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物理學界的小地震(1)
加州理工大學,物理系。
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
事實上,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並不僅僅是一個普林斯頓,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大的核心期刊,雖然《物理評論快報》的影響力比不上CNS,不過也是國際性的大期刊了,更算是物理學界的一大標杆了。所以世界各個大學物理系、各個物理學研究所以及各個大大小小的實驗室都很快地收到了由《物理評論快報》編輯部發出的這份期刊。
施瓦茨並不說話,事實上他直接打開了這篇文章后便看了起來,完全的忽略了這位美麗漂亮的助理說的話。
「哦,對了,他說他有一篇文章發表在了《物理評論快報》上,並且說了估計就在這一期,麻煩你給我再去拿一本這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吧!」
「找到了,是這一篇《論超對稱費米子與玻色子弦理論的引力子問題模型討論》,這和您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我建議……教授,您?」話還沒有說和_圖_書完,勞倫斯頓時感覺到手上一輕,期刊已經被施瓦茨教授毫不客氣的搶了過去。
《物理評論快報》九月第一期很快就在九月第二個星期一就出來了。作為物理學界的一大聖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和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自然訂購了這份物理界的核心期刊。所以也自然而然的收到了《物理評論快報》編輯部發過來的這一期的期刊。
「沒有問題教授,我現在就去。」
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找到了倫敦瑪麗皇後學院的邁克爾·格林共同研究,才剛剛有了解決的頭緒,然而卻看到了已經有人快了他們一步,心中的滋味頓時複雜難名。
「剛剛郵遞員已經送過來了,我大致看了一下,其中有一篇文章您可能很感興趣。」勞倫斯對自己的導師的性格很了解,所以撿了些重點說給施瓦茨教授聽。
「最近在參加數學系的下午茶討論會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中國學生,他的和-圖-書不可思議的想象力和邏輯數學推導能力震撼到了我,他向我提出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理論,我覺得這個理論很有意義,所以在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威騰笑著回答道,腦中不自禁的便浮現出了君信侃侃而談的樣子。
這些年來,施瓦茨教授和謝克爾教授兩人聯手,堅持研究弦理論這個不受人重視的理論,然而這門理論似乎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時代,以至於最慘淡的時候,也只有施瓦茨自己和謝克爾兩個人在苦苦支持著。直到後來引入了超對稱的概念后,才看到了弦論的曙光。然而曙光剛剛看到的時候,謝克爾卻因病去世,堅持弦論的人頓時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
……
「都在這裏了嗎?南希小姐。」威騰問道。
「都在這裏了!」一位年輕的女士回答道,她是威騰教授的教學助理,「我請了幾個研究生一起幫忙,最後才收集好了這些資料,您要的都在這裏了。不過教授,和圖書您要這些已經過時了的資料做什麼?」
自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誕生后,科學家們在追求兩者的大一統的腳步便未曾停下來。追求大一統的理論,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將自然界的四種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以及引力統一在一個理論框架中。然而由於對引力的本質認知的問題,所以時隔近六十年,依舊沒有人能夠做到。
「勞倫斯小姐,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期刊到了沒有?」研究陷入到了瓶頸中,雖然已經勉強有了思路,不過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施瓦茨準備稍微休息一下,換換腦子的同時,看看同行們的最新研究成果。
施瓦茨並沒有回答,而是抽開了自己辦公桌的一個抽屜,從裏面拿出了一張信紙,開始寫了起來。
「勞倫斯小姐,我需要作者的通訊地址和信息,請儘快給我!」好不容易平復了心情的施瓦茨吩咐道。
但是儘和_圖_書管沒有人做到,依舊有著無數的理論物理學家為此終生忙碌著,直到這一篇論文的出現,這是第一次用量子力學為出發點的理論,最後的結果符合了相對論。從而震驚了整個物理學界。
「是,這些我會儘快收集好!」勞倫斯點了點頭說道。
「親愛的君信先生……」
在加州理工大學,物理學有著它悠久的歷史和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在加州理工大學物理系中,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有一位名叫施瓦茨的教授埋首研究的東西究竟是什麼,約翰·施瓦茨整個人都似乎隱身起來,與外界近乎沒有交流。
艾瑪·勞倫斯,今年二十八歲,約翰·施瓦茨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今年剛剛畢業,暫時在做施瓦茨的教學助理的工作,也就是加州理工大學的助教。
「哦,是什麼名字?」
原本世界上的這一期《物理評論快報》中並沒有什麼出色的論文或者能夠引起震動的論文,然而不同的是,這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
www.hetubook.com.com》上出現了一篇非同一般的論文,即《論超對稱費米子與玻色子弦理論的引力子問題模型討論》,一下子震驚了世界物理學界。
在美國,很多時候教學助理也是助教,雖然是四個教學職位裏面最低的一個,但也是可塑性最強的一個,所以各個大學都會為教授配上一個教學助理,不僅僅是幫助教授處理日常教學事物,教授們也有義務帶著他們進入教學圈子裡面去。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約翰·施瓦茨教授醉心於自己的研究中,與外界很少有聯繫,自量子色動力學興起之後,與外界的聯繫就更加的少了。唯一的對外通訊便是和倫敦瑪麗皇後學院的邁克爾·格林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
「這是我和謝克爾兩個人聯手研究了十多年的理論,我以為只有我和謝克爾兩個人在研究這個理論,沒想到居然還有一個人也在研究,而且已經有了結果,這真是太好了。」良久之後,施瓦茨教授放下了這篇文章,有點濕潤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