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諾貝爾獎提名
「是關於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提名的事情。」那個剛才和君信說話的男子繼續說道。
「我也是剛剛知道這件事情的,剛準備去找馬克斯·佩魯茲教授問個清楚,誰知道你們居然來了。」君信語氣中帶著一點的急躁說道。
「好了,有什麼事情現在可以說了嗎?要知道我還有事情要忙。」或許國人看到新華社的記者的採訪會顯得欣喜若狂,不過絕對不包括君信在裏面。他現在最想做的是當面詢問佩魯茲教授關於諾貝爾化學獎提名的事情。
「可是,這是為什麼呢?」君信不解。要說准晶體的確能夠獲得諾貝爾獎,不過前世的時候,准晶體的發現者達尼埃爾·謝赫特曼獲得諾貝爾獎已經是2011年的事情了,中間可是足足隔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但是現在的情況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三十年的時間在他的眼裡現在變成了一兩年的時間。儘管君信稱得上是大心臟,但https://m.hetubook.com.com是這也讓他難以置信。
雖然看到君信表現得很平靜,然而張幹事是在外交部鍛煉過的人,自然對察言觀色有那麼一套,所以他還是看到了一瞬間君信瞳孔急劇收縮的情景,知曉他受到的衝擊不小。於是繼續開口道:「剛剛我在看電視節目,今天的節目中出現了一個老頭,叫什麼馬克斯還是馬克思來著,就是你前幾天接受採訪的那個電視節目,然後他說了一句他會提名你明年或者後面的諾貝爾化學獎。」
「對,就是他!」
「先生稱不上,我只是一個學生。請問找我有什麼事嗎?」雖然嘴上問著,不過君信心中清楚十有八九是因為自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提名的事。
「砰砰砰!」一陣敲門聲打斷了君信的思路。
剛走到大門口,君信便被出現在自己眼前的兩名記者攔了下來。眼尖的他一眼就看出了他們身www.hetubook•com•com上的標誌,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新華社的標誌。
「能說一說前因後果嗎?」男子並不管君信心中的焦躁,不疾不徐地問道。
結束了克盧格教授的講座之後,君信也沒有多呆下去,而是直接回到了賓館的屋子裡面準備自己的主題報告的內容來。經過幾天的時間的思考和整理歸納,需要報告的內容也已經選定完畢,不過自己還是有點不放心,所以還在反覆的修改中。
事實上化學界早已經有了傳言說阿龍·克盧格教授將會被授予諾貝爾獎,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不過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已經小道消息傳開了。英國的羅德·霍夫曼教授和日本的福井謙一教授用各自的理論解釋了化學反應因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而阿龍·克盧格教授則是下一年,也就是在1982年才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的。
「是我,有事找你,快點開門!」來人https://m•hetubook.com.com說著流利的漢語,君信聽了便知道是和自己同處在一屋的張幹事。不禁心中大感驚奇,雖說兩人住在一屋幾天時間了,然而從來沒有相互打擾過,他不明白張幹事這個時候找他有什麼事情。
「方便找個地方談一談嗎?」那人沒有回答,而是詢問道,不過君信也沒有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一絲的質疑意味。於是聳了聳肩,將他們帶回了自己的房間裏面。
「呃?」君信瞬間愣住了,然後很平靜的拉開了門,讓張幹事進門問道,「慢慢說,這是怎麼一回事?」
阿龍·克盧格教授用晶體電子顯微鏡研究了核酸和蛋白分子複合物問題,這算是化學和生物學的交界理論。事實上現代的化學,縱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們的成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生物化學領域的成果,核酸、蛋白質等等結構或者新發現中有很多都是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而不是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詳細的情和-圖-書況我不太清楚,而且採訪佩魯茲教授的節目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對於沒有任何了解的事情我是例來不發表任何言論的。如果你們想知道前因後果的話,那麼就請在我了解完事情之後再來找我,行不行?」
「誰?」君信皺起了眉頭問道。
「這可是我國第一次有人能夠主動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張幹事越說越高興,彷彿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人是他自己一樣。
「是馬克斯·佩魯茲教授!」君信蜷坐在沙發上,眼神有點迷茫地說道。
八十年代,中國在海外的媒體有且僅有的就是新華社了。其他的媒體並沒有新華社那樣有著國家的支持和外匯,所以自然沒有那些的優待,自然不可能如後世一般出國如同家常便飯一般,大小媒體都有一點海外的記者。
只是遲疑了一下,君信便起身打開了門,門外張幹事神情激動,帶著不可思議的神情看著君信,未等君信開口提問,他便大聲地叫道:「君信,你被和圖書提名諾貝爾獎了!」
好不容易從這種狀態中醒了過來,君信手忙腳亂的衝出了大門,循著記憶中的依稀記得的佩魯茲教授住的地方走去。
「你好,請問是君信……先生嗎?」攔住了君信的兩人中,其中一人問道。
「哦,好的!」君信有點心不在焉的聽著張幹事的話,心中也是一片的茫然。張幹事說了一會話,發現了君信的狀態之後,則是很理解的提出了告辭,只剩下房間裏面的君信一人發著呆。
君信聽的十分的認真,任何一位在學術上有著大成就的人的思想都有他的獨到之處,雖然克盧格教授因為研究的領域與君信並不相同,然而卻有許多的實驗思想可以借用的。所有在克盧格教授講完之後,君信也是非常嚴肅的參与了問題探討的部分,向克盧格教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問。
「綜上所述,蛋白分子的晶體析出時,會有……」克盧格教授在台上侃侃而談,下面則坐著一大批的教授認真地聽著他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