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238章 這條路,不好走啊
林為民的聲聲質問拷問著程時旭的內心,讓他痛苦的同時,又充滿了自責和懊惱。
「你找林為民有什麼事?」
今天這堂課實際上並沒有講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但和林為民的交流卻讓他們感受頗深。
「你才多大歲數,三十多歲而已,大學裏面有的是你這個歲數的好不好?再說了,人家是收插班生,學制短,好像就兩年時間。
林為民說完這段話,程時旭陷入了沉默。
「我有一篇稿子想讓他幫著看看!」
沒想到又在一眾來信當中發現了一封熟人的,文研所的程時旭。
「時旭,轉行很容易。可是我想問你一個問題。」
他的作品確實被一家家的刊物退稿,但前提是這些刊物可都是全國範圍內的一、二線文學雜誌。
「相比于這些家喻戶曉的刊物所能發表的作品數量,那些沒有機會發表的作品,多如牛毛。
程時旭苦澀的說道:「為民,可我畢竟……」
小林也在感嘆,「是啊。簡直就像做夢一樣,才幾年的功夫!」
進了白米斜街,行了幾百米走到自家院門前,林為民停住了摩托車。
「但你也得明白,我們的人生從來不是坦途,它是由無數座高高低低的山峰組成的山脈,這些山峰有高有低,有陡峭有平緩,情況不盡相同。
自79年《小鎮上的將軍》發表,80年進入文研所學習,到今年已經整整四個年頭,程時旭的日子過的並不舒暢。
說笑了幾句,林為民投入工作和_圖_書。
和覃朝陽聊了一會兒,老頭也不勝唏噓。
文研所的進修生涯對於程時旭來說太過短暫了,與其像現在這樣跟個無頭蒼蠅一樣在寫作上到處碰壁,還不如好好進修和沉澱一番。
程時旭忙道:「我去!我去!」
但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沒有一條路是可以永遠走上坡路,而不走下坡路的。走一段下坡路又有什麼關係呢?正好歇上一歇,攢些體力,不遠處還有另一座山峰在等著你!」
「你的作品是真的發表不了了嗎?」
「同志,請問你找誰?」林為民對著蹲在門口的中年男人問道。
準確的說是,寫作道路走的尤其艱難。
「換個工作?換什麼工作?」
「為民,我打算換個工作?」程時旭在電話中對林為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家家刊物滿腔熱情地約稿,又萬般失望地退稿。
距離下班的時間太短,他沒有去審稿子,而是拆開了堆在桌上的來信。
他年後不長時間又搬回了什剎海小院,冬季的取暖期已經過了,住在團結湖公寓的優勢也沒了。
但是,時旭,那都是過去。對於正在趕路的人來說,最不值得懷念的,就是過去。
林為民心中鬆了口氣,他這個兼職知心哥哥的工作太不容易了。
在沒有深厚素材和創作經驗的支撐下,他的作品很容易淪為平庸之作。
進到辦公室,柳蔭瞧了瞧剛走過去的蒙偉宰,又看了看林為民,說道:「www.hetubook•com.com可以啊,老懞看到你一句話都沒有。」
對於幾乎所有學員來說,林為民只是一個在刊物上看到的名字,當大家實實在在的在文研所的教室里見到了他,有了交流,大家才真切的感受到他的才華和魅力。
「為民,我……我是不是太虛榮了?」程時旭帶著哭腔問道。
「也不看看我幹了多少活,他說我?好意思的嗎?」
語言過於樸素,表現手法單一。
在眾人的感嘆聲中,林為民的背影徹底消失。
林為民的安慰讓程時旭露出了笑容,「為民,真是謝謝你了。」
「找家文學雜誌當個編輯,或者勤雜工也行。」程時旭信心不足的說道。
「什麼問題?」
我是從什麼時候變成了這樣懦弱的人啊!
你去不去?去的話,我就幫你聯繫!」
一晃到了下班的時候,林為民隨著車流從國文社出來奔著什剎海的方向。
文研所畢業后,林為民時不時會和程時旭通信,對他的情況頗為了解。
老懞同志欣慰的點了點頭,又是去組稿了,不錯不錯。
這個理由,很強大。
讓人不得不感嘆老天對他的厚待!
等到程時旭接電話,林為民聽到的聲音乾癟、無力,他怎麼也對不上印象中的那個青春活力的年輕人。
可成果呢?沒有成果,我這樣的,等於是欺騙了大家。
「可我又能怎麼辦呢?這一年時間我想了很多。為民,跟你說句心裡話。
我不想再這樣折騰下和_圖_書去了,乾脆另謀生路吧!」
透過文字,林為民能感受到程時旭內心的那股壓力和鬱悶。
林為民好奇的問道:「讓他看稿子,你怎麼不去他單位找他?」
林為民緩和了語氣,「時旭,跟虛不虛榮沒有關係。我們都是人,都是情感動物,走上了高峰自然不願意下來,這是人之常情。」
程時旭有些猶豫道:「我這麼大歲數了?能行嗎?」
「對。只要我筆耕不輟,一定有機會的。」
其實對比大多數文學愛好者來說,程時旭已經足夠幸運。
就在林為民以為自己的毒雞湯沒有效果的時候,程時旭終於開口說道:「你說的對,是我太在乎那些虛名了。」
林為民不止一次看過程時旭的稿子,知道他的問題所在。
他的起點又是那麼的高,年紀輕輕就獲得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這樣的獎項,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
《十月》、《當代》、《花城》、《鐘山》、《北京文學》、《上海文學》……
「不過……」
在林為民的一番開導下,程時旭終於恢復了一些信心和理智。
電話那頭的程時旭陷入了沉默。
對於程時旭的年齡來說,現在應該是他正值創作高峰期的時候才對。
「我找林為民!」
「好。」
林為民就請了上午兩個小時的假,卻是在下午回來的,蒙偉宰在走廊上看到他剛想問兩句話,就見林為民的手往隨身帶的公文包拍了拍。
「白天我得上班,沒空!」www.hetubook.com.com
難道你要一輩子沉湎在過去那短暫的輝煌當中嗎?你是這樣沒有志氣的人嗎?」
程時旭不止一次的在信中提到過,他和熟人們見面的尷尬場面,對方問他在寫什麼作品,卻只能看到臉色發白的他可憐巴巴地囁嚅。
林為民的反問讓程時旭啞口無言。
和程時旭掛斷了電話,林為民嘆了口氣。
那些沒有機會發表的作品,才是大多數人的命運……」
林為民竟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一伸手,「稿子呢?」
文學這條路,不好走啊!
「跟我你還搞的那麼客氣幹什麼?進修的事有了消息我聯繫你!」
這次信里的內容讓林為民很擔心程時旭的狀態,他沒有回信,而是直接給程時旭的單位去了個電話。
「我建議你可以找個機會再進修一下。」
尤其是,因為有了文研所進修的經歷,認識了全國各地的同學。不提本來就已經很有名的姜子隆這樣的同學,有很多同學,在經歷了文研所之後創作便呈井噴之勢,一發而不可收,比如林為民、顧樺、黃安儀。
文學於我,只是『為稻梁謀』的方式。現在誰都知道我去了文研所進修,又調到省城來專門搞寫作。
「這就對了。別把那些事看的那麼重,作品發不了大刊物,就發小刊物嘛。反正稿費又不會少你的,寫的多了,總會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量變引發質變。」
林為民在電話里一個個的數著刊物的名字,「時旭,你知道嗎?我在編輯部里,每天要
https://m.hetubook.com.com
斃掉多少來自全國各地作者和文學愛好者們的稿件嗎?」他戴著眼鏡,圓頭圓臉,留著寸頭和小鬍子,正悶著頭抽煙,一聽到林為民的聲音,趕忙抬起頭。
一堂不算正式的課,在林為民的插科打諢中結束,學員們響起了陣陣熱烈的掌聲。
從文研所回到國文社,距離下班時間已經沒多長時間。
「你以為當編輯就是那麼容易的事?」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作品畢竟登上過《十月》,你畢竟得過全國獎,你畢竟在文研所進修過。
林為民被文研所的老師們熱情的送到學校門口,並叮囑他別忘了幾天後的講課,他騎上摩托車對眾人揮手后才離開。
這讓程時旭越來越感覺自己已經接近走投無路的邊緣。
林為民沒有想到,這幾年的不如意,對於程時旭的打擊會大到這個地步。
唐玉秋望著林為民的離開的背影,感嘆道:「誰能想到,為民的變化這麼大!」
「不過什麼?」程時旭問道。
可惜的是,他的才華可能尚未能夠支撐起他的雄心。
「嘚瑟!」
這幾年他並沒有停下創作的筆,反而比以前更加勤奮,可得到的結果卻始終不夠理想,自從進入文研所,他的作品便再也沒有登上過國內一線文學雜誌。
「我聽說文協正在和武漢大學聯繫,準備合作招收漢語言文學插班生,我幫你聯繫一下吧?」
「欸~你這就對了嘛!別總是自怨自艾,也別灰心喪氣。朝著目標努力前進,身後跑過去的風景都是你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