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1980我的文藝時代

作者:坐望敬亭
1980我的文藝時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529章 文壇之恥

第二卷 在《當代》的日子

第529章 文壇之恥

到了下午,大家剛準備集中精力進行工作,林為民走進了辦公室。
刊物的征訂量只是一個參考,《九州英雄志》創刊號首印十萬份,今天開始發售。
「謝謝林老師!」李學剛高興道。
「莫言這廝還真是撞了大運,他買的那套房子應該也漲了不少。」
其他幾人則是一臉艷羡的望著李學剛,既能去香江出差見識花花世界,又能見各種武俠名家,這才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出差生活。
「這部不會是鐵生寫的吧?」他突然來了一句。
林為民說完,李學剛的情緒有些激動,不僅是因為要到香江出差,也是因為能夠見到香江的幾位武俠名家,他要是不喜歡武俠,也不會調來通文社。
「北京是首都,房價高漲是必然。」
李學剛已經是編輯部主編,肯定負責通俗讀物編輯室。
編輯部只有四個人,林老師之前給余華安了個編輯部副主編的頭銜,這會就顯出意義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負責《九州英雄志》。
余華認同的點了點頭。
莫言的性格有點軸,可能是因為早年生活環境的原因,所以在寫作上是有一股憤世嫉俗的勁頭的,《天堂蒜薹之歌》這一類的就是明證。
林為民瞪了他一眼,「別瞎猜!」
要知道,這年頭一般的通俗讀物銷量可都不錯,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可比純文學刊物好混多了。
可惜,臨到畢業他卻退縮了。
林為民的話一說完,幾人的臉上頓時洋溢出笑容。
前幾年莫言在文學院學習的時候,用稿費讓林為民幫忙買了一套房子,按理說他在北京是沒有資格和_圖_書買房的,可凡事都能操作,他那套房子如今確實是漲了不少。
林為民的守口如瓶讓余華心中更加狐疑,寫個武俠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除非……
林為民死活不說,余華更加好奇,他從林為民的態度中已經判斷出了,寫這部的一定不是傳統的武俠作家,說不定就是他們這群純文學作家中的一員。
這樣一來,林老師的謹慎就說得通了。
「要是有了結婚的想法,錢還是省著點花吧。單位那邊分的房子條件都比較差,最好還是買套房子,買了房子,就算是徹底在北京定下來了。」林為民說道。
「溫瑞安、黃鷹是傳統武俠作家,黃易寫的是玄幻武俠,南宮博專攻歷史類,他們這幾個人的作品風格各有不同,你去了香江之後可以買幾本他們的作品看看,見面的時候也好有點準備。」林為民叮囑道。
說到房子,余華來了興趣,用驚嘆的語氣說道:「這兩年北京的房價漲的太誇張了。我看報道,有的新房子竟然賣到2000塊錢一平!我這回的版稅,也就夠買個廁所。」
「另外下一期刊物刊載內容的審校要仔細再仔細,前幾期千萬不能出紕漏。」林為民不放心的又交代了一句。
通文社才剛剛建立半年時間,現在有兩個編輯室,以後就會有更多的部門。
但從這個月開始有點不太一樣了,隨著《九州英雄志》的上市發售,以後每月一期刊物成了編輯部的日常工作,未來還要負責通俗讀物的出版,人員確實開始變得捉襟見肘。
鐵生?莫言?王朔?路遙?
余華幾人和*圖*書從來了之後就有點心不在焉,今天是7月15日,《九州英雄志》創刊號上市發售的日子。
「學剛,我通過中間人跟梁羽生先生聊了一下,他打算把在內地的出版權交給我們通文社,你這幾天準備一下,代社裡去香江跟他簽個合同。
刊物征訂工作進行了二十多天,最後反饋回來的結果是8萬6千余份,遠超大家的預估,這個結果給了大家極大的信心。
這年頭,純文學作家寫武俠,那是要被視為文壇之恥的。
「還是你們通文社好了,這才半年的功夫就有去香江出差的機會。」
林為民臨走的一句話讓大家陷入了議論。
「問那麼多幹嘛?人家作者不願意暴露自己的信息,不要瞎問。你是編輯,這點忌諱都不知道嗎?」
余華說著又嘆了口氣,「唉!這麼長時間沒見,還怪想他的。」
「好的,林老師。」
通文社編輯部成立半年時間,工作一直不算太忙。
余華不禁佩服道:「還是林老師您有遠見,這幾年您手裡那些房子得漲了兩三倍了吧?」
編輯部四個人,為了這本國內第一份純正的武俠刊物籌備了四五個月的時間,如今終於到了出結果的日子。
「已經跟社裡申請了,這個月底新一批大學生馬上就入職,在校對科實習的那一批生瓜蛋子到時候分給我們三個。」
抗通脹?您老對這三個字是不是有什麼誤會?余華心想。
林為民正夾菜的手頓了一下,笑著道:「質量不好,我也不會拿回來當創刊號的頭條作品。」
到了香江,劉以鬯先生會派人接你,到時候伱在他https://m.hetubook.com.com的帶領下,多拜會幾位香江武俠作家,爭取把他們作品的出版權都簽過來,這是名單。」
跑到下屬社當編輯,乾的還是通俗文學的話,社裡不少人都對這幾個年輕人的選擇表示不解。
余華見林為民沒有這麼回答他的問題,追問道:「這個『小鑽風』到底是誰啊?」
現在李學剛又要去香江出差,這種機會,國文社一般每兩年總會有一次,但以往都是社裡那幫老領導、老專家才有資格去,如李學剛這個年紀能去的,寥寥無幾。
莫言是軍人,在軍藝、文學院學習那幾年,一直拿著拿著部隊的補貼,畢了業就要從部隊出來,這事多少有點不地道,畢業之前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沒有這麼干,老老實實的回到了部隊。
「等人到了之後,你們編輯部要進行拆分,編成兩個編輯室。一個是通俗讀物編輯室另一個則是《九州英雄志》編輯部。」
李學剛說完了自己的請求,林為民笑了笑,「我當什麼事呢,明天我給你帶些外匯過來。」
據他所知在作家群體當中喜歡看武俠的可不在少數,他自己也特別愛看,不僅愛看,還嘗試寫過,還發表了。
「抗通脹而已,錢放在銀行毛的太快了。」林為民隨口道。
這兩年時間里,他又寫了《十三步》《食草家族》兩部長篇作品,反響比較一般。
余華應了一聲知道了又朝林為民抱怨道:「林老師,學剛走了,我們編輯部就剩三個人了,這人屬實是少了點,什麼時候能給我們多配幾個人啊?我真怕到時候忙不過來。」
《九州英雄志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份武俠刊物折騰了好幾個月也發售了,征訂量八萬多份,這個成績相當不錯,單是征訂量,這份刊物不僅是能活著,還能活的挺滋潤,關鍵你還不知道人家未來能發展什麼樣呢,也許更好呢?
林為民又看向其他幾人,說道:「學剛大概要去一個多星期,你們仨在家裡守好攤子。創刊號剛剛發售,注意搜集市場反饋。余華,學剛不在這幾天,編輯部你做主。」
吃著吃著飯,余華突然問道:「林老師,您拿到編輯部那部寫的真好,我感覺一點也不比金庸、梁羽生的差,我們國內還有這麼厲害的武俠作家嗎?」
一上午時間,就在大家的心不在焉和渾水摸魚中度過。
刊物的發行不像一般圖書,因為銷售周期比較短,所以反饋時間自然也短,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在幾天時間之內就會有回饋。
正在幾個人議論的時候,隔壁當代文學二編室的人跑了過來,大家以前都是同事,關係熟稔的很。
……
所以,從純文學作家群體當中冒出一個寫武俠寫得好的作家,也不是不可能。
可現在,金庸作品集出版了,兩個月賣了一千多碼洋,雖然是掛著國文社的名,可大家都知道這是通文社的業績。
林老師這人最公平,他們倆又是建社元老,只要表現好,還怕不能升職嗎?
數日後,通文社編輯部辦公室內。
「學剛,趕緊去換點外匯吧,到香江能買東西多買點!」
半年之前,要說大家羡慕通文社這幾個年輕編輯,那是不可能的。
同事們嘻嘻哈哈的聊著天,李學剛溜到了林為民的辦公室。
他和妻https://m.hetubook.com.com子一直想買一台電腦,可現在中關村買電腦動輒一兩萬,不是他們家的經濟條件可以承受的,趁著出差的機會剛好可以去香江買台電腦。
剛才他們聽到了林為民的話,來了就對李學剛道喜去香江出差可是個美差。
此人跟林老師的關係一定很近,會是誰呢?
余華心中猜出了一點苗頭,這頓飯就再也沒吃安生,腦子裡一直在想這個作者會是誰。
莫言在文學院時,曾經有畢業之後留京的打算,當時還跟林為民透露過,林為民也做好了幫他疏通工作的打算。
今天在一起吃飯,余華也沒有遮遮掩掩,他到北京之後就跟程虹聯繫上了,然後很快便確立了戀愛關係,現在感情穩定,聽兩人的口氣,基本就是奔著結婚去了。
對比之下,《在細雨中呼喊》和《活著》的口碑和反響都很不錯,余華這兩年有點後來者居上的意味了。
就衝著這個待遇,李學剛這個編輯部主任就沒白當。
當然,他回到了部隊待遇也不差,反而因為出去鍍了兩層金,待遇更勝從前。
劉茂文和齊向華兩人心中微微有點失望,可隨即又振作了起來。
終於又有新牲力量了!
「就他那個性子啊,從部隊出來是早晚的事。」林為民說道。
「好,我明白了。」李學剛答應下來。
李學剛接過林為民給的單子,看了一眼,寫了四五個人的名字,眼熟的只有一個溫瑞安的名字,這兩年溫瑞安的盜版武俠剛剛出現在內地,受到了不少武俠讀者的歡迎,其中作家的名字大多數他則都沒聽說過。
編輯部人員多了,出版社的業務也開始擴張,拆分編輯室是必然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