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交流
「是孿生素數猜想的問題。」君信笑了笑,說道。
張益唐的論文在5月14號在網路上公開,5月21日正式發表。5月28號,這個常數下降到了6000萬。僅僅過了兩天的5月31號,下降到了4200萬。又過了三天的6月2號,則是1300萬。次日,500萬。6月5號,40萬。
「要麼寫論文,要麼動身!」王教授斬釘截鐵地說道,一旁的喬教授不住的點頭表示認可。
「已經到哪一步了?」王教授激動地問道。當年,陳景潤先生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2的時候,就是由他進行審稿的,這是國人在數學強的一個重大突破點。而如今,在素數研究的同一個領域,一個新的數學猜想即將取得重大突破,不由得他不激動。
君信搖了搖頭,道:「最近在研究數論與代數幾何的聯繫問題的時候,我對希爾伯特的二十三個問題中的第八個問題產生了一些興趣。」
「哦,都是些什麼問題?」
「是素數的問題?」喬教授略有點驚訝地說www.hetubook.com.com道,「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和孿生素數猜想?你有了什麼新的想法嗎?」
「現在的我對數學上的很多問題都有濃厚的興趣,最近在編寫代數幾何基礎的聯繫學科分支的內容時,對一些很有意思的內容產生了研究的興趣,並且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我認為這些問題和成果其實都完全可以歸納到我的自己的數學體系裡面去。」
「這就是你擔任清華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卻不參加應用研究的原因嗎?」喬教授問道。
而孿生素數猜想的最新證明則是由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先生取得重大的突破。他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在最新研究中,張益唐在不依賴未經證明推論的前提下,發現存在無窮多個之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從而在孿生素數猜想這個重要問題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喬教授的意思君信自然明白,十年文革結束之後,誰也不知道會不https://m.hetubook.com.com會再來這麼一次,或者一些事情能不能在短時間裏面得到解決,誰也不知道。所以隱晦的勸了君信行事要更加穩重一點。
「什麼時候動身?」
「動身?」
「你的心的確很大,但現在的情況你應當也有所了解,不會有所顧忌么?」喬教授隱晦地說道。
「等見到陳先生之後。」
孿生素數就是指相差2的素數對,例如3和5,5和7,11和13……。這個猜想正式由希爾伯特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報告上第8個問題中提出,可以這樣描述:
「這將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了……」王教授感嘆道。
「是,也不是!」君信解釋道,「說不是,那是因為我現在不過是一個大一的學生,畢竟還沒有成長起來,教授們為了保護我,故意如此作為,將我直接分配到了理論研究上面。雖說應用的數學研究雖然見效快,找到了方向就能很快的出結果,但是也很容易將研究者局限在了一個領域,我可不想被局限在某個領域裏面m.hetubook.com.com,從而錯過一些精彩的思想。」
在英國數學家Tim Gowers等人發起的「Polymath」計劃中,孿生素數問題成為了一個在全球數學工作者中利用網路進行合作的一個典型。人們不斷地改進張益唐的證明,進一步拉近了與最終解決孿生素數猜想的距離。在2014年2月,張益唐的七千萬已經被縮小到246。
1921年,英國數學家戈弗雷·哈代和約翰·李特爾伍德提出一個與波利尼亞克猜想類似的猜想,通常稱為「哈代-李特爾伍德猜想」或「強孿生素數猜想」(即孿生素數猜想的強化版)。這一猜想不僅提出孿生素數有無窮多對,而且還給出其漸近分佈形式。
我……君信欲哭無淚,兩個固執的教授。
「只是有了一些思路,還對一些方法有所欠缺!」君信皺了皺眉頭說道,「我用的還是篩法,在這方面的研究中,還有一些疑問沒有搞清楚,我想抽出一個時間去與陳景潤先生交流一番,深化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喬老您的意見和圖書我自然知道,不過我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君信搖了搖頭說道,「數學家最具有創造力的年齡一般都在20到三十五歲之間,數學的研究其實更加的講究靈感,在數學的研究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沒有用處,只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才最重要。」
「去找景潤啊!」
「那你的論文什麼時候完成?」
「不是說了么?」君信對兩位教授的激動有點不以為然。
君信笑了起來:「我預計至少要用三十年的時間,起碼要兩代的人共同努力吧!不過我不缺的就是時間啊,畢竟,有時候年輕是一個硬傷,但有時候年輕也是本錢。」
「哦,我還不確定。」君信摸了摸後腦道,「畢竟素數並不是我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我只是有了這麼一個思路,其實就算不用與陳先生交流,我也能證明畢竟他的論文我可以看到,他的方法我自然可以借鑒。」
「哦!」王教授對君信的回答有點失望,不過還是點了點頭,表示認可。數學從來都是這樣,追求的都是極限的完美。任何一點的瑕疵都有可能毀
https://www.hetubook.com.com掉一個證明。就如懷爾斯教授再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時候,就是因為一個小小的漏洞,差點就將他的結果毀掉。後來要不是因為及時的補救,說不定就放棄了去證明這個挑戰人類思維極限的猜想。
如果這些話僅僅是由一個不聞一名的一個十八歲的少年說出來,那麼無論是王教授還是喬教授,他們都不會當真,最多只認為這是一個心比天高的小傢伙在不知所謂。但這樣的話由一個十七歲就解決了莫得爾猜想這一世界級的問題的君信來說,王教授和喬教授都不由自主的選擇了相信,至少也顯得半信半疑。
存在無窮多個素數p,使得p+2是素數,素數對(p,p+2)稱為孿生素數。在1849年,阿爾方·德·波利尼亞克提出了一般的猜想:對所有自然數k,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p,p+2k)。k=1的情況就是孿生素數猜想。而k等於其他自然數時就稱為弱孿生素數猜想(即孿生素數猜想的弱化版)。因此,有人把波利尼亞克作為孿生素數猜想的提出者。
「你打算什麼時候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