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長生可否

作者:江天寥廓
長生可否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62章 思維局限,東林講武

第262章 思維局限,東林講武

嚴訥說道:「南京諸公此次失敗,關鍵在於他們還在抱守殘缺。」
「嘉靖在安南均田,絕對只是一個開始,他必然是要在大明均田的。」
而且在辭官之前,徐階可是歷官浙江按察僉事、江西按察副使,治理學政的。
「南京諸公必然是有其思想局限性的。」在東林書院的正心亭內,徐階知曉南征軍在安南均田后,對於南京的情況,做了如此評價。
「能救他們的,唯有子升!」
書院還在施工,但工人們照顧徐階,在正心亭這邊,依舊靜謐幽深,徐階平日里都在這裏寫書。
沒有人知道揚州的事,南京也不可能將這等辛密宣揚出去,所以外界看來,徐階就是「任性」辭官了。
「子升會是力挽狂瀾的聖人,他們必然要對子升唯命是從!」
徐階雖然辭官了,但聲望卻在不斷暴漲,無錫地方官員更是頻繁來往東林書院,對徐階無比推崇,地方鄉紳更是踴躍,最終大家一起出錢,湊了二十萬兩銀子,準備重修東林書院。
和*圖*書如今徐階還是準備階段,但其「民本」的思想已經傳揚開來,各處酒樓、楚館,那些士子都在討論徐階的民本思想,已經由無錫為中心,開始向四周擴散,大有卷席江南的聲勢。
整個工期預計要三個月,需到七月份才能完工。
更何況,他徐階是探花及第。
整個江南的商人,都以見徐階一面為榮,甚至有商人放出豪言,願捐贈東林書院十萬兩,只求徐階共進一餐。
東林書院在南宋時荒廢,元朝時被改為寺廟,明朝又改回學舍。
徐階自揚州一戰後,在南京參加完費宏的葬禮,送上了《明太保費文憲公文集選要》后,便沒有在意嘉靖與議事院的交鋒,直接啟程前往無錫。
一時間。
依舊做教學之用,但不復書院規格,正德年間的南京禮部尚書邵寶就曾在學舍讀書,邵寶曾經主持重修過白鹿洞書院,在惠山又創建尚德書院,自然也不會忘記幼時讀書的東林書院,想要重修東林書院,卻因為種種原因m.hetubook.com.com,被耽擱了。
「嚴訥,你說,東林書院再開一個講武堂如何?」
相對於好友的激動,徐階只是雲淡風輕,好似一切本該如此,他平靜地說道:「我所依仗者,不過是江南江北的不同罷了。」
「這場戰爭的關鍵,根本不是局部一輛車戰役的輸贏,而是誰能代表民意!」
「他們龐大的體量就註定了,百姓才是未來的主角。」
嚴訥聽徐階分析的如此鞭辟入裡,當即連呼高明,他雖無條件相信徐階,但領悟能力還是很強的,一下子就明白了關隘。
有些事是刻意為之,有些事是順水推舟,總之外界花團錦簇,徐階自己卻平靜無比,事情做起來渾然天成,連嚴訥這個好友看著,也是無比崇拜。
他說自己是來研究學問的,可人們只當徐階是因為費宏的死才辭官的,大家也都知道了《明太保費文憲公文集選要》一事,紛紛稱讚徐階高義,成為士林美談,說徐階因伯樂去世而歸隱,視功名利祿如浮雲,有名https://m•hetubook•com.com士風範。
「生死搏命之時,一方心存顧慮,勝負便已經定了。」
「便是出山之日,也不過是划江而治。」
徐階搖了搖頭,他明白好友只是為了贊成而贊成,根本就沒有細想南京的思維局限到底在哪裡,只得解釋道:「南京諸公必然是要讓安南的士紳還鄉,以此來一箭雙鵰,即斷絕仇鸞的後路,又獲得安南的絕對忠誠,擁有一支堅實無比的力量對抗嘉靖。」
反而先修補了學舍,讓那些蒙童有更好的讀書環境,他雖然揚州事敗之後,就已經辭官,但那也不甚重要,因為進士,才是士人身份的根本。
但,徐階完全不為所動。
「如今天下,能救萬民于倒懸者,唯子升一人!」
「他們還以為士紳就是民,百姓根本沒有存在感,實際上已經不是了,嘉靖和張執象的所作所為,已經將百姓拉上了舞台。」
必將被天下共誅!
不僅僅是士林。
只剩下幾座學舍還在使用,由一些沒有私塾的教書先生佔著,教孩童蒙https://m.hetubook.com.com學,因為條件艱苦,連學舍都破舊,所以也沒有什麼富貴人家就讀,都是一些百姓圖便宜,才會送孩子來這裏蒙學。
「此二者孰強孰弱不談。」
「他們不但會輸,而且馬上就要站在懸崖邊上了!」
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民心,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嘉靖得罪士紳,就是失了民心。
對於徐階對南京的點評,嚴訥奉為圭臬,贊成道:「南京諸公,不過是肉食者鄙,如何能夠遠謀?夏言也好,湛若水也好,他們都註定是要失敗的。」
「安南士紳必輸。」
東林書院大多數建築已經荒廢,就連池塘也長滿了水草,不成樣子。
所以我們看到史書上寫的「與民爭利」,基本上都是在與士紳爭利,這不是什麼不要臉的手段,而是他們內心真的這麼認為。
這可是一甲進士,民間都說是文曲星下凡的呢,因而當徐階在東林書院住下的時候,這座書院頓時就煥發了生機。
嚴訥愈發相信,徐階就是聖人!
「戰爭,終究還是要以戰場來分勝負的。」
和*圖*書「這滾滾洪流大勢,根本不是『一己私利』能夠阻擋的,整箇舊有的士紳體系必定瓦解,然而南京諸公至今都沒有想到這一點。」
在士紳看來,他們才是民。
「這其實錯了。」
徐階到東林書院來,並沒有將原本的那些人趕走。
「南京的策略,必然要偷雞不成蝕把米。」
聲名再度暴漲,已經有人開始以聖人稱呼他了……
「我只知道,百姓可以把士紳殺光,他們不會失去任何東西,失去的只是枷鎖而已,而士紳卻不能將百姓殺光,那樣他們就得自己去種田了。」
徐階起飛,他嚴訥不也在青雲之上?
徐階雖然辭官,可名聲卻沒有任何問題。
嚴訥又興奮了,不光是對徐階的崇拜,還因為……徐階落難時,在他身邊一直不離不棄的是誰?不就是他嚴訥?
「安南士紳失去過土地財富,能夠明白大明的恐懼,而安南的百姓,在得到過希望和幸福之後,你又將它拿掉,他們才明白,自己究竟失去過什麼,他們支持嘉靖,歸心大明的信念,將是前所未有的堅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