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第80章 大決戰(2)

第五卷

第80章 大決戰(2)

黃太吉看著遠處血肉橫飛的戰場,不動聲色。
懷順王耿仲明父子陣亡,剛剛祖大壽的兒子祖可法也殞命,就連貝子尼堪,也不幸戰死,戰況的慘烈,明軍的頑強,可見一斑。
清軍已經沖近了明軍戰壕,雙方互有死傷,但清軍明顯傷亡更大。
阿巴泰低聲回復,目光獃滯。
一個簡簡單單的激將法,一群莽夫就按耐不住,個個義憤填膺,殊不知正是黃太吉的御將之術。
黃太吉目光再轉向傷兵營,地面上,輕重傷員密密麻麻,有些重傷者已經失去了意識,邁向死亡的路上,無人問津。即便是那些不能戰鬥的輕傷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醫官人數和水平的有限,許多人傷情加重,只能無奈地等待死亡。
兔死狐悲,想起阿濟格戰死,兩白旗元氣大傷,多爾袞臉色又難看起來。
又是一輪火銃和羽箭打來,慘叫聲中,雙方又是倒下一片,屍體傷者到處都是。
長嶺山下,清軍南大營,雙方騎兵迅疾向前,人頭馬頭攢動,無邊無際,一番羽箭互射,遮天蔽日,終於狠狠撞在了一起。
「兄弟們,撐住了!」
清軍萬箭齊發,明軍騎陣也是死傷無數,雙方你來我往,撞在一起,聲嘶力竭,血肉橫飛。
震天雷的爆炸聲又跟著響起,煙柱騰騰,彈片肆意飛舞,收割生命,到處都是鮮血淋漓,有人被炸的血肉模糊,慘狀不忍直視。
雙方一次沖陣,都是上萬馬軍,一番沖陣過去,無數騎士跌落地上,血肉橫飛,屍體傷兵無數,滿地都是哀嚎慘叫的傷員和戰馬。
吳三桂帶領關寧鐵騎,楊震和張煌言帶領和圖書河南親軍,二者騎軍組成明軍騎陣的箭頭,橫衝直撞,捨命拼殺,那些重甲清兵也紛紛被撞砍于馬下,占不到絲毫便宜。
雙方捨命拼殺,層層突進,每一刻都是死傷累累,前陣激烈砍殺,犬牙交錯,戰況血腥慘烈至極。
火銃聲不斷,硝煙四起,咆哮的鐵丸不斷射擊,羽箭如蝗,射在盾牌上「噹噹」作響,「噗噗」射入人體,雙方陣地上,一片片的將士被打翻。
隨著明軍手中的紅旗一次次揮下,隨著火炮此起彼伏的怒吼,排銃炒豆聲不斷,鐵球鐵丸如狂風暴雨般噴射,無數向上的大清勇士栽倒,死傷無數。
陣地上屍體無數,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死者已逝,傷者在血泊和屍體堆里慘叫,鮮血染紅了地面,低處浸濕了腳踝。
「通!通!」
黃太吉思索片刻,忽然話鋒一變。
眾將臣都是頻頻搖頭,發出羡慕之聲。只有多爾袞暗自發笑,不屑一顧。
圖賴和鰲拜兩個莽夫,就憑他們和兩黃旗的清軍,即便是能攻下長嶺山,也不見得他們能回來。
「皇上,就請讓奴才去攻打長嶺山吧!」
尤其是河南馬軍,甲胄馬具精良,火器兇猛,手銃加上震天雷,往往令清軍叫苦不迭。
「皇上,長嶺山大戰四日,我軍死傷近三萬,漢軍旗一萬兩千,蒙古旗和蒙古藩兵各六千,滿洲各旗三千多人,共兩萬七千人!」
鑲黃旗梅勒章京、巴圖魯鰲拜也是滿臉發紅,上前求戰。
其餘的大臣將領,人人都是默不作聲。
滿洲各旗、漢軍旗尚可喜部,由多爾袞和尚可喜統領,對明軍吳三和_圖_書桂、白廣恩、唐通、王廷臣各部,由王廷臣和白廣恩統領。
長嶺山,山下的清軍奮不顧身向上衝鋒,想要奪下山頭,卻在對方火器的攻擊之下,死傷無數,屍骸累累。
黃太吉看的清楚,立刻下了軍令。
劇烈的碰撞之下,無數騎士紛紛落馬,無數人瞬間被踩成肉泥,雙方人仰馬翻,喊殺之聲四起,激烈的肉搏戰也隨之展開。
大清勇士南征北戰,屢次入塞,死在他們手下的明軍不計其數,誰知道在這長嶺山下,清軍,包括八旗子弟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騎兵由吳三桂和唐通統領,楊震和張煌言帶河南親軍輔助,萬余精騎,對滿清各旗及蒙古藩屬騎兵,數萬精騎對沖,氣勢磅礴,天地為之變色。
議政大臣、正白旗固山額真英俄爾岱臉上肌肉抽動,可見內心的煎熬。
「饒余貝勒,長嶺山到底死傷多少?」
長嶺山上,山坡上、山坡前,人馬屍體層層疊疊,數以萬計,形態各異。
持續的傷亡下去,也不知道,還要死傷多少大清勇士?也不知道,即使死傷慘重,能不能拿下長嶺山,擊潰明軍?
又是一次迎頭而來,瞬間便撞在一起,馬嘶人叫,人仰馬翻,各種聲音響起,鮮血飛濺,放眼都是血腥,哀嚎著倒下者比比皆是,斷臂殘肢,人體器官隨處跌落。
一排手銃打過去,跟著數百冒煙的震天雷紛紛落入清軍騎陣,一時間煙柱騰騰,落馬者無數。
步卒的拼殺都是肉搏戰,最為激烈,考驗的都是將士的勇氣,也同時最殘酷。
即便是南大營的騎兵對決,明軍也是毫不遜色和-圖-書,他們捨生忘死,嗷嗷叫著向前,給清軍騎陣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皇上,奴才願意立下軍令狀,不打下長嶺山,就死在長嶺山上!」
黃太吉微微頷首,軍心可用,也就不需要他早諄諄教導了。
滿萬不可敵、縱橫南北的大清勇士,居然不能擊潰散沙一盤的明軍,而且死傷累累,慘狀讓人觸目驚心。
王廷臣和白廣恩都是大聲怒喝,身先士卒。激烈的拼殺,明軍也是殺出了血氣和火氣,他們捨生忘死,死傷無數,和清軍鬥了個旗鼓相當。
血肉模糊的屍體之間,殘肢斷體,人體器官,無數傷員在血泊里呻|吟慘叫。刀槍羽箭,破旗散車,煙熏火燎的痕迹到處都是。
黃太吉身旁的滿洲王公大臣,個個面色陰沉,眼睛緊盯著血肉橫飛的戰場,許多人臉色煞白,惴惴不安。
…………
一場抄其後路的戰役,打成了一場攻堅戰,一場貼身肉搏戰,已經是脫離初衷了。
多爾袞暗暗嘆服,黃太吉鎮定自若,光是這一份定力,自己也望塵莫及。
清軍大陣之中,一處高地之上,一桿黃龍大纛之下,黃太吉看著遠處激烈的廝殺戰場,臉色平靜,目光卻是冷厲。
「明軍火器如此犀利,將士更是悍不畏死,真是我大清心腹之患啊!」
…………
明軍火器犀利,槍炮掃過之處,血肉橫飛,到處都是大清勇士的屍體,血泊里蠕動的傷者,層層疊疊,漫山遍野。
黃太吉不經意的一句話,讓旁邊的一眾將領人人面色通紅,剛剛受過刑罰的護軍統領圖賴,上前單膝跪下,慷慨求戰。
隨著雙方層層推進和圖書,火銃聲、羽箭聲不斷響起,軍士倒地,慘狀各異,蠕動嚎叫。
黃太吉臉色雖然平靜,但微微顫抖的手指,以及握著馬鞭的青白的關節,無不顯露出其內心的不安。
南、北大營殺的如火如荼,犬牙交錯,一時難捨難分,形成了膠著。相比之下,北大營的步卒對戰,清軍似乎佔了便宜。
「震天雷,甩出去!」
尤其是那些滿洲重甲勇士,無論他們如何驍勇,明軍一陣震天雷,一陣刺刀見紅,總是讓他們無功而返,血流成河。
「我大清的勇士,就這樣被明狗屠殺!」
十余萬大軍血殺,血肉橫飛,廝殺聲震天,清軍眾將臣都是臉色難看,心情壓抑至極,大纛之下的黃太吉卻是不動聲色。
而他的目光,又轉向了長嶺山陣地。
「圖賴,鰲拜,你二人帶兩黃旗的勇士上去,誰要是攻下長嶺山,誰就是鑲白旗的固山額真,誰要是砍了王泰的腦袋,千兩白銀,500奴隸,200頃的土地。」
殺人如麻,卻愛子如命的阿巴泰,因為兒子博洛在筆架山的陣亡,而變的六神無主。
王廷臣如血人一般,臉上,肩膀上都是血流不止,他渾然不覺,直到醫官上前,草草包紮,又投入了戰鬥。
濃濃的煙霧騰空升起,槍炮齊動,羽箭如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動人心魄,明清雙方人仰馬翻,將士栽倒無數,一排排,一層層,不斷倒下,不斷向前。
「殺明狗!」
「砰!砰!」
白煙不斷升起,爆豆般的排銃聲不絕,鉛丸打入身體,血窟窿無數,渾身鮮血飈射,雙方紛紛跌倒。羽箭馳飛,雙方都是倒下一片片,屍和-圖-書積如山。
黃太吉不死,兩白旗永無出頭之日,自己也會處處被掣肘、猜忌,不知道何時揚眉吐氣?
睿郡王多爾袞和饒余貝勒阿巴泰相對一眼,都是臉色難看。
爆炸聲響起,清軍重甲兵摔倒一片,血肉橫飛,清軍士氣為之一奪,明軍的長槍兵和刀盾手,又穩住了局勢。
「弟兄們,殺韃子!」
圖賴和鰲拜都是雙眼放光,各自跪下領命,興沖沖而去。
長嶺山腳下,清軍北大營,步卒和火器的大戰。
白廣恩滿身鮮血,大聲吶喊,指揮著部下將士進行還擊。
幾次搏殺,明軍明顯不支,都是從南陽衛借調的擲彈兵力挽狂瀾。要是沒有這些傢伙,大陣隨時都會被沖亂,甚至崩潰。
鑲黃旗固山額真拜音圖,臉色鐵青,憤憤說了出來。
明軍糧草不濟,沒有退路,清軍誓要留住明軍,雙方六萬大軍,捨命拼殺,不死不休。
「兩萬七千大清勇士,火器齊全,拿不下一個小小的長嶺山!守山的明軍,真是勇猛過人啊!」
「讓那個朝鮮藩軍都撤下來,百無一用。」
雙方再次集結,再次沖陣,過去之後,雙方接觸之地,滿地的血腥,屍體和傷者密密麻麻,最少也是上千。
塵土飛揚,鮮血淋漓,刀槍砍刺,橫衝直撞,靠的全是甲馬和蠻力。清軍重甲兵不少,但輕甲兵居多,明軍雖有河南軍甲胄精良,但其它各鎮,裝備各有優劣。
吳三桂部、白廣恩部、唐通部,王廷臣部,四部兵馬六萬,與清軍南北大營的清軍鏖戰,毫無懼色。
「讓巴達禮的蒙古藩兵,沖一下明軍的步卒大陣!」
多爾袞心裏暗自冷笑,卻並不上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