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1980我的文藝時代

作者:坐望敬亭
1980我的文藝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520章 群星閃耀

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520章 群星閃耀

其中比較典型的有滄浪客的《矯龍驚蛇錄》,看作者名和書名跟金庸武俠沒有一點關係,實則寫的是《倚天屠龍記》續集、《乾坤殘夢》寫的是《天龍八部》續集,還有煙波客的《神鵰奇緣》,是《神鵰俠侶》的續集,等等。
這些都是中國文壇未來三十年的中流砥柱啊!
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一次的衝突,林為民雖然丟了獎項,卻完勝了柳飛羽。
群星閃耀!
兩屆茅盾文學獎、兩屆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日本的直木獎、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在國內的文學家當中,似乎還沒有哪個人能夠獲得如此多海外文學獎項的肯定,而且還是橫跨東西方。
這兩群人有一個共同特徵,年齡很少有低於七十歲的,且都是在中國文學界德高望重。
另外還有,筆名、書名都跟金庸沒關係,但內容跟風金庸的作品,這類偽作通常是金庸原著的續集,模仿金庸的筆法來講述全新故事,如果按照後世的說法,應該屬於同人範疇。
今天發布會來了幾十家媒體,但能有單獨採訪資格的媒體卻只有幾家重量級媒體。
這群作家的代表作幾乎都是通過《當代》發表的,其中不少人的責編就是林為民。
嘉賓們走的差不多了,路遙、余華、王朔等人卻不想散場,拉著林為民要去吃飯。
但詭異的是,作為衝突方之一的文協,今天又是國文社的座上賓。
一群人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飯後才散去。
隔了不到一周,林為民再次出現在北京飯店,他身邊陪著hetubook.com.com的是一位帶著金絲邊眼鏡的老者。
在上百名嘉賓當中,國文社退休領導、功勛編輯佔了一部分比重,這些人聚在一起聊天,還有一波是以文協往屆和本屆領導為首,身邊也圍了不少人。
看著這群人以林為民為中心,熱絡的聚在那裡聊天,外圍的不少人都發出了感嘆。
金庸是今天的主角,提問環節的時候台下的記者們爭先恐後,等到發布會結束,這群記者更是直接將金庸圍了起來,大有不接受採訪就不讓走的架勢。
3月30日下午,國文社在北京飯店隆重舉行「國民文學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茶話會」活動。
但透過今天看到的畫面,大家還是不難看出,這次的衝突,文協也好、柳飛羽也罷,根本奈何不得林為民。
本職工作上,三十齣頭的國文社總編輯,這種事只在建國初期才有。
程早春在台上感謝完來賓,又開始報告起國文社這四十年來在出版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師生二人則繼續在底下低聲閑談。
金庸在林為民的陪伴下接受了半個多小時的群訪,好不容易才掙脫了記者們的圍堵,被帶進了小房間進行單獨採訪。
會場主席台前,分別擺放著由巴老、中國作家協會、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個人和單位贈送的花籃,會場的四周則懸挂著巴老、萬先生等著名文學家、藝術家為這次社慶所作的書畫作品、題詞,共計九十余幅。
四月初,金庸作品集印刷完成,已經開和-圖-書始陸續發往全國各地的書店和郵局。
上次梁鳳怡聲勢浩大的作品發布會有相關部門鼎力相助的成分,而這次金庸的作品集發布會靠的更多的則是他自身的影響力。
自五十年代創作第一部武俠《書劍恩仇錄》到七十年代寫完《鹿鼎記》封筆,金庸的武俠創造了華語通俗文學史上的一個神話,極大的拓展了武俠這個通俗文學分類的邊界和影響力。
這回茅盾文學獎,林為民沒得獎,反倒是柳飛羽這個當評委的得了獎,有著之前的積怨,兩人算是徹底撕破了臉。
而林為民這次,雖然也受到了衝突的一些影響,但他一擊打在了柳飛羽和評委會的死穴上,外界對他的聲討和批評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早在過年之前,國文社就已經在籌備這次活動。
茶話會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結束,嘉賓們陸續離開。
而且清一色都是近些年來在國內文壇上聲名赫赫的中青年作家,這些人的作品幾乎佔據了近年以來國內文壇經典作品的半壁江山。
不誇張的說,「金庸」這個名字,養活了八九十年代內地武俠的半壁江山,也收穫了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讀者群體。
萬先生坐在林為民身旁,察覺到眾多集中在林為民身上的目光,低聲對他說道:「看來大家都很關心這次的爭論啊!」
林為民作為地主,今天一直陪在金庸這裏,金庸忍不住對他說道:「林先生,我的交給你們國文社沒有錯!」
這就是圈子,別管有多大的矛盾,斗而不破才是底https://www.hetubook.com.com色。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後,無線電視台根據金庸作品改編的武俠電視劇引進到內地,風靡全國、萬人空巷,更助長了金庸的知名度和他的武俠的影響力,讓金庸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武俠大家。
今天的茶話會結束之後,國文社旗下的《新文學史料》、《當代》還會刊發相關的紀念文章。
「看熱鬧嘛,誰不喜歡!」林為民說道。
有的人不自覺的想到了林為民和柳飛羽的恩怨,兩人的恩怨在國內文壇不算什麼新鮮事。
這種正規場合很無趣,沒有辦法暢所欲言,要麼在台上站著講話,要麼在下面坐著聽講話。
等到了茶話會接近尾聲,氣氛終於輕鬆了下來,熟人們開始走動聊天。
如今八年過去,各種職務、頭銜、獎項加身,除了資歷方面,柳飛羽對上林為民幾乎沒有任何勝算,不禁讓人感嘆世事的變化無常。
參會的來賓當中有不少人都出席了昨天的茅盾文學獎授獎儀式。
社會名望上,林為民不僅是在文學領域,包括戲劇領域,接連在海外獲得重量級獎項,民眾對他的認可度高的離譜。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授獎儀式前一天,也就是1991年3月28日,是國民文學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的日子。
回想八年前,柳飛羽第一次向林為民開炮的時候,他還只是國內文壇新進崛起的青年作家,國文社的一名普通編輯,勢單力孤。
另有一波人,則圍在了林為民身邊,仔細辨別一下,這群人的平均年齡可要比另兩波https://www•hetubook•com•com年輕多了,幾乎很少有超過五十歲年齡的。
有心人隨意掃了幾眼,不禁有些咋舌。
寫作成就上,無論是作品數量還是質量已經達到了中國文學界的頂尖水平。
這次柳飛羽拿了茅盾文學獎,損失的卻是幾十年來在國內文學界所經營的口碑,實在是得不償失。
今天國文社舉行金庸作品集的出版發布會,現場來了三十多家大大小小媒體,記者們看到金庸群情洶湧,手中的照相機按個不停。
今天的茶話會活動,國文社請來了很多退休后還健在的領導、功勛編輯、文學界耆老以及國文社這麼多年來培養出來的眾多作家,規模比之昨天的茅盾文學獎授獎儀式更加宏大。
而且這些年他熱心公益事業,多次為中華文學基金會、中國青少年教育發展基金會捐款,堪稱中國文壇慈善第一人。
在程早春這個社長代表全社同志向到會的來賓致辭表示感謝時,不少人的目光都遙遙對準了坐在國文社領導那一排的林為民,一群白髮蒼蒼之中,他那張滿是膠原蛋白的年輕面孔格外的引人注目。
一整天的採訪結束,金庸的神色疲憊,精神卻有些亢奮。
昨天剛剛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路遙,穩穩鎖定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文集狂賣幾十萬套、中國第一個拿版稅的王朔,先鋒文學大將余華、蘇童,改革文學開創者姜子隆……
不僅有《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報紙,還有央視和北京電視台等電視媒體。
今天難得如此熱鬧的場面,他們幾人生性|愛熱https://www•hetubook.com.com鬧,怎麼能這麼草草收場呢?
兩人一露面,在場記者們的照相機立刻咔咔閃動起來,記者們當然不是衝著林為民,而是衝著他身邊的老人。
這段時間,已經創作完成大半,估計再有幾天就會寫完。
七十年代開始,金庸的武俠小範圍的傳入內地,到了八十年代,得益於領導對於金庸武俠的喜愛,他的作品徹底在內地放開,成了無數國人閑暇之餘消遣解悶的必備讀物。
當年林為民的《情人》發表,柳飛羽喊打喊殺,聽說林為民被停了幾個月的職,林為民反手便寫了一部《盜官記》將以柳飛羽為首的那群攻訐他的人罵了個遍。
再干三十年,就算是原地不動,中國文學界也得多少他的徒子徒孫?
熱熱鬧鬧的社慶活動結束,外界對於茅盾文學獎的爭論仍在持續,林為民對於這件事已經不太關心,將精力都放到了工作和寫作上。
在以上這些仿冒金庸的作品當中不乏精品之作,也受到了廣大武俠讀者的歡迎,讀者們有時候明知道這是仿冒的作品,但看到跟金庸武俠相關的故事,還是會忍不住去購買和閱讀。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那些冒名的就不提了,金童、金康、金庸新、金庸巨、金庸續等一系列仿冒名作者創作了一系列如《神箭金雕》《神鵰俠侶前傳》《魔女江湖》《續書劍恩仇錄》《武林痴小子》《大俠風清揚》《九陰九陽》《天龍八部外傳》等作品。
只說一件事,八九十年代內地武俠很多作家所寫的作品,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以金庸武俠為模板創作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