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紅色瑪利亞

作者:符華
紅色瑪利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二十四章 特斯拉是我的,圖靈我也不放過

第十四卷 世界革命

第二百二十四章 特斯拉是我的,圖靈我也不放過

在第一次談話時,他所用時間是二十分鐘。
種種糟糕的表現下,使得計劃經濟一直被後世學者所詬病,可事實上,那時候的已經不是計劃經濟,而是官僚經濟了。
所以,以『爐邊談話』這樣的方式,確實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但瑪利亞的話,確實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道理她十分清楚。
沒想到,自己來到這裏之後,就立即被弗拉基米爾所構設出來的計劃經濟藍圖所吸引。
通過一個先進,且能夠收集各地情報信息的系統,以此來統計、計劃、管理全蘇聯的經濟。
當弗拉基米爾決定好好考慮此事時,瑪利亞今天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毫無疑問,蘇聯是不可能擺脫得了計劃經濟。
將他拉過來,由他來負責關於計算機的電子管設計。
特別是關於『爐邊談話』的好處,瑪利亞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如果說出這番話的人不是瑪利亞,恐怕即使是弗拉基米爾,也會認為是『瘋言瘋語』。
電子管計算機,就是目前的唯一選擇了。
哪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基本都是高高在上,很少會與民眾親密交流。
第二個五年計劃誕生出來的,就是高端工業科技的發展。
那是一位英國發明家,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先驅。
全國有多少座城市,多少個鎮,多少個村。
弗拉基米爾認真地做出思考。
最終,實現全國自動化,蘇聯的大數據互聯網。
「那……我們有機會將其實現嗎?」
想到這裏,弗拉基米爾連忙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來。
「沒事,沒事的。」
在這台計算機裏面,用了18000個電子管,佔地面積在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在150千瓦,每秒可進行5000次運算。
無論是雷達、風洞、戰機還是火箭,都是當前為止最前沿的技術。
有些基層幹部在工作上面,也沒有能做好,導致基層人民在政府的政策下,陷入迷茫。
「怎麼實現?」
https://m•hetubook•com.com本應疲乏的眼神,在這一刻充滿了精力。
無論是對現在狀況的初步探索,還是對未來蘇聯計劃經濟的藍圖描畫,都讓深深吸引著瑪利亞的注意力。
但弗拉基米爾所不了解的是,研發計算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你想組裝一台計算機,那是隨隨便便的事情。
聯想到這一點后,弗拉基米爾便心有所思地點著頭,腦海中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弗拉基米爾按捺著自己激動的心。
到那時候,他所構想出來的計劃經濟,不久擁有了可用武之地了?
至少得拖到第三個五年計劃。
他所構想的計劃經濟,是需要大量的統計人員去配合工作。
而且弗拉基米爾一直以來都很忙碌,別人普通市民了,就連政治局的官員都不一定能見到他。
即使是弗拉基米爾,他所想的方向,也只是停留在地球,而非宇宙。
這是一個只停留在想象,卻從未有人敢去實施或者成功的超遠視概念。
無論是ogas的構設,還是計算機的發展,都可以提上日程。
這可是距離現在40多年的時間,時間間隔實在是太遠了。
但是,他相信瑪利亞的話。
在『遠視主義者』這個稱號的加持下,瑪利亞能有什麼天馬行空的想法,都不會意外。
即使是他們蘇聯,要想見弗拉基米爾,也必須來到彼得格勒,並且得到允許才行。
要知道,能夠將自然科學,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浪漫呈現出來,其本身就是一種很難得的事情。
對於一件事而言,最困難往往是從零突破到一,計算機也同樣如此。
他已經猜想到,自己有生之年都不一定看得見這種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出現。
「有!」
上輩子的時候,瑪利亞就不止一次這樣幻想過,如果有他來負責計劃經濟的框架構設。
要知道,自從瑪利亞為《登上月球》這部蘇聯第一部科幻電影做出第二次『宣傳標語』時,其造成的風m.hetubook.com.com浪是巨大的。
但是,這種做法治標不治本。
不久之後,蘇聯的廣播插入了不同的聲音。
而且這份科學熱潮並不僅僅影響到國內人民,國外也同樣如此。
可是,他卻無法推理出,這種超乎想象的機器和互聯網。
所以,在瑪利亞提出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概念時,弗拉基米爾雙眼簡直就是發亮。
而且這個時代的黑科技本身也不少,只是缺少了一個概念或者理論支柱而已。
儘管『爐邊談話』的廣播,只能自己說,而無法聽到被民眾的話,畢竟只是單向性的。
特別是與莫斯科的民眾交談,就更有效果了。
如若真的存在這樣的機器,可以迅速收集各地區的數據資料。
畢竟,一國領導人,即使你不想高高在上,但因為安保問題,民眾也很難接近到你。
遠視主義者。
「瑪利亞,你過來看我,總不可能是為了計劃經濟吧。」
可是,當弗拉基米爾聽見瑪利亞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描述時,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然而那是建立在基礎設備上,而如今他們什麼都沒有。
當然,這念頭還停留在『想』的這個層面上,真讓她去拐,那就得琢磨琢磨細節。
而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就是瑪利亞所提出的『星辰大海』理念。
他要說的內容很多,第一次五年計劃的成功,第二次五年計劃的構想,還有計劃經濟的圖景。
只要懷抱著希望,那麼,就必然可以實現。
憑藉這樣的優勢,蘇聯開始步入第二個五年計劃的高峰期。
這是一個向美國資本主義總統的借鑒,有不少左翼知識分子對此感到不滿。
現在的想法,只是計算機的理念搞清楚,然後再去研發琢磨。
特別是民眾們對政府的政策不理解,尤為突出。
這份幻想,此時此刻得到了實現,所以瑪利亞才會被弗拉基米爾所構想出現的未來藍圖所吸引。
弗拉基米爾用自己獨特的聲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民眾解釋了現在蘇聯的狀況www.hetubook.com.com
這台計算機放在二十一世紀,簡直是微不足道。
一旦沉迷進去,連自己到來的最開始目的都直接給忘記了。
按理說,本應如此。
「是的,絕對存在。」
一些民眾也對莫斯科政府的過度干涉,產生了質疑。
他的思緒,已經將自動構成了一個經濟模型。
她將此事告知給約瑟夫,希望他也能考慮一下。
那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而出的通用計算機。
因此,『爐邊談話』不失為一個與民眾交流的好法子。
因為莫斯科是現在計劃經濟的主要實驗場所,高強度的調控下,讓不少事情都變得不怎麼順暢。
這是屬於蘇聯的『爐邊談話』。
如果真的能成,不說是否可以實現共產主義,他所構設出來的計劃經濟圖景,確實可以實行。
弗拉基米爾不是沒考慮過,讓給基層幹部進行培訓,至少讓他們更加的職業一點。
更何況,他還能夠以此方式,向民眾闡述關於『計劃經濟』的不同之處和未來圖景。
而且,計算機的發展絕對不是由一兩個人完成的,而是由眾多科學家的心血結晶結合而成。
畢竟,弗拉基米爾受到過不少於十次的暗殺,被秘密攔截下來且做過統計的,就有六次。
他們,正在為這份理想而做努力。
「瑪利亞,你真的認為,計算機和互聯網,真的存在嗎?」
而如今正因為缺乏統計人員,往往要弗拉基米爾親自去配合工作。
但如果是由弗拉基米爾親自負責呢?
只要預算夠足,上船都能起飛。
在他在基層親自考察期間,就已經看到過不少問題。
這是一台用於國防機關對彈道計算的龐然大物。
例如圖靈,提出了最為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特斯拉,這個萬金油又被瑪利亞給惦記了。
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如何與民眾溝通。
但這個方法可以讓弗拉基米爾的聲音,在民眾身邊出現。
總不可能『霸氣一露』,然後對面和圖書的俯首稱臣吧。
不就是為了推廣『爐邊談話』嗎。
然而原時空中的蘇聯,其計劃經濟在後期的時候一塌糊塗。
而這二十分鐘裏面,條理清晰的談話,讓民眾們都知道,現在的蘇聯,已經擺脫了沙俄的陰影。
正因瑪利亞對『走上天空』提出了理念並且付諸行動,她在國際上多了另外一個稱號。
因此,瑪利亞還是打算從最基礎的方向發展。
就在二人從中午談到晚上時,弗拉基米爾這才想起來一件事。
即使這個時代的溝通媒體十分落後,廣播只能單向傳聲,到確實不失為一個辦法。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1823年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人對計算機小型差數機進行過研發。
帶著似笑非笑的表情,弗拉基米爾笑著看向對方。
為了照顧群眾,弗拉基米爾並沒有一次性。
既然要走出資本主義自帶的陷阱和自毀性,就必須對計劃經濟進行調控。
那是充滿了親切的聲音。
單單一座莫斯科都處理得這麼麻煩,如若放在全國上下呢?
彷彿是坐在你家裡,與你暢談的朋友一般。
「繼續發展科技技術,而且招攬各種應用學、統計學和邏輯學的學者,但很殘酷的是,短時間內無法實現。」
所以瑪利亞需要另尋他路,將有研發能力的特別人員都召集過來才行。
然後,又因為約瑟夫的含淚砍價,蘇聯在美國那邊購買了大量的先進科學儀器。
他重新轉過身來,怔怔地看著瑪利亞。
弗拉基米爾本身就已經夠遠視了。
而且,在大蕭條期間,蘇聯廣納了德國和美國的不少科學家。
直到被弗拉基米爾所提醒,瑪利亞才反應過來。
說白了就是從零開始。
雙重加持之下,蘇聯的第二次五年計劃正蓬勃發展,是真正意義上的『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至於邏輯運算方面,瑪利亞準備把圖靈給拐過來。
大量的科學家被第二次宣傳標語給吸引了,再加上大蕭條問題,使得不少科學家湧入蘇聯。
而瑪利亞,則一臉懵圈。
到了未來和圖書,蘇聯的經濟體系可能就不會變得如此糟糕。
如果民眾無法給予政府信任,到那時候,即使他們再怎麼努力都很難取得效果。
他急忙忙地回到黑板面前。
但是,更多的民眾,卻感到了親切平和,深深吸引住他們。
原本瑪利亞是打算一步到位,跳到集成電路去研究,但考慮到現在的工業技術不一定能完成得了。
在收音機廣播中,弗拉基米爾的聲音,在收音機里出現。
就像是量子玫瑰一樣,是物理學的終極浪漫。
可是,瑪利亞提出的計算機和互聯網,確實抓住了他的心。
無論是邏輯運算還是計算機設備製造,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腦力。
她愣了好一陣子,最後才反應過來,自己來這裏的最初目的是幹什麼。
一直以來,歷史書中所記載的第一台計算機,都是在1946年開始。
以『爐邊談話』的方式,向民眾科普,如今在莫斯科內試驗的計劃經濟,究竟是如何運行,最終目的又是什麼。
不僅僅帶起了全民對科學的熱潮與憧憬,更是將蘇聯人民的目光,投向了更加遙遠的天空。
民眾除了排隊就是排隊,他們擁有很多,但選擇卻很少。
但是,瑪利亞真不想這樣放棄。
帶著一種期待的語氣,問她。
說了這麼多,瑪利亞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可是,在那個時候,幾乎是奇迹一般的存在。
他可以根據自己的唯物邏輯思維,對計劃經濟進行著推理。
又例如,從保加利亞移民到美國的約翰·阿塔那索夫,和馮·諾依曼馮·諾依曼。
弗拉基米爾被自己推算出來的內容所驚到了。
而且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是在七十年代的時候出現的。
所以瑪利亞並沒打算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將其完成。
她猶豫了一下,然後才將自己的想法嚮導師全盤托出。
得知弗拉基米爾願意借鑒『爐邊談話』之後,約瑟夫也就放下了負擔。
這個世界上,真的能出現這種,坐在家裡,然後在時間誤差不超五秒的時間下,獲得數千公里開外的情況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