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晉撿到一隻戰神

作者:洗澡的兔子
大晉撿到一隻戰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千零二十章 琅琊王的局面

第一千零二十章 琅琊王的局面

王謐笑道:「不必,我只是和你念叨一下,很多事情也好有個梳理,這些具體的事宜,都要等到穆之到建康來,才能實行起來,現在不必著急。」
性情粗狂的很。
攝政王就是朝廷認可你的勢力,准許你把持朝政,並且不被任何人所干擾。
甚至,如果他們兩個現在已經有了兒子,那麼,這個兒子還可以獲封琅琊王世子。
對,說的就是劉裕。
「都城這邊,還是需要有我們自己人看守才行,至於原本守備都城的將士,自然也沒有解甲歸田的必要,想要讓他們為我所用,就需要讓他們見識一下北府的厲害,這樣他們才能心服口服。」
這樣一來,北府就不再是專屬於他一個人的,反而成了王謐的砝碼,北府眾人上上下下現在對王謐是忠心耿耿,絕對沒有二話。
「老實說,局勢轉變的這樣快,我也完全都沒有料想到,一時之間也是有些忙亂。」
那麼身為弟弟,年紀又輕,又能征善戰的李世民,便是最好的選擇。
也許,王謐欠缺的,只是一個穩固的根基。
「穆之要過來?」曾靖很激動。
「免得到了京口出紕漏。」
但是,對於曾靖,就完全不需要有這樣的擔心,因為,他對王謐是忠心耿耿的。
主要是,這些人肯定無法理解,身為大晉太后,王貞英居然並不想要讓這個王朝延續下去。
「而且,要和他們說好,這一次是正式的調動,他們兩個來到建康,短時間內是不會再返回京口了。」
幾戰幾捷,這些戰績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奪得的,雖然這其中當然有穿越者的優勢了,但是,王謐也確實為了建築自己的事業,拼盡了全力。
無法對他嚴格要求,於是,等到劉穆之真正掌控北府的日常事務,這裏的秩序才算是漸漸的走上正軌。
而這個時候,王謐已經把朝廷的決定告知了曾靖,這些話,傳到謝明慧的耳朵里,整個人都傻了。
至少,現在,王稚遠這個人還是和-圖-書可以相信的。
當朝大臣當中最有威望的人謝安都沒有二話,你們這些小蝦米還想幹什麼?
兩個人的話題是越聊越開,越聊越多,忽然之間,曾靖就感覺,他這身上少了點什麼。
啥?
「不過,好在旨意是太後娘娘下的,也不是我逼的,這樣一來,朝臣們也不能把我和北府如何,我們還有時間,一定要把事情都安排妥當,不能因為來的突然就出紕漏。」
對於這樣的人,既要用,又要防,兩手都不能耽誤。
「太後娘娘竟然這麼輕易的就答應了,這還真是出乎意料。」曾靖感嘆道。
經此一役,王謐對謝安也開始重新看待,或許,謝老爺子就是真名士自風流,對於權力並不熱衷。
有什麼不服氣?
什麼死不死的,不要說得這麼恐怖好不好!
到底還是把他們這兩隻老虎分開比較好,再加之,檀憑之是個鐵憨憨,沒什麼心眼,在大業未成之前,把他放在身邊,還是比較放心的。
琅琊王?
這個道喜,謝明慧當然是當的,一旦朝廷上下都承認了王謐的攝政王身份,晉封王謐和他的夫人就是一整套的流程。
有的呢,只是獎賞這個大臣的功績,對他個人的晉封,並不涉及他的家庭。
曾靖點點頭:「主公說得對,既然太後娘娘已經有了旨意,那我們第一步就是要把都城控制起來。」
而到了晉末之後接連的南朝,因為朝代更迭迅速,這種攝政王就是下一任皇帝的模式就更加穩固了。
比如郗恢,比如更多的別有用心的人。
這主要也不是王謐的責任,而是謝玄倒下之後,京口這邊的很多事務只能暫時託付給劉牢之。
「太後娘娘英明大度,我們這些屬下也應當盡心竭力才行,曾靖,你還不能休息,這一段時間,從建康到京口,有許多的消息需要來回遞送,別人做這件事,我不放心,只有勞煩你了。」
這真的是說封就封,連一點猶豫都沒有的和_圖_書
而是因為,在他看來,迷戀仕途本就不是本心所願,能早一點把權力交出去,或許還可以回歸山水之中,頤養天年。
而劉牢之這個人,打仗還行,卻根本就不是一個細心的人,對於軍隊的日常管理也不上心。
至少,現在的形勢已經和歷史上的完全不同了,王謐先一步搶佔了位置。
大唐的武將,大多都是追隨著李世民四處征討的,這些人天然就和李世民有極為親密的戰友關係,這種關係牢不可破。
至於劉裕呢?
二則是,現在局勢也起了大變化,王謐作為琅琊王,在沒有戰事的前提下,就不太容易直接到京口去領兵。
「不必多禮,你的心思我都明白。」
同時,他還沒有一點斜的歪的,更不想從王謐那裡獲取什麼好處,甚至是扳倒他,自己上。
但是,王和王也是有區別的。
是筆!
能不能行了!
這些能人匯聚到一起,本身就是一股難以忽視的力量,也無怪乎李世民還沒動手,李建成自己就坐不住了。
老實說,在劉穆之主持事務之前,除了打仗,北府的日常還是有些混亂的。
於是,也許等到將來的某一天,王貞英坦然讓位,並且把當時心中的所思所想全都披露,這些人也完全不能接受。
「有穆之就可以放心了。」
不過,好在他也有殺手鐧。
曾靖點頭。
於是,有了謝安,王貞英的籌謀也就算是順利落地,掃除了許多的障礙。
那麼,現在的王謝兩家才算是真正的達成了合作的關係,而作為兩家之間的紐帶,謝明慧也有立場去知道這些事情,這樣她才更容易做好溝通工作。
然而,這個根基真的卻絕對不是說有就有,說來就能來的。畢竟,他從軍的時間還太短了。
王謐現在的地位就大約等同於歷史上的李世民,雖然是貴公子出身,但是十幾歲就從軍,跟著父親南征北戰,七八年間在唐軍上下建立了極大的聲望。
如果將來他的和-圖-書子孫要承襲這個爵位,那也是承襲他個人的爵位,而在老子還活著的時候,子孫是不會有封位的。
在魏詠之還是檀憑之這兩個人選之間,王謐還是稍稍權衡了一下的,最後,還是覺得檀憑之更合適。
而劉裕呢,不管是礙於身份也好,還是奪得戰功也好,都只能跟在王謐的屁股後面。
雖然王貞英的心路歷程王謐也不太理解,但是,事實就是,從那一天她向王謐展露了心意,她就一直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展現她的真心。
再加上,大唐定鼎之後,實際上還是有很多股力量沒有被剿滅的,於是,戰爭還是一段時間的主流。
一則是,兩個人在北府的聲望不同,魏詠之上戰場的次數還是少些,麾下的將士不一定都能聽他的。
「你辦事,我放心。」
她確實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而現在,可以說,只要這一段時間,朝廷上對這個新的任命沒有任何的異議,那麼一兩年之間,王謐就可以登上大位,名正言順的當皇帝了!
「主公有任何吩咐,但說無妨,曾靖定當效死命。」
「現在,太後娘娘既然晉陞我為琅琊王,形勢就有了大變化,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京口的部分北府兵調集到建康,再把建康周邊的部隊,轉移到京口。」
王謐勸勉了他幾句,這才正經道:「穆之那邊你已經把消息都送到了,以他的才學,必定已經有所準備。」
確實壓力太大了!
而場景換到王謐這邊,他在軍中的威望自然是比不上秦王李世民了,但是,現在也可以說是將時長縮短的版本。
是真的很放心,合作的次數越多,王謐對曾靖的為人就越加信賴,很多人,雖然也是有能力,辦事又周到麻利,但是吧,個人的野心也是不加掩飾的。
於是,當時機到了,他就可以坦然的把權力交出來,並不是因為他受到了王謐的逼迫,更不是因為他怕了王謐。
而如今,劉穆之這位北府兵的大和_圖_書管家居然就要來到建康城,這就足以證明,轉折點真的到來了。
唐承大隋遺韻,經歷了大隋的錘鍊,隋末人們的尚武之風還是有所恢復,那個時候,很多有志的青年也願意投身行伍,人才也就更容易獲得。
那麼京口的北府兵就要歸劉裕管轄,劉裕是不可能被調動到建康來的,那麼,一旦留下他和檀憑之單獨呆在京口,就總是讓人有些放心不下。
在此基礎上,李世民的身邊也圍繞著許多精於謀略的文臣,這些人,如果在別人的身邊,有個三四個可能就夠用了。
「而這裏原有的守軍,到了京口也可以用我們的辦法重新操練,想來,過不了多久,也會實力大增。」
這一點就是單純的異姓封王和攝政王的不同點。
別看曾靖是個武人,但是,和劉裕他們相比,還是有點文化的,至少常用字都可以寫的很順手。
一般來講,走到了這一步,就代表這個人在朝堂上已經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就連皇族也只能看他的眼色行事。
這或許也是和他一開始就只是隊主,從來也沒有做過將軍的個人經歷有關係。
那麼,這些戰役,作為太子的李建成就不適合參与了,畢竟,太子也是國體的一部分,不可輕易動搖。
得到了王謐的誇讚,曾靖老臉一紅,更是激動的站起來,再三表示,王謐按了按手,讓他老實的坐了。
主公交代的事情都是至關重要的,又那麼詳細,這個時候,就應該趕緊記一筆才是。
再加上,還有時代的限制。
或許,對於現在的王謐來講,如何適應驟然之間的身份變化,才是重點。
「沒錯,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王謐欣賞的看著他,為他能有這樣一顆一點就透的小腦袋瓜興奮不已。
而看看王謐面對的情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江左一線,可以說是最沒有尚武習俗的時代。
實際上,有了這個名號,才算是走完了整個統治朝廷的流程。
這是這個時代人的思想局限性,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們的頭腦當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想法。
「這一次跟隨他們過來的官兵,以後就是拱衛都城的主要力量,一定要揀選精兵強將,不得有誤。」
是紙!
而李建成呢,身為太子,他更多的時候要留守長安,甚至是留在父親的身邊,作為王朝的支柱。
「恭喜娘子了,就要成為琅琊王妃了。」玉柔滿眼歡喜的說道。
唐軍信任他,也擁戴他,正是因為身為太子的李建成沒能有效的控制住大唐的文臣武將,根本就沒有一個自己的班底。
曾靖感嘆了一句,王謐便繼續道:「還有憑之,也要跟著他麾下的北府兵一起到建康來。」
果然一般人都無法領悟太後娘娘的腦迴路。
只要再過一段時日,只要形勢穩定,攝政王登上皇位,舊皇帝退下歷史舞台就是一個標準的操作。
在帝國初創的時候,李建成也是打過仗的,但是,畢竟相比李世民,他的存在感要低很多。
以前又是一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貴公子,讓他去和李世民那種在軍中摸爬滾打十年的戰將去相比,未免是有點欺負人了。
可是,在李世民的身邊,足有一個隊。
不要問他有沒有這個資格,實際上,他現在的資格就已經足夠了。對比曾經想要稱帝卻死在半途的桓溫,王謐都已經比他的成就高多了,足夠向前一步。
「主公,要不要屬下記一下?」
論出身,實際上,王謐的出身在這個年代比李世民還要更好些,論能力,自然也不差。
目前來看也還算是可以相信的。
一般來講,在魏晉南北朝這個比較混亂的時代,異姓封王是很常見的一種操作。
劉穆之,現在的地位就是北府的智囊,雖然他還從未上過戰場,也未曾有戰功。
況且,他還要組建自己的班子,在合適的地方用上合適的人。
但是,王謐相信他,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北府的將士們也相信他,自從他開始操持北府,北府的日常事務就越來越有條理,運轉的也非常的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