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再見京口
該不會又是個陷阱吧!
王謐微楞,哦哦,老檀吶!
你們的一切都不會改變,軍隊仍然是歸你們掌控,只管回城來吧,朝廷不會對你們不利。
王貞英的臉上露出了狐狸一般狡黠的笑容,讓謝安心裏咯噔一下,頓時有一種陰謀的氣息。
誰也逃不開這個價值體系,用爵位和顯赫的身份來框柱一個人,這一套還是很奏效的。
還真是讓人想不到。
要爵位?
王謐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顯然和風風光光的獻俘儀式對不上號,劉牢之也不自覺的跟著緊張起來。
還不是因為實力不足,弄不來幾個俘虜,辦不起來嗎?
怪不得從剛才開始,王謐就覺得,哪裡不對勁。
謝安實在是想不出,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更適合王謐的差事。
熟悉的地方!
「我們打算利用這些人,在建康城辦一場獻俘儀式,也算是慶功。」
軍權是實在的,爵位那都是虛的。
「可誰知,在徐州出了岔子。」
「是啊!」
「快請進。」
不用擔心,劉牢之這邊還是穩妥的。
但是,畢竟,士兵這邊並不需要多少錢,就可以滿足。
可是後來,看到王謐立下了如此大功,居然也是紋絲未動,也就不再鬧騰了。
熟悉的景色!
「稚遠,舅父來了。」
可是,從當時的情況來講,檀憑之也是最好的人選了。
「誒,王侍郎太客氣了,相比你們在外出征的辛苦,老夫這點辛苦,算的了什麼?」
「可是,王侍郎你的表情為何如此嚴肅?」
然而,魏詠之、曾靖等人,資歷尚淺,在劉牢之的面前,就更沒有說話的份了。
雖然留下了檀憑之做眼線,看守京口大本營,但是,畢竟,劉牢之也不是等閑之輩。
好傢夥!
只聽得王謐連連嘆了好幾口氣,就是說不出口的樣子,劉牢之就更焦急了。
最令人頭疼的,還是幾位年輕將領的安撫問題。
原來是少了檀憑之。
「哦?」
雖然大晉朝廷比較困難,比較窮。
更何況,平心而論,檀憑之也不是那種頭腦特別
www•hetubook.com.com
機靈的人,而劉牢之,在北府中也是根基深厚,以劉牢之的威嚴,老檀這樣的新人,能不能抗衡也是個未知數。何氏兄弟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兩個是不能留在京口的,更何況,何無忌還和劉牢之是近親,放著這樣的組合,呆在京口,王謐自己也不放心。
坦白說,進入京口之前,北府眾人當中,最緊張的,當屬王謐。
「稚遠,老夫讓檀憑之去負責清點士兵了,可能要晚一會才能過來見面。」
離開京口也有段時間了。
王稚遠遭到王恭的嫉妒,不給陞官,可是,劉牢之卻並沒有得罪他,怎麼也得不到加官進爵?
「老實說,自從前些年氐秦強盛,戰況不利,我軍已經很多年沒有舉辦過獻俘儀式了。」
哎哎!
現在的北府兵又是什麼情況?
「這件事也確實要抓緊了。」
而這時,面對即將結束談話,想要起身回家的謝安,她便又從容說道:「謝公,其實呢,我這裏還準備了一個好差事,等到稚遠他們回城,就正式任命。」
還以為是哪裡出了岔子。
而事實就是,王謐的後補也有很多,按下了葫蘆起了瓢的事情,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她一個後宮太后,能想起什麼好差事交給王謐?
他也需要幫手,需要共同出謀劃策的人。
為今之計,當然還是以安撫為主。
看他倒是一副真心實意的樣子,看來,京口這邊的局勢確實還可以。
將北府兵還是交到王稚遠的手裡,才是最實際的。
這個時候能稱呼一句舅父的,除了他,還能有誰?
是可以的。
「王侍郎,辛苦了!」
看到他這樣,王謐倒是放了點心。
對這種事情,洞察力不夠。
「就是這個獻俘儀式,本來我們計劃的很好,這一次我們還從鄴城抓獲了兩員氐秦大將,準備在獻俘儀式上表演一番,也算是新朝新氣象。」
雖然並沒有什麼實力的大晉朝廷,能夠給將士們的安撫也是有限的,但聊勝於無嘛。
「終https://www.hetubook.com•com於回來了。」王謐亦附和,他已經看到,劉裕的眼中隱隱有淚光閃爍了。
王貞英雖然還沒有見過劉裕等人,但是從他們一直以來帶兵打仗的表現來看,她也能推測出一二。
於是,雖然話說的很好聽,對待謝安,王貞英也是極盡禮遇,但是最後能不能達成目標,就不是王貞英說了算的,甚至是,謝安說了也不一定能算。
還極易出現那種情況,就是用尊崇的爵位把功臣架起來,不讓他們繼續掌兵。
在場眾人,只有何無忌的表情最輕鬆,還一直向王謐使眼色,那個意思很明顯了。
正是看出了這一層關竅,王貞英才藉著謝安來訪的機會,趕緊表白,為的就是能夠在北府大軍回城之前,就把他們先安撫住。
「難道還有什麼難處?」
少則幾百金,多則千金,都沒什麼問題。
至少還可以看到這張紫紅大方臉,總覺得,親切的很。
熟悉的氣息!
一開始,劉牢之也是憤憤不平。
這就是王貞英發出的信號。
也不是不行,但是絕對不可能給太高了。
「還有這樣的好差事?」謝安撫著鬍鬚,笑的詭詐。
不過,為了自己考慮,也為了朝局考慮,王貞英還是準備了多套方案。
「這個謝公就不用操心了,等到稚遠回來,我親自告訴她。」
不管了!
劉牢之連連點頭,表示配合:「這很好啊!」
「辛苦你們了!」
劉牢之搓搓手,躍躍欲試,比王謐還要激動。
帶兵打仗那種粗活累活,玩命的活,怎麼可以再去做呢?
一點都沒有大勝而歸的歡騰氣氛,總是讓人懷疑,出了什麼奇怪的事。
至於,這些北府的將領能不能吃這一套,就要看大軍回城的那一刻再見分曉了。
還親自傳達?
這是王謐的事,又不是他謝安的事,相信那小子有能力應對。
這當然是不合理的。
雖然何無忌是值得信賴的,在這種大事上不敢扯謊,但是,諸事未定之前,還是令人擔憂啊!
謝安從建康宮緩步出來,而https://m•hetubook.com•com另一邊,建康城的門戶,京口城。
區別或許只在於,百金是可以兌現的,而千金是畫大餅而已。
相比王謐,相比魏詠之等人,劉裕對京口這片土地的感情,更加深沉,更加悠遠。
劉牢之半天沒說話,看著王謐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怎麼會不清楚他心中的想法。
確實,劉牢之是自己過來見面的,並沒有帶著檀憑之。
直到看到劉牢之,王謐的心才算是有些安定下來了。
可是,劉牢之越是熱情,王謐的心裏就越是小鼓敲起來,偏頭看看劉裕的神色,也是一樣的擔憂。
「這一次鄴城之戰,和之前的幾場戰役還有不同,這一次我們從鄴城帶回了很多俘虜,大約有萬餘人,都是氐人。」
而王敦又命運不濟,搞事還沒有成功,便一病不起,這樣的機遇,對於大晉朝廷來講,可不會有第二次了。
這麼激動!
把他們堵在京口城外難道不香嗎?根本就不會放他們進城!
拚命的搖晃了幾下。
「稚遠,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不少人都會受蒙蔽。
何無忌的舅父,自然是北府鷹揚將軍劉牢之。
這位王侍郎,終究還是太年輕。
況且,對於王謐來講,目前為止,最好的差事也就是,繼續在北府帶兵了吧!
看到何無忌輕鬆的笑臉,王謐就知道,問題不大。
但是,謝安仍懷疑,王貞英能有這麼好心?
當王謐他們帶著大軍回到京口外圍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京口大本營這邊的情況。
接下來,王謐就發揮特長,開始了聲情並茂的長篇大論,將那一日在徐州城裡的種種遭遇說了個掐頭去尾。
別人都只是在京口這個地方謀職,只有劉裕,是土生土長的京口人,對這裏的感情,自然和旁人不同。
這能是什麼樣的差事?
雖然,現在謝安對王貞英已經大有改觀,也已經明白,這個小丫頭,已經不是從前的模樣,是個有模有樣的太后了。
啊!
總不能是讓王謐來內宮給她當侍衛吧!
畢竟,對於年輕將領來說,尤其是劉和-圖-書裕他們這樣白身起家的平民將軍,有了爵位就不同了嘛,是有身份的人了。
對於王稚遠而言,有沒有爵位其實沒有那麼重要,就像是謝安所說,只要能讓王謐繼續掌控北府兵,估計都比給他極高的爵位要有用處。
要是劉牢之不提起來,王謐都快忘了這一號人了,雖然只是暫時的。
就算是王謐不幸那啥了,還有劉裕,還有何無忌,這些人個個都精明強幹,還特別的年輕。
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劉裕也是感慨萬千。
這個時候,何無忌穿著常服,悠悠然踏進了門。
一股緊張的,壓抑的氣息!
「這一次,如果能辦一場獻俘儀式,老夫也算是跟著沾光了!」
「稚遠,我們終於回來了!」
如果,劉牢之真的準備動手的話,還能等到現在?
自己吃虧丟臉的片段,當然要盡量的刪下去,不能讓劉牢之知曉,剩下的事情,當然是儘可能把自己描述的很可憐了。
人家王侍郎都還沒有得償所願,你還想得到什麼?
要錢?
權力,只有權力牢牢把持在自己的手裡,心裏才踏實。
這個年輕人,絕非等閑之輩。
一進門,就把王謐的手給牢牢的攥住了。
初進入大帳的時候,看到過往的士兵的時候,王謐心中還惴惴不安,士兵當中,多了不少生面孔,看起來還神色匆匆,特別嚴肅。
劉牢之這是一句實話,獻俘儀式規模浩大,風風光光的,要是能辦,誰不想辦?
這樣想來,可堪使用的,也就只有檀憑之了!
況且,人數那麼多,這一次北府的年輕將領,每一個都極有能力,也有野心,可以說是一個團隊了。
這……
何氏兄弟是頭腦精明,但是,戰場上也需要智囊,只靠著王謐一個人單打獨鬥是絕對行不通的。
你總不能把希望寄託于每個人都身體不佳,給大晉開疆拓土的時候,個個都生龍活虎,而可以奪權的時候,又突變成了可憐蟲吧!
不禁讓人懷疑,劉裕他們在外征戰的時候,劉牢之在後方,偷偷搞了什麼事情。
而且,爵位給的高,看起來會像是朝和圖書廷付出了很多,對北府大將多麼的推崇,其實,那都是虛的。
給錢也不行,授予爵位,能夠起到的效果也寥寥。
就像是謝安說的,對那些領兵的大將軍,朝廷是沒什麼辦法的,也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形勢不可謂不危急,但是,那個時候,王敦的大軍戰鬥力和今日的北府兵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個過程。
竟然願意授予王謐好差事?
確實。
說實話,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可能很多人都會受迷惑,畢竟,這是在大晉,身份爵位就等於一切。
對於他這樣白手起家的將領,經歷連番大戰,還可以平平安安的回歸故里,那種激動,興奮,感觸,可想而知!
於是,王貞英也了解。
就是錢嘛。
這是沒說的。
但是對於那些普通士兵,朝廷還是可以提供一些照顧的。
「趕緊說說,我們一起解決,說不定我也能幫忙。」劉牢之湊上前,一臉焦急的樣子。
甚至連歪心思都不會動一動。
一顆心,定不下來。
一股搞事的氣息!
「不是不想辦,是實在沒那個條件。」
王侍郎已經帶著大軍,回到了這裏。
但是,很顯然,對於劉裕他們來講,就比較困難,他們沒有那麼容易上當受騙,更沒有那麼容易輕信這一套。
雖然王謐不是京口人,但是,再次回到這裏,他還是產生了一種家的感覺。
而現在,也確實是時候了。
還是容易解決的。
劉牢之呵呵笑著,態度特別的好,按說一切都很完美,挑不出什麼問題來。
「不急,不急。」
你不能指望這麼年輕的團隊,每一個人都順從朝廷。
雖然那個時候,王敦就在建康城的門口,甚至可以直入宮廷,奪取皇位。
是吧!
在王謐剛到北府的時候,劉牢之就已經是鷹揚將軍,而在經歷了襄陽大戰的劉牢之,還是鷹揚將軍。
「劉將軍也辛苦了。」
相比那些面容嚴肅的士兵,劉將軍的神色倒可以算得上是喜笑顏開了。
要養尊處優才是,這樣一來二去的,軍權可不就是讓朝廷給奪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