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一戰
第一章 七月危機,奧地利人打進來了
將軍們站在了主戰這一方,議會官員則堅持議和。
緊接著,他又向斐迪南皇帝那邊發送了一份電報。
有不少人民受益於塞爾維亞政府的政策。
民族信任著你,願意跟隨著你,但容不得你的背叛,無論你是出自什麼理由。
夜幕逐漸降臨,黑暗逐漸籠罩在首都貝爾格萊德上空。
他們願意接納第一、二、三、四、七、八、九和十這八條要求。
彼得一世在電報機面前左右徘徊。
但即使是決定了示弱,他也不會遵從第五條和第六條。
如果僅僅是侵犯主權,彼得一世或許會答應,畢竟這樣可以避免戰爭。
一旦引起奧匈帝國的軍事敵意,到那時候,就算斐迪南皇帝真的有意妥善處理這樁刺殺案件,也必然會因為自己的動員原因,而演變成戰爭。
第一,奧匈帝國所限定的時間只有四十八小時。
儘管這些舉動是以危害他人國家的前提下進行,但因為塞爾維亞政府對人民十分主動,因此大部分利益都用在了國家建設上面。
在薩拉熱窩事件之後,德科維奇就更是每日一報。
原本握著酒杯的手,止不住地顫抖了起來。
因此,這件事情可以看做是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的宣戰,即使塞爾維亞沒有這樣的想法。
即使到了後面,塞爾維亞政府已經不再干涉他們的行動,只是提供一定的活動經費。
裏面的苛刻,除了對大清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之外,幾乎是最為嚴格且難以接受的條約。
在將軍們到來之前,他立即讓手下準備好一封電報。
3.即時從教育團體及教學方法中,刪除任何會或可能會煽動反奧匈之宣傳的教學內容;
突然,一抹火光從遠方出現,深深地吸引住彼得一世的目光。
電報內容十分卑微,他懇求斐迪南皇帝能夠再一次對第五、六條要求重新進行考慮。
這是屬於塞爾維亞的誠意,他們不願意發動大規模戰爭。
這封電報的對象是沙俄帝國皇帝,尼古拉二世。
在和_圖_書工人運動裏面,存在著社會黨的影子。
到那時候,他們將會腹背受敵,民族的堅韌性再強,也難以抵擋槍炮的威力。
但他們做出決定之後,彼得一世便立即向駐奧地利大使發送了一份電報,要求他立即向斐迪南皇帝提出來自塞爾維亞王國的示弱。
這個時代的通訊方式並不方便。
帶著這樣的想法,彼得一世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要知道,現在的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聲勢有多大,那麼一旦失敗,其內部革命反彈就會有多激烈。
然而,這個組織原本就是從塞爾維亞政府這裏出來的。
即使塞爾維亞內部的社會黨力量不可能動搖得了國家根本,但這種事情一旦積累下去,遲早都會爆發出更為激烈的抗爭。
儘管因為俄國的調和,保加利亞暫時穩定下來。
然而,一旦出賣了國家主權,這無異於出賣了民族。
塞爾維亞已經經歷不起任何一場戰爭了。
這一切都還有希望。
這可是大規模戰爭啊,遠不是巴爾幹戰爭那麼簡單。
「陛下,奧地利人,打過來了!」
奧匈帝國並沒有絲毫保留地公布了出來,其內容十分詳細。
這份壓力,讓塞爾維亞芒刺在背。
如果只是一個組織的暗殺行為,其影響力頂多就是掀起一陣國際輿論風浪。
首先是如何理解這份最後通牒。
緊接著,巨大轟鳴聲,伴隨著衝擊和爆炸,打破了貝爾格萊德的寧靜。
5.接受與奧匈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在塞爾維亞鎮壓企圖顛覆奧匈帝國領土完整的活動;
7.8.9.10這四條要求也不是什麼困難。
而且他們還得提防身後的保加利亞。
無論是經濟亦或是內部建設,都會遭到毀滅性打擊,至少得需要二十年以上才能夠恢復過來。
彼得一世也曾經與斐迪南見過一面,雖說那次見面雙方不歡而散,但他對這位年輕人印象深刻。
「但是陛下,如果奧匈帝國真的已經動手了呢?」
突然和圖書間發動國家動員,必然會引起奧匈帝國的注意。
雖說有時候會出現一些難以掌控的民族問題,例如對他國民族的敵視或者薩拉熱窩這種極其嚴重的國家民族衝突事件。
就連裏面的內容都沒有絲毫保留地呈現出來。
「或……或許,他們只是沒時間呢?」彼得一世依舊保留著幻想。
9.奧匈解釋對其懷有敵意、在塞爾維亞境內或境外的塞爾維亞高級官員之言論;
他們可以鎮壓一段時間,但不可能鎮壓太久。
自從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結束之後,保加利亞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敵人。
最後彼得一世妥協了。
所以,從國際上看,塞爾維亞確實是侵略性很強,但就國家內部而言,卻又對自己的人民十分負責。
這一次,他同樣相信自己的猜想。
10.馬上採取以上措施,並告知奧匈帝國。
大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讓整個國家的民族都團結起來。
但誰都不能保證,一旦跟奧匈帝國開戰,保加利亞會不會在他們背後捅上一刀。
就在這時,將軍們也到來了,但因為彼得一世的猶豫,他們只能幹坐在這裏,等待國王的第一步指令。
第四條要求他們革除或行政部中被指進行反奧匈之宣傳的官員。
會議室內陷入了一片死寂。
這些政府官員也在最後通牒後面出現,而且這份名單也同樣被公布出去。
6.在奧國政府指定的有關部門之協助與指示下,採取法律行動,懲罰策劃或執行1914年6月28日之刺殺事件,在塞爾維亞領土的人士;
但無論如何,他都需要做好準備。
至於第四條,他們需要做出商討。
塞爾維亞裏面確實配備了電話,但電話線還沒有連通道奧匈帝國境內,更不可能直接連接到陸軍元帥普特尼克的度假地點。
當這些電報發出去之後,彼得一世整個人都癱坐在自己位置上。
8.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內的軍火走私;
但是要想處理這些問題和圖書也並非難事。
一名士兵急匆匆地闖入到彼得一世面前,大聲喊道。
這就是民族的強大性。
而且現在的塞爾維亞現役軍隊不到三萬,開戰的話,就得重新招募士兵。
醇厚的酒香滿意房間。
就他們的目的性而言,確實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著想。
擺在他們面前的,將會是最為困難的時刻。
斐迪南會繼續保持自己的仁政,只要我們去跟他商討商討,絕對可以有迴旋的餘地。
原因很簡單,這兩條要求完全侵犯了他們的國家主權。
英國***部長德華·格雷甚至認為,這是有史以來一個歐洲國家對他國發出的最可怕文件。
但就負責人而言,塞爾維亞政府確實是主要的責任人。
1.查封任何引起對奧地利皇室憎恨和藐視的刊物;
「或許,他們想麻痹我們啊!」
麻痹……我們?
而且不單是這位大使,就連外出度假的陸軍元帥普特尼克,也一樣無法聯繫。
除去已經度假在外的塞爾維亞陸軍元帥普特尼克,大部分將領都集中在會議室內,就連彼得一世的兒子,塞爾維亞皇儲卡拉格奧爾基耶維奇也出現在此。
初期剛發明的電話之外,就只剩下電報發送。
「如果他們真的動手,那為什麼還要給我們發這麼一份最後通牒?」
4.革除軍部或行政部中被指進行反奧匈之宣傳的官員,而此等官員的名單由奧匈政府提供;
他們真的能夠戰勝得了奧匈帝國嗎?
議和派則認為,一旦開戰,塞爾維亞將會破產。
現在的塞爾維亞實在是經不起大規模戰爭了。
外面,一片死靜。
這段時間以來,塞爾維亞一直都在進行著各種侵略行為。
這份通牒文件很快就落在了塞爾維亞政府手上。
電報很快就寫好了,只要他下達指令,這封電報就可以發送到聖彼得堡處。
頓時,彼得一世恍然大悟。
也就是說,如果兩天之內塞爾維亞都無法做出回復,他們將會採取更加嚴厲的懲罰。
主戰派和-圖-書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保持民族的高度融合性。
但塞爾維亞別無選擇,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並且讓行政部對名單上的官員進行記錄與整理。
即使遇到了困難,塞爾維亞民族百姓都會全力支持政府,甚至願意多吃點苦,也要讓國家強大起來。
然而,除去這幾條之外,第五條和第六條就顯得十分苛刻。
那位駐紮在奧地利的大使,如今聯繫不上了。
第一二次巴爾幹戰爭著實是把他們的國家資源給掏得清空。
但他還是相信自己的選擇,斐迪南皇帝或許還是那位仁慈的年輕人,他不一定會答應戰爭。
發送通牒的方式十分正規,沒有絲毫隱瞞,也沒有任何多餘的手段。
但是,在看完這份最後通牒之後,所有人都為塞爾維亞捏了一把冷汗。
無論是子彈亦或是糧食,都在前面兩場大戰中消耗殆盡。
霎時間,會議室內響徹了雙方的分歧和爭執。
然而,他還是有所猶豫。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神經死死地繃緊在一起。
如果真的只是自己誤會了呢?
但是,他所需要考慮的不單是一個國家的問題,還有一個民族的問題。
巴爾幹的第一二次戰爭已經把塞爾維亞打得千瘡百孔。
這一天,7月27日。
這種做法無異於對他國的侮辱。
他決定先示弱,並且配合奧匈帝國。
裏面的部分內容他們都可以接受,但有些內容就比較困難了。
議和派則是從國家的發展去思考,如若發生戰爭,國家的發展將會停滯,人民生活必然會更加艱難。
這一次也同樣如此。
但皇儲卻不安地說道。
突然,房門被輕輕推開,他的繼承人走入進來,滿臉愁容地說出一個擔憂點。
主戰派將軍認為,國家主權不容侵犯,而且整個塞爾維亞民族都站在他們這邊,一旦開戰,敵人將會陷入塞爾維亞的人民戰爭當中。
他不敢確定奧匈帝國是不是真的想借最後通牒來麻痹自己。
無論是戰鬥力亦或是凝結力皆是如此。和_圖_書
為了保證不會出現意外,普特尼克會定期給他們這邊發回電報,以保平安。
組織內部的高層人員,更是塞爾維亞政府的官員,儘管這人的身份十分隱蔽,但這確實是事實。
可這一次,本應報回來的平安沒有出現。
他們將會擁有源源不斷的兵源,絕無後退的戰鬥意志。
民族自衛組織和對奧地利皇室的各種刊物與教學內容,都是塞爾維亞政府或明或暗進行處理。
無論是從法律亦或是道德層面上,塞爾維亞都是施害者的一方。
但民族主義的大團結確實讓塞爾維亞變得十分強大。
所以這第五條和第六條要求,立即讓塞爾維亞高層陷入了矛盾。
在這一刻,他們展開了對奧匈帝國最後通牒的商討。
若是再一次發動戰爭,他們的國家必然會出現動亂或者革命。
總理和會議大臣在後面也紛紛抵達。
只要稍微做出解釋和安撫,以塞爾維亞政府當前的威望,足以平息民眾怒火。
斐迪南是一位仁慈的人,這一點即使是塞爾維亞高層也十分清楚。
不單是這位駐紮在奧利地的外交大使,就連出去度假還沒有回來的陸軍元帥也同樣沒有了聲息。
「不可能!」彼得一世反駁道,儘管聲音很大,卻掩蓋不住他語氣中的顫抖
一股強烈的不祥預感,瞬間蔓延全身。
2.馬上取締民族自衛組織,並取締其他作反奧匈宣傳的組織;
他們需要思考的,絕不能只有戰爭。
儘管他在保加利亞手上掠奪了更多的土地資源,但是戰爭后的創傷是需要時間去撫平。
對於此事,內務大臣已經列出了國家內的工人運動。
他立即放下手上的酒杯,並且召喚已經離開了一段時間的將軍們。
別說武器了,他們現在就連士兵們的軍服都無法配齊。
塞爾維亞國王彼得一世當即召開國家高層會議。
7.即時逮捕奧匈初步調查所顯示的幾名被點名人士;
同時,駐奧地利大使德科維奇也是如此。
然後就是對這份最後通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