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天命唯漢

作者:曹吉利
天命唯漢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從頭越 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盈:橘生淮北則為枳

第六卷 從頭越

第一百六十七章 劉盈:橘生淮北則為枳

良久之後,阮氏笑聲停歇,旋即趴在桌子上泣不成聲。
今天算是知道什麼是狗仗人勢了……劉盈滿臉懵逼。
此時她已經看出來了,劉盈絕非尋常過路之人,說不得是南郡里的某位高官!
盧綰瞪著眼:「怎麼正常了?」
劉盈對此無可奈何,張不疑也心知肚明,因此他只是看著劉盈苦笑一聲,旋即挪到劉樂身側:「對,有本事你升我的官啊!」
「大家無奈,只能依照行會所說,交錢辦理會籍,購買行會的船隻……」
劉盈問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無他,主辱臣死……
她邊說,怒視劉盈,渾然不覺一群面露凶光的期門郎正用看死人的眼神看著她……
他不懂什麼是『港口吞吐量』,但他也不打算問。
「嗯,比如行會禁止成員相互競價銷售,防止損害全體利益;再比如行會要求所有成員要力爭自己出售產品,最次也要掌握產品價格,以免受商人盤剝……」
所以,她準備把在江夏縣無處訴說的冤屈,細細說給郡里的高官聽聽!
劉盈笑笑:「這很正常啊!」
畢竟食祿六百石只能算是中級官員,大抵相當於後世的廳局級幹部,但若是到了千石,就成了高官,至少是個副部級!
畢竟他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絕對不能創造一個自家小崽子在自己面前裝逼的條件!
劉邦撓撓頭沒說話。
嗯,灞水碼頭畢竟是北方的內河港口,受限於水位以及自身河道,比不過南方的內河港和*圖*書口和沿海港口,因此吞吐量也就十輛百噸王……
張不疑反問:「燕王為何有此疑慮?」
盧綰愣了一下,瞪大眼睛:「你吼什麼?這就是你和長輩說話的態度?」
「比如木工行會、鐵匠行會,以及如今代表大漢最先進生產力的皇家科學家協會……」
花嫂越發瞪大眼睛,滿臉我說的都這麼清楚了你怎麼還問我的神情。
阮氏直起頭,抹抹眼淚,哽咽著說道:「行會說我們的船不安全,樣式老舊,木頭腐朽,不能再用於碼頭擺渡……」
所以,自然是劉盈前去處理了這件事。
「而且,適當給工人增加工錢,利於財富再分配,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也利於整個大漢的長治久安!」
站在她身後的兩名期門郎下意識探手入懷,他們的腰間鼓鼓囊囊,內里藏了兩支可以隨時開火的燧發槍!
張不疑本來論資排輩,早就能升為千石官員,甚至『比二千石』這種高官也是輕而易舉,但每次劉盈想給張不疑升一升品秩的時候,張良卻總是以『德不配位』、『紮根基層』之類的話語將劉盈搪塞了回去……
阮氏邊說,目光炯炯的看向劉盈:「敢問這位貴人,行會,真的好嗎?」
花嫂瞪著眼睛:「我們石碣村人靠水吃水,從前沒有行會的時候就靠擺渡過活,日子不算寬裕,卻也過得舒心。」
但阮氏只是笑個不停,身體卻絲毫沒有離開原地。
碼頭上間或響起幾聲搬運重https://m.hetubook.com.com物時的嘹亮口號,房間里的劉盈沉默不語。
劉盈皺皺眉頭:「你究竟想說什麼?」
劉樂用力拍了拍桌子:「臭弟弟你別以為我不懂!有本事你讓國家給他千石俸祿!自己給的算什麼?難道我家還缺你這四百石糧食?」
「他們說要麼我們加入船工行會,買行會統一定製的新船,要麼就另謀生路,不准我們再在渡口擺渡,否則就讓我們後果自負!」
劉邦仔細回想了一下,點點頭:「好像有這麼個事,不過乃公當初是讓誰去處理來著?」
「好處多於壞處?」
「但我為啥覺得有些東西好像比從前還便宜了?」
他話音落下,在場的很多雙眼睛齊刷刷向劉盈看了過來。
劉邦左看右看,抹抹嘴大咧咧問道:「啥是行會?說給乃公聽聽!」
劉盈:「……」
「皇家科學家協會我不懂,但據說,只是據說,那些手工業行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墨家隱宗弟子在其中穿針引線,出了不少力!」
劉盈滿臉疑惑。
她笑著笑著,神情漸漸扭曲,狀似瘋癲。
劉盈瞪著眼:「看我幹啥?難不成我把事情辦砸了?現在的灞上碼頭井井有條,但凡水位合適,哪天的港口吞吐量在一千噸以下?」
「無奈之下,大家只能是從行會指定的宋三那裡辦了船貸,這才買到了新船……」
「因此那些行會有一套成熟的規矩,而不是烏合之眾……」
「要不然、要https://m•hetubook.com•com不然他們也不會答應別人做出那樣殺全家的勾當!」
不僅是劉盈,張不疑也是同樣的面無表情。
畢竟那次大罷工鬧得挺大,帶頭者正是『宋墨』的魁首盤公,而當時劉盈還是太子,太子幼軍的駐紮地正是灞上碼頭。
注一:有關『鐵飯碗』這個詞的來歷。
這兩者之間隔著一道鴻溝,是許多官員終其一生也無法邁過的天塹!
「如此高的利錢,再加上每年要繳納的會費,我家良人日日不息,又要到江里撐船,又要下地幹活,可一年到頭也只能存下一兩百錢,若不是石碣村靠水吃水,大家能抓些江里的大魚做魚乾,養點鴨子賣鴨蛋,否則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阮氏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了看張不疑,沒有理會,自顧自說下去。
「但行會說不行。」
「但石碣村本就是個窮地方,如何買得起行會的大船?」
所以,只要阮氏敢有異動,他們就直接開槍!
另一邊,低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的阮氏突然笑了起來,笑聲凄慘中帶著濃濃的嘲諷。
張不疑皺眉:「此地行會如此囂張跋扈,你們為何不告官?」
「莫說只是一群賣苦力的工人,如此條件即便是換作是我,我也不鬧!」
「起初大家懶得理會,依舊在江上擺渡過活。」
劉盈把臉扭到一邊,只當沒聽見。
「哈哈哈……」
此前他們沒有看管好那個店小二,以至於被劉盈罰了半年俸祿,如今若是這個村婦再衝撞了劉盈,他們hetubook•com.com只怕會失去這種可以伴駕皇帝左右,能夠快速升遷的鐵飯碗!(注一)
盧綰字斟句酌:「你想啊,裝卸工要求漲工資,工人也要漲工資,木匠、鐵匠等百工也要漲價出售貨物,那麼最終這個成本不就轉嫁到了買主身上?」
「頭兩年還好,利錢大約只有三成(30%),但最近這幾年宋三說什麼物價奇昂,帝國從海外運來無數金銀,故此錢幣貶值的厲害,因此將利錢漲到了四成五……」
食肆。
「這些是手工業行會,那些碼頭、工廠上做工的工人也有自己的行會。」
劉盈同樣瞪著眼:「如今大漢最不缺的就是人,你覺得賣東西不賺錢可以不做商人,也去做工匠不就行了?」
「比如現在長安城那邊公認的第一家行會,就是碼頭工人行會,他們當年在灞上碼頭組織大罷工,要求和碼頭管理方分享蒸汽吊臂出現之後碼頭方增長的利益……」
於是,作為在場唯二會被那老頭隨意使喚的張不疑就只能笑臉相迎:「所謂行會,最早的時候是一些有著相同技能的人彼此抱團取暖,爭取在僱主或是商販那裡獲得更多利益而形成的組織。」
相傳清乾隆年間,有一大戶人家的漂亮丫鬟不小心摔碎一碗,主人慾懲罰,丫鬟下跪認錯,酥胸微露,主人見色起意,一番雲雨後不予追究。次日,丫鬟叫醒午睡的主人,告之又碎一碗,自求懲罰,主人又成全了她。此後,碗常碎,有時一日碎三碗,主人難以招架,遂將家裡的碗碟全和-圖-書部換成鐵的,並下令該丫鬟從此不用工作,薪餉照發……
「但自從有了行會之後,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搞搞清楚,現在可是大工廠時代,每天不知道生產出來多少產品,你不願意薄利多銷,有的是人願意薄利多銷!」
「可石碣村是今上繼位之後才慢慢形成的里聚,我們的船年數少的只用了三五年,多的也不過十余年,基本上都是新船,樣式是老了些,但木頭都是好木頭,而且這些船是大家吃飯的傢伙,誰不是小心呵護,怎麼可能會讓船板腐朽呢?」
張不疑笑呵呵地說道:「那可不,代價就是碼頭工人的工資漲了三成,而且會隨著年限,每年上浮一個百分點,然後還多了每月一天的帶薪假……」
盧綰皺眉,看向張不疑問道:「要真像你說的那樣,這行會倒是不利於商業發展啊……可我怎麼覺得沒什麼感覺呢?」
「可誰知道行會不是說說而已,他們養有打手,有天堵住渡口,將前去擺渡的男人一頓好打,我家良人聞訊而來,和他們鬥了一場,結果被打的整整兩個月下不了床……」
劉盈點頭:「那好,今後你每四日一休沐調整為每月一休沐,我私人補貼你四百石,給你的俸祿從六百石湊夠一千石!」
「因此,行會算是好處多過壞處!」
花嫂忿忿不平地說道:「這位郎君想來生於富貴人家,含著金湯匙出生,是個不辨菽麥的膏粱子,故此不曉得民間疾苦,因而能說行會是好人,真是可笑!」
張不疑:「……」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