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艾倫·佩利教授
「量子通信是基於物理學中的量子力學,根據測不準原理、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以及單個光子不可再分等三個原理,當信息以量子為載體時,根據量子力學原理,微觀世界中粒子位置是不可能被確定的,它總是以不同的概率存在於不同的地方,這一點可以參考薛定諤的貓。而對未知狀態系統的每一次測量都必將改變系統原來的狀態。也就是說,測量后的微粒相比于測量之前,必然會產生變化。同時由於量子不可克隆原理,竊聽者無法克隆任意量子態,於是在竊聽者在竊聽量子信時,就不得不銷毀他所截獲到的這個量子態微粒。這是量子通訊的優勢和必然所在。」
「不敢當,不敢當!」佩利教授放下了手上的茶杯,笑著連說了兩個不敢當,「你今天的報告十分的精彩,將量子力學和通訊技術乃至計算機技術結合的方法,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這將是一個十分和-圖-書可行的方向!」
……
「世界上有兩門學問公認比較難:一門是密碼學,一門是量子物理。難的原因完全不同:密碼學難是因為世界上有人太聰明,難在巧奪天工的構造和嘆為觀止的分析;量子物理難是因為大自然深奧難測,其微觀規律遠離人們的直覺,難在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玻爾曾經說過,一條深刻的真理的背後可能是另一條深刻的真理,這句話集中反應了量子力學的艱深。兩者之間的結合,確實是巧奪天工的存在。」
「佩利教授,十分榮幸能夠見到你!」結束了群起而涌一般的提問后,君信隨著工作人員來到了後台,而在那裡,奎倫教授和佩利教授已經相對而坐在等著君信了。
「但是……」君信嘴角彎起了一絲的微笑道,「光纖通訊並不是非常的安全,由於光是一種電磁波,在傳輸的過程中不僅本身存在著不同程m.hetubook.com.com度大小的損耗,同時還受到外界的環境因素的影響,產生不同程度的損耗,如果有人通過彎曲光纖,使得部分光信號泄露,再通過某些對應的特殊儀器進行接收,那麼因為溫度,壓力的影響,導致光纖損耗本來就是飄忽不定,從而竊聽所導致的損耗會淹沒在環境變化里,無法被接收端察覺。」
「綜合上面所演講的內容,我們可以大致的描述出一個量子糾纏態的通俗概念來,即兩個成為超伴侶的粒子即使在分開后也有一定的聯繫,而且這種神秘的連結是無視距離的。例如兩個粒子相隔十萬光年,只要觀察到其中一個粒子的自旋為向右,那麼即使在十萬光年外,也能立即確定另一個粒子的自旋為向左,或者一個粒子向上運動,那另一個即為向下運動,如果利用這樣的特性使其運動呈規律性,那麼在地球這一發送端發送信息,則十萬光年和-圖-書以外的接收端就能立即收到信號。那麼,這種信息的傳遞方式就是我今天所要演講的基本原理,即基於量子糾纏態而產生的量子通訊技術。」
「您過獎了!」君信謙遜地說道。查閱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裏面幾乎所有關於艾倫·佩利的資料后,君信自然對這位傳奇的教授十分的了解。也許他沒有圖靈或者諾依曼那樣的將多個學科之間進行聯繫架構,從而創造出新的學科的能力。但是他絕對算是在某個領域上研究得很深的那種青蛙式的人物。美國計算機學界,乃至世界計算機學界的泰山北斗可不是說著玩的,他是真的有這樣的實力和影響力。
正是基於這一點,君信對艾倫·佩利的重視要遠在提供了計算機工作原理的馮·諾依曼之上。因為他知道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和原理,但是如何將這些原理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上,他還是一頭霧水。而眼前的艾倫·佩利教授正是個
和-圖-書中翹楚,這也是君信為什麼不去尋找其他人而是獨獨的跑到MIT來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因素會導致信號泄露,如散射法,原理基本差不多,對此我就不在進行贅述了。總結了越來越興起的光纖通訊的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隱患,光纖通訊存在著一下兩個缺點:第一是竊聽手段簡單,第二個是竊聽信號不容易被發現。」頓了頓,君信繼續說道,「這是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雖然我們可以通過軟體加密,比如MIT幾年前發明的RSA公鑰加密演算法,該演算法基於一個十分簡單的數論事實:將兩個大質數相乘十分容易,但是想要對其乘積進行因式分解卻極其困難,因此可以將乘積公開作為加密密鑰。其破解難度很高,甚至於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快速破解。我們需要考慮未來的事情,即將來計算機技術可能得到突破,比如超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量子計算機(這是另
和-圖-書外一個話題)的出現等等,這會使軟體加密的破譯速度越來越快,使得破譯存在可能。」
「當然,這隻是我提出的一個概念及其可行的方法,不過我認為這個方法在理論上是切實可行的。對此我也有了一些相關的論文,如果有感興趣的話,諸位可以在以後不久的時間裏面陸續的讀到這些。」
「我們知道,在1977年,世界上第一條光纖通信系統在美國芝加哥市投入商用,速率為45Mb/s,而到了1979年,傳輸損耗降低至0.2dB/km。這兩個數據充分說明了光纖通訊時代的到來,在座的很多人在進行通訊或者研究的時候,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光纖。」
艾倫·佩利教授也許對於計算機的實現的創造性原理並不是十分的在行,但是他卻十分善於運用這些創造性的理論。所以在計算機的創造上,他確實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管是計算機創造的理論,還是實際的實驗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