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11章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
「我知道。」史嵐舉起手,「林大哥在《當代》上發了一篇《懸崖》,那個是長篇,少說也得一千多塊錢。」
「鐵生!鐵生!」林為民習慣性的沒等進門就在院子里喊史鐵生的名字。
兩人喝完一杯酒,林為民問道:「剛才聽您說,您家是北京的老坐地戶了。」
林為民寵溺的說道:「小機靈鬼!」
林為民道:「今天有點晚了吧?」
李光復道:「今天真是謝謝您了,要不是您的肯定,我也演不上林小丁這個角色。」
「我知道,你輕點!」史鐵生被妹妹折磨的一臉生無可戀。
不過林為民跟於是之細聊之後才知道,原來劇本的稿費並不是一次性的。
這是人藝的老傳統了,後世也是這樣,人藝直到2016年才結束給老舍先生家人稿費,曹禺先生家人稿費更是持續給付從未間斷。
60年的時候人藝聯合兩個劇院進行青少年招生,李光復二話沒說就去報名,那年他才13歲。
「那明天,https://m.hetubook.com•com明天我請您吃涮羊肉。」
林為民嚇了一跳,以為碰上攔路搶劫的了。
「主要是想你的羊肉卷了。」
林為民將手中的羊肉卷放到屋裡,史鐵生搖著輪椅,問道:「這段時間怎麼一直沒過來?」
「林老師,不知道您有沒有空,我想請您吃個飯。」李光復說明了來意。
除了這次的三百塊錢,未來人藝每演一場《觸不可及》,林為民都會分到相應的提成,一場五塊錢,每年按照演出場次結算。
林為民除了剛從東北回來的時候來過他們家一趟,之後就一直沒來過。
「甭客氣,主要是您比較符合這個角色。」
「當時我就跟那老師說,『您怎麼知道15歲可以演戲,13歲不能演戲呢?』。
「太客氣了。」
到了周末,林為民上午跑人藝蹲了一上午看大家排練,中午提著幾斤涮羊肉來到雍和宮大街26號。
林為民笑著說道:「那您這戲齡可夠www•hetubook•com.com長的了,才三十多歲就成老演員了。」
「林老師!」聽聲音原來是李光復。
「哈哈!今天讓你吃個夠。」
林為民點頭道:「嗯,老師的要求。」
「所以說還得謝謝林老師您。」李光復舉起酒杯順勢感謝道。
還小李,您老好歹也三十多了,您能拉下這個臉面,可我叫不出口啊!
東來順的羊肉用的是閹割過的公羊,肉質軟,瘦肉多,切肉的師傅手藝也是一絕,羊肉切成薄片能透光。
史嵐看著羊肉卷頓時不說話了,眼睛都直了。
「不光是發在《當代》上,《懸崖》要出單行本了,多發了兩千塊的稿費。」
史嵐推開門嗔道:「林大哥,每次你來人家鄰居都跟我們家反應,說你們家這客人可太鬧人了!」
史鐵生看著林為民突然有點不想說話。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我記得這話是你們劇院的前輩說的吧?」
史鐵生跟她關注的重點不一樣,「給人藝寫劇本?」m.hetubook.com.com
「這個我倒明白,主要是個人愛好。我這人不喜歡住筒子樓,感覺太壓抑,還是有個自己的院子住著舒服。」
「李老師您有事?」林為民問道。
「是,我們于院長說的。說是這麼說,可對於我們這些沒演過主角的演員來說,總歸是有遺憾的。」
他十幾歲就進了人藝的演員訓練班,這些年在人藝摸爬滾打,小角色演了一堆,但主角還沒演過。
「正巧我有點事想跟您請教請教……」
李光復搖著頭追憶往事,不勝唏噓。
「李老師啊!」
這位朋友,強的過分了。
林為民抖了抖手裡的羊肉卷,「那我走?」
李光復連忙擺手,「您可別寒磣我,我就是一龍套。」
兩人約好了時間,林為民騎著自行車離開。
一頓飯吃完,賓主盡歡。
她搖著史鐵生的肩膀,「哥,兩千塊啊!」
「忙唄!想我了?」
「啊!」史鐵生髮出了一聲無意義的感嘆,眼神中充滿了羡慕,「給人藝寫劇本,他們https://www.hetubook•com.com用了嗎?」
「不用能給稿費嗎?」
「看樣子你又發財了。」史鐵生篤定道。
「還有錢?」史嵐不敢相信。
「那倒是,這次就算是彌補遺憾了。」
林為民和李光復邊吃邊聊,主要是李光復說,他聽。
今天碰見林為民是撞了大運,演上了男主角,李光復心中對林為民無比感激。
「然後我又給人藝寫了個本子,發了三百塊的稿費。」
告別了於是之,林為民騎著自行車走到人藝門口,黑暗中突然竄出一道人影。
「是,爺爺輩兒就到這兒謀生了。」
李光復是北京的坐地戶,小時候家境殷實,住在東單,隔著中國兒藝兩個門,再往西就是寧郡王府。
林為民說起了自己想買四合院的事,李光復聽完眉頭微蹙,「林老師,現如今這四合院可不是買房子的好選擇啊。您想買個合心意的,可遇不可求,即便碰上了,這價錢也比買一套平房或者是筒子樓貴多了。」
聽到這個信息,林為民心裏總算有了點安慰。
那和_圖_書時候初生牛犢不怕虎啊,老師還真就讓我進去了,這一晃就在人藝待了二十年,想想都不可思議。」
李光復恭維道:「還是您懂得享受生活。」
史嵐瞪大了眼睛,「兩千塊?」
李光復看著黑暗中遠去的身影,心中暗自高興。
「那我謝謝您了。」
一盤盤羊肉碼的整整齊齊端上來,光是看那紅白相間的肉質就讓人食慾大振。
「回頭我幫您問問,看看周圍有沒有人家想賣房子。」
翌日,林為民下了班,來到東來順,李光復早已經等在這裏了。
也正是因為家住東單,和中國兒童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離得很近,他從小就在兩個劇院來回穿梭,對戲劇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成,那就明天。」
這年頭到東來順請客,誠意沒得說。
李光復忙道:「您別客氣,叫我小李就行。」
當時老師跟他說13歲還不到年齡,我們最低要求15歲。
更何況於是之院長還介紹過,這位還是萬先生的關門弟子,光是這層身份,跟他結交就絕對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