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開學第一課(3)
「如果你是數學系的學生,你不會問這個問題,而是會問我通過的分數線是多少。化學系的學生或許會問我怎麼做才能通過考試。物理系的學生會問我最終考試考什麼等等,只有生物系的學生才會問我這個問題。」君信笑著說道。
「這並不難猜!」君信搖了搖頭輕鬆的回答道:「我剛剛說過了,這門課的主要作用在於培養你們跨學科的思考方式!」
看著下面神情開始變得越來越認真的學生們,君信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笑意:「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門課程是普林斯頓最新開創的課程,也是遍觀所有的大學之後的第一個建立的課程。數學綜合這門課程,在我看來,它必將成為未來普林斯頓的一個標誌性學科。」
「當然,話題有點扯遠了,還是回到弗洛伊德同學的問題上來。我對你們的要求很低,不需要你們去參加什麼考試,也不需要你們去做許多的試題,這個沒有必要。只要在學期結束之前,每個人給我和-圖-書一份,關於運用數學的思考方式,解決一個或物理,或生物或化學的論文,數學系的學生也是同樣的要求,不過你們需要運用其他學科的思維方法解決一個數學問題的論文,我會根據論文的具體情況進行打分,通過最低標準的即可獲得學分,還有什麼疑問嗎?」
「我想在座的各位既然選擇了我的課程作為你們這學期的選修課程之一,那麼也就不會缺乏對我的了解了。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是要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君信,來自中國清華大學,是現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大二數學系交換生,今年上半年的時間裏面,應學校的邀請開設一門選修課程,如你們現在所見,就是這門剛剛開設的數學綜合課程。對此,你們有什麼疑問嗎?」說完之後君信掃視了一眼講台下面。
「我叫弗洛伊德,是生物化學專業的大二學生,您怎麼知道我是生物系的?」弗洛伊德很是驚訝地問道。
「當然,
和*圖*書我這裏也僅僅只是舉了一個例子,說明的是各自不同學科擁有著不盡相同的思維,各自有各自的特點。你們既然選擇了這門課作為你們的選修課,那麼就選擇了需要對其他的學科進行一定的了解。而我在接下來的這一段時間裏面,通過數學這個媒介,引導你們不同的學科之間的相互了解。」君信笑著說道。
事實上君信自己也知道,台下的學生中,一大半的人只是為了學分才選擇了自己的這門課程,儘管其中大多數人都認識他,也知道他的成就。不過並不是認可了他的成就就認可他教書的本領了。很大程度上來聽課只是為了那2個學分而已。不過對此君信並不是很在乎,他雖然不認為自己可以說的天花亂墜吸引大多數的學生,但是起碼不會做到誤人子弟。理科不同於文科的地方在於理科是一個系統性的學科,枯燥在所難免,所以理科總會讓人覺得厭倦,即使講的再怎麼風趣,也不可能改變理科的枯燥和*圖*書本質。只有真正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夠學到真正的東西。
「其實我所說的,無論是物理學還是化學,亦或是數學和電子計算機學的學生,包括弗洛伊德同學所在的生物學,他們問我的問題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考核,但是因為各自學科熏陶之下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問問題的方法也就不一樣了。數學系的學生,對數字天生敏感,所以他們在乎的是一個準確的數字,或者是數學的邏輯關係問題,所以他們會問分數線的問題。而化學系則在乎的是應用問題,即如何去運用,所以他們更加的實際,所以他們會問怎麼去做。」
「了解我的人或許知道,我雖然是數學系的,但實際上我的研究方向並不僅僅只是局限在數學上,物理學同樣是我所擅長的學科。我在統一場論上做過關於超弦理論的一些研究已經陸陸續續的發表出來,目前的反響還算不錯。另外,我在化學上也有一點兒可以拿得出手的研究,也許大家可能知
https://m.hetubook.com.com道,目前化學晶體學界最火熱的一個研究方向——准晶體,便是我在去年的時候完成的一項課題。另外,前不久我隨著我們普林斯頓校籃球隊前往MIT的時候,遇到了艾倫·佩利教授,並且在MIT做了一場關於量子通訊技術的演講,這是建立在我對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的一些思考上做出來的。」
「當然,你要是認為我吹牛,我也沒有辦法給你們證明。不過我所說的並非沒有道理:我們普林斯頓最強大的學科,毫無疑問的是數學,而數學又是自然科學之母,我們創造性的提出了以數學為中心,帶動物理、化學、電子計算機以及生物學,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發散性的多角度思考方式,這將是這門學科的最主要的特點和作用。而如何建立跨學科的思考方式,將是你們未來五個月的時間裏面需要思考的問題。」
君信抬頭看了他一眼,笑著問道:「我猜你是生物專業的學生,對吧?」
說到這裏,君信看了一眼下面和圖書,並沒有繼續再說下去,而是話鋒一轉道:「其實我們是在同樣的氛圍裏面學習的,物理也好、化學也好,計算機也好,甚至生物也好,我們受到的是同樣的教學氛圍和外界環境,之所以會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一個理所當然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因為各自的學科的特質影響,讓我們的思考方式有了不同。」
「老師,這門課的考核方式是什麼?」一個學生舉起手來問道。
「請大家原諒,我說這麼多的原因並不是想要去炫耀什麼,沒有必要。」君信臉色沉靜地說道,「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了過去。而我之所以仍然要提這些東西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在我們今天要講述的這門課程上面。」
「非常榮幸能夠在這個新的課堂上見到大家,同時也非常榮幸能夠在這個課堂上見到這麼多的人,說實話有點兒出乎我的意料。原本我可不認為有這麼多人來聽我的課的!」君信面帶著微笑站在了講台上,對著幾乎坐了一半的教室裏面的學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