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Nature》來信
裏面共有兩頁信紙,君信粗略的掃視了一眼,大概的了解了信中的含義,然後將信遞給了程教授道:「信是《Nature》的雜誌社編輯部門寄過來的一份公文,意思是論文已經收錄,但由於論文太長,所以經過商議,去掉了其中的數學推理部分,留下二十五頁左右的其他部分的內容。另外的數學推導過程將會在增刊裏面進行發行。」
「不妨事,等會兒估計校長他們都要過來了。畢竟一篇《Nature》的文章,就算是國際上也是一流的實驗室才能做出的成就了。尤其是進入到了60年代以後,獨立的研究已經近乎絕跡的情況下。清華大學發了一篇這樣的文章,做校長的要是不趕過來的話慶祝的話,也就對不起他們這些行政管理人員了。」
不過君信的論文要比謝赫特曼的論文嚴密和翔實的多了,不僅僅包括鋁錳合金的准晶體的結構,還包括了准晶體的詳盡定義和性質。甚至還包括了其他幾種准晶體結構的「預測」,並給出了分佈函數和理論模型和*圖*書,只要通過實驗驗證,立刻就可以驗證,自然比謝赫特曼的論文要佔據更大的優勢。
「是主目錄第一篇的位置。」君信忍著驚喜,但還是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這代表著的是整本雜誌上的價值最高的一篇文章了。
君信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的微笑:「是啊,增刊。」《Nature》雜誌很少會出版增刊內容,但現在竟然會為了這篇文章出版了增刊。可見君信論文的質量和觀點已經完全的打動了他們。
君信定了定神,接過了桌上的包裹,順手拿起了桌上的一把裁紙刀,順著包裹的密封線將包裹剪了開來。
但是這一次,君信忽然發現自己對《Nature》雜誌產生了期待,這種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他的身上的想法已經完完全全的無法壓制了。以至於他聽到了程教授讓他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立刻趕到他的辦公室的時候,君信甚至連個實驗服都沒有脫下,一路飛奔,將過來叫他的師兄都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換什麼衣服,快走和*圖*書!」
包裹裏面的是一封信和幾本樣刊,君信只是輕輕的打開了裏面的樣刊的目錄部分,稍微關注了一下目錄所在的頁數,立刻一陣驚喜襲來。
「碰」的一聲,君信是罕見的忘了禮貌地敲門,而是直接暴力的推開了程教授的大門,見到程教授也不寒暄,直接問道:「教授,是論文到了?」
「那您總得讓我換一身衣服吧?」
君信聞言,卻是不慌不忙的打了開來,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文章被《Nature》收錄了,那麼信裏面的內容也就可想而知了。
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以交流自己的最新的研究成果為榮,他們迫切的希望聽到來自於同行的聲音和評論。而生物學家則希望自己的研究越保密越好。這也是為什麼在生物學界,論文和研究領域經常撞車的原因。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Nature》才決定做大,將這篇文章的重要部分刊登在了主體雜誌上,將剩下的部分以增刊的模式發表出來。
「還有信,快看看!」
「呃,教授和-圖-書您說的對,不過已經快要到傍晚了,我們現在過去真的好嗎?」君信有點無奈地看著興奮的程教授,不過心裏面也是一陣的高興。
「哈哈,小君來了,快,過來看看。是《Nature》寄過來的,我想應該不會有錯。」程教授並沒有在意君信的粗魯態度,因為前面放著的包裹已經完全的吸引住了他的精力。
不過君信在意的從來都不是這些東西,或者說自他發表過幾篇CNS文章之後,對於發表文章就沒有什麼興趣了,他有興趣的是能夠找到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思路,甚至是可以與世界上最頂尖的同行交流自己的想法,聽取他們的意見。
「既然論文出來了,走吧,我們去開個會議,趕緊把實驗室確定下來,老梁你那邊的壓力也很大,我們就先去他那邊看看吧。」思考間,程教授已經將所有的內容看完了,將信小心翼翼的摺疊好交給了君信,語氣亢奮地說道。
這樣的想法在生物學領域是不可思議的,因為生物學家的基數要遠遠超過需要高智商的m.hetubook.com.com物理和數學家們。所以在物理和數學這個小圈子裡面,大家都知道某某人在研究什麼,研究能力怎麼樣,是否迴避等等。像安德魯·懷爾斯這樣的完全保密研究了七年多的時間的絕對是一個異數。
「增刊?」程教授是真的有點驚到了。
雖然說到了三四十年後,中國的學者在三大雜誌上發表文章已經相對容易了許多,不過就算如此,如果單位裏面有人在三大雜誌上發表了文章也會在網站上貼上「XXX的XXXX文章發表在《Nature》上」等諸如此類的橫幅。甚至三大雜誌上發表文章之後的身價和實驗室的重要程度也會相應的提高。更不用說什麼評職稱之類優先化的東西了。
看到包裹的厚度,君信便放下了心來。因為如果是退稿的話,不會有這麼厚的包裹的。如此厚度的包裹,說明了君信的論文是通過了,而且完全用不著修改的那種。這讓他有種在夢裡的感覺。就算是前世,他的論文發表到《Nature》上去,幾乎沒有一次就通過的,更多的是打回和-圖-書小改一番。
「好,好好!」程教授也是異常高興。君信畢竟是數學系的人,而程教授作為一個化學系的人一直力挺君信,為他爭取經費,甚至為他爭取資源建立實驗室,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要不是他身為學部委員,要不是化工院的梁院長的支持,他早就不知道被排擠到哪了。如今這封雜誌一到,他身上的壓力便已經全部的鬆懈了下來。
君信卻是想到了當年的謝赫特曼因為這種的「大逆不道」的發現,從而被他所在的研究單位剔除在了研究團隊,直到1984年另外一個研究團隊也做出了相同的研究結果,謝赫特曼以及准晶體的研究才引起業界的關注,准晶體的研究正式興起。
《Nature》雜誌,即英國《自然》雜誌,此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常年的影響因子在30以上,與《Science》和《Cell》合稱三大雜誌,也是科研界知名度最廣,權威性最大的雜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