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匹夫

作者:浮沉的命運
大明匹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八卷 第82章 倉皇

第八卷

第82章 倉皇

太后叫他來,不會有什麼要事吧?
布木布泰的聲音如驚雷般在濟爾哈朗耳邊響起,就在他驚魂未定之時,城外驚天動地的火炮聲傳來,連綿不斷,攝人心魄。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布木布泰目不轉睛,看著眼前的濟爾哈朗。
明軍,擺明了就是來複仇的,大清國派出的使者,滿洲的王公大臣巴布泰和岳樂都被當場格殺,可見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註定了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
一個一根筋的清軍將領話還沒有說完,臉上已經挨了多爾袞一馬鞭。
明人,拿回自己的東西來了!
多爾袞冷冷一句,巴爾曼趕緊低下頭去,捂著臉,緊緊閉嘴。
濟爾哈朗已經明白了布木布泰的意思。
十萬精銳,三十萬軍民,喪失殆盡,大清國元氣大傷,滿城儘是哭聲,城郊的新墳比比皆是,卻多是衣冠冢,紅色幡旗遍布城裡城外,那是為死去的人招魂。
這樣一來,他豈不是害了巴布泰和岳樂?
另一方面,逃亡也只能是蒙古草原或者更遙遠的苦寒北地。不過,北有哥薩克紅髮藍眼睛,西則是居心叵測的蒙古族人,當年清軍平定蒙古各部落,用的可是刀槍和血淋淋的殺戮。
濟爾哈朗心驚膽戰,輕聲說了出來。
不過,猶猶豫豫之下,錯失良機,如今只有困獸猶鬥來訪。
祭祀悼念的時候,人人行色匆匆,敷衍塞責,只因為,明軍就要兵臨城下了。
事實上,直到如今,大多數的大清士民,他們仍然不敢相信,滿萬不可敵的大清精銳,怎會一敗再敗,從天津衛到山海關,從寧遠城到遼陽城,往往都是一日破城,死傷無數。
明軍兵臨城下,大戰一觸即m.hetubook•com.com發,盛京城,成了孤城,他們則是瓮中之鱉,任人擺布魚肉!
「大清國已經完了,福臨這個皇帝,其實也是個傀儡。不如退位讓賢,也能保我母子平安,保城中數十万旗人的性命。」
難道說,大清國的氣數真要盡了?他們也要淪為這個短命王朝的殉葬品?
布木布泰低聲細語,幽幽說了出來。
他對外界說自己卧病在床,其實是心病,恐懼明軍的心病而已。
和議失敗,大清國的使者巴布泰和岳樂身首異處,漢臣範文程被扣押,對多爾袞來說,奇恥大辱。
這個女人,殺伐果斷,果然不是個簡單角色。
盛京城,皇城,後宮之中,年幼的順治皇帝和母親聖母皇太后布木布泰,坐於後宮之中,下首坐著濟爾哈朗,三人都是臉色煞白,惴惴不安。
「這一場國戰,恐怕是無法避免了。」
滿洲龍興之地,竟然會被明軍兵臨城下,圍的水泄不通。
清軍人群中,許多人臉色蒼白,有人額頭冒汗,就連許多老兵也是惴惴不安。
和談失敗,在他意料之中,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王泰這個狗賊,怎會如此下作?
只是這樣一來,即便是歸降,恐怕王泰也不會放過他。
盛京城中,商鋪關門,百姓歸家,除了街面上來回巡邏的軍士,寂靜無聲。街上垃圾遍地,人畜糞便到處都是,無人問津。
這傢伙雖然打敗了,但在盛京城中,勢力依然是非同小可。
那些個王公貴族、大小官員,他們中許多人偷偷送走家屬,到了這些普通百姓身上卻被阻止,多爾袞這些狗賊,他是要拉全城的百姓陪葬啊!
「……太后,除了開和圖書城投降,似乎沒有其它的出路。」
一眾王公大臣中,忽然有人小聲問了起來。
「問李自成有個屁用!李自成被趕到陝西去了。指望他出兵相助,遠水解不了近渴,恐怕是沒什麼指望了。等滅了盛京城,下一個就是李……啊!」
「傳令下去,讓將士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千萬不能懈怠。有誰要是敢違抗軍令,休怪軍法無情,也休怪本王不講情面!」
河南衛軍火器犀利,悍不畏死,再加上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士,這,可是一場硬仗!
「李自成有消息嗎?」
殺人如麻,冷血至極,遼陽城一戰,三十萬人的死傷,太子河為之不流,其人之歇斯里底,可見一斑。
大清國能征善戰的將領死傷大半,除了睿親王多爾袞,還有一個逃回來的鄭親王濟爾哈朗,還有良將賢臣嗎?
「明軍攻城了,你我的時間不多了!為了旗人的子孫後代,你就不要猶豫了!」
「鄭親王,你是先帝任命的顧命大臣,我這孤兒寡母的性命,可就交到你手上了。」
「鄭親王,你就說,怎樣可以解除眼前的危機?」
濟爾哈朗苦笑一聲,毫不掩飾。
睿親王多爾袞在群將的簇擁下,匆匆忙忙上了南城牆,向著遠處看去。
早知道天日昭昭,就該對那些漢人奴隸好些,如今深仇大恨,再想化解也來不及了。
睿親王的淫|威,誰敢不從。
明軍兵臨城下,自己這個傀儡皇帝,豈不是要死了?
如今,遼陽城失守,明軍數十萬大軍正在北上,以王泰的秉性,不知到時候,又是怎樣的一番血流成河?
要是盛京被明軍給破了,那個時候,死的可是盛京城三四十萬的旗人!
若是尋常明和*圖*書軍將領還罷了,即便是大明的崇禎皇帝御駕親征,盛京城的軍民也不會恐懼如此。漢人以天朝上國自稱,禮儀之邦,大軍討伐,向來撫剿兼之,難得大興殺戮,八旗子弟,自然也不用擔心對方趕盡殺絕,寸草不生。
恐怕這盛京城,也不例外!
多爾袞下了城,看了看周圍,輕輕嘆息了一聲。
「攝政王年事已高,再加上好女色,身子骨已經大不如前了。不能因為他一個人,而讓幾十万旗人給他陪葬!」
另外一個發話的王公大臣,簡郡王勒度,此刻也是臉色陰沉。
尤其是明軍的火炮寒光幽幽,一片片讓人攝人心魄。明軍將士滿臉風霜,他們抬頭挺胸、肅然而立,刺刀雪亮,讓城牆上的清軍一時心頭沉重,壓抑至極。
那些逃出城去的大清子民,或許才是最好的選擇。
大明崇禎二十一年初夏,遼東,盛京城。
「還有那個範文程,身為我大清國的使者,苟且偷生,還偷偷讓自己的家眷潛逃,真是一條忘恩負義的狗奴才!」
噶布喇是巴布泰的長子,父親被派去和談,卻被王泰當庭斬殺,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噶布喇自然是恨王泰入骨了。
逃離到這兩個地方,或許,苦寒的北地,還可以選擇。
鋪天蓋地的明軍從西南而東北跨過了渾河,一個個巨大的方陣徐徐而前,騎兵迤邐而進,無數炮車滾滾而動,火炮幽幽閃著寒光。明軍覆蓋了整個原野,一直從天際處延伸到了蒲河邊,人數不知多少。
「太后,明軍勢不可擋,不然奴才也不會全軍覆沒,自己寥寥幾人逃回來了。」
性命攸關,生死未卜,恐怕就要大難臨頭,誰還在乎這些個破事。
忽然,盛京城頭和_圖_書鳴金聲不斷,跟著城門緊閉,整個城頭上的清軍都動了起來。
明軍兵臨城下之前,其實可以選擇逃離。但誰也沒有想到,十萬大軍駐守的遼陽城,被明軍一把火,逼的半天就破。盛京城的皇室再想逃離,已然來不及。
布木布泰看著濟爾哈朗,目光炯炯,顯然已經有了決斷。
清軍統帥多爾袞眺望著城外的明軍大營,面色陰沉,一言不發。
「王泰此賊,人面獸心,惡魔呀!」
明軍很快立下大陣,旌旗飛揚,人喊馬嘶,一片鋼鐵的海洋。
「太后,即便是奴才想照你的吩咐去做,可是攝政王那邊。你知道,攝政王是絕不會束手就擒,而那個王泰,恐怕也不會放過攝政王。」
眾人心驚膽戰,連連稱諾。
十幾萬大軍駐守城中,本就人心惶惶,烏雲蓋頂之下,各種罪行頻發,尤以搶劫和糟蹋婦女為多,不要說那些漢軍旗的家屬,就是滿洲八旗的女人也不能倖免。
很快,明軍到了盛京西城牆外,他們繼續前行,滾滾洪流過了盛京城南北城牆,把盛京城給圍了起來。粗粗看去,明軍人數也有二十余萬。
不過,正是此人的瞎起鬨胡搞,大清國才成了如今這樣子。
明軍就要兵臨城下,盛京城逃亡的人不在少數,官府下了告示,嚴禁軍民離城,一時間怨聲載道,反對聲四起。
如今,明軍就要兵臨城下,大清國,是不是要亡了?
「巴爾曼,你要是再亂放屁,小心你的狗頭!」
盛京城城牆上士兵林立,滾石擂木堆滿整個城頭,各種大小火炮架在垛牆上,對準了城外。城門口,清軍如臨大敵,嚴查出入城的各色人等,生怕有明軍的探子混入,也嚴查那些逃離的盛京軍民。
hetubook.com.com這個王泰,狗日的,怎麼這麼狠心?
繼父親黃太吉病死,大清國的權力棒,落到了攝政王多爾袞的手中。
糧食短缺、兵盜橫行,人心浮動、治安混亂、一切都是亡國之兆。
盛京城牆上,清軍鴉雀無聲,人人屏住了呼吸。
外面的世界那麼大,他還沒有好好看看,就這樣「壯志未酬身先死」,實在有些不甘心。
「鄭親王,你說咱們打得過明軍嗎?」
可他才十一歲啊!
明軍勢大,也不知道,這一場惡戰下來,盛京城能剩下幾人?
遼陽城失守,三十萬遼陽軍民死傷無數,所剩無幾,南部的屏障缺失,盛京城,幾乎成了一座孤城。
多爾袞輕聲說道,臉色難看。
這些明軍一看就是百戰強兵,這一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多想無益,還不如想想,該怎麼對付城外的明軍吧。
遼陽城慘敗的消息傳來,整個盛京城一片驚弓之鳥,街上行人稀少,城外逃離者絡繹不絕,滅亡的烏雲,籠罩著整個盛京城。
可是這個王泰……
遼陽,從前明國的遼東都司駐地,盛京,不過原來的瀋陽城而已。自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清軍佔了遼東,對漢人燒殺搶掠,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黃太吉時屢次入塞,燒殺搶掠,罪行累累,罄竹難書,他們心中比誰都清楚。
勒度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的三兒子,父親自遼陽城敗歸,卧病不起,而他的兄長濟度在遼陽城戰慘死。他對王泰和河南衛軍,自然也是恨意滿滿。
黃太吉的庄妃,如今的皇太后,福臨的母親布木布泰,目光轉向了默不作聲的濟爾哈朗。
河南衛軍,兵臨天下,要擊敗他們,談何容易?
多爾袞旁邊的輔國公噶布喇高聲怒罵,臉色通紅。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