡一笑。
耶律大石擺擺手,淡淡一笑:「要某做何事?你蕭大王絕不會白來看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