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國師

作者:西湖遇雨
大明國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獄中講課 第一百一十三章 道爺我成了!

第二卷 獄中講課

第一百一十三章 道爺我成了!

姜星火的神情略微恍惚了一下。
姜星火講了半天,多少有點口乾舌燥。
「剛才講的降雨,便是這個世界運行的根本至理——『水循環』的一部分。」
朱高煦也忍不住頷首,就彷彿在說,這跟龍王撒尿就是一個道理。
道祖說的意思,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姜仙人講的「水循環」!
「如同風是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產生形成的一樣,水也是在不斷流動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幫助了世界上的牲畜、人、草木的生長。」
崇禎元年夏秋間,陝北地區大旱,到處皆是父棄其子、夫鬻其妻、掘草根以自食、采白石以充饑的景況,次年延安籍官員馬懋才目睹飢荒上疏陳情: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民有不甘於食石而死者,始相聚為盜,而一、二稍有積蓄之民遂為所劫,而搶掠無遺矣,有司亦不能禁止。
「道爺我成了!」
「水循環,是指世界上各種形態的水,在陽光、潮汐等因素的作用下,通過水的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落、下滲、徑流等環節,不斷發生的周而復始的運動過程。」
聽到這句話,隔壁的朱高熾和夏原吉倒還沒什麼反應,但張天師卻精神大振!
那麼在道門的概念里,有沒有能用具體事物來讓人理解什麼是「道」呢?
那就是。
朱高熾m.hetubook.com.com下意識地縮了縮滿是肉肉的后脖頸。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的已經很清楚了。
「之前我們說過,氣溫跟降雨有著直接關係,氣溫高降雨也多,便是因為在天空的空氣里,氣溫越高,雲朵中能容納的水汽就越多,這種水汽,在一開始,你們可以理解為雲滴。」
李景隆忍不住說道:「傳說中蛟龍吞雲化雨,原來是這個意思。」
看著這倆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學生,姜星火的臉色有些變黑的趨勢,但他還是繼續講了下去。
「降雨是指在天空的空氣中冷凝的水汽,以不同方式下降到陸地表面的天氣現象。」
到底什麼是【水】?
「道爺我成了!!」
有!
姜星火:「。」
李景隆:「。」
「水生萬物!」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想透了這一點。
「如地表流水不斷地侵蝕、搬運、堆積地表物質,形成了獨特的流水地貌;如河川徑流不斷地向大海輸送泥沙、鹽分,影響著近海環境;又如水變化過程中水的吸熱、放熱及其熱量的傳輸,緩解了不同地區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哈哈哈哈,道爺我竟然有幸聆聽真仙講道!」
而姜星火說「世界運行的根本至理」,就是「水循環」。
他歇了歇才說道:「按理說,接下來就要講如何利用化學。化腐朽為神奇之學,來大規模製造能讓農作物畝產量提高的物https://m.hetubook.com.com品,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辦法,來利用耕地在有限的時間內產出更多的糧食。」
正是不停流動,以各種形態在這個世界上轉化的水,滋養了萬物的生長,默默地幫助著萬物。
而對姜星火來說,不是。
那種領悟了「道」的恐怖快|感,彷彿讓張天師覺得,他現在去死,都沒有任何遺憾了!
張天師如遭雷擊。
姜星火提到了「世界運行的根本至理」。
而姜星火的講課,哦不,對於張天師來說的講道,還在繼續。
張天師的雙目已然變得滿是血絲,他的神色專註無比,等待著姜星火的講授。
張天師的神色,變得極為震撼。
「這才是《道德經》的秘密!」
在道門,什麼是「世界運行的根本至理」?
恐怖的狂笑聲,回蕩在靜音效果極好的密室中。
從來都沒思考過這個問題啊。
他幾乎連呼吸都屏住了。
直接把兩個大男人干沉默了。
「若無姜仙人一語道破。」
而「道」,不同樣是以各種形態存在著,不停地轉化著,無聲無息地影響著世人嗎?
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原來張天師不懂,可他現在明白到底是什麼感覺了,便是如此!便是如此!
朱高熾肉眼可見,張天師的神情變得極為怪異了起來。
「。這是,又瘋了一個?」
上善若水。
「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仙!果然是真仙!」
下滲、徑流?
那便是——道!
「上和-圖-書善若水,水善利萬物。」
「《道德經》的真正終極秘密!」
朱高煦又沉默了幾息,試探地問道:「龍王撒的尿?」
三個人都瞪著眼睛,靜待姜星火進一步授課。
朱高熾與夏原吉雖然不知道張天師究竟發現了什麼,但看到他激動到失態的樣子,頓時也被帶入了那股氛圍。
一切都對上了!
因為,無論是他之前講的攤役入畝,還是現在要針對小冰河期提出的農業增產辦法,姜星火都並沒有要謀取任何實質或名譽的利益的目的。
旋即便是彷彿升仙一般的巨量快|感。
而姜星火眼下在講的,就是最接近「道」的東西,水!
隔壁密室。
「其實季風和降水,講到了這裏,基本就算是結束了。」
「世人枉讀《道德經》一千年!!」
「在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汽來使自己愈發壯大,如果雲體內的水汽能源源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飽滿的狀態。就如同果子的顆粒成熟,即將爆漿的那種感覺。」
降雨,是如何形成的?
姜星火自己是當過饑民的,曉得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下,百姓面對天災人禍到底是多麼缺乏抵抗力,又會造成多少人間慘劇的發生。
「在南方地區,降雨量每少三寸,糧食產量就會降低百分之十。而到了缺少降雨的北方,這三寸的降雨量就更關鍵了,直接決定了百姓今年收成如何,到底會不會揭竿而起。」
密室中,張宇初高高舉起雙和*圖*書手,羽衣道袍下露出了他滿是汗毛的粗黑胳膊。
「道祖他老人家留下的大道含義!」
隔壁的張天師幾乎脫口而出:「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姜仙人所講的,才是《道德經》里這一句話真正隱含的意思!」
張天師的腦海里,正在瘋狂地推演其中的邏輯。
「那麼,由雲成雨的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雲滴不斷增大,當雲中的雲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大雲滴的大小和重量不斷增加,它們在下降過程中不僅能趕上那些速度較慢的小雲滴,而且還會吞併更多的小雲滴而使自己壯大起來當大雲滴越長越大,最後大到天空中的空氣再也托不住它時,便從雲中直落到地面,成為我們常見的雨。」
姜星火話音落下。
看著跟大天界寺里似曾相識的場景。
張天師一直在喃喃地重複著一句話。
而什麼是道?
「講的還是最接近道的水!」
「如此一來,方能有辦法對抗未來持續數百年,並且會愈演愈烈的小冰河期。」
水,就是最近乎「道」的東西。
沒有降水就會導致旱災,旱災會導致蝗災,蝗災一起,流民遍地,多來幾次國運也就基本藥丸了。
捫心自問,無非是感同身受,不講出來良心不安罷了。
指望這倆學生自己悟是不行了,姜星火清了清嗓子說道。
姜星火問道:「額外提一句,剛才講了風是由於空氣壓力不同而形成的,那你們又可曾想過,降雨是如何形成的?」
水善m.hetubook•com.com利萬物而不爭。
也就是說,風水學的本質就是「道」的具現化表現!
「水,和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甚至說是農耕的性命攸關之所在都不為過。」
李景隆和朱高煦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水循環!」
這個聽起來異常簡單、幼稚的問題。
「水從來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不斷地運動、相變在空間中進行轉移。水循環不僅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更是一個重要的自然過程。它將世界上的各種水體組合成連續統一的水循環,在循環過程中將水和岩石、空氣、動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形成相互聯繫、制約的統一體。」
《道德經》第八章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對上了!
姜星火緩緩道:「水循環這一循環過程將世界上不同的部分成功聯繫起來,使其中的水處於不同周期不斷更新的狀態,從而維持了水量的動態平衡。」
但在此之前,出於講師的職業習慣和道德,素來沒有「藏一手」這種陋習的姜老師,決定再把沒講到的一個小點講一講,而非一句帶過。
道可道非常道,不太好具體描述。
「與此同時,不斷變化、循環的水還進一步影響了世界上物質的遷移、地形的塑造和能量的轉換。」
只需要領悟了水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可以「幾於道」了!
或許對於旁觀者來說,旱災造成的赤地千里,也只是他們茶餘飯後的嗟吁不已的談資。
他想起了之前看到過關於明末旱災的一段記載。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