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第16章 屯田

第四卷

第16章 屯田

林虎帶著陝西口音的河南話,讓百姓們都是心頭一熱。
「我在濟南城受了傷,上不了戰場,但我還能幹這些粗活! 大傢伙好好乾,跟著王大人,絕對虧待不了你們!」
林大人大聲喊了起來,成竹在胸。
「不怎麼樣,能吃飽,日子也有奔頭,反正怎麼都比在原衛所強!」
眾人七嘴八舌,林大人也是搖頭。要是王泰當了河南巡撫,或許河南的百姓,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王大人對他們,可謂是仁至義盡。
「天太熱,大傢伙都悠著點,別熱暈了!」
林大人點了點頭,和張為民寒暄了幾句,轉過頭來,來到了大渠邊。
林大人一邊幹活,一邊搖了搖頭。
「搶糧大軍又回來了!」
「張千戶,苗大皋、苗子布都被王大人殺了,你不害怕嗎?」
幹活的人群一片寂靜。一畝地十幾石,還好吃,這一畝地,差不多就可以養活一家五口了。
幹活的百姓中,有人羡慕地說道。
「林大人放心,小人不敢偷懶,說幾句閑話就是。」
林縣千戶張為民走過那一片人潮洶湧、熱火朝天的墾荒「工地」時,心頭震撼至極。
張為民趕緊下馬,抱拳行禮。
「十有八九,這是從苗大皋的田裡頭收回來的! 狗日的侵佔屯田三千多頃,光是他的糧食,就夠上萬人一年的吃喝了!」
高高的衛所旗幟飄揚,一個個龍骨車擺滿了木料場地,隨後被揮汗如雨的墾荒百姓們,移到一個個剛打好的深井上進行安裝,而那些操著外地口音的工匠們則是在一旁指導和監督。若是誰想鬧事,那些四處巡邏的軍士們,一個個剽悍勇猛,和_圖_書更有滿身甲胄的騎兵們不懼炎熱,四處警戒,虎視眈眈。
「你放心,只要你跟著王大人好好乾,別耍小心眼,他絕不會虧待你的!」
眾人一起勸說,林大人卻不為所動。
陳泉大聲喊道,引起旁邊的一片附和。
他指著剛才朝張為民吶喊的陳泉,把他叫了出來。
林大人嘿嘿一笑,點了點頭,汗珠滿臉都是。
荒著也是荒著,府縣沒有收入,有河南都司這個冤大頭,地方官府也樂得落個順水人情,坐享其成。
「陳泉,你在這裏幹活,怎麼樣呀?」
「林大人,那王大人為什麼要種這東西,而不是糧食?這東西能吃嗎?」
「韃子我都不怕,還怕干點粗活?」
一個多月前,新任河南都司指揮使王泰頒下政令募民墾荒,衛所同時下令,所有侵佔屯田的軍官,必須歸還所侵屯田,否則一律革職查辦,他張為民的名字就赫然在列。
「大傢伙趕緊吃飯,好好休息一會。晚上,咱們還要修好漳水南岸的溝渠。過幾天,番薯可就要種了!」
一個粗大的年輕漢子沿著官道大踏步走了過來,臉上的刀痕猙獰,走路腳步似乎有些彆扭。
「什麼林大人,我不過是屯田的親民官而已。」
清屯丈量田地,所有開墾荒田,盡入衛所所有,但與衛所軍屯不同的是,所募百姓軍戶,並不能成為河南都司的軍戶,而是相當於佃農,只不過,報酬更加豐厚,最起碼,墾荒的百姓能夠吃飽飯,也沒有虧欠。
看到張為民打馬過來,後面幾十輛糧車追隨,路旁正在修渠的原衛所軍戶陳泉大聲喊道。
陳泉大聲應和_圖_書諾,跑步離開。林大人挽起袖子,又把褲腳挽到膝蓋上,拿起陳泉的鋤頭,和眾人一起幹了起來。
河南都司兩大舉措,一為屯田,二為募兵,屯田第一,募兵其次,募兵半兵半農,由此可見,墾荒乃是其重中之重。
「林大人來了!」
看到陳泉肆無忌憚地大喊,張為民微微皺了皺眉頭,卻沒有發火,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
自張為民記事起,他就沒有見過這熱火朝天的農耕場面,更沒有見過如此雄壯的衛所軍士,更沒有像今天這樣心情複雜,難以描述。
「陳泉,你腿腳快,去告訴伙夫,準備些綠豆湯,好讓大家解暑!」
「怎麼會沒有你們的份?你們種地,一半都是你們的,只需要賣力氣就行。再說了,你們種滿三年,到時候,這地就是你們的了。你們只要照章納稅就行。」
林大人滿頭汗水,手上卻不停頓。
有人嘆了口氣,幽幽說了一句。
「張千戶,天太熱,你當心點!」
百姓們發出震天的喝彩聲。
「林大人,聽說這彰德府以西種的是糧食,以東是番薯。你知道,這番薯是什麼東西嗎?」
「見過林大人!」
一望無際的荒田,無論是衛所的荒田,還是地方官府的官田,只要是空地,都在彰德衛的墾荒範圍,地方官府自然無人掣肘,甚至幫助衛所軍士丈量荒地,只是因為彰德衛承諾,會按照每頃10石的糧食納賦。
年輕漢子雖然說話不客氣,但臉上的表情似乎並不嚴肅,顯然是個熱情心軟之人。
「好,這下大家都有吃的了!」
百姓人群中,又有人大聲問了出來。
和-圖-書人抬起頭看去,果然,大道上塵土飛揚,無數百姓拉著大車,上面堆滿了糧食,旁邊有手持刀槍的彰德衛將士保駕護航,衛所的旗幟飄揚,一路向彰德衛營城而來。
就如後世的軍墾農場一樣,招募的普通百姓,也是按照軍隊的編製編成,軍事化統一管理,挖井修渠,除草翻地,烈日下大汗淋漓,熱鬧異常。
「王大人還說了,這番薯一畝地能產十石,甚至是十幾石。你們說,這是不是比種糧食強啊?」
打仗受傷,兄弟們都有安置,餉銀不少,關鍵是受百姓尊敬,走哪裡都有面子。
但是,眾人都是明明白白,這個王泰,果然是樹大根深,簡在帝心,想把他輕易扳倒,不是那麼容易。
林大人點了點頭,臉上緩和了許多。
距離王泰都司衙門「行兇」一個多月,朝廷未置一詞,未有責罰王泰的片言隻語,這讓河南上下人心惶惶,誰也猜不透,朝廷對河南,到底是什麼意思。
「王大人說了,這東西能吃,而且還好吃!」
河南、彰德府、安陽縣,自去年戊寅之變,清軍入塞,縱橫千里,安陽縣也不能倖免,地方殘破,百姓流離失所,百里無人煙。
眾人一起忙活,終於修好了渠,此時已經是黃昏時刻,突然,有人指著遠處官道上大聲喊了起來。
「林大人好!」
河南作為藩王集中,權貴豪強縱橫之地,自然和大明其它地方一樣,免不了同樣「富者阡陌連田,貧無立錐之地」的局面。天災人禍之下,良田大片荒蕪,人煙稀少,堂堂中原文明之地,竟成了廢墟野草的天堂。
當日都司衙門大堂,那慘烈的一幕令和圖書他至今心有餘悸。王泰殺伐果斷,狠厲異常,他張為民一個林縣的千戶,若不是身無巨惡,只怕也已經身首異處了。
「就是! 就是! 在王大人手下做事,怎麼都能吃飽飯,還強求個啥?」
百姓們大聲鬨笑,張為民臉色難看,正要說話,百姓們卻停下來了手頭的活計,一起滿臉笑容,恭恭敬敬。
反覆權衡之下,張為民決定拼一把,他不但交回了侵佔的三百多頃屯田,而且補交了三千石糧食,作為投身之階。
林大人的話,讓眾人面面相覷,都是搖了搖頭。
有人大聲喊道,惹起周圍人的一陣附和。
看修渠的眾人汗流浹背,又看了一下仍然火辣辣的日頭,林大人微微皺了皺眉頭。
「林大人,在下張為民,原林縣千戶所千戶,特地送三千石糧食過來給趙指揮使。」
「要是真分田地,王大人當了河南巡撫再說吧!」
「要我說,這天災人禍的,能吃飽飯就不錯了!」
百姓們大聲議論,興趣盎然,林大人也是大聲喊了起來。
「張千戶,軍戶吃不飽飯,你們卻是花天酒地,三妻四妾。如今大傢伙能吃飽飯,自然比衛所強了!」
「可惜這都是官府的地,怎麼忙活,都沒有咱們百姓的份!」
「什麼苗大皋的,這田地本來就是衛所的! 王大人收回來,正好用在大傢伙身上!你們說,好不好呀?」
「圓圓長長的紅皮東西,不過我沒有吃過。這是王大人花了六七千兩銀子從南邊買來的,還帶了些會種番薯的行家,聽說苗已經都栽好了,等通了水,就會移苗種植了。」
張為民看到林大人小腿上一道長長的傷痕,www•hetubook.com.com恍然大悟,原來這林大人腿上受傷,腿腳不便,是以讓別人代步。
「是呀,林大人,你就放心吧,回去吧!」
「你們怎麼不好好乾活,是不是在偷懶呀?」
「我們還是跟著王大人好好種地吧。自己種了地,到時候苛捐雜稅,各種徭役,早晚地都會被收回去,一家人還吃不飽飯!」
張為民連連點頭,滿臉賠笑道:「林大人說的是! 在下一定會好好做事,不會給王大人丟臉!」
「張千戶,你怎麼也到這來了,是給大傢伙送吃的來嗎?」
屯田,自古有之,至明一朝,軍屯卻是大行其道,規模之大曆代未有。至明崇禎朝,土地兼并,軍士逃亡,屯田已是名存實亡,只剩下嗷嗷待哺的軍戶,和大量的底層百姓一樣,淪為佃農和流民。
年輕的林大人點點頭,他看了看馬上的張為民,眼光掃過一串糧車,疑惑道:「你是什麼人,在這裏做什麼?」
「林大人,王大人對你們真是不錯! 你看你,雖然受傷上不了戰場,但誰敢小看你們?吃飽喝足不說,還有那麼多的餉銀。大傢伙可都是眼紅你們啊!」
「林大人,你回去吧,大傢伙會好好乾活的!」
「林大人,天這麼熱,你還是回去吧。你放心,天黑前,這渠一定會修好!」
「好!」
衛所募民墾荒,流民、佃戶蜂擁而至,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地被無數百姓佔據,光是一個小小的彰德府,便有數千頃荒地被開墾,而且規模還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誰都知道,林虎口中的這位王大人,不但在朝中有些勢力,在陝西更是有過墾荒賑民的成功先例,大傢伙跟著他干,都是信心十足。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