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第33章 風起之時

第二卷

第33章 風起之時

王二怒氣勃發,正要上前駁斥對方,王泰卻是攔住了他。
張元平看眾人情緒不高,反倒安慰起眾人來。
「鄭大哥,家中一向可好?」
可是,他現在又不能說明,否則旁人不是認為他瘋了,就是當他是胡咧咧。
「別難過了,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有重聚的一天。」
「公子,這些狗賊在幹什麼?」
王泰拿出一封書信來,遞給了張名世,鄭重其事。
張名世和家人們上來,眾人都是迎了上去。
「鄭嘉棟,你是怎麼知道的?」
文世輔狐疑不定,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叔父,一旦東虜大軍入塞,這封書信,還望你務必交到盧象升盧大人手中!」
王泰暗中狐疑。正如文世輔所說,這些人,絕不是一般衛所軍戶。
「這恐怕又是一場劫難啊!」
「好,怎麼會不好,這都是託了兄弟你的福氣。」
「鄭大哥,一言為定。咱們就此別過,你多珍重。」
「叔父放心了就是。」
中年文士身旁,都是志得意滿、滿臉驕色的鐵甲猛士,人人戾氣貫身,不可一世。
官軍拿著刀槍,狠命抽打,一些流民還被戳翻在地,流民四處逃竄,退了回去,關卡處一地狼藉。
「這不知是哪路神仙?」
王泰忽然勒住馬匹,首先停了下來。
「文兄,這也被你看出來了?」
「兄弟,你也珍重!」
如果他記得不錯,李自成被擊敗的同時,清兵已經入寇,縱橫數千里,燒殺搶掠,百姓被荼毒者,何止百萬。
「處之,東虜大軍雖然曉勇,可是要南下數千里,恐怕還沒有那個膽量!」
「回督師,是王泰說的。他說這樣做,反而是多此一舉,無意中會打草驚蛇。」
說「又」的緣故,是因為清兵入塞,已經不止一次。
「王泰,我知道和*圖*書你的苦心。但說的容易,我也想留下,可故土難離,落葉歸根,我爹早已經打定主意,我也無可奈何。將來一旦有空閑,我會回來看大夥的!」
「文兄,你見識過東虜鐵騎,以大明內地官軍之腐爛,一旦南下,誰能阻擋?東虜騎兵以劫掠供養大軍,沒有輜重糧草之憂,南下數千里,也不過是旬月時間。」
「公子,我願為你馬前卒,衝鋒陷陣,視死如歸!」
騎陣已經過去,王泰幾人打馬下了山坡,向西離去。鄭嘉棟則是回歸騎陣,騎隊滾滾向前,直奔潼關衛。
鄭嘉棟輕聲一笑,隨即板起臉了,神情嚴肅。
「王泰,有你這句話,我就算沒白交你這個朋友!」
「王泰,如果我在山東有事,你一定會來救我,是不是?」
「回去,回去!」
洪承疇點點頭,臉色一板。
「兄弟,雖然你已是朝廷官員,但今日之事,就當你們沒見過,千萬守口如瓶,過幾日自然會知道。說不定,你我兄弟還要並肩作戰。」
文世輔微微搖了搖頭。亂世之秋,民生多艱,誰又會顧及這些芸芸眾生。
王泰點了點頭,心裏想的擔心的,全被這位智囊猜中了。
王泰調轉馬頭,就要離開。
「原來是潼關衛這些慫人!」
王二一怔,看了一眼,點點頭道:「這不是潼關衛,這些騎兵硬弓強弩,肯定是朝廷的邊軍。」
並肩作戰,潼關……
鄭嘉棟的話,讓洪承疇一驚,他眼光轉向遠處的關卡,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張元平,你可不能有事,我還等著和你喝酒呢!」
「小弟送友人回鄉,卻不知鄭大哥到此,所為何事?」
鄭嘉棟滿面笑容,低聲說道:「哥哥的糧食生意,多虧了兄弟你。哥哥代軍中的兄弟,代m.hetubook.com.com固原的百姓,多謝你了!」
王泰嘆了口氣。沒有什麼風雲際會,也沒有什麼龍爭虎鬥,不過是漢民族的又一次內耗而已。
中年文士忽然開口,向一旁的鄭嘉棟問道。
眾人紛紛叫好,只有張元平鬱鬱不樂,大概也是覺得,眾人可以橫刀立馬,一展胸中抱負,自己卻要困守故園,終老泉林。
「賢侄,如今鄭子羽當了知縣,你凡事小心謹慎,不可再像往日一樣莽撞。如今是亂世,正是建功立業之時,你可要抓住了機會,為民請命,為國效力。」
王泰心裏一驚。看來歷史上的那個時刻,真的是要來臨了。
還是靜候佳期,反正時間來得及!
「命令眾將士,速速進入潼關,以免泄露了蹤跡!」
王二看王泰心情不佳,趕緊調過馬來,就要離去。
原來上來的騎士是鄭嘉棟,卻想不到在這裏碰見了王泰等人。
鄭嘉棟滿臉驚訝,他連連點頭,目光也不由自主,轉向了潼關城外的關卡。
王泰苦笑了一聲,嘴裏都是苦澀。
王泰抱拳告辭,結束了談話。
眾人都是不解,抬頭看去,西邊官道上煙塵騰起,似乎有一大隊官軍迤邐而來。
「鄭總兵,你馬上去潼關城,讓那些蠢貨趕緊消失! 萬一被人看出來了破綻,我砍了他們的狗頭!」
即便來到這個時代快兩年,他依然不能習慣人活的不如狗的場面。
「鄭嘉棟是固原總兵,他能甘為馬前卒,那位文士不是孫傳庭,一定是三邊總督洪承疇了。他此時到潼關這三省要地,恐怕不是來遊獵的吧。」
「兄弟,說什麼大實話!」
「處之,你莫非是為將來的戰事揪心?」
「原來是這樣!」
「王二,這隊人馬精悍異常,全都是騎兵,好似不是一和_圖_書般衛所的軍戶。」
「回督師,這幾人是咸陽縣人,是下官的相識。領頭的年輕漢子加王泰,是西安府的守備,陝西團練總兵,為人仗義疏財,賑災流民,活人無數,是撫台大人的愛將。」
鄭嘉棟畢恭畢敬回到。這位三邊總督洪承疇,治軍有方,剿滅流寇連連勝利,頌聲大起,時人稱其軍為「洪軍」,和陝西巡撫孫傳庭的「秦兵」分庭抗禮,名噪一時。
王泰也是低聲道:「那就好,兄弟我就祝哥哥財源廣進,官運亨通了。」
王泰在張名世耳邊低聲說了良久,張名世滿臉驚詫,卻是連連點頭。
王二不由得一驚,馬上問道:「怎麼了,文公子?」
王二看王泰發話,也是大聲喊了起來。
「來的可是鄭大哥?小弟王泰,見過哥哥了。」
潼關到西安府的官道上,王泰幾人一路向西,王泰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文世輔點了點頭,輕聲道:
眾人打馬而回,站在高坡之上,目送張元平父子的船隻遠去,眾人登高遠眺,目光在潼關城東門外停留。
文世輔的話,讓王泰微微一驚,馬匹的速度,不由自主慢了下來。
文世輔想要附和,卻覺得有些違心,猶豫了一下,並沒有開口。
文世輔臉色難看。東虜歷次入塞,每一次都是大明朝廷和百姓的一場大劫難。東虜去年沒有入侵,是因為要鞏固後方。如今朝鮮已經臣服,無後顧之憂,東虜大軍入塞南下,已是必然。
「回去吧!」
洪承疇看著王泰等人離開,眼中露出一絲驚詫。
王泰微微點了點頭,抱拳行禮道:「各位兄弟,咱們一起,搏一個清平盛世,還一個朗朗乾坤,諸君共努力之!」
「一定,一定!」
張名世父子已經走遠,沒有辦法追回。只不過,打完李自成,他https://m.hetubook.com.com可能必須就要去山東了。
「不知有什麼事情,官軍不讓流民過關。」
「原來是他! 聽聞此人營田墾荒,剿匪平賊,救活流民無數,想不到如此年少!」
王泰看了看潼關衛外面的關卡,微微一思慮,在鄭嘉棟耳邊低聲說了起來。
王二也面紅耳赤,接著喊道。
一騎絕塵而至,到了跟前,馬上騎士身披山紋甲,執著馬鞭大聲喝道:「你們是何人,在此作甚?」
文世輔不解地搖了搖頭,斷然道:「流寇已經式微,要過潼關,恐怕是在劫難逃,不至於是一場劫難。處之,你是不是太悲觀了些?」
騎士一愣,仔細打量了一下,哈哈大笑,催馬而上。
鄭嘉棟哈哈一笑道:「等剿滅了流寇,咱們兄弟好好聚聚!」
「賢侄放心,此事包在叔父身上!」
鄭嘉棟一個粗人,三兩句話,本來是叮囑王泰,卻透露出了更多。
眼看流民被官軍欺負,王二心頭的正義感爆棚,怒火中燒。
王泰安慰道。如今已經是崇禎十一年,崇禎帝只做了十七年的皇帝,也許鄉兵很快就要奉旨北上,抗擊東虜了。
鄭嘉棟趕緊領令離開,洪承疇輕輕拍了拍青衣上的灰塵,嫌惡地皺了皺眉頭。
王泰微微點了點頭,鄭重道:「若是有事,一封書信,千山萬水,必將不辭辛苦,星夜必至。」
王泰也是抬起頭來,仔細打量著過來的騎隊,果然正如王二所說,馬上騎士人人鎧甲鮮明,龍精虎猛,那是尋常的破落軍戶。
文世輔看了一會,驚詫地「咦」了一聲。
眾騎環繞之中,一人身穿青衣,頭戴方巾,年約四十左右,臉色白皙,似一文士,然則顧盼自雄,偶一側目,精光乍閃,不怒自威。
王泰眉頭緊鎖,彷彿已經預見了那些燒殺搶掠、斷壁殘垣的場面hetubook.com.com
「文兄,若是僅僅是流寇,自然是無需擔憂。但要是東虜入塞,也來湊熱鬧,內憂外患,以官軍之腐朽,百姓恐怕是要屍骸累累,流寇僥倖逃脫,也會死灰復燃。這難道不是一場大劫難嗎?」
眾人都是睜大了眼睛,一起向著大隊人馬看去。等走得近了,才看得清楚,旌旗招展,上面掛的是潼關衛的旗子。
「不能說,這是軍令。」
「大家不要急,看看再說。」
清軍入塞,大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僅用十天,就攻破了山東首府濟南城,身為皇室宗親的德王朱由樞等貴胄被俘,官員大都被殺,平民成批被屠,屍體多達13萬具。
「王泰兄弟,原來真的是你,我還以為看花了眼。你怎麼到這來了?」
「鄭總兵,剛才那幾個年輕漢子是誰,你似乎認得。」
「叔父,路上多加小心。到了山東,早晚記得來封書信。」
「你又是何人,在此大呼小叫?」
王泰受了感染,也是大聲道:「兄弟們不必氣餒。風華正茂,正是你我縱橫沙場,建功立業之時。咱們共同努力,扶大廈之將傾,也不枉人世間走了一遭!」
「督師,潼關衛那些人毆打流民,是為了迎接督師進關吧?」
城外駐守的軍士,設起了關卡,擋住了想要過關的流民。流民越聚越多,雙方爭吵不休,流民似乎想衝過關卡,雙方開始推搡。
王二不屑地哼了一聲。咸陽鄉兵訓練有素,再加上火器犀利,連秦兵都不放在眼裡,又那裡看得起這些腐朽不堪的衛所軍戶。
眾人擁著張名世一行人到了渡口,看著張名世一行人渡口上船而去,眾人頻頻揮手,都是心有戚戚,王二更是落下淚來。
清軍撤走時,帶走了所有被俘的官兵和德王等人,濟南城被付之一炬。
王泰頭轉向東,微微嘆息了一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