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在文講所的日子
第18章 新作
幾人討論討論著,又聊起林為民說的那個《飛躍瘋人院》的新結尾。
兩人的對話打斷了黃宗翰的沉迷,他戀戀不捨的放下了手稿,宿舍幾人一起去上課。
黃宗翰嗯了一聲,可眼睛卻還放在稿紙上。
這文字,有點粗糲啊!
看電影還給自己看出個作業來?
臨睡前,林為民的腦海中閃過最後一個念頭。
唐玉秋說完便進了放映室,眾人鬨笑起來。
林為民心中有些彆扭,他可能他自己都沒有發現,他的心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之前的寫作是有一部分取巧的成分的,包括他最近研究把後世看過的那些影視作品文字化,也是一種取巧。
林為民哀嘆了一口氣。
現在是國民文學出版社顧問,同時身上還背著一堆的官方身份,也是一位泰山北斗級的人物。
郭育稻見狀也沒說話,躺在床上閉上了眼睛。下午還有課,得養足精神才行。
他現在在文學創作上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是當初m.hetubook•com.com一年付出的回饋,但也正是這一年的收穫讓他有了些包袱。
「嗯。」
納尼?
「就按照唐老師的意思,現在《飛躍瘋人院》這個新結尾的想法寫成一個新故事試試看。」
姜子隆便將剛才林為民的話重複了一遍,唐玉秋聽完點頭讚許道:「很有想法,完全可以試著寫下來嘛!」
其實不用幾人慫恿,林為民在唐玉秋說完之後就一直在腦子中想著這個問題。
傷痕文學這股潮流很快就會過去,接下來改革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各種各樣的類型粉墨登場。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林為民剛剛信口說出的感受和改編的結尾,意見各有不同,但對於林為民這個結尾的質量是一致肯定的。
「幹嘛呢,這是?」
他一覺睡醒,伸了個懶腰,從床上起來,發現黃宗翰居然還倚在床頭,手裡仍捧著林為民的那份手稿,維持著他睡覺前的姿勢。
一上和圖書午的課程結束,聶紺弩身邊圍著幾個同學還在跟他討論《水滸傳》。
多少名著經典都是在筆者貧窮困頓、潦倒不堪的時候寫出來的?又有多少作家功成名就之後江郎才盡的?
難道自己要一直這樣取巧下去?
傷痕文學火了寫傷痕,改革文學火了寫改革……
鬧哄哄的回到宿舍,已經是晚上十點鐘了。
林為民一臉苦惱,惱怒道:「笑什麼笑?」
林為民笑了一下,內心有那麼一點小驕傲,「那看出啥了?」
「那是你之前寫的那篇?」
最近新開的課程變成了聶紺弩講《水滸傳》。
這時候林為民和焦運典也從床上起來了,林為民去洗了一把臉,回來就看到焦運典和郭育稻圍在黃宗翰身旁。
林為民遲疑了一下,點頭:「好。」
林為民嘴裏嚼著飯,「差不多了,不過不是那天說那篇。」
看了兩頁紙,黃宗翰瞥了林為民一眼。
「老黃,沒睡啊?」
「這怎麼能叫安排作業呢和_圖_書?你們都是作家,有了好的靈感和想法就要寫下來,想著寫出來了給我看看,就當是觀后感了。」
他是詩人,是散文家,也是編輯家、古典文學研究家。文風新奇而不失韻味、幽默而滿含辛酸,被稱作「獨具一格的散宜生體」。
「等會還得上課呢,回來再看吧。」
黃宗翰一聽來了興趣,「等會讓我看看唄?」
他現在的想法是有些複雜的,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想著利用先知的優勢快速賺點錢享清福;一方面是他也知道天下事沒有白來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開飯後,黃宗翰問道:「為民,我看你這兩天寫的起勁,是不是寫的差不多了?」
去年這時候他碼字爬格子勤奮的不要不要的,可見作家這種職業還是不能待的太舒服,要不然會出問題的。
關了燈大家仍意猶未盡,黃宗翰和郭育稻還在討論電影的劇情,郭育稻這個沉默寡言的人難得今天說了很多話,焦運典也偶和-圖-書爾插上幾句。
郭育稻說是這麼說,可光憑剛才他看的半篇內容,這篇作品就已經對他產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黃宗翰正看到故事的高潮,沒有聽到郭育稻的話。
郭育稻的眼神從稿紙上的文字抬起來,「老黃看你的小說看迷了,叫他都沒反應,我倆好奇,瞅幾眼。」
他耐著心思看下去,慢慢的沉浸在故事里。
眾人一臉看好戲的看向林為民,他求饒道:「唐老師,觀后感還沒寫呢,您就別給我安排作業了。」
「他都快看完了,我倆從中間看能看出啥來?」
林為民是不在其中的,他連《水滸傳》原著都沒看過,聽課就夠吃力的了,哪裡去探討得了這個。
眾人笑的更大聲了,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林為民之前獲獎的那篇《一分錢的事》他是看過的,不論是文風還是故事完全是兩個方向。
趁著距離中午吃飯還有十幾分鐘的時間,他正伏在案上奮筆疾書。
隔壁床的郭育稻見黃宗翰看的認真和_圖_書,問了他一句。
「是啊,為民,有時間了寫出來讓大家看看,別的不說,光沖你這個內核,這篇作品的質量就肯定差不了。」
碰巧唐玉秋老師從外面回來,見大家聊的開心,問道:「都聊什麼呢?」
「老黃,不眯一會兒?」
姜子隆再次拍了拍林為民的肩膀,「唐老師對你寄予厚望,可不要讓她失望啊!」
聶紺弩這個名字後世的年輕人已經很陌生了,但他確實幾十年前中國文壇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
不理會他和眾人的調侃,林為民回到了放映室,接下來放的第二部電影是一部蘇聯電影,叫《湖畔奏鳴曲》,林為民別說看,聽都沒聽過,但質量卻出奇的好,看完之後讓人意猶未盡。
吃完飯午休的時候,黃宗翰到林為民那裡取了他的手稿。
文研所的課程有點類似於大水漫灌,要在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內將大量的優質內容灌輸給眾多學員,不採用這種方法也行不通。
「為民這個想法確實好,應該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