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第74章 漢家百姓

第八卷

第74章 漢家百姓

既然他們喜歡屠城,他也不在乎追慕這些「先賢」的足跡,來一場「東施效顰」。
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北方女真族各部落。1621年親率女真部隊,經三天三夜佔領了遼陽城,當年即遷都遼陽,后又遷都瀋陽。
這隻怕是一場惡戰!
「王……北王殿下,攻打遼陽城,我可以讓給李定國,但是這盛京,就是我張元平的了!」
「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努爾哈赤。這個用兵如神的統帥,傳下了嚴密的軍事制度和紀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戰士,此後兩百年間在全世界所向無敵。」
青山疊翠,大河奔流,山川形勝,盡收眼底,可惜了大好河山,都被一片腥膻所籠罩。
王泰叮囑了一聲,楊震打馬下了山坡,迎面而去。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此為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秦王大怒,發兵攻燕,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這遼陽,匿於衍水。衍水,也稱大樑水,即如今流經遼陽的太子河,後人故名之。
睜著眼睛說瞎話,臉皮比城牆厚,妥妥的文化流氓而已。
咄咄怪事,聞所未聞,罄竹難書!
從山東到關外,連克寧遠城、錦州城,他也是信心大增,以至於眼前的遼陽城,他也不放在眼裡。
王泰這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面對異族的欺凌以牙還牙。他們這些堅定的追隨者們,自然也只有去實施了。
「好,那這打遼陽,也是能者多勞,誰能拿下,和-圖-書就是誰的功勞!」
「不是退兵就是裝孫子,沒什麼好事!」
這是歷史學家顧城先生對努爾哈赤的評價。屠殺了一百多萬漢人的屠夫而已。
王泰看著周圍的群山大河,目光在太子河上停留,眉頭緊鎖,隱有傷感。
「建奴人面獸心,燒殺搶掠,這遼陽城中的漢人,恐怕早已是十不存一呢!」
朝.鮮軍前軍統領朱應旺打馬而來,到了跟前下馬,單膝下跪稟報。
文武皆貪,文官愛財喜空談,武將貪鄙驕橫,遼東百姓被屠戮百萬,生不如死,文武百官難辭其咎。
若是光論防守能力,遼陽城似乎還要比瀋陽強上不少。而且,遼陽城也不像山海關,可以從長城城牆方面的薄弱點進攻。
周圍眾將,都是默默點了點頭。
抗拒者被戮,俘取者為奴,不論貧富,均皆誅戮,如此暴虐殺戮,百萬無辜的漢家百姓,化成了屠刀下的白骨無數。
李定國要打先鋒,張元平立刻急了起來。
「瀋陽北依長白山余脈棋盤山,南臨渾河,西面是蒲河、更遠處有遼河,攻守兼備,既可以憑渾河、蒲河防守,又容易出擊。確實是一處好地方啊!」
這個時候,眾將都是有些擔心。萬一王泰心一軟,來個放虎歸山,弄個和談什麼的,這仗,豈不是沒得打了!
「謹遵大人軍令!」
「大人放心就是!」
無論對方是誰,如何的兵強馬壯,他自有火器兇猛、捨生忘死的數萬虎狼之士可以依靠。
「大人,末將請令攻打遼陽城。願立軍令狀,請大人恩准!」
真真正正是寡廉鮮恥、節操碎了一地!
一旁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張元平,也是輕聲說了出來。
但凡人人都能為國為民一點,若能人人少一點私一心,多一份良心,億兆漢人,又何懼區區數十萬建奴!
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殺戮漢人百姓如豬狗,苛政之下,百姓紛紛經海上逃往最近的山東半島,作為徹頭徹尾的山東人,張元平自然是知曉一二。
誰知道,這遼陽城中,還有沒有漢人?
李定國心頭壓抑,面紅耳赤,低聲咆哮了出來。
青史寫來,字字皆是血淚,只不過被筆墨塗黑,難辨真假而已。
「老奴毫無人性,我漢人被屠戮殆盡,冤魂無數。崇禎皇帝,還有那些大臣將領,他們難道不臉紅嗎?」
一個無情殺戮漢人,只知道破壞和掠奪的劊子手,竟然被漢族子孫如此頂禮膜拜,道德淪喪、寡廉鮮恥,可謂是驚世駭俗。
遼東鎮,成了滿清國都盛京的最後一道屏障!
「遼陽、盛京破城,凡可殺者,皆殺之!」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就屁滾尿流、狼狽不堪;1853年,一個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就將滿清險些埋葬,若不是「曾剃頭」們前仆後繼的為奴為婢,天朝上國早已經壽終正寢,何來兩百年間的世界所向無敵?
明軍攻克錦州,尚可喜、洪承疇、布塔、碩塞等清軍將領戰死或自盡。明軍由錦州跨海東進,由遼河北上,平了海城衛,三路大軍會師,綿延數十里,直奔遼東鎮。
「那不行,等打完了遼陽,誰有本事先破了盛京城,誰才是英雄!」
努爾哈赤在遼東屠殺漢人一百多萬,致使漢人和_圖_書數量急劇減少,一個殺人如麻的惡魔而已,喪心病狂,毫無人性。真不知道,那些喜歡捧清廷臭腳的所謂閻李專家臉皮為什麼那麼厚,如此厚顏無恥,非把一個特級戰犯吹捧為英雄?
暴虐無道、嗜殺成性的劊子手們,何以稱中華子民,何以稱中華民族?
「清廷統治者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多爾袞,都以兇悍殘忍著稱于史冊。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說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後不分軍民,不論參与抵抗或未參与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為奴婢。」
王泰看著遠處的遼陽城,目光冷厲。
張元平和李定國對了一眼,各自分開。
「遼陽東為連綿山脈,北、西、南三面有太子河、渾河、遼河等河流作為屏障,若論防守,較瀋陽更有優勢。努爾哈赤遷移到瀋陽,此人確是有些韜略。」
李定國和張元平面露喜色,都是放下心來。
王泰輕輕點了點頭,也是心頭沉重至極。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張元平也是冷冷吐了一句。
李定國走上前來,單膝跪地,鄭重一禮,神情肅穆。
十年磨一劍,他在朝.鮮只是數年,已經是迫不及待了。
遼地自春秋戰國時,已經處於中華文明宣化之下,兩千年以後,他們這些不肖子孫,反而將此中華故地淪喪。
「北王殿下,來了一隊人,說是從盛京來的,是大清國的使者,他們想要見殿下!」
遼陽,明九邊重鎮之一,俗稱遼東鎮。遼陽城從洪武https://m•hetubook•com.com五年(1372年)至十六年,歷時十余載,在舊城址的基礎上,幾經修築和擴建而成為磚石結構,周長 24里多的方城,城高池深,易守難攻。
遼陽城南,一處山坡之上,王泰舉起千里鏡,仔細打量遠處的遼陽城。
「一言為定!」
「好,一言為定!」
王泰上了戰馬,面不改色,只有眼裡面,冷氣森森。
李定國下意識地斷然拒絕。
「你們說,這遼陽城中,還有我漢家百姓嗎?」
況且,恢復關外中華故地,將萬物置於王化之下,中華子民,責無旁貸。
快意恩仇,況且是血海深仇、刻骨銘心,又焉有不報的道理?
這是歷史上道德淪喪最嚴重的時代,漢民族疲憊不堪,漢奸巨惡層出不窮,前仆後繼,吳三桂、洪承疇、孔有德、尚可喜們混的風生水起、風起雲湧,讓只有百萬人不到的滿清佔據了中原,奴役了漢家子民兩百多年!
不過軍心可用,他也是期待二人和其麾下將士的表現。
「大人,這都是大明的名士,個個都是名動一方。他們前來,對大人有利無弊,還請大人見諒。」
明初,被推翻的蒙古殘餘勢力仍在西北、東北進行頑強反抗,圖謀恢復,為了鞏固地方統治,明朝陸續在東北地區屯兵築城,並於明太祖洪武十九年,設立了遼東都司,治遼陽,轄有二十五衛二州。
李定國和張元平對望了一眼,都是眼神冷厲。
這是某清史專家閻某人的評價。
王泰微微搖頭一笑。這二人征戰經年,還是如此火爆脾氣。朝.鮮軍和本土的河南衛軍,也是爭強好勝,互相憋著一口氣。
「李定國、張元平,https://www•hetubook.com•com攻城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兩個了!」
目光轉向明軍大營,看到一群寬衣大袖者騎馬迤邐而來,似乎正是朝著自己的中軍大營,王泰不由得眉頭又是一皺。
這同樣是另一位所謂的武俠小說家查某人的畢恭畢敬。
「謹遵大人軍令!」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
鐵與血的沙場,這些書生怎麼也來湊熱鬧了!
眾人都是一愣,隨即李定國冷笑了一聲。
「兵臨城下,難道他們還想讓我們退兵嗎?」
張元平神色黯然,低聲說了出來。
「他們怎麼來了?」
清軍屢次入塞,屍積如山,他們縱橫的鐵騎之下,嬉笑戲謔之間,多少無辜漢人的斑斑血淚?
「只可惜了大好河山、中華故地,儘是淪為腥膻!」
王泰忽然一句,李定國和張元平都是一驚。
王泰不由自主,吟了出來。
「在我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歷史人物的星海中,有兩顆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顆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顆是滿洲族的清太祖努爾哈赤。」
「帶他們到中軍大營。我倒是要聽聽,他們會說些什麼。」
李定國熱血沸騰,他看著遠處的遼陽城,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身後環繞的眾將中,李定國幽幽說了出來。
「大清國的使者?」
一瞬間,二人都明白了王泰話里的意思。
歸根結底,漢人打敗了漢人,漢人奴役了漢人!
張元平小心翼翼,觀察著王泰的反應。
「請他們過來吧,不要怠慢了。」
張元平立刻奪回了主動權。
對這些殺人狂魔,王泰不介意用鐵和血,征服這些所謂的「滿萬不可敵」的殺人犯們,來一個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