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長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長生可否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095章 顛倒黑白,有口難辯

第095章 顛倒黑白,有口難辯

「陛下哪來的錢糧可用?!」
堂外的百姓,激動無比的喊著——跪下。
「但凡涉及民間的田地問題,都已經將土地歸還,並給了補償,先任淮王佔據的八名民女皆以『奉儀』的名義,錄族譜,賜千金還家。」
世家大戶的田他們搶得過嗎?
對比還是很強烈的。
「本王不欲與這些奸臣分說,只願百姓能知情。」
「他們與士紳沒有區別,最初能夠足額納稅,過些年呢?陛下對付士紳能拉下臉,對付宗室能嗎?」
堂上之人,並沒有誰臉色大變,即便是徐鵬舉也只是幽幽地嘆了口氣,他以前聽說朱祐楑是個老實孩子,看來也確實如此。
但,這個世界不能光比爛,好就是好,壞就是壞,王源之說得對,不能讓嘉靖飲鴆止渴,重蹈歷史上的覆轍。
宗室唯一比士紳強的,就是他們納的稅能夠交到皇帝手裡,僅此而已。
聽完淮王的抗辯之後,張執象轉頭看向了王源之,王源之明白他的意思,自己曾說過宗室尾大不掉,可淮王所言,宗室似乎是好的。
「我們不能給以後挖坑。」
「是淮王你胡攪蠻纏!敢做為何www.hetubook.com.com不敢當!」
張子麟:「不,是你讓太祖蒙羞。」
(ps:張子麟官聲極好,被稱為「一代刑名之祖」,但卻在正德年間,南海縣富戶楊端一家的滅門案當中,三司會審,由他主持,明明鐵證如山,主犯都供認不諱,他卻認為證據不足,將案子一直拖著沒結,讓主犯逍遙法外。另,會審的三名主官之一是陸完,陸完是楊廷和心腹,主犯之一的梁次攄是梁儲的兒子,梁儲也是楊廷和心腹。)
「你敢也不敢!」
百姓眼裡,朝廷是皇帝的,賦稅交給朝廷和交給皇帝不是一回事?倒不如說,交給皇帝才是壞事吧?皇帝都自己用了呢……
「我希望大家能夠相信我。」
衙門大門依舊敞開,進行公開審案,公審王爺還是頭一遭,老百姓們相當熱情,爭先恐後的來看熱鬧,誰還不喜歡看權貴倒霉呢?
朱祐楑被辯得滿臉漲紅,怒不可遏,但卻說不出話來。
淮王身份不同,所以是三司會審。
那些被奪了民田的苦主,更是指責淮王沒有還田,全是撒謊。
為了讓宗室更加支和_圖_書持,也為了錢糧,這些年給宗室封了不少土地。
張子麟將士紳優免的條例仔細講出,士紳只免徭役,田賦還得交,京官一品,才免稅糧三十石,徭役三十丁,舉人才二石、二丁,這麼點東西,如何能夠影響朝廷稅收呢?
「自太祖定製,托田地于宗室,便做軍屯之助益。」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除了三司主官以外,名義上的南京主官,兵部尚書伍文定、南京守備徐鵬舉,守備太監張佐也都在,且都坐在主位那邊。
張子麟一身正氣,引得滿堂叫好,朱祐楑看著那嘴臉只覺得醜陋。
因為……
「你,你們……」
相比之下,一個舉人才二石糧啊,而一個最低級的宗室,都要二百石糧!
自己的罪責不加辯護,只是攻訐對方,努力想要營造黨爭的氛圍,給嘉靖留出斡旋的餘地。這確實很忠心。
「看他有何臉面,見太祖在天之靈!」
既然沒打算改變方針,那便繼續聽審。
因此只能向宗室求取力量。
你宗室才是國家的蛀蟲!
「來人,淮王不是要問太祖嗎?將登聞鼓搬進來!」
他所說的實情,又沒證和-圖-書據,自然是被斥責為胡謅、污衊,張子麟的話都是條例可尋,自然更有「道理」。
說罷,朱祐楑猛地轉身,指向堂上,滿腔怒火。
朱祐楑:「你休得污衊太祖!」
不再看堂上的主官,而是轉身看向民眾,舉著狀紙,誠懇無比地說道:「這上面的罪責有真的,也有污衊的。」
朱祐楑踉蹌上前一步,眼看就要被氣到吐血,指著張子麟激動無比地說道:「你既說登聞鼓顯靈,是太祖降罪。」
「一應民間糾紛皆已處理完畢,我朱祐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一句,不虧於民。」
張子麟底氣十足,畢竟關公像在院內擺著呢,登聞鼓已經好幾天沒動靜了。
「那好,我們一同跪在登聞鼓前,看太祖罰誰!」
太年輕了。
「張子麟,你欺人太甚!」
一陣哭聲傳來,苦主被帶到堂上。
等到將來,嘉靖八年修訂族譜,將女子也記錄在內,同樣也給與封地的時候,口子就徹底打開了,從此宗室數量激增,雖然他們還是納稅大戶,但效率卻越來越低,到明末的二十萬宗室,佔了多少田?
還有那些被前任淮王打傷打死的冤主都被招來了和*圖*書,他們哭訴,他們指責朱祐楑撒謊,他們根本就沒有得到補償,反而是朱祐楑要殺他們滅口。
大多數人只能站在外堂看戲,張執象他們卻在內堂。
「宗室屯田,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
「傷殘之案,無論過錯如何,皆已賠款,取得諒解。」
張子麟自然不會答應,他只是平淡無比地說道:「老夫無罪,何須請罪?淮王是想仰仗血脈庇護,讓太祖在天之靈偏袒於你不成?」
「怪不乎登聞鼓顯靈,太祖降罪!」
「不管如何,不管是否本王所為,到底是要算在淮王府的頭上。」
最後苦了誰?
是的,現在宗室還沒有徹底爆發,能抑制住苗頭是最好的,嘉靖登基之初,沒有辦法,被剪掉了廠衛,雖然也對文官進行而分而化之,但可以倚重的力量有限。
朱祐楑氣得發抖。
而且,律法規定如何,實際操控如何,又不一樣。
「爾等皇親貴胄,不恤先祖之意,按律納稅,也算功績不成?堂堂親王,不思俸祿之優渥,朝廷之負擔,竟比民賦,老夫都替你羞愧!」
其中最顯眼的是那八名被強搶的民女和他們家人,那哭得一個傷心、和*圖*書委屈。
而且。
「至於我兄長所犯之罪裏面,最大的就是搶奪田地,可其中的大頭,是搶的那些士紳的,為何如此?因為他們該搶!」
朱祐楑顫抖無比的指著這些人,回想起當初他們對自己千恩萬謝,他不惜被嫡母斥責,拿出了那麼多銀兩去賠償,本以為可以挽救一些人,結果……
他衣服上還有臟污,但人卻乾淨,站得筆直。
應天知府羅文忠陪坐末席,看樣子相當開心,終於不用承擔壓力了。
淮王的抗辯自然引起了堂上主官的反應,南京刑部尚書張子麟作為會審主官,當即一拍驚堂木,怒斥道:「一派胡言,簡直胡攪蠻纏!」
不過,這也比滿清的鐵杆莊稼強多了,滿清八旗子弟不允許從事其他任何行業,只能當兵、當差,不事生產,全靠朝廷養著。清末二十萬鐵杆編製,每年要撥出去1500萬兩銀子供養。
但,朱祐楑並不懂鬥爭的方法。
「士紳皆不納稅,我等若不屯田……」
「你!!」
張子麟卻像是看不過胡鬧一樣,說道:「夠了,帶上來吧,讓淮王好好看看那些含冤的百姓,聽聽他們的哭聲,不要再讓太祖蒙羞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