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13章 身死
多爾袞臉色變的鐵青,忽然提高了聲音。
「讓豪格的正藍旗和正白旗一起沖一下,早些攻下錦州城!」
兩紅旗代善垂垂老矣,鑲藍旗濟爾哈朗左右逢源,兩黃旗騎牆觀望,黃太吉身後的這一場政治風波中,多爾袞是無可置疑的勝者。
多爾袞看了一眼屯齊,又看了一眼他身旁面色通紅的一眾年輕將領,不由得有些傷感。
成王敗寇,何苦犧牲這些無辜的部下。
「大哥,你剛說的,是什麼事情?」
「回睿親王,都到了,午後就可以派上用場。」
祖大壽看了一眼懵懵懂懂的祖大樂,苦笑一聲。
城中還有5000多官兵,戰死殉國,祖氏一族難道真要絕戶嗎?
自天津衛慘敗后,蟄伏的清軍終於恢復了元氣。這一次,除了入塞擄掠,還要攻下錦州城,大肆殺傷明軍,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
「那我也是仁至義盡,對得起大明天子了。」
「都安排好了。」
「紅衣大炮都到了嗎?」
「不要叫奴軍,以後還是叫清軍。」
一馬不備二鞍,一女不嫁二夫,為人臣豈能事二主,何況自己降而復叛,天下人又如何看待自己?
「大哥,你的意思是說,清軍想要入關,得先看看王泰的動向?」
祖大壽莫名其妙的一句話,讓祖大樂吃了一驚。
祖大壽頭也不回,向身後的祖大樂問道。
崇禎十八年春,二月初二,明錦州守將祖大壽率部開城投降,清軍佔領錦州,隨後攻陷松杏、塔山之地,只剩一座寧遠城孤懸于山海關外,遼西局勢已是岌岌可危。
多爾袞臉色難看,屯齊趕緊下去傳令,一旁默不作聲的獨眼龍尚可喜上來,hetubook.com.com恭恭敬敬。
「王泰此人,天縱奇才,練兵、用兵天下聞名,又生財有道,只是此人囂張跋扈,不聽朝廷號令,有些窮兵黷武。兄弟我也也是好奇,王泰和朝廷,到底要怎樣相處。」
此次清軍入塞,濟爾哈朗親率八旗主力,繞過關寧錦防線,從長城破關而入,將北京城團團包圍。曹變蛟和吳三桂率部疾馳入關,揮師勤王。
祖大壽的目光,黯淡了下來。
「兄弟愚鈍,讓大哥見笑了。」
兄弟二人憑高而望,祖大壽沒有回答祖大樂的問題,突然岔開了話題。
千秋功過,自有後人去評說。自古艱難唯一死,人一死,可就什麼念想都沒有了。
錦州城中,城牆上,祖大壽,這位年邁的關外猛將,看著城牆上疲憊的士卒和鄉壯們,目光掃向城外連綿的清軍大營,眉頭緊鎖。
「兄弟,活到咱們這個歲數,大哥自然已經想通了。自古艱難唯一死,大哥已是白髮蒼蒼,垂暮之年不想看到,我祖氏一族,有任何人受辱,有任何一個祖氏子弟丟了性命。」
「求救的使者派了嗎?」
「睿親王,攻伐錦州和明國,為何不直接攻下朝鮮?」
就連鰲拜、索尼這些傢伙都登堂入室,挑起了大樑,可見清軍中高級將領的斷層何其嚴重。
濟爾哈朗一路圍攻京城,曹變蛟和吳三桂不得不入關勤王,錦州城的祖大壽,就成了瓮中捉鱉。
天津衛一戰,饒余貝勒阿巴泰又不幸身死,另有安平貝勒杜度傷重而死,滿清驍勇善戰的戰將們,折損過半,只剩豪格、多鐸和濟爾哈朗三人支撐。
他能饒祖和-圖-書氏一族的性命嗎?
祖大樂一愣,瞬間明白了祖大壽的意思。
「兄弟,你說,清軍能得了大明天下嗎?」
上一次錦州之戰,清軍圍點打援,錦州城只是個誘餌。這一次清軍大軍蜂擁攻城,火器犀利,部下死傷無數,錦州城陷落,只在旦夕之間。
滿清驍勇善戰的將領折損太多,這些年輕的傢伙,能擔得起攻伐中原的重任嗎?
祖氏一族數百人的性命,終於保住了。
去他尼昂的忠孝節義,唯有活著,才是最大的贏家!
他已經67歲,人生七十古來稀,他也差不多了吧,還拚命,豈不是太可笑了些?
祖大壽話沒有說完。
「清軍驍勇善戰,上下一心,大明精銳盡失,君臣離心離德。清軍也許能問鼎中原,事在人為嘛。」
祖澤潤是祖大壽侄子,年紀輕輕就是明錦州副將,崇禎四年(1631)隨祖大壽降后金(清)崇禎十五年(1642),已經是漢軍旗正黃旗的固山額真,驍勇善戰,足智多謀,祖大壽很是欣賞。
祖大樂臉上一紅。
「睿親王,這祖大壽,可是個硬骨頭啊!」
這一次,清軍來勢兇猛,不分晝夜猛攻,錦州城,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大哥,你已經決定了嗎?」
祖大樂看著自己的兄長,模模糊糊。
祖大樂的聲音在書房外響起。
清軍大營中,中軍大纛之下,多爾袞,這位滿清的權臣,頂盔披甲,貂領披風,面無表情,正在向錦州城張望。
祖大樂眉頭一皺,思索著說了出來。
祖大壽幽幽問了出來。
「兄弟,你說,這城,還能守多久?」
一旁的固山貝子屯齊趕緊回道。
即便大權在和-圖-書握,也不能任意妄為。大明雖然腐朽不堪,猶有邊軍支撐門面;大清雖團結一心,卻沒有了松錦大戰之前的銳氣。
祖大壽叮囑完,邁步離開。
松錦大戰,折了了武英郡王阿濟格,饒余貝勒的愛子固山貝子博洛,再加上輔國公滿達海、多羅貝勒尼堪,漢軍旗將領耿仲明父子。
祖大樂對河南衛軍的戰力,倒是有足夠的信心。
祖大樂狐疑不定,祖大壽今天,莫非要……
「硬骨頭,他以為還是黃太吉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嗎?」
唯一可以依靠的那個外甥,寧遠總兵吳三桂,卻被朝廷一封聖旨,宣去了北京城勤王。能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了。
祖大壽點了點頭,看來得到的軍情是真的。
祖大樂心中明白,幽幽問出一句。
蒼涼的號角聲不斷響起,清軍大陣中,無數清軍抬著雲梯,又向錦州城蜂擁而來。
城外的槍炮聲傳來,廝殺聲似乎已經不再激烈,書房中,獨自靜坐的祖大壽,神色自若,一言不發。
「如無意外,王泰會勝。無論是松錦之戰,還是天津衛一戰,清軍在王泰部面前,都沒有取勝。」
「大哥,奴軍又開始攻城了!」
尚可喜訕訕一笑,趕緊退下。
「傻兄弟,記住了,堅守到天黑,援軍還沒有到達,咱們就只能……」
而多爾袞另率一部,目標就是錦州、松杏、塔山四城,而錦州重鎮,是重中之重,多爾袞勢在必得。
城中死傷累累,雖不至於元氣大傷,但外無援兵,士氣低落,錦州城失守,確實在一兩日之間。
這幾日來的傷亡,讓屯齊不由得心生戚戚。
形勢使然,普天之下,又有幾人能獨善其身hetubook.com.com?
「大概一……兩天吧。」
這一次,清軍破關入塞,兵分兩路,圍攻京師,調虎離山,是非取錦州城不可了。
「清軍和王泰之間,必有一戰。你說說,誰會是最終的勝者?」
「我聽大哥的就是!」
雞蛋,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嗎?
祖大樂的話中規中矩,祖大壽卻搖了搖頭。
即便是王泰軍驍勇善戰,即便是王泰軍馬不停蹄前來救援,也來不及了。
「王泰?」
今日不是十五年前的大凌河,他還可以詐降,多爾袞也不是黃太吉,他祖大壽也不是往日的那個祖大壽。
「大哥,已經發出七道求救的公文了,至今沒有回信!」
既然如此,大清還憑什麼問鼎中原?
「記住了,到天黑,沒有援軍,開城迎清軍進城。」
祖大壽的呢喃之言,讓祖大樂不由得心頭一驚。
清軍敢和明國翻臉,卻處處防著王泰,難道說,那王泰比大明朝還可怕嗎?
祖大壽的臉上皺紋從生,老態盡顯。
尤其是,城中還有大量的祖氏子弟,沒有理由讓他們白白丟了性命。
祖大樂暗暗吐了口氣。
「大哥,應該……不會了。」
「要是澤潤在就好了。」
「都安排好了嗎?」
「大開城門,迎接大清軍入城。你先去,我更衣后即刻前來。」
祖大壽老淚縱橫,拿起桌上的毒酒,手指哆哆嗦嗦,一飲而盡。
祖大樂看著兄長的背影,微微嘆了口氣。
錦州,遼西走廊東出口,關寧錦防線的前沿,繼崇禎十四年松錦大戰之後,短暫的平靜再一次被打破,鏖戰又起,胡騎縱橫,一片腥膻。
明知道援軍不可能有希望,祖大壽還是想得到不同的答案。
終於,他可https://www.hetubook.com.com以光明正大地去死了。
世代鎮守邊關,清軍兵臨城下而為貳臣,史書又如何記載自己?
「兄弟,你覺得五省總理王泰,這個人怎麼樣?」
一瞬間,祖大壽改變了主意,而這個主意,反而讓他輕鬆了起來。
今天的祖大壽,似乎有些不太尋常。
只不過,一想到王泰,想起報紙上的那些春秋大義,華夷之辨,國家主義、民族主義,那些王泰在報紙上驚世駭俗的愛國言論,祖大壽就一陣莫名地心寒。
祖大樂告退,書房中只剩下了祖大壽一人。
三年前,清軍圍困錦州,有洪承疇和王泰率九邊精銳來救,今天,又有誰可以憑藉?
「朝鮮有李定國的數萬兵馬,朝鮮比我大清還要貧瘠,搶什麼?你以為大軍入塞,是鬧著玩嗎?沒有東西搶回來,吃什麼,喝什麼,凍死餓死嗎?」
千刀萬剮的王泰!
「如何相處,最好是兵戈相向,清軍才有機會。」
「祖氏一族,願能以保全!」
王泰,他若是和清軍對峙,這個狂熱的愛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他能饒自己一命嗎?
祖大壽幽幽一聲,長嘆了口氣。
「兄弟,你說援軍會來嗎?」
「大哥,天已經黑了。」
鐵騎縱橫,盾車炮車任意踐踏,大隊人馬往來奔襲,原野間狼藉一片,來年的收成化為泡影。
城牆上,血漬肉沫,煙熏火燎的痕迹到處都是,城外屍體橫七豎八,形態各異,刀槍羽箭、碎車破旗,薄薄的白雪掩蓋,天空陰雲密布,天地一片蕭殺。
祖大壽目光炯炯,盯住了自己的兄弟。
王泰擁兵自重,窮兵黷武,和朝廷離心離德,洪承疇兵敗作鳥獸散,投了清軍,九邊精銳元氣大傷,誰還能顧得上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