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囊四海
第十七章 劉盈:債多了不愁……
畢竟一處是黃土高原上的露天煤礦,只需要刨開鬆軟的黃土層就可以直接開挖煤炭,而另一處則需要先在山裡挖幾十上百米的礦洞,之後才是讓人下井,叮叮咣咣的挖掘煤炭。
劉盈駐馬在封凍了大河西岸,眺望遠處山巒之上的白雪皚皚,莫名想起了一首詞,於是輕聲吟誦:「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張不疑自以為洞悉一切,接著問道:「要按你說的,通車十年才能償還全部債務,那豈不是每天都會有人去東宮討債?」
張不疑豎起拇指,稱讚道:「奸詐!」
「這樣,我就可以拿著債務換來的錢去償還債務,左手倒右手,直到還清債務,手中不僅有能下金蛋的雞,還能有一大筆錢!」
當然了,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也很重要。
不過劉盈選擇修建鐵路,大量貨運上郡的煤炭到內陸以及江南售賣,一是出於成本考量,很多煤礦從前下井挖煤的主力軍是倭人,如今倭人近乎銷聲匿跡,下井挖煤的主力軍就變成了那些少地的庸耕者。
張不疑有些懵懂的點點頭,他總覺得自己明白了,但似乎又聽不明白。
畢竟『弟妹』變成了他的媳婦,那麼生下『劉啟』的概率就是75%,因此不得不防!
劉盈頷首:「對呀,所以我才會親自趕來上郡這邊,主持通車儀式,親自駕駛第一輛蒸汽列車前往關
hetubook•com.com
中!」沉默了一會後,張不疑岔開話題,指著積雪中的鐵軌問道:「既然已經鋪好了,為啥還不通車?不是說修鐵路投入大嗎?還不趕緊想辦法收回點成本?」
「這樣到了年底的時候,老王拿著收回來的一百二十錢,買了一百零五錢的豬肉送給鄉鄰,自己凈賺十五錢。」
「由於農田裡有牛馬乾活可以增加農耕的效率,閑暇時候還可以趕著牛車馬車去市集拉貨,於是很多人都找老王借錢。」
劉盈有些無奈,壓制住了踹他的衝動:「就是去找一個名叫鄧通,家住蜀郡南安縣(今四川樂山)的男人,嗯,現在可能是小孩……」
過兩年發現丫有『好男色』的傾向就直接打死……劉盈裹了裹身上的熊皮大氅,暗暗發狠。
「當然是躲債啊!」張不疑一臉笑嘻嘻:「我聽說了,就是咱們出長安城的那一天,燕王打上東宮討債,要不是太上皇及時出面,只怕東宮都給你拆了!」
討債?你知道個屁……劉盈滿臉贊同的點點頭:「對啊,還好咱們走得快……」
畢竟歷史線發生了變更,韓王信沒有和匈奴人媾和,自然不會被劉邦猜忌,因此沒有一不做二不休的造反。
嗯,不主動,不拒絕,一如他PUA盧綰一樣……
一旁的張不疑雙手抱臂頻頻點頭:「不錯、不錯,慷慨豪邁,氣勢磅礴,除了格式有些亂……不過簡單潤色一下,絕hetubook.com.com對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嗯,就像是那首『大風起兮雲飛揚』一樣,就連我爹都讚不絕口……」
「然後,老王就把收來的肉錢拿去借給別人買牛買馬,預定借一百錢,還一百二十錢。」
劉盈算過,哪怕運輸煤炭的過程中會裝卸數次,但總體成本和當地煤礦里直接挖出的煤炭基本持平。
當然了,綠帽子的幾率也大,比如漢景帝大概率就被綠了,那個生下了一百多個子女的中山靖王據說並不是他的子女,而是劉啟組織男男女女多人運動的產物……
這一來,礦井的採礦成本,就比露天煤礦要高出很多,這也是後世很多地方關停小煤窯,大量進口海外煤炭的另一個原因。
「人們見到實物后,信心更足,我就能售賣第二波的發展債券,而且可以比第一波的定價更高,利息甚至還能再降一些!」
嗯,韓王信有十五個兒子,九個女兒……
「嗯,長九鐵路就算是不間斷運行個兩三年,其實也收不回多少前期投入的成本……我之前專門算過,差不多需要十年時間才能全部償還掉所有債務……」
劉盈愣了一下:「誰?轅固都氣病了?那可是個好脾氣人啊,那混賬東西究竟做了什麼才能把他氣倒?」
劉盈看著旁邊饒有興緻打量著他的張不疑,問道:「之前讓你派人去蜀郡找人的事情,你做的怎麼樣了?」
不過劉盈轉念一想,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和*圖*書劉啟好男色主要遺傳了自家的歐豆豆,而自己與賭毒不共戴天,大概率又會改寫歷史。
張不疑愣了一下,眨眨眼睛:「什麼找人?我怎麼不記得?」
上郡,膚施縣。
因此劉盈的想法,就是先削弱一下韓王信積累財富的速度,然後再行推恩令,將如今的韓國一分為十五,從心腹之患,變成癬疥之疾!
「於是,就會有很多貪小便宜的人去他那裡存錢,畢竟鄉里鄉親不怕跑了……」
有錢,有兵,又有山川形勝之利!
現如今韓王信的封地在後世除了以醋聞名之外,還以煤老闆多而著稱,雖然韓國的很多煤礦都有劉盈的股份,但毫無疑問的是,韓王信才是如今的漢國最大的煤老闆!
「話說,你找一小男孩幹嘛?」張不疑策馬并行,小聲問道。
劉盈抬頭望天,避免和張不疑對視時暴露自己的心虛,反正他只是念詩,既不說這是自己寫的,也不說原作者是誰。
重要的是韓王信有錢有地位,老婆多,子女自然就多。
劉盈斜撇了張不疑一眼,也懶得糾纏,畢竟歷來教皇子皇孫讀書都是最難的一件事,轅固既然上杆子去做,氣病了也是他自找的!
而自由民對於工錢的要求,可比奴隸要高出數倍不止!
劉盈搖了搖頭:「不著急。火車從礦區直通碼頭,跟船隻行到瀑布上游、轉陸路走到下游碼頭,二者之間的成本大差不錯,因此賺不到什麼錢!」
張不疑等了一會,攤開雙手:「和_圖_書然後呢?」
畢竟井下作業屬於是埋了還沒有死,非萬不得已誰願意來干這種又辛苦,危險係數又高的工作?
片刻之後,劉盈撥馬向西,上百騎士,十多輛馬車繼續沿著被積雪覆蓋的鐵路前進。
「不是吧?這麼多錢?」張不疑滿臉驚嘆,輕輕晃晃腦袋:「怪不得之前你拉投資那麼困難……嗯,我明白你為什麼這麼冷的天也不願在長安城獃著了!」
這是一條最早鋪好鐵軌的鐵路,是連通長安城和九原郡的長九鐵路的一條支線,目的是將廣衍縣(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部)的煤炭直接運送到壺口下方的碼頭,用更加便宜的水運順流而下轉運到中原和江南。
「什麼然後?」劉盈有些詫異。
劉盈笑了笑,並沒有直接回答張不疑的問題,開始現場編故事:「老王在長安城開了一間肉鋪,他發現周圍鄉鄰普遍會在過年的時候大量購買豬肉,於是就和顧客商量,就是讓他們新年的第一天在他這裏存上一百錢,然後到了年底殺豬的時候,可以領走一百零五錢的豬肉。」
「你明白什麼?」劉盈轉過頭。
「嗯,讓他去給我家小四當伴讀小書童!這樣紅袖添香夜讀書,事半功倍!」劉盈有些猥瑣的笑了笑。
至於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為了遏制韓王信。
張不疑恍然,點點頭:「啊,我記起來了,是有這麼一回事!不過我將這件事交給夏侯灶去做了,他之前在蜀郡的尚賢堂活動,據說跟當地卓姓豪強https://m.hetubook.com.com關係很好,找人自然不在話下!」
劉盈摸了摸自己下巴上冒出來的胡茬,笑著繼續說道:「我親自駕車前往關中,為的就是昭告天下,火車是一種跨時代意義的交通工具,它擁有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張不疑歪著頭問道:「當然是你想什麼辦法還債啊?你親自駕車,人家就不上門要債了?」
重要的是礦井不僅需要不間斷的抽水通風,還需要付出人力物力去加固礦洞,否則強令礦工下井作業,無疑就是在草菅人命!
「嗯,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要知道買你債券的人,還不知道能不能再活十年呢!而且你那條文里寫著有什麼不可抗拒之因素,還有什麼有限責任啥的……到時候人家父子相繼,然後你不認賬了可怎麼辦?」
「什麼鬼?瞎說什麼呢!」張不疑鄙視的看了劉盈一眼,旋即笑著說道:「給劉恆,不如給如意!恆這個人勤奮好學,長安的大儒學者無不誇讚,反倒是如意,聽說前些天他把轅固都氣病了……」
「那誰知道?我就是聽人隨口說了一句,真真假假的我也不清楚……」張不疑自知說錯話,頓時遮遮掩掩起來。
「就這樣,錢越來越多。」
雖說韓王信沒什麼謀反的膽量和野心,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並不是看他做沒做,而是看他有沒有這麼做的能力!
所以……
卓?莫非是卓文君的卓家?可惜了……劉盈微不可見的搖搖頭,畢竟卓文君是傳說中的四大才女,不能親眼一見實屬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