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第62章 君與臣

第八卷

第62章 君與臣

王承恩看著眼圈烏青,臉上顴骨突出的崇禎,輕聲細語,小心翼翼。
他看了看訕訕而笑的錢謙益,趕緊拱手行禮。
崇禎眼眶發紅,怒聲咆哮,他雙手用力,身前的桌子被掀翻,杯盤菜肴飛了一地。
歸根結底,華夷之辨與華夷一體,適應不了而已。
吳偉業看了一眼蔣德璟,耐心勸慰。
難道說,江南的春色,也比京師的更讓人沉迷?
白髮蒼蒼的江南名士錢謙益舉起茶杯,對著旁邊的閣臣蔣徳璟,笑意盈盈。
「朕是不是眼花了,那是太子嗎?」
蔣德璟狠狠說了出來。
「回……宮!」
王承恩大吃一驚,順著崇禎目光方向看去,一處勾心鬥角的紅樓之內,男男女女臨窗而坐,歡聲笑語,其中一人膚色白皙,年輕俊美,嘴角掛著笑容,似乎正是太子。
「虎踞龍盤,六朝古都,都抵不過人心啊!」
雖說是出來遊玩,但崇禎臉色難看,只顧飲酒,不發一言。不過,相比在京師時整日呆在紫禁城,很難出大內一步,崇禎皇帝,似乎放飛了自我,也與民同樂了。
「這是到哪裡了?」
「陳演這廝,居然帶太子來這裏,真是豈有此理!」
崇禎搖了搖頭,憤憤而言,掩飾不住的心酸。
「隋煬帝還挖了大運河,打了高句麗,朕做了什麼,做了什麼?」
崇禎的臉色,一下子沉了下來。
從不言敗的崇禎皇帝,此刻也是意志消沉,沒有了往日的銳氣。
「王泰說朕濫用民力,連隋煬帝也不如?你說說,朕真的不如隋煬帝嗎?」
嘴裏怒罵,崇禎的目光掃向秦淮河畔的朱樓綉窗、雕樑畫棟,忽然一怔。
北地苦寒,哪裡比得上秦淮春色,連大明朝廷的太子,也很快沉入了其中。
「原來的湖廣巡撫宋一鶴,河南巡撫高名衡,兩個人隨王泰去了京師,一個是遼東巡撫,一個是朝.鮮巡撫。前朝故吏成了當朝新寵,思之讓人唏噓啊!」
吳偉業轉動手中茶盞,恨恨說道。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等人,都被血腥刺殺,手段卑劣至極。
看著換了衣服,hetubook.com.com沉沉睡過去的崇禎,王承恩心頭七上八下。
「朝廷南遷,聖上對朝中大臣大為不滿,直言朝中文臣人人可殺,可見聖上對我等的猜忌。朝中人人自危,先生如果不差銀子,就不要自尋煩惱了。」
崇禎自嘲一笑,端起酒杯,又是一仰頭下肚。
改朝換代的激烈政治動蕩,這位名士困惑、猶豫、畏縮,患得患失直至失足失節, 卻又以此後數十年的生命,作了真誠的自省與懺悔。
南京城南,正陽門外,秦淮河上,水波蕩漾,吹面不寒楊柳風,一艘錦舟之上,持槍執刀的黑衣勁裝之士佔據甲板。他們個個龍精虎猛,睜大了眼睛,虎視眈眈注視著河面和河岸兩旁。
「陛下,還請卧薪嘗膽,切不可灰心啊!」
「先生春秋正盛,熟諳國事,朝廷南遷,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時,朝廷和當今聖上,正需要先生運籌帷幄,出謀劃策。蔣兄,還望你在聖上面前替先生多多美言幾句啊!」
「此事,絕不是王泰所為!」
蔣德璟的話,讓錢謙益和吳偉業都是一驚。蔣德璟,這位善於理財治兵,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干臣,怎麼也如此意興闌珊?
船艙之中,大明崇禎皇帝便服而坐,幾個年輕俏麗的女子陪侍左右,崇禎的親信宦官王承恩,則是在艙中侍立,目光低垂,昏昏欲睡。
「虞山先生,聖上那邊,我自會去進言。不過,聖上如今信心皆失,疏於朝政,再入宦海,吉凶未卜啊!」
王承恩大驚失色,阻擋不及,趕緊爬了起來,大聲喊叫了起來。
永樂大帝國都南遷,重修北.京紫禁城,南京紫禁城無人問津,200多年風吹雨打,雖有修葺與翻修的記載,但都是小打小鬧,明中后國力衰微,更是無暇顧及。
很顯然,這是一艘官船。
玄武湖東枕紫金山,西靠南京內城牆,由於湖中群島上建有黃冊庫,大明王朝兩百多年間全部土地、戶籍檔案均藏於此,故為官府禁地。
崇禎臉色鐵青,酒杯狠狠在桌上一頓,酒水都灑了出來。
王承恩的和_圖_書話語,讓崇禎微微點了點頭。他目光所及,卻是秦淮河畔另一側男女們的歡聲笑語,絲竹之聲在河上飄蕩。
「陛下,天色不早,該回去了。」
「你知道的,就是不說!」
「誰說不是,就說朝廷南遷后的第一場科舉,北地的士子所來無幾不說,就連江南的許多俊才,也都去了河南和京師。這才叫殺人誅心。」
一旁的甲板上,衣香鬢影,佳麗們正在焚香煎茶,人比花嬌,茶香裊裊,酒不醉人人自醉。
蔣德璟輕輕搖頭,微微一笑,放下了茶杯。
「可無論如何,王泰亂臣賊子,早晚有一天會登基稱帝!大明王朝,落日夕陽,勢不可為啊!」
「陛下,何出此言?」
王承恩低聲勸慰,崇禎臉色難看,不動聲色。
「卧薪嘗膽,談何容易,談何容易啊!」
南京宮殿的破壞,始於永樂大帝朱棣奪位與遷都。靖難之變,皇城受損嚴重,奉天殿首當其衝,被大火燒毀。
一心向大明,只不過時局危難,錢謙益不過一介文人,只能潛衣縮食苟活於世,被世人認為反覆無常的小人,實是一個可悲可嘆。
不過,連他自己也知道,自從大明朝廷南遷,崇禎皇帝似乎失去了鬥志,沉溺於醇酒美女,對朝政反而懈怠。
奉天殿夷為平地,太廟焚毀,其他宮殿大多毀損不堪,崇禎只能在武英殿辦公,在奉先殿祭告,同樣是破舊不堪,充滿了頹敗的氣息。
就說這南京城的百姓,對大明朝廷也是不冷不熱。朝廷恢復的各項稅賦,城中商戶竟然敢公開抗交,官府和百姓衝突連連,難以和平相處。
「陛下,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看不太清楚。」
煎熬之下,只能是借酒消愁,逃避現實了。
南京三月,春暖花開,玄武湖岸上楊柳依依,隨風飄蕩,湖上的幾艘錦舟之上,寬袍方巾,氣度雍容的士大夫們,志得意滿坐在船頭,詩酒趁年華,享受春日勝景。
朝廷南遷,北地人心盡失,本以為到了江南,可以從頭來過,誰知道這裏的形勢更是不容樂觀。
至於福建的鄭芝龍,不向朝廷交和-圖-書納稅銀,反而割據一方,使得福建脫離於朝廷王化之外,大逆不道,罪不可赦。
「王承恩,你知道朕為何不願意回宮嗎?」
「王泰狼子野心,對我江南名士竟然肆意殺戮,實非明人所為,讓人失望憤恨!」
崇禎低聲怒罵,王承恩唯唯諾諾,不敢回聲。
王承恩膽戰心驚,和跪了滿滿一船艙的妃嬪宮女們磕頭碰腦,哭泣聲跟著響起。
這位江南名士,和黃道周俱為大明名臣袁可立門生,性烈如火,最重倫理道德。
衛士們紛紛躍入河中,在周圍人驚訝的注視當中,很快把崇禎救了上來。
「何止宋一鶴和高名衡,就連高起潛也被王泰收留供養。還有一些朝廷舊吏,紛紛被賦予要職。王泰此舉,真是殺人誅心啊!」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美酒佳人,快哉快哉!」
江南,南京城、玄武湖,春暖花開。
「王泰要是如此,就不會放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讓朝廷南遷了。或者,他只要隔斷漕運,京師不攻自破,又何必做這些齷齪事?」
「陛下,太子雖然年少,但向來恭謹。況且,這秦淮河畔的青樓歌肆,大多是談詩論詞,附庸風雅之處。陛下大可不必憂心。」
吳偉業神色落魄,幽幽而嘆。
兩淮的鹽賦,本是朝廷的根本,占朝廷總稅賦的三成。如今兩淮的鹽銷往湖廣、河南、北直隸等地,揚州作為淮鹽集散之地,揚州官府卻拒絕向朝廷繳納稅銀,揚州知府張同敞,揚州總兵金聲桓,都是齊心可誅。
「陛下,臣……不知!」
這位歷史上曾寫下「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文壇大家,明亡后被迫應詔北上,先被授予秘書院侍講,后升國子監祭酒。順治十三年底,以奉嗣母之喪為由請假南歸,此後不復出仕。
王承恩跪了下來,崇禎旁邊的幾個年輕妃嬪一起起身行禮。
「陛下,王泰口不擇言,負氣之語,豈能當真?」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南京城的宮殿,殘垣和*圖*書斷壁,大多都年久失修,哪有大國氣象,讓朕難受啊!」
吳偉業和陳子龍同為江南名士,交情莫逆,京師的動靜,他大概知道一些。
難道說,永不言敗的崇禎帝,也是屈從於現實了?
「朝廷南遷,各地形同割據,比之宋時高宗尚且不如,這大明王朝的前路,又在何方啊?」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虞山先生名聞海內,又有夫人紅袖添香,讓人羡慕啊。」
以「清流」自居,卻而為熱衷於功名而屢次陷入政治漩渦,留下諂事閹黨、降清失節的污名;他其實對忠君觀念並不執著,卻又在降清后從事反清活動,力圖在傳統道德觀上重建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種進退維谷、反覆無常的尷尬狀態,給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澀,雖取得南明諸王及明遺民的諒解,但仍被後世清朝皇帝所憎厭。
「陛下不必理會報紙上的瘋言亂語。陛下到了江南,正好可以修身養性,編練新軍。等時機成熟,再揮師北上,收復失地。至於那王泰,想必也會顧念舊情,重歸於大明治下。」
蔣德璟笑吟吟舉起茶杯,輕抿一口。
「陛下!」
崇禎幽幽嘆了一句,一杯苦酒下肚。
報紙上不陰不陽,朝廷官員人心浮動,民間百姓人心思變,江南的局勢,岌岌可危。
「美言幾句?」
片刻,崇禎忽然問了出來。
蔣德璟喝下一杯茶,滿嘴的苦澀。
「王承恩,你說,大明的氣數是不是盡了?」
王承恩趕緊收回目光,裝聾作啞。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你就讓朕隨心所欲一回吧。」
王泰兵臨天下,如日中天,他不當皇帝,恐怕是痴心妄想了。
自朝廷南遷到了江南,崇禎皇帝的臉色,就從來沒有好過,人也越來越消瘦了。
蔣德璟幽幽嘆了出來。
這位歷史上的忠義志士,精明強幹,抗清失敗,吞金而死,崇禎朝廷南遷,意興闌珊,開始逍遙人生了。
「朝廷南遷,王泰被封北王,開牙建府,政由己出。朝廷的旨意到不了長江以南,福建的鄭芝龍又形同割據,不聽朝廷號令。朝廷不像朝廷,君臣不像和_圖_書君臣。聖上怕是受不了這個打擊,意志消沉,沉溺酒色。這樣下去,國將不國啊!」
錢謙益搖了搖頭,似乎並不同意吳偉業的推論。
一旁的國子監祭酒吳偉業也是舉起茶杯,笑意盈盈。
王承恩大吃了一驚,醉醺醺的崇禎,似乎已經失去了鬥志。
蔣德璟和吳偉業都是如此,錢謙益不由得一怔,揚起了一顆花白的腦袋。
王泰如日中天,兵臨天下,崇禎負氣倔強,要他對王泰仰其鼻息,低聲下氣,他又豈能忍受?
本就沉溺酒色,身體極差的崇禎,這一番折騰,不定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虞山先生,若椰所言甚是。聖上如今性情大變,行為乖張,沉溺酒色,你想要入朝,恐怕不是最佳時機。」
「陛下,這裡是夫子廟,府學和江南貢院就在此地。」
「快!救……人!」
「虞山先生不要妄自菲薄。先生在朝多年,深得聖上信任,如今國事艱難,先生還需打起精神,為朝廷盡心儘力,保江南一方太平!」
一直沒有開口的戶部尚書倪元璐,這時也開了口。
崇禎咆哮著,晃晃悠悠出了船艙,發瘋了一樣,猛然登上船舷,直接跳入了秦淮河中。
王承恩暗暗心驚。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你老人家,可不是第一次了。
「就知道跪、哭,一群廢物,沒用的廢物!」
不過,隨著江南奴變發生,玄武湖上的樓閣藏冊毀之殆盡,玄武湖開始面向民間游眾,即便是崇禎朝廷南遷,百廢待興,也懶得再去重建。
崇禎臉色通紅,顯然喝了不少。
王承恩伏地不起,連連磕頭。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天降雷雨,謹身殿、華蓋殿因受雷擊起火。明憲宗成化二十一年,南京狂風大作,大祀殿與皇城各門普遍受損。明世宗嘉靖元年,南京暴雨連連,江水泛濫,郊社陵寢、宮闕城垣受損嚴重。
「秦淮自古風流,貢院就在風月場的對面,讀書人都成了大淫|蟲,還讀個屁書!」
「陛下!」
士大夫之間互通有無,蔣德璟在京城的朋友也不少,況且有河南和京城的報紙相互印證,京城的風吹草動,他也是留意在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