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1980我的文藝時代

作者:坐望敬亭
1980我的文藝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440章 真正的文人

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440章 真正的文人

史鐵生聽到這裏,點頭道:「我看過報紙的報道,你們這麼做是對的,這是有現實意義的事!」
史鐵生贊同道:「為民說的不錯。想做事怎麼能怕麻煩呢?困難越是多的事,收益反而是越大的。」
「那你就在老家安心改稿子,不要著急,有什麼需要就給我打電話或者寫信,如果找不到我,找編輯部的其他人也是一樣。」
到了年關之際,就不像往年那麼捨得錢去買年貨了。
陳忠實的這部小說,《當代》可是守了好幾年,要是中途被人截胡,那就鬧笑話了。
林為民提前下了一個小時的班,載著他去了什剎海小院。
「我看你們基金會募捐的都是幾千萬的善款,應該能建上千所小學吧?」
路過路邊賣的店面,馬原讓林為民停了一下,他下車去買了一隻燒雞。
史鐵生面帶調侃的看向了林為民,「為民可能是個假東北人!」
「到北京來修改,大家一起溝通,效率也可以快不少,而且還有補助。」
坐下說了一會兒話,林為民將年後打算結婚的消息告訴萬先生夫妻二人,兩人聽了俱都歡喜。
初聽令人匪夷所思,可是反向思考一下,大家都沉默了。
今年早些時候,他的妻子和孩子已經先一步回了遼東,而馬原則是拖到了現在才辦好了工作調動和一切瑣事。
「鐵生!鐵生!」
改革開放進入第十個年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變化,讓人們對於金錢的敏感性在不斷提升,作家這個圈子也是如此。
「這麼說,以後就定居在hetubook.com.com遼東那邊了?」林為民問。
去年他的孩子出生,雪區環境艱苦,為了孩子,馬原和妻子決定將工作調回老家遼東。
「差不多,畢竟有孩子。」
林為民叮囑了一番,又不放心的問道:「經濟上還寬裕嗎?」
如果廉租房裡真的配了獨立的衛生間,那裡面的基本生活設備都有了,還輪得到真正的窮人住嗎?
林為民的熱情邀請被陳忠實婉拒,「在我這個老房子里寫的順暢,離了這樣的環境,怕是寫不出什麼東西。」陳忠實對林為民這樣解釋。
在編輯部聊了兩個小時,馬原提出要去看看史鐵生。
馬原卻道:「就怕出現碩鼠。」
林為民苦笑道:「您怎麼也跟著催生呢?」
這才是真正的文人!
又過了兩天,正在上班的林為民接到了陳忠實打來的電話。
「師母,這怎麼好呢?」
他們結識于《當代》的筆會,可惜後來大家各在一方,罕有機會見面。
談到莫言的時候馬原更是羡慕的不行,明明都工作多少年了,這幾年卻一直領著補貼在上學,作品產量也算豐富,最關鍵的是根據他小說改編的電影竟然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過了臘八,年味兒越來越濃。
馬原在雪區的工作是當記者,這些年來他一直未專職寫作,這次為了調回遼東,他走上了職業作家的道路,成了一名專職作家。
幾人正說著話,程西米出門去買菜,今天林為民和馬原上門,家裡肯定要多做兩個菜。
他緊m.hetubook.com.com接著追問道:「真的寫完了?什麼時候能郵過來?不不不,不能郵,我派人去取,你那邊等著就行……」
「東北人,怎麼能怕冷呢?」
「喂,老程,你怎麼想著給我打電話了?不會是要提前拜年吧?」林為民玩笑道。
「你最近可是出了好大的風頭!」萬先生道。
最近他聽說了林為民豪捐幾千萬的壯舉,心中說不艷羡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對林為民的敬佩。
林為民對馬原的話卻不以為然,他這個人天生就能折騰,可不是個能輕易安定下來的主兒。
林為民搖頭道:「不太可能。各個地方的小學的建設條件不一樣,建造要求和成本自然也不一樣,大部分應該在五萬到十萬之間,辦公用具、課桌板凳這些的採購也是也是一筆費用。最主要的是我們計劃給學生們供應午餐,這部分的開銷很大,目前的這些善款大概能建五、六百所小學並且維持下去就不錯了。」
他平時事多,怕自己忽略了這件事,才特意叮囑賀啟智。
從春到秋,因為國家對物價的放開,大家搶了大半年的時間,家裡存摺上的錢搶沒了,多出了的是一兩年也用不完的物資。
說起這件事,陳忠實心中無比感念。
黎玉茹起身去房間里拿出來了一塊玉鐲要送給陶慧敏,「歲數大了,這些首飾也用不上。小陶馬上就要當新娘子了,就當是添一件嫁妝,拿著!」
「總不能空著手上門!」
臘月十七,許久不見的馬原在《當代》編輯部露面。
後世有位網紅經https://m.hetubook.com.com濟學家曾經提出一個驚世駭俗的論調,稱「廉租房不能配衛生間」。
林為民將史鐵生喊出門,「你看看誰來了?」
林為民和陶慧敏提著東西又去了萬先生家裡,好長時間沒見到林為民,萬先生看到他很是高興。
人性都是自私、貪婪的,如果沒有制度和法律去規範,弱勢群體的利益是沒有辦法得到保證的。
「還供飯?」
他喜歡霍桑的《紅字》,喜歡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喜歡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
這玉鐲一看就價值不菲,陶慧敏擺著手,很不好意思。
兩人有些沉默。
「我這個應該算是做好事的副作用。」
陶慧敏推辭不受,萬先生在一旁道:「拿著吧,就當是給你們的新婚賀禮了,並不貴重。」
林為民想了想也理解,很多作家在創作時都很依賴於環境,尤其是像陳忠實這種幾十年紮根在農村的作家,更是如此。
車子停在白米斜街的四合院門口。
「寫完了?」林為民的聲音中充滿了喜悅。
馬原沒有反駁他的話,林為民是最開始發掘他的編輯,對他的性格認識的很清楚,並沒有說錯,馬原自己也深知自己的問題。
林為民無奈的點了點頭,老人家嘛,上了歲數似乎最喜歡乾的就是催婚和催生這兩件事,眼下婚要結了,就只剩下催生了。
陳忠實打斷了林為民的激動,說道:「只是初稿,還得修改。」
萬先生瞧著林為民和陶慧敏坐在一起,臉上帶著笑容,「終於要結婚了,你們這樣的好https://www.hetubook.com.com年華要好好珍惜,抓緊時間早點要個孩子。」
馬原這幾天忙著處理瑣事和趕路,並沒有關注報紙上對於希望工程的後續報道,聽到希望小學還要供飯,他很是驚訝。
聊了好長時間,林為民掛斷了電話,有些興奮的找到賀啟智,叮囑他注意時常去信與陳忠實聯繫,溝通作品的創作進度。
林為民道:「越是東北人才越怕冷,經歷過寒冷的動物才趨熱。就像那些南方人跑到北方去見了雪,大呼小叫,開心的不得了,可只有我們北方人才知道下了雪有多麻煩。」
賀啟智也知道林為民對於陳忠實正在創作的這部小說有多重視,當下態度鄭重的答應。
馬原又把話題扯到了前段時間炒的沸沸揚揚的捐款和希望小學的事上,言語間對林為民這種一擲千金充滿了羡慕。
這些作家和他們的作品無不是個性鮮明,極具特點,跟他的性格頗有相像之處。
「已經在選地方了。基金會的人現在去了甘肅和寧夏,第一批10所小學要建在那裡。等這一批小學開建后,就會緊接著建設第二批。」
「過了這個年,你就三十了。雖然國家強調晚婚優育,但也不能太晚,這個年紀剛好。」
史鐵生熱情的將馬原請進了屋子,見他衣裳單薄,笑問道:「你就不怕冷?」
陳忠實連忙道:「寬裕寬裕,上回預支的稿費還沒用一半呢,足夠了。」
程西米出門后,幾人在屋裡聊著,馬原多年在雪區工作,偶爾才會露上一面,自然最關心朋友們的近況。
「沒錯。我們的學校選址都不是一般和圖書的貧困,很多家庭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給孩子供一頓午飯,不僅能很大程度減輕家庭的負擔,更讓家長們有動力送孩子們去上學。」林為民解釋道。
儘管跟陳忠實的關係很不錯,又支援了稿費,可這年頭有些編輯為了組稿無所不用其極,不得不防。
今年因為幾起大規模的搶購風潮,北京為了緩解老百姓在生活物資採購上的不便,開始推行起了菜籃子工程,買菜要比以前方便了不少。
馬原當初是被林為民用「先鋒小說專號」推出來的,跟他一批的如莫言、余華等人現在發展的都不錯。
馬原拍著胸脯,感覺現在就是把他光著身子放到北極也敢放出豪言。
「莫言現在出了成績,也是一點點磨出來的。你啊,就是急性子。」林為民道。
最重要的是,別讓別的刊物半路橫插一杠子。
林為民說到最後,微微嘆氣道:「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做好監管,不能因為這件事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就放棄了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
見萬先生這麼說,林為民便讓陶慧敏收下了玉鐲。
「總不能因噎廢食吧?」林為民反問道。
馬原感嘆,在他們這一茬作家當中,莫言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有獨樹一幟的趨勢了。
「小說寫完了!」
史鐵生問道:「希望小學什麼時候開建啊?」
陳忠實不太會開玩笑,笑了幾聲,告訴了林為民一個好消息。
史鐵生見到馬原有些意外,更多的是驚喜。
幾人正說著話,程西米買菜回來,林為民和馬原去幫忙做菜,史鐵生搖著輪椅在一旁,大家邊聊邊做菜,氣氛融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